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父母都是矮个子,将来的孩子会不会也长不高?为什么?

xhide


其实父母个子矮,确实会影响孩子将来的身高,但是还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改善提升孩子的个头。一般的,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中,先天遗传因素占到了70%,后天因素只占到了30%。而后天因素中,环境以及其他因素各占25%,饮食营养因素占到30%,运动因素占到20%。所以身高基本上是“7分天注定,3分靠打拼”。但是也有父母都不高,孩子长得高的情况。

这时我想起了身边的一些例子,我老家隔壁有户人家,叔叔阿姨个子都不高,但他们儿子个子却有一米八几,他家经济条件好,这孩子从小营养充足,又酷爱运动,所以后天因素也会使孩子长高。如果父母个子都矮,那就要在后天因素上多下功夫,这样也能养出一个个子高的孩子。下面我们一一介绍一下如何才能使孩子长高。

1.营养充足又均衡,促进孩子骨骼生长

之前看过一个新闻,说的是一个孩子从小倍受家人宠爱,家人希望他长高长壮,于是总是给他喂各种补品,最后导致孩子肾脏出了问题,所以喂养孩子并不是给他喂足够的补品,而是让他营养均衡,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如果父母能使孩子饮食规律,平常注重营养搭配,将荤与素、粗与细相搭配,同时适当给孩子吃些营养丰富的食物,比如鱼类、牛奶、豆制品等,保证孩子获取足量的蛋白质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孩子自然可长高。

有些父母平常娇惯着孩子,给他买很多零食,不只使孩子不好好吃正餐,也使孩子脾胃虚弱,营养吸收不足,导致孩子很难长高。

2.坚持运动不松懈,促进人体生长发育

孩子幼时好动,可有些父母觉得孩子身体娇嫩,不愿意孩子长期在外跑,生怕他生病,总是让孩子窝在家里,虽然生病的几率小了,可孩子抵抗力也差了,一旦进入幼儿园,则很容易生病。

要想孩子健康茁壮长大,就必须让他多出去运动,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身体抵抗力,也有利于孩子生长发育。

如果父母想让孩子长高,可尽量让孩子做一些利于身体拉伸的有氧运动,比如打篮球、跳绳、游泳、爬杆等,既能让孩子消耗脂肪,起到减肥、促进食欲的作用,又有助于孩子骨骼发育,提高免疫力,促进身体长高。

3.保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促进生长激素分泌

睡眠对于孩子生长来说尤为重要,尤其是晚上九点到半夜一点,是孩子分泌生长激素最旺的时间段,所以父母必须保证孩子在晚上九点前入睡,且有一个优质睡眠才好。

如果孩子睡眠不规律,且晚上无法保证正常入睡,则使孩子无法及时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不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则使孩子很难长高。

如果父母想让孩子长高,那就需保证孩子拥有充足且规律的睡眠,把握住好孩子分泌生长激素的两个时刻,一个是晚上九点到凌晨一点,一个是早上六点左右,此时最利于孩子骨骼、肌肉、脂肪及全身代谢,也自然能使孩子长高。

除了上述我们所说的饮食、运动以及睡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孩子身高,比如药物、空气及用水环境等,如大部分南方人比北方人身高偏矮一些,所以如果父母个子都矮,也不必担心着急,只要后天努力,孩子也是可以长高的。

我是幼教咖,幼儿园园长、早教师,传播更好育儿干货。欢迎关注,您的点赞、转发,是对我们最好的认可。


幼教咖


我有一个关系非常好的高中同学,她身高168厘米,是个非常活泼漂亮的女生。因为我身高161厘米,所以特别羡慕身高165厘米以上的女生!我上高中时开学报名,我见过她的父母,当时比较惊讶,因为我觉得她那么高的个子,父母一定会很高,其实她的妈妈最多155厘米,她的父亲也就跟我同学一样的身高!所以说,遗传并不是孩子身高的决定因素!

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贝身体健康,长得高高壮壮的,那么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有哪些呢?

1、营养 。 宝宝在长身体的时候自然要营养全面,如果宝宝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营养不能满足,就会造成宝宝发育迟缓、个子矮小的情况。很多家庭会有给孩子喝牛奶的习惯,目的就是为了增加营养,让宝贝长高高!

2、睡眠。脑下垂体会分泌生长激素,它是刺激宝宝生长的重要激素。生长激素在一天里每个时间段分泌是不均衡的,它的分泌量睡觉时要比清醒时多一些,所以我们经常会听说不让宝宝熬夜,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身体好才能长高这样的话,所以宝贝一定要保证规律的作息,这样更有利于健康。

3、运动 ,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愉悦身心,还能促进孩子身高增长,根据体育运动科学研究证明,想要达到运动长高的效果,需要较长的运动时间,短时间的运动是起不到增加身高作用的。促进身高增长的运动主要有排球、篮球、伸展体操、跳绳等伸展、跳跃类运动。在这些运动中,跳绳是最有效的长高运动。

4、遗传因素,遗传是影响孩子身高的重要因素,我同事185厘米,听他说他妈妈有170,爸爸也有180,都属于高个子的类型!他去年刚结婚的,媳妇个子也有165的样子,所以孩子将来也肯定应该不会矮!

5生活环境 饮食习惯 气候等,只要在南北这两个地方待过的人,都知道南北方人有个很大的身材差异。北方人的身材一般都是比较高大魁梧,北方人就要比较矮一点瘦弱一点。

作为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长高高,了解了遗传不是影响身高的唯一因素后,有些父母势必会非常开心,那就从现在起通过其他方面的努力让宝贝长高吧!


叮当妈妈育儿


父母都是矮个子,将来的孩子也长不高吗?我看不一定。

因为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并不局限于父母的身高,也有高个夫妇养育出矮个孩子的情况,比如我认识的一对兄弟俩,父母都是大高个,生下的大儿子日后身高达到了1.85米,可是小儿子小时候体弱多病,胃口不好,又经常吃药,日后身高只有1.72米。

当然,也有矮个父母养育出高个孩子的情形,我的一个亲戚夫妻俩个子都不算高,只能说是平均水平,可是他们的独生子现在上大一,身高已经超过1.8米了,还进入了学校的篮球队。

由此可见,除了父母身高外,影响孩子身高的还有很多重要因素,想让孩子长高,就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抓住孩子身高增长的黄金时期

  1. 孩子长高,有两个大的“黄金时期”。一个是婴儿期,一个是青春期,在这两个阶段,要特别注意给孩子补充足够的营养。

  2. 在一年四季中,春季是孩子身高增长的“黄金时期”,所以春天要注意让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以接受阳光照射,促进体内的维生素D合成,有助于钙的吸收。而且运动还能增强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对孩子长高很有帮助。

  3. 一天之中,也有“黄金时期”,一个是清晨4点~6点,另一个是晚上10点~凌晨2点,这是生长激素分泌旺盛的时期,家长要注意让孩子在这段时间内尽量保持深度睡眠,才不会影响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孩子才能长得更高。


第二,非“黄金时期”也要注意的长高细节

孩子能否长高,与日常的饮食、运动、作息细节息息相关:

  1. 要保证足够的营养。骨骼成长需要足够的营养供给,比如蛋白质、钙、维生素D、维生素A、锌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孩子出现身高问题,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看看缺少哪些营养素,然后遵医嘱从饮食上补充,或是服用相应的补剂,但切忌乱服补药。

  2. 要多做利于长高的运动。 运动能够促进骨骼发育,提升生长激素分泌,家长可以指导孩子多做跳绳、跳远、跑步、伸展运动、游泳等利于骨骼延展发育的运动,但要少安排一些举重之类的负重式运动,以免影响骨骼拉长。

  3. 要保证充分的睡眠。家长要合理安排孩子作息,争取让孩子在晚上9:30分以前上床,在临睡前不要让孩子过于兴奋,以免引起失眠。早上最好不要让孩子在6点以前起床,以免影响了正常的生长激素分泌。

  4. 要注意预防疾病。家长平时还要多关注孩子的身体情况,注意预防感冒、麻疹、水痘等各种流行性疾病,因为生病会让孩子体质下降,正常的生长发育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完成预防接种,并要督促他们注意卫生、避免感染。

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我是【亲子育儿堂】,一个40岁的宝爸,有一个8岁的女儿,非常荣幸能够和您一起分享我的养育和教育经验。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用,还请多多点赞支持哦。

亲子育儿堂


每一位做父母的都是这样,无论自己生的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长成一个大高个。男孩儿个子高一点会比较帅气,女孩儿个子高一点会比较有气质。尤其是长辈从找儿媳妇的时候,就开始为自己孙子孙女的身高打算,总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找一个高一点的老婆。

我妈就是这样,自从我弟和她女朋友结婚之后,每天都在为她孙子的身高发愁。因为我弟的个子不是很高,我弟妹的个子也有点矮。现在我大侄子已经7岁了,能比同龄人高出小半个脑袋,而且超级喜欢打篮球,连学校的体育老师都说我大侄子有打篮球的优势。很多老一辈的人都认为身高是可以遗传的,矮个子的父母生出来的孩子也会长不高。其实除遗传外,孩子在生活中有这几点表现,同样能长成大高个。

能吃能喝不挑食

遗传因素对孩子身高的影响只占其中一部分,孩子到底能不能长成大高个,跟孩子的生活习惯也有很大的关系,其中拥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孩子的胃口一直都很好,而且还没有挑食的毛病,孩子的身体所摄入的营养就会比较均衡,这是促进孩子骨骼生长和健康发育的必要条件。

活泼好动闲不住

有些孩子从小就表现的比较爱动,不是在外面和小朋友们一起追逐打闹,就是喜欢在家里上蹿下跳。还有稍微大一点的孩子,能在大中午的时候跑出去打篮球,这样的孩子每天的运动量都特别的大,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还可以促进孩子的骨骼发育。而且,喜欢运动的孩子胃口一般都会比较大,不会有挑食的毛病。

没有熬夜的坏习惯,而且睡觉特别香

熬夜对于大人来说是伤害身体,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影响长个,孩子的身体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眠中生长的。如果孩子平时有贪睡的习惯,只要不影响孩子正常的上学和学习,做家长的就不要指责孩子爱睡懒觉。尤其是在周六、周日的时候,要尽量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充足。

你家孩子有这几种表现吗?


聪慧妈咪


这个可不一定,孩子的身高与遗传因素有关,但不只受这一种因素影响,既然遗传不可以改变,就想办法在其他方面做好,多做一点,孩子长高的可能性就大一点,相信这也是家长希望看到的。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她和爱人都身高都是一般,刚上高三的女儿已经过了一米八,想不明白孩子是怎么长的。女儿也不乐意,每次体检都特意要老师写低点。

第一,孩子身高不止与遗传有关。

1、遗传不是决定身高的唯一原因。身高方面一般遗传因素大致占到75%,其他环境因素占25%。

2、父母生两个孩子,身高也不会完全一样。人的身高并不是由单一特定的基因决定,大部份人身上同时存在高和矮的基因,孩子最后长得高或矮,主要看表现出来的遗传基因是哪个。

第二,环境因素的重要性。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睡眠、营养、运动等。

1、营养因素。孩子18岁前,身高发育都很迅速,孩子摄入营养要全面,不均衡的饮食会导致一种或几种营养物质的缺乏,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饮食上,油腻辛辣、难消化、过寒的食物和碳酸饮料,过多糖分摄入都不利于孩子长高,家长要最好让孩子养成饮食清淡,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少吃反季食材,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2、睡眠因素。对孩子来说,睡眠也是不可缺少的,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旺盛,且持续长。想长高就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

3、运动因素。常听人说,孩子要长个最好打打篮球,这种说法是有科学依据的。不止篮球,跳绳、游泳、引体向上等都有助于孩子长高。相反,一些负重行的运动,例如举重等则对长高不利,孩子成长阶段应该尽量避免。


总之,孩子的身高受父母影响,但不是绝对的,外在环境因素同样不可以忽视。家长可以通过及时引导和调整孩子日常习惯,达到满意的身高。

我是一凡妈妈,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赞和关注,让我们一起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一凡妈妈的百宝箱


父母的身高决定了孩子的身高,但是孩子就不能在遗传身高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吗?

这些“身高俗语”有道理吗?

“国人身高节节蹿升,最主要是大家的营养越来越好了。”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伍学焱教授说,全世界范围内的身高增加也是这个原因。

除此之外,身高还受遗传、疾病等多方面影响。一直以来,百姓中流传着很多和身高相关的俗语,从中也能透视出一些身高秘密。

➤➤➤“三岁定身高”

伍学焱表示,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

人一生中,有两个“长个”的高峰期:

一个是出生后的第一年。刚出生时人大概在50厘米左右,一岁时长到75厘米,以后每年长5厘米左右,成人身高1/3以上是在2岁前长成的。

第二个是青春期发育前,这个阶段一年可长8—10厘米。接下来,就是青春发育时的猛烈一跳,这一跳因人而异,大部分男孩能长30厘米左右,女孩长25厘米左右。

➤➤➤“二十三蹿一蹿”

伍学焱说,过去由于营养不良,造成青春期生长停滞,到青春期后期出现补偿生长,所以在个别人身上出现了“二十三蹿一蹿”的现象。其实,人到十五六岁后就不会再长个了。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对1000多名青少年进行调查发现,男孩到18岁、女孩到16岁以后,骨骺已基本闭合,就基本不会再长高了。

➤➤➤“爹矮矮一个,娘矮矮一窝”

伍学焱表示,这是一种误传。而且决定身高的因素35%来自爸爸,35%来自妈妈,其余30%则与营养、运动等因素有关。

➤➤➤“早长晚长都一样。”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身材矮小只是晚长,过一两年就会跟上。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潘慧教授表示,不论男女,判定儿童矮小都有一条黄金分界线,那就是4岁。这时人体内生长激素等的分泌已基本成形,从身材上可以初步看出是否存在缺陷。

而长得过早危害更大。早熟的孩子就像一辆还没加满油,就抢先冲出起跑线的车,开始可能领先,但不久就会因为动力不足中途抛锚,最终被别的车赶上。伍学焱告诉记者,早熟的儿童可能提前一年进入青春期,成年后的身高就会少6厘米。

➤➤➤“越老越抽抽”

人过了50岁,身高就会走下坡路。其实,中老年人经常测量身高,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评定衰老程度。

美国克利夫兰专业女性健康中心主任霍利·萨克博士称,人在21岁时身高达到最高值。21岁之后每年应测一次身高,如果身高比21岁时矮了3.8厘米,应该立即检查骨骼密度。发表在英国《内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也显示,在20年间身高降低3厘米或更多,老年男性因突发心脏病死亡的几率更高。

到底什么决定身高?

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身高是“天生的”,其实,决定身高的因素除了遗传,还包括内分泌、营养代谢、心理、睡眠、运动等很多方面。武学焱列出了决定人体身高的排行榜。

➤➤➤第一名:遗传

据研究,人的最终身高75%取决于遗传因素。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父母身材高,子女身材也高;父母身材矮,子女身材也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主任罗小平教授告诉记者,确实有一个预测下一代成年身高的公式(儿童靶身高):

儿子成年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厘米)/2;

女儿成年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厘米)/2。

但是,父母身高不是影响子女身高的唯一因素。在生活中也有父母都不高,儿女却“出类拔萃”的情况。

➤➤➤第二名:营养

身高是由营养“堆砌”起来的,而蛋白质是人体主要的“建筑材料”。

即使拥有再好的遗传基因,如果营养不良,个子也不会长高。此外,“精神营养”也会决定孩子的个头。如果孩子从小生长在缺乏家庭温暖的环境中,他的身高常比同年龄儿童矮小。

➤➤➤第三名:正常发育

以下几大因素都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

●性早熟:性早熟的孩子骨骼发育早,但闭合也会提前,最终身高会低于正常发育的孩子。

●缺觉:睡眠不足,对身高有重要影响。

●姿势:有些孩子不太注意站、坐、行、读、写的正确姿势,习惯性地低头、端肩、含胸、驼背,致使脊柱变形,会影响长高1—5厘米。

➤➤➤第四名:疾病  

像慢性胃肠炎、心脏病等导致营养吸收障碍的疾病,会使得孩子的身体营养不够,身高无法正常生长。还有一些疾病会直接影响身高,如甲状腺、脑垂体功能低下等。

➤➤➤第五名:地域、气候

南北方人的身高确实存在差异。

北方气候寒冷,生活在那里的人新陈代谢慢,大多发育时间较晚,基础身高较高,所以身材高大些;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人,因为气候温暖或炎热,人体新陈代谢快,大多青春期发育较早,基础身高低,所以身材会矮小一些。

季节也会影响人“长个”。

世界卫生组织一项调查发现:儿童生长速度,在5月份最快,10月份最慢,所以在5月前后应供给孩子足够的营养。

那么怎样才能长个呢?

➤➤➤吃好睡好才能长个

如果父母不高,如何创造后天的条件来弥补先天不足呢?几位专家建议,要想抓住18岁前这个生长的“黄金季节”,建议从营养、运动、睡眠等方面下工夫。

➤➤➤蛋白质、矿物质不能缺

10—13岁的青少年,每天需要蛋白质70克,13—18岁需要80克,每天一杯奶是增高的秘诀。矿物质中,一定不能缺了钙、磷、锌。还要注意给小胖孩减肥,过胖也会影响身高。

➤➤➤每天必须户外活动1小时

婴幼儿可做主动或被动体操;学龄儿童可做向上跳的运动,如跳皮筋、踢毽和各种球类;青少年可做跳高等弹跳运动及全身性运动,如篮球、排球等。而举重、杠铃、铅球、铁饼等负重训练,18岁前最好别练。

➤➤➤10点前睡觉

生长激素在夜间深睡眠时分泌达高峰。3—6岁儿童要每天睡10—12小时;小学生、初中生9—10小时;高中生每天8—9小时。

为了尽快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最好让孩子晚上10点之前入睡。

➤➤➤尽量少蹲着

蹲着玩会导致腿部血液循环不畅、骨骼向外弯曲。坐椅子上时让后背靠紧椅子背,这样的姿势有利于脊柱保持挺直。

➤➤➤衣袜宽松点

衣服太紧会影响血液循环,特别是紧紧箍住脚踝、穿脱都困难的袜子,会影响腿部的血液循环,不利于长高。

➤➤➤每两个月量次身高

一般来说,孩子每年的生长速率低于4厘米,与同龄孩子的差距逐渐拉大时,你就要多加留意了,应及早带孩子到儿科内分泌专科咨询检查。

➤➤➤别迷信增高补品

现在所谓增高助长的医保用品“遍地开花”,千万不可盲目使用,如果骨龄已经成熟,用了也不会有效果。


泽桥医生


这个可不一定,虽说身高占遗传的比例很大,但是和后天的环境也是有关系的。

还有的孩子身高随舅舅,舅舅的身高高,妈妈的身高不高,孩子也有可能长得高。

很难有个定数,但是保证孩子的营养和锻炼,还有睡眠,发现孩子身高偏离正常值很多,就要多干预。

有很多男的就是嫌弃女朋友身高矮,影响下一代,都说爹矮矮一个,妈矮矮一窝。

但是谁有说得准,身边也有很多例子,证明那说法也并不成立。



俩儿子的妈


对于家长提出“父母都是矮个子,将来的孩子会不会也长不高”的疑问,我给简单做一下解答。

首先我们都知道遗传是影响身高的最主要因素,但是除了这个不可变因素之外,后天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一般来说,遗传因素的影响占了70%,后天因素的影响占了30%。

所以“矮个子父母的孩子,将来的孩子会不会也长不高”这个是可能但不一定会出现的情况。

因此把握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是有可能让孩子降低矮小几率,以下提供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促进分泌生长激素

主要生理作用是:对人体各种组织尤其是蛋白质有促进合成作用,能刺激骨关节软骨和骨骺软骨生长,帮助人体增高。

(1)运动加速血液循环

研究表明,人体的生长激素会在运动13分钟后开始上升,在运动半个小时达到高峰,待运动停止后生长激素分泌会开始下降,直到停止运动半小时后会进入安静水平。因此建议孩子的运动量一天起码要保证在半小时以上。此外,无氧运动比有氧运动的生长激素分泌更加显著,且生长激素峰值比相对安静水平增加了9.2倍,建议首选无氧运动。

(2)新陈代谢旺盛

当孩子能量消耗增大之后,容易出现饥饿的情况而引起生长素的分泌,其中血糖的下降是引起生长素分泌有效的刺激。因此需要适当增强孩子新陈代谢,来增强身体机能,进而达到增高的目的。此外家长需要注意这时侯的的生长激素是用来促使脂肪分解,使机体从脂肪获得更多的能量。所以不是说为了获得生长激素就让孩子低血糖,因为在机体能量消耗后,适时补充能量的话就能够抓住生长激素分泌的小尾巴,更为显著帮助孩子长高。

(3)充足睡眠

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晚上21:00~凌晨01:00,早晨05:00~07:00,这两个时间段内,孩子的生长激素分泌会达到高峰。并且生长激素只有在深度睡眠中才会大量分泌,所以保证孩子睡眠质量,让孩子进入深度睡眠,是增高的关键。

2、饮食均衡

想要孩子长高,虽然补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是更重要的是要保持饮食均衡。因为只有营养全面才能保证孩子全身心发育成长。

饮食尽量多样化,尽可能地包括五谷类、新鲜的水果蔬菜、奶制品、蛋类、禽鱼肉、豆类等,少吃糖分盐分高、辛辣油腻的食物。


儿科医生龙军


科学家研究表明:基因遗传是决定身高的主要因素,表现为多基因遗传。

基本简介

控制身高的不是单个基因,而是很多基因,它们之间没有明确的显隐性关系,但有有效基因和无效基因之分。身高性状的表达,看个体基因型中控制身高的有效基因的多少。有效基因多,表现身高就高,反之则反,表现为数量遗传。

父母对孩子身高的影响,要看他们形成的性细胞(精子和卵子)中贡献出来的有效基因的多少,而不是简单的看他们表现出来的身高。 概率是相等的,也有可能是二者的自由组合,或者更好,或者也有可能更坏,归根结底就是先天性对身高来说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是这孩子在婴幼儿时期的营养如果能够比较充足的话,他的身高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身高跟后天的营养条件有很大的关系。不完全由基因决定的。


水木99999


也不是。但是基因占了70%,剩下的就要靠父母的努力和孩子的锻炼。

父母的努力

①多熬一些促进骨骼发育食物给孩子吃,例如:西红柿,花椰菜,胡萝卜等。

②买点钙片和奶粉给孩子再补点营养

③多鼓励孩子去参加学校或者课后活动/运动

因为专家说运动不仅能增进孩子食欲,还能促进其生长激素的分泌,让孩子骨骼组织供血增加,从而促进孩子骨骼生长发育

④多督促孩子早点上床睡觉,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与睡眠习惯

最好9点就睡了,因为那个时候生长激素分泌会达到最高峰


孩子的锻炼

①多运动,多晒太阳;

②减少零食,睡前不在吃东西

③保持开朗乐观的情绪,心理的健康对孩子的身高也是极为重要的。

暂时想到这么多,以上仅是我的想法,加油,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