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伊朗在現在的環境下,還能堅持多長時間?衝突會不會升級?

用戶3940583299


特朗普不想升級衝突,伊朗也不想,所以局勢緩和了。

不過伊朗大學生示威遊行對於伊朗來說倒是有點麻煩。

特朗普對於暗殺蘇萊曼尼一事產生的影響實際上沒有做好準備。

他以為殺個伊朗人不會產生太多的局勢影響,而是報復伊朗對其基地的火箭彈攻擊導致美國人的死亡。在他的概念裡,我死一個人,你也死一個人,很公平。所以暗殺蘇萊曼尼應該不會對伊朗產生太大的影響,更不會升級中東局勢。

但是特朗普估錯了。

暗殺他國重要高級將領突破了國際準則,遭到了大多數國家的反對和不滿,同時也惹怒了伊朗民族情緒。

所以一下子中東局勢就處於極為緊張的境況中。

暗殺結束,得到國際社會和伊朗劇烈的反應後,特朗普態度實際上已經心虛了,態度也軟化了。到了伊朗導彈報復,沒有人員傷亡後,就徹底軟化了。

而伊朗實際上也不想局勢升級。

但蘇萊曼尼到被暗殺,打臉伊朗一個耳光,更引起了伊朗人民的仇恨情緒。

伊朗也被架在了火堆上,騎虎難下,而且姿態必須要強硬,報復必須要進行。所以伊朗彈道導彈對美軍基地的空襲,就是給伊朗民眾的交代,就是給蘇萊曼尼到交代。

不過還好,特朗普沒有興趣再報復,伊朗也算有了交代,有了面子。局勢就這樣緩和了。

但烏克蘭飛機的被擊毀卻導致了伊朗國內出現抗議示威。

外部的問題好處理,國內的頑疾難解決。

說到底國內的問題才是根本的問題,就是伊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下降導致了伊朗人民對於政府的不滿。當然這也有一部分是美國製裁造成的結果。


時光之意


伊朗現在面臨最大的困難就是美國的軍事圍堵、政治孤立和經濟制裁,其他的包括以色列在內,其實都不叫個事兒。經驗表明,被美國盯上的國家,除了我們,基本上沒好日子過,要麼窮困潦倒,要麼國家陷入混亂,要麼直接解體崩潰掉。潦倒的比如古巴,混亂的比如伊拉克、委內瑞拉、阿富汗,崩潰的比如曾經的超級大國偉大的蘇聯。

其實伊朗被制裁,大概也就這三類情況,要麼潦倒,混的慘,要麼陷入混亂,要麼崩潰瓦解。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基本上也就是潦倒一點,經濟上日子不大好過,沒有混亂,更沒有崩潰的可能。為什麼?因為美國還不想打伊朗,為什麼美國還不想打伊朗,因為美國覺得有更重要的對手。那個更重要的對手是誰?這個大家都知道吧?一旦美國要和伊朗幹仗,無疑又給更重要的對手創造了本世紀第三個戰略機遇期,而這一次戰略機遇期,被美國視為對手的國家很可能全面超越美國。這種丟了西瓜撿芝麻的事兒,美國才不會幹。

伊朗雖然宗教狂熱,但是在宗教狂熱表面的非理性下其實是高度的理性。伊朗的大教士們完全知道,靠唸經根本不會將美國給咒死,靠祈禱根本不會讓安大神直接滅了美國,因為人家老美也有耶大神罩著。伊朗知道,對付美國,也只能靠自己的世俗能力,神力只能幫助自己統治伊朗民眾,而不能幫助自己滅了美國,所以當然也不敢開戰。美伊雙方就會這麼耗下去,無非有時看似更加緊張,有時十分鬆弛而已。


北玄武


伊朗當下面臨的局面確實很難,一方面美國大力度的施壓,伊朗不僅面臨軍事壓力,而且國家經濟也非常困難;另一方面由於軍方誤操作擊落烏克蘭客機致176名無辜生命死亡,導致國際輿論對伊朗的批評。雖然伊朗現階段確實困難重重,點力我認為憑伊朗建國40多年和美國對峙的考驗,只要伊朗內部不自亂陣腳,伊朗民眾支持政府,伊朗就沒有問題可以一直堅持下去。

1.美國殺害蘇萊曼尼,引爆美伊關係緊張。

美國在伊拉克的基地接連遭遇襲擊,並且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也被圍攻,美軍在伊拉克的安全形勢急轉直下,美國認為這一切都是伊拉克什葉派民兵組織所為,而背後的策劃者就是伊朗聖城旅領導人蘇萊曼尼。蘇萊曼尼在1月3日坐車剛出巴格達機場的路上,就被美國利用無人機發射3枚導彈將蘇萊曼尼和前來接機的伊拉克民兵組織副指揮穆罕迪斯一起空襲致死,美國對蘇萊曼尼的斬首徹底使美國伊朗的關係瀕臨爆發戰爭的邊緣。

2.伊朗軍方誤操作擊落烏克蘭客機,導致176無辜乘客死亡。

對於美國狙殺蘇萊曼尼的軍事行動,引發伊朗的憤怒。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總統魯哈尼分別發聲將對美國嚴厲報復。蘇萊曼尼的葬禮舉行的當天,高達百萬伊朗民眾送別蘇萊曼尼,由於民眾參加的太多以至於引發踩踏事件,造成重大傷亡。在1月8日凌晨伊朗發射20多枚導彈打擊美軍伊拉克基地,在隨後伊朗軍方防禦部隊由於精神過渡緊張,把從德黑蘭霍梅尼機場起飛的烏克蘭客機誤認為來襲導彈,發射導彈將其擊落,令176名無辜乘客死亡。伊朗在經過3天客機墜毀事件後,在1月11日承認軍方操作失誤致烏克蘭客機被擊落,而伊朗的這一失誤令伊朗在國際輿論上陷入被動,同時國內民眾也集會抗議政府隱瞞客機墜毀的真相。


伊朗在這一輪有美國擊殺蘇萊曼尼而引發的美伊關係緊張危機中,從開始的有理有節到誤擊落烏克蘭客機,可以說一招失誤而致局面困難。從美國對伊朗的報復並沒有採取反擊措施,可以看出美國也沒有發動戰爭的意願。所以只要伊朗國內不自亂陣腳,伊朗民眾支持政府,伊朗就能一直維持下去。至於衝突會不會升級,點力我認為從雙方都沒有發生全面戰爭的意願來說,美國伊朗現階段之間的緊張局勢應該不會升級。

我是點力,喜歡就來個關注。


點力


美國幾乎能用的手段都用了,但總體來說對伊朗並不奏效。現在唯一的選項只剩下武力介入,但美國打不起。


2019年6月,伊朗的地空導彈擊落了美國海軍一架MQ—4C無人機。美國曾準備6月21日拂曉展開“報復性軍事打擊”,但據特朗普稱他在最後十分鐘喊停了行動。

1月初,美國“暗殺”了伊朗三號人物蘇萊曼尼,伊朗隨後展開“報復”,襲擊了兩處美軍駐伊拉克的軍事基地。

外界紛紛猜測美國會對伊進行強硬的軍事回應,因為大統領曾稱,如果美國人或美國目標遇到襲擊,將用“全新的、漂亮的”武器摧毀伊朗的52個重要目標。

然而讓人意外的是,基地遇襲後大統領竟聲稱“將擁抱和平”,不打算軍事回應。並且大統領一改往常的強硬態度,措辭“嚴謹”。


這兩次事件可以說是近年來美伊衝突最緊張的時刻,大有“戰爭”一觸即發的態勢。然而美國都保持了相當的剋制,這充分說明了美國不想打,或許就是“打不起”。

局座曾說美國離“衰落”只差一場中等規模以上的戰爭,其實這句話說得非常有道理。如今再發動戰爭,已經不是打伊拉克、打阿富汗那麼簡單了,國際局勢已發生重大變化。

伊朗擁有重要的戰略位置及豐富的石油資源,對各大國來說都至關重要。美伊衝突已不僅是兩國之間的事情,牽涉面甚廣。

如果美國想“武力”解決伊朗問題,其他大國也不會坐視不理,甚至歐洲國家都不會贊同。沒有盟友的支持,老美很難僅憑一己之力收拾錯綜複雜的局面。


曾有外媒分析,老美為軍事打擊設置了兩條紅線:伊朗擁核或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其實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

保持中東軍事平衡,是維護地區穩定的先決條件,無核化基本是國際共識。如果伊朗想打破現狀,勢必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這時美軍師出有名,基本就沒了後顧無憂。

另外,霍爾木茲海峽是全球能源運輸的交通要道,一旦被封鎖,很多依賴能源的大國的利益都會受到損害。屆時伊朗面臨的處境,與擁核大體沒多大區別。

伊朗當然明白其中的利弊,所以無論局勢如何緊張,都不會突破“底線”。因此只要遵守“規則”,美伊衝突就不會有進一步升級的風險。



花木童說史


你一定好明白,對於美國來說,強大的武力,打垮一個伊朗政權是非常容易的(可以說一個月之內幾乎可以以零傷亡或者說不到100個人的死亡就可以拿下伊朗),,如果不講人道和當年二戰日本那樣,用常規武器,也可以說是完全零傷亡代價,一個星期之內決掉,伊朗政權(當然這種打法完全是不現實的,這種做法在現今文明世界和美國國內民眾都是不會接受這種野蠻方式的,那個美國政府也不敢這麼幹,所以美國無與倫比的超強戰力,已被美國完善的minzu體制和民眾的道德感給制衡住了,所以使得美國能夠成為最具軟實力的國家,擁有全球最強的號召力和威信。)。 因此對於美國這種軍事超強來說,不是單純打的問題,而是最終要是中東和未來伊朗的實現穩定,這個難道是非常大。 1、所以難度最大的是重新建立一個穩定的新政府,這個難度太大了,需要大批的資金來維持戰後的新政權,包括各種國家機器、國家行政機關的運作,這個需要長期和巨大的金錢才能維持住,否則伊朗就會成為一個動盪的國家,動盪就意味著會成為一個恐怖主義和極端勢力的溫床,也就是說打垮了伊朗政權,反而帶來更大的問題了,還不如不打,索馬里海盜問題就是國家戰亂名不聊生帶來的。 2、試想一下,政府被推翻後,警察、各種公務員、稅務人員、交通部門、電力部門、用水部門,財政、國家貨幣體系等等全都分崩離析了,大批人員失業,貨幣體系崩潰,無法使用了,很多企業也無法進行經營,不法分子暴力犯罪到處都是,這個時候,僅僅靠幾十萬美國戰鬥部隊是無法維持其穩定的,必須儘快成立新政府,重組國家運行所必須的各種只能部門等,然後重新穩定治安、穩定市場和貨幣等等,。一些部門掌握的國民的身份資料和檔案也已經毀於戰火,也要重建,總之太複雜、太龐大了,僅僅依靠美國的國力目前想重建伊朗這麼大的國家談何容易。 三、因此美國只能是外科手術式的打擊(空軍和特種部隊)幾天或者幾個星期。採取的方法可能如下: 1、第一是,外交攻勢,聯合世界主要國家,國際制裁,並取得道義支持,這個已經基本形成, 2、伊朗如果意義孤行,說服國家社會,並保證能夠在不造成核洩漏汙染的情況下,摧毀伊朗核設施,消除周邊國家對於核洩汙染的擔憂。 2、外科手術式的空中打擊(可能需要情報人員和特種部隊配合),摧毀伊朗核設施,另外為了保證國際石油運輸線暢通,美國可能出動有限的地面兵力控制霍爾姆茲海峽周邊的伊朗地區。 3、其後繼續配以長期的國際制裁(可能長達十年),這這期間,如果伊朗還是研究,就繼續不定時的空襲伊朗核設施,使得伊朗經濟惡化,人民對政府不滿,最後導致伊朗內部發生衝突,強硬派被溫和派推翻(和1991年後,對付伊拉克薩達姆的戰略一樣,一步一步收緊繩釦)。


興業聚金


網絡謠言不少,說哈梅內伊已經下臺了。

這就是假新聞,沒有任何根據。

伊朗目前沒有出現哈梅內伊政權很快出問題的跡象,他也依然能掌控局勢。

不過畢竟內憂外患太多,讓哈梅內伊顯然也不舒服。

特別是最近的革命衛隊擊落客機事件,之前隱瞞了3天,讓伊朗政府的公信力出現了動搖。這就是為啥很多學生和百姓不滿,要去抗議的原因。

但是這並不是說,抗議幾天伊朗內部就一定會出問題,原因是伊朗這10年來經歷了多次類似的抗議,哈梅內伊應該並不特別覺得吃驚。

最大的一次是大約10年前,伊朗總統大選的時候。

2009年伊朗總統大選空前激烈,內賈德為一派,還有眾多改革派政治人物為一派,他們的支持者之間發生了激烈對抗,最終演變成長達數天的騷亂,以至於哈梅內伊必須動用軍事力量來維持秩序。

結果是哈梅內伊支持了內賈德,改革派的總統候選人穆薩維和卡羅比要麼被軟禁要麼被以後禁止參選。

據說穆薩維現在還處於軟禁狀態,而卡羅比則領導一個名叫綠色運動的組織,在伊朗法律允許的範圍內活動,繼續尋求對伊朗社會的改革。

如今的抗議,遠沒有當年那場抗議兇猛。

抗議者基本只是對墜機事件的處理表達不滿,雖然有攻擊哈梅內伊和伊朗政府的態度,但還沒有形成社會主流意見。

因此木叔的判斷是,此類抗議活動給哈梅內伊警醒,但不足以讓伊朗什葉派宗教治國的神權體制出現根本問題。

1月17日根據媒體的說法,哈梅內伊將要在8年後首次領銜一次週五的祈禱聚禮和祈禱活動。

上一次還是在奧巴馬執政時期,它表達了對美國的不屑。

這一次出現在墜機事件發生後伊朗人抗議成潮的背景下,可見哈梅內伊對目前的情況還是很重視的。

這也就意味著他可能在1月17日對最近局勢發表最新看法,將影響後續局勢的發展,值得留意。


木春山談天下


只要美國沒有直接發動戰爭,伊朗就能夠一直堅持下去。目前,伊朗全國各地都爆發了抗議活動,原因是革命衛隊擊毀了烏克蘭客機,造成了176人死亡。事實上,這一次的抗議活動比發生在2019年的抗議石油價格上漲的抗議活動規模小很多。以伊朗的政治體制,在可允許的抗議活動範圍內,並不會失去控制局面的能力。更何況,伊朗總統魯哈尼在善後烏克蘭客機遇難一事上可圈可點。即使是身患重病的哈梅內伊去世,觀察室也認為魯哈尼能夠穩定伊朗局面。

從1979年開始,美國與伊朗就處於敵對狀態。為了顛覆伊朗政權,美國可以說使用了除了直接戰爭以外的一切手段。在軍事上,美國曾經支持薩達姆發動兩伊戰爭;在政治上,美國長期孤立伊朗,將其列為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在經濟上,美國對伊朗進行了40多年的經濟制裁。結果,伊朗依舊成為了中東強國之一。

伊朗至少有三大戰略優勢,對其維持政權穩定性非常有利。第一,伊朗擁有世界第3大石油儲量與第2大天然氣儲量,能源牌在手,伊朗在國際上有戰略迴旋的空間;第二,伊朗緊扼霍爾木茲海峽,不到萬不得已,美國也不願意冒著霍爾木茲海峽斷航的風險對伊朗下手;第三,伊朗是中東的什葉派大本營,在1979年以後,取代了伊拉克成為了整個什葉派的中心。打伊朗也就意味著打整個中東什葉派。伊朗首都德黑蘭

所以,美國對伊朗動武的可能性很低。在美國沒有發動直接戰爭的前提下,伊朗能夠一直堅持下去。目前,伊朗面臨著兩大危機:第一,伊朗在美國石油封鎖之下,內部經濟越來越困難。2019年11月,伊朗政府取消了對石油的價格補貼,導致了大規模的遊行抗議活動。再出動了革命衛隊與巴斯爾民兵的前提下, 才將局勢穩住。

第二,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身體患病,接班人問題能否妥善解決。觀察室認為,相比於美國的經濟封鎖,伊朗的接班人問題也擺在了眼前。現任伊朗總統魯哈尼是一位阿拉亞圖,擁有成為下一位最高領袖的資格。在此次烏克蘭民航客機墜毀事件上,魯哈尼表現的可圈可點,不僅先後三次道歉,還擺明了要鉅額賠償遇難者家屬與嚴懲事故責任人的態度!伊朗總統魯哈尼

歡迎大家討論,你認為魯哈尼能夠成為下一位伊朗最高領袖嗎?


美國觀察室


伊朗現在的環境確實比較緊急,外邊兒有美國虎視眈眈,內部已經有不少伊朗人發起了對伊朗政府的衝擊,剛剛還有一名著名的伊朗記者表示,報道了13年的假新聞,不再願意欺騙大眾,還指責伊朗把有伊朗人的飛機給打下來了,話裡話外都在訴說伊朗政府對伊朗人民的欺騙。

我覺得關於這個主持人的言論,其實還需要從兩個方面來講,一方面他是否真的是對伊朗政府極其失望?第二她是否是和美國政府有聯繫。


當年伊拉克薩達姆政權被推翻的時候,美國也是用了相同的套路,伊拉克經過多年戰爭,其本國已經是一窮二白,根本沒有錢來回饋民眾,曾經的高福利也成了一紙空文,人們對薩達姆發動戰爭產生的不滿情緒。

而曾經庫爾德人趁著伊拉克在和伊朗打仗的時候,想趁機要從伊拉克獨立,要分裂,薩達姆當然無法容忍國家虛弱,最需要團結的時候竟然有人要分裂伊拉克,這完全是不可原諒的,也就有了後來薩達姆殘酷鎮壓庫爾德人的事件。



美國利用這些新聞避重就輕,對薩達姆不利的東西進行大肆宣傳,從輿論上擊垮薩達姆政權,然後再進行軍事打擊的時候就容易的多。

現在的伊朗因為態度蠻橫引起美國的強烈不滿,一邊進行經濟制裁,一邊又派中情局特工在中東地區搗亂,試圖趁著伊拉克混亂的時候推翻哈梅內伊的精神領導權,所以這個記者雖然談到烏克蘭客機是伊朗打下來這一個事實,但也不能表示她的動機就是單純的。



現在整個伊朗確實很混亂,伊朗貨幣里亞爾匯率極其不穩定,剛剛還看了一個視頻,外國人去伊朗,許多伊朗人看到外國人就會跟他們換錢,歐元美元都可以,人民幣也行,反正就是隻要能把手裡的伊朗錢給兌出去,怎麼都可以,雖然有正規渠道,但是更多的人願意從地下錢莊將自己手裡的錢換出去,畢竟這樣可以獲得更多的回報。

整個伊朗的環境讓他們憂心忡忡,周邊國家的混亂也讓他們有了相當強的危機意識,所以怕將來伊朗真的出現什麼問題,自己可以留點兒錢過日子。



伊朗在美國的制裁之下,許多平時可以隨意買到的東西已經變得非常緊俏,而且價格一天比一天貴,他們必須早做打算,就算伊朗沒有和美國開戰,也有可能因為物價高漲而買不到東西,基本的生存受到干擾,他們對於伊朗信心不是很強,如果美國持續對伊朗進行打擊,恐怕伊朗真的挺不住,特別是當遊行示威的民眾和維護秩序的警察發生嚴重衝突時,很難保證他們中間就沒有美國間諜趁機搗亂,從而嫁禍給伊朗警察,到時候引起更大規模的遊行示威,就像當年敘利亞內戰前一樣,從遊行示威到爆發衝突,到最後引發內戰,這裡面有不少美國勢力的干預。

所以伊朗必須要和美國政府示好,或者發出一種和平信號,但就是不知道美國是否願意和伊朗合作。


風雲一點通


伊朗這個國家會永遠存在,它的古代人民創造過波斯文明。伊朗語稱國“秦”(發音),石榴、葡萄、核桃、孜然、番紅花、祖母綠、豌豆、蠶豆、鷹嘴豆、洋蔥等都來自波斯。

伊朗有165萬平方公里國土,盛產石油。有8000多萬人口,足籃排三大球都是亞洲強隊。

它曾經是開明的伊斯蘭國家,有些像土耳其那種開明。伊斯蘭革命(1979)以後,女人在運動會上包得嚴嚴實實,僅次於大清之於世界的感覺。如果你認為伊朗孤立於世界之外,大清可能同樣如此。我反對把國家與世界隔離開來 不管出於什麼目的,讓人們行動自由和思想自由以及與世界的互動被限制,這是一個國家落後於世界的開始。這樣的國家會讓世界沒有安全感;因為不符合常識。凡常識都應反覆強調,為的是避免違反;既然是常識一定內含普遍價值,且符合自然法,所以必須遵循。這樣的國家侵犯生而為人的不可剝奪的權利,讓世界無法理解其政府存在的意義。通常認為政府的存在就是保護國民生命安全、財產安全、自由不受侵犯的。世界不僅追究戰爭罪。反人類也不行。

伊朗是一棵腐朽的大樹,暫時沒有誰能鋸倒它。但會設置一個隔離圈,避免枯枝幹掉落傷人。定點清除危險的枯枝幹可能還會進行,如果看到危險的枯枝幹。新的伊核協議可能是暫時的解決方案。至於時間和是否衝突升級,5+1首腦都無法知道,何況普羅大眾。


雲端美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這個國家,為什麼能在美國的高壓下,而四十政權鞏固穩定。其主要原因是,她的政治體制設計的很巧妙,這種體制兼有傳統宗教和現代民主成分,從而能化解內部矛盾和對抗外部的壓制。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其中共和國的成份,是該國的總統由全國民眾直選產生,他有組閣權有行政領導權力。如果離開宗教因素,那麼這種共和統總制跟西方體制幾乎是一樣的,例如伊朗發生因經濟和其他問題引發的矛盾和衝突,那麼宗教方面的統治力是不會受影響的,因為這個責任必須由民選總統來承擔,這就是伊朗民主的地方。
(伊朗總統魯哈尼)

對外的抵抗力上,由於哈梅內伊是伊斯蘭什葉派信徒的教主,自然中東地區的任何什葉派都要受伊朗的調國。因為在伊斯蘭信徒心中,有些時候對國家的忠誠,還不及其對宗教的信仰來的要緊。

正因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有這樣的特性,所以美國及西方國家想用顏色革命或經濟問題,從內部分化和瓦解伊朗現政權是很難的,這一點從歷史上來看,大家應該都是有目共睹的。

還有美國曆屆政府對伊朗都採取了高強度的軍事壓制,但伊朗用宗教作紐帶,用代理人戰爭把戰爭威脅都轉嫁出去了。

就算因近期蘇萊曼尼事件引發的一系列問題,伊朗也是在利用其有利的政治體制,遊刃有餘的在逐步化解難題。因為伊朗在該總統出來講話和負任責時,伊朗總統自然就會站出來,該哈梅內伊閉嘴時,哈梅內伊就會選擇閉嘴。


其時呀!美國為什麼在過去和現在都戰勝不了伊朗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美國把伊朗教士集團和世俗政府都
當成了自己的敵人,從而導致伊朗人民同仇敵愾的反抗美國。如果美國能幫助和支持伊朗世俗政府,讓世俗政府坐大,讓世俗政府和教士集團的予盾擴大,也許美國可以在不費一槍一兵的情況下,從而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