01.09 張小龍自曝微信兩個失誤,下一步如何進化?


張小龍自曝微信兩個失誤,下一步如何進化?

張小龍意識到,微信面臨的問題已經從“怎麼做”變為“做什麼”。早期,微信聚焦每一項具體功能,思考怎麼做才是最完美的。當下,則要判斷應該嘗試什麼,以及如何組織起來做。以前考驗的是產品能力,當下考驗的是組織能力。

撰文 | 藍洞商業 郭朝飛

所有人都在期待張小龍。

2019年微信公開課,他一口氣講了4個小時,2020年會不會更久?

2020年微信公開課開場前,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門口,一張門票被黃牛炒到1000塊錢。甚至,前一日就有大量黃牛聚集在此,倒賣炒作展商證、工作證件獲利,據說一張展商證最低可賣200元。

最終,張小龍卻沒來,取而代之的是一段長約12分鐘的視頻。“其實我是故意不來現場的。記得第一次公開課,我提到說,參加各種會議可能是很浪費時間的。”張小龍半開玩笑地說。


張小龍自曝微信兩個失誤,下一步如何進化?

幾年下來,微信公開課早已成為外界瞭解微信發展、變化乃至戰略佈局的一個最重要的窗口。

作為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微信事業群總裁,張小龍意識到,微信面臨的問題已經從“怎麼做”變為“做什麼”。早期,微信聚焦每一項具體功能,思考怎麼做才是最完美的。當下,則要判斷應該嘗試什麼,以及如何組織起來做。

張小龍分享了自己有關信息互聯的7個思考點,包括隱私的出讓、信息獲取的被動、選擇的困難、信息的多樣性等。

尤其,張小龍提到,頭部大號有最大的瀏覽量,但在人人皆可創作的年代,微信希望長尾小號也能有自己的生存空間,這一點,此前被微信公眾號所忽略。短內容一直是微信要發力的方向,如果順利,最近將會推出。

1月9日,微信官方發佈的《2019年微信數據報告》顯示,微信月活躍賬戶數達到11.5億。其幾乎成為一個“全民App”。微信如何進化?

兩個失誤

張小龍坦承,在移動生態下微信有兩個失誤。

一個是在長時間裡,公眾平臺只有PC Web版;另一個是公眾平臺做成了文章內容的載體。這導致前者限制了內容創作者的範圍,後者則更嚴重,限制了其他短內容的發展。

鮮為人知的是,微信公眾平臺最初的想法是取代短信,成為一種基於連接品牌和訂戶的群發工具,並且能有效避免垃圾短信。因此,群發內容並非重點,反而是形式更重要,不應該只有文字,還應該包括大量圖片、視頻等。但在發展中,微信公眾平臺的媒體屬性卻日益突出。

“我們很重視人人都可創造的內容。朋友圈之所以默認是發照片視頻的,是因為當時我有一個認知,對於10億人來說,讓每個人發文字是不容易的。但是,發照片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所以,相對公眾號而言,我們缺少了一個人人可以創作的載體。因為不能要求每個人都能天天寫文章。”張小龍說。

下一步,微信將發力短內容,更偏向圖片還是短視頻尚未可知,張小龍賣了個關子。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從投資快手到復活微視,騰訊一直都想做大短視頻,“頭騰戰爭”或將升級。

或許是巧合,1月8日,火山小視頻與抖音正式宣佈品牌整合升級,火山小視頻更名為“抖音火山版”,此後火山和抖音內容將逐步融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月5日,抖音日活躍用戶突破4億,截至2019年年底,火山小視頻的日活躍用戶超過5000萬。

騰訊系的快手顯然承壓。2019年年中,快手提出年底日活要突破3億,後來做出調整,春節後日活均值達到3億。為此,快手成為2020年春晚獨家互動合作伙伴,除夕當晚快手將發放總計10億元現金紅包,去年百度的記錄是9億。

對於騰訊來說,無論是圖片還是短視頻,並沒有那麼容易突破。

微信強調其生態能力,有利於人人創造內容。拿微信小遊戲來說,過去兩年在生態支持下,獲得累計過億,甚至10億的商業回報,同時實現長效留存。

微信方面認為,優質小遊戲離不開基礎功能的支持。過去兩年,微信小遊戲平臺已累計發佈超過100項能力,從基礎支持到能力升級,助力打造更豐富玩法,給用戶帶去更多遊戲樂趣。好內容的本質則是創意,2018年11月,微信推出創意鼓勵計劃,幫助開發者首批創意小遊戲正式上線。

微信生態能否支撐起新的活躍的微信短內容仍有待觀察。

“鬥法”小程序

過去幾年,BAT鬥法小程序,一度小程序創業成為風口。

2017年1月,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線,三年過後,成績如何?微信首次公開了詳細的成績單:2019年小程序日活躍用戶超過3億,累計創造8000多億交易額,同比增長160%,其中電商、零售行業有爆發式的增長。

微信開放平臺副總經理杜嘉輝感慨良多。據他回憶,2019年微信公開課上,他一上臺底下譁然,甚至要求退票。他承諾,你們只管做好小程序,剩下的交給我。杜嘉輝調侃,今年可能還是不受待見。如今他多少有了點“吹噓”的資本。

具體來看,2019年活躍微信小程序的平均留存較2018年提升14%;相較上一年,2019年小程序人均訪問次數提升45%,人均使用小程序個數提升98%。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商業化數據,從廣告方面來看,伴隨小程序廣告能力的持續升級,更多流量主獲得了收益,2019年其收益同比去年有50%以上的增長,中長尾小程序通過官方廣告能力獲得的收入佔比從56%提升至76%。

2020年微信小程序的目標是幫助客戶打造屬於自己的商業閉環。拆解開來,一是商業閉環,包括小程序的新增、留存、變現三大環節。二是屬於自己,簡單來說,就是用戶屬於商家而非微信,商業環節是業務可控的。杜嘉輝認為這也是微信小程序與其他平臺小程序的最大區別。

幫助商家打造商業閉環方面,首要問題是獲客。2020年,微信小程序將重點發力搜索,持續強化小程序頁面內容展示、品牌搜索服務,通過“本地搜”能力進一步縮短小程序搜索結果的曝光路徑。

同時,2020年小程序在發現方面,也將基於內容、社交關係、地理位置進行進一步強化。比如,基於內容的邏輯,根據小程序內的商品、內容及服務,基於用戶興趣偏好進行推薦,從而滿足快速瀏覽篩選小程序裡面有價值信息的需求,進而打開使用相關的小程序。

變現方面,2019年微信小程序開放插屏廣告、視頻及貼片廣告、激勵式廣告、各自廣告等方式。目前,還推出了掃一掃識物功能,通過掃一掃識物可以找到很多上市的小程序商品。後續,微信會把這項能力開放給品牌商家,讓掃一掃成為品牌官方的入口,使小程序獲得更多的用戶。

杜嘉輝表示,即將上線官方直播組件,該組件致力於幫助小程序電商開發者解決流量貴、開發量大等無法快速落地小程序直播能力的問題和痛點,幫助商家快速實現邊看邊買、打造直播交易閉環。

蓋“毛坯房”

騰訊轉向產業互聯網,企業微信在內部顯得越來越重要。

2019年年初,馬化騰發出一條微信朋友圈,給企業微信“下達KPI”,“開發逐步到位,模塊日益成熟,場景需求促進產品研發,今年應該發力了。”此前,他也多次給企業微信站臺。

張小龍在去年的微信公開課上也特意提到企業微信,並給出新的定位。他認為,如果將企業微信當作公司內部的溝通工具,其場景和意義會小很多,只有當它延伸到企業外部,才會產生更大價值。

“企業微信後續新的變化是基於一個新的理念——希望讓每一個企業員工都成為企業服務的窗口。人就是服務,而且是認證的服務。”張小龍說。

企業微信就是微信的B面,連接著B端產業與C端用戶,成為騰訊打通消費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之間的橋樑,是騰訊幫助其他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利器之一。

前不久,企業微信發佈了新的3.0版本。企業微信合作運營總經理李致峰解釋,3.0版本對內讓信息流轉高效,升級效率工具套裝;對外連接11億微信用戶,釋放客戶聯繫、客戶群、客戶朋友圈三大與微信互通能力內測。

企業微信與微信互通升級主要解決兩大問題,一個是“獲客”的信任問題,另一個是在存量時代,幫助企業尋找新的增長點——獲客成本不斷攀升,規模化拉新入不敷出的情況下,通過高效服務,提升企業已有客戶的品牌忠誠度和復購率,把企業的觸角延伸到外部,讓服務走近11億微信用戶。

在3.0版本中,企業微信外部群聊人數升級至100人,企業成員可以基於客戶標籤運營客戶資源,把客戶拉進外部群聊,並提供多對一或一對多的伴隨式服務。

比如,OPPO讓3000多家門店的10000名導購,通過企業微信添加客戶微信,在群聊中發送如手機隱藏功能、新品發佈或是購物節優惠活動等信息,營業額提升了8%。天虹使用企業微信後,通過群聊等方式向客戶發送優惠券,使銷售突破時間與空間限制,閉店銷售佔比達到了16%,優惠券核銷實現了近乎 9 倍的增長,並且累計沉澱了400萬客戶,引流超過10億的銷售額。

同時,李致峰強調稱企業微信的開放性,目前企業微信服務超過250萬家真實企業,活躍用戶突破6000萬,並滲透了超過50個行業,有21000第三方合作伙伴加入企業微信生態,超過470萬個系統被接入。企業微信的開放生態包括3項獨有能力、13類390個接口、提供8項支持。

李致峰打了個比方,企業微信做的事情像是提供“毛坯房”,企業微信要做好毛坯房裡水電路接口的搭建,合作伙伴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做“精裝修”,最後一同把完整的產品和方案交付給“業主”。

“這也是我們在合作中的一個態度,我們常說‘半條命交給合作伙伴’。” 李致峰說。

走過九個年頭,微信越來越大,甚至可以說包羅萬象。正如張小龍所擔心的,以前考驗的是產品能力,當下考驗的是組織能力。進化中的微信是否會超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