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想塑造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些才是根本

眼看著寒假就要到了,孩子們開始雀躍不已,而很多家長則開始憂心忡忡。為啥?因為放假前要進行期末考試,怕孩子考不好。

點點媽就是其中最焦慮的一個,因為點點平時就不太愛學習,一到學習時間就滿臉不高興,推三阻四,找各種理由逃避,每次都是被點點媽壓著學到十一二點才把功課做完,可想而知,這樣的學習態度怎麼可能考好呢?孩子考不好,這個年都沒法過得好了。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想塑造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些才是根本

其實,點點這樣的表現,就是典型的對學習沒有動力的表現。

一、孩子學習沒有動力,會出現哪些表現?

1、逃避學習

逃避學習最典型的表現就是不願意上課,沒有求知慾。一說要上學,孩子就會找各種藉口,比如身體不舒服,想睡覺,家裡有事等等。他們對上課沒有任何成就感,也沒有抱負和期望。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想塑造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些才是根本

2、注意力不集中

有的孩子雖然不會逃避學習,但是一到學習時間就注意力分散,學一會兒玩一會兒,老師講的內容也是聽一半丟一半。這是因為學習動力缺乏使他們注意力渙散、興趣轉移,且很容易受各種外界因素的干擾,容易被學習以外的事情吸引過去。

3、過於焦慮和緊張

有的孩子一到上課時間,精神就會開始莫名地緊張,特別是老師點名回答問題時,他就會結結巴巴答不上來,緊張得直冒汗,直到坐下去才會長吁一口氣。這些孩子經常會躲避回答問題,祈禱自己不要受到關注。他們缺乏自信心,視學習為猛虎。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想塑造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些才是根本

那麼,到底是什麼造成了孩子有上述表現的呢?對學習缺乏動力呢?

二、孩子學習沒有動力的原因是什麼

1、沒有區分好適當玩和放縱玩的界限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可是有些家長一看到孩子在玩,就會強硬地阻斷孩子的興趣,並且用很難聽的話斥責孩子的玩心,這樣往往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孩子會想,我為什麼不能玩?我玩的時間是被什麼佔據的呢?是被學習,因為要學習,所以我就不能玩;因為要學習,所以我的興趣被剝奪了。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對學習喪失了動力,甚至是反感。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想塑造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些才是根本

2、孩子缺乏成就感

有的家長喜歡用打壓式的教育方式來對待孩子的學習,孩子考得好,就會說不夠好,沒什麼值得驕傲的,還需要更加努力;孩子考得差,就更是對他貶低“你怎麼這麼笨呢?”“考不好以後只能撿垃圾了”……在這樣教育下的孩子,從來都沒有體驗過成功的喜悅,怎麼還會對學習產生興趣和動力呢?

3、孩子沒有目標和計劃

很多孩子缺少學習的目標,認為學習就是為了滿足父母面子,讓父母臉上有光,於是他們只能機械地逼自己學習。有的家長更是急功近利,只會考慮哪門課程學得好,以後好找工作掙錢多,於是刻意加強孩子這方面的學習,而從不考慮孩子自己是否有興趣,這些都會導致孩子失去目標和計劃,甚至以後再也讀不下去。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想塑造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些才是根本

所以,父母要尊重孩子,認可孩子,並適當鼓勵孩子去玩;當孩子的天性和精神被滿足了,父母才有足夠的籌碼跟孩子定計劃,讓孩子懂得在玩和學中做好平衡。

三、這樣做才能塑造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1、適度放手,讓孩子擔起學習的責任

孩子2歲以後就開始有了自我意識,對於有自我意識的孩子,一定要讓他擁有自主能力,而不是外在強加給他動力。

比如說孩子摔倒了,自己能爬起來的話,就不要每次都去扶;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很多時候都是因為被父母“傀儡”慣了,只能被動去做一些事情。父母要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安排時間,自己定計劃,自己為學習負責。

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既要多帶孩子出去玩,又要多陪伴孩子學習,這樣才能讓孩子開心地學習。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想塑造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些才是根本

2、讓孩子體會優秀,擁有成就感

家長可以在家裡設立一片榮譽牆,將孩子取得的成就都展現在牆上,比如考試考得很好,幫助父母做了家務,在外做了好事等等,都是值得讚揚的事情,通過這樣的記錄方式展現在牆上,幫助孩子挖掘自身的閃光點,讓他擁有成就感。

只有讓孩子擁有了成就感,孩子才會有自我價值,才會經常產生“我行”“我能”的內在動力,才會有勇氣去探索,去努力。對於學習也是如此,有了動力才會有爆發力。

3、幫孩子樹立時間觀念,做好行為訓練

要幫助孩子認識時間,制定計劃,幫孩子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把握事情的先後順序。

比如說,讓孩子列好每天需要做的事情,每件事情大概需要花多長時間,每完成一件就在後面打勾,當孩子順利完成後,家長一定要給予表揚。

當孩子把這些形成習慣後,就建立了良好的時間順序感,從而能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務。只要孩子從小樹立了時間觀念,有良好的行為和自控力,還怕不能駕馭學習嗎?只有更好地駕馭了學習,才會更有動力。

孩子學習沒有動力,想塑造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些才是根本

總而言之,良好的學習習慣能推動孩子學習,也是孩子一生進步的動力。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說過一句話:“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只有當孩子養成了好的行為習慣之後,他的所有行為都會變得自覺起來,而這些自覺的行為,又會漸漸形成一種品德,並在學習、為人處事方面表現出來。久而久之,孩子不但學習動力強,為人處事也會更加優秀。

作為父母,需要時刻教會孩子掌控自己的命運,要讓他們自己感受學習的動力,而不是將動力強加到他們身上。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孩子有學習動力不足的表現嗎?如果有,你們又是如何對待的呢?一起來聊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