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寧吉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七方面重大進展 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

本報記者 李文

1月11日,第二十四屆(2020年度)中國資本市場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國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共同主辦,教育部社會科學司給予特別指導和支持。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發表主題演講。寧吉喆表示,2019年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積極變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新的重大進展,主要表現在七個方面:

一、去年我國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比2018年9770美元又上一大步,我國的綜合國力社會生產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這是具有標誌性的一個數據。

二、是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兩大任務取得新成績。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在民生改善方面,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6.1%,與GDP的增長基本同步,而且還快於人均GDP的增長。

三、三大攻堅戰進展顯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弱項加快補齊。從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看,結構性去槓桿有序推進,11月末,反映微觀槓桿率的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56.9%,這是全國平均數,跟去年同期比下降0.3個百分點。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金融風險有序化解,可防可控。從脫貧攻堅看,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和社會保障兜底在紮實推進。2012年底至2018年底,農村貧困人口已累計減少8239萬人,2019年預計又將減少一千萬人以上。

四、宏觀經濟四大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去年1至11月份,反映經濟增長的工業增加值,實際增長5.6%,服務業生產指數實際增長6.9%,前三季度農業增加值增長3.1%,反映就業的城鎮調查失業率5%多一點,低於全年5.5%的預期目標。城鎮新增就業人數方面,1至11月份是1279萬人,高於1100萬人以上的全年預期目標。反映物價的居民消費價格CPI,全年平均為2.9%,低於3%的預期目標,扣除食品和能源CPI,反映國際收支的國家外匯儲備去年底達到31079億元穩居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實現正增長,進出口規模有望保持世界第一。

五、五大結構調整優化,從產業結構看,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加快發展,高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增長持續快於全部工業。

六、我國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從政府職責體系看,宏觀調控體制機制不斷完善,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微觀主體活力繼續增強,

七、社會民生領域水平不斷提升,我國社會事業建設持續加強,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力度加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