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 艾灸後出現這些情況千萬沉住氣,你離疾病治癒就差一步

現代人體質偏寒,而陽氣不足;這樣身體就容易出現虛寒之證,比如:手腳冰涼、宮寒、胃寒、腎寒....經絡不通,身體處處淤堵....

現代人飲食以溫熱為好,不要食寒涼之物;衣服要保暖,特別是女人,本來女人陽氣弱,不足以固表,因此不要露頸肩、腰腹、小腿這些容易受風寒侵襲的部位。

很多人 在艾灸後反饋:月經不準了、外陰瘙癢、腹部肚臍周圍出紅疹或者頭暈等等各種情況......還要繼續艾灸嗎?!

艾灸後出現這些情況千萬沉住氣,你離疾病治癒就差一步

這些其實都是好轉反應,都是排病反應,這時千萬要沉住氣繼續艾灸:

1、月經提前或推後:艾的作用最先走向的就是女性和男性的生殖系統,所以女性做艾灸的話,3個月之內為調整期,月經可能出現提前或推後。

2、出水泡、出紅疹是體內的溼毒,血毒過多,越是這種現象越要灸。

3、臍下出水泡,是有婦科問題,水泡下還有紅點是有炎症。臍周出水泡是腸道溼寒,嚴重的人會在臍周起一圈硬皮。

4、做完艾灸後下部瘙癢、分泌物增加或有血塊:婦科不好、月經不調,調整經期中,會出現短暫亂經。

5,艾灸後子宮肌瘤或者卵巢囊腫變大了,這種情況會出現在艾灸初期,艾灸後身體血液循環加快了,而你這裡又是瘀阻的,所以短時間會造成肌瘤"水腫",繼續艾灸就會消失。

6、感覺熱能到會陰,這是好的現象,說明對卵巢功能效果顯著。

艾灸後出現這些情況千萬沉住氣,你離疾病治癒就差一步

7、艾灸後身體出現麻酥酥的感覺,是經絡竄感又叫得氣,這是好的現象。

8、做完艾灸後,人的心情變得舒暢很多,心情很放鬆。非常好的感覺。

9、夏天要出大汗為佳。但冬天灸以全身微微出汗為佳,特別是額頭、手心、足心要出熱汗,出大汗者一定是身體比較虛的人。要加灸:合谷穴、復溜穴。

10、寒感,灸後會覺得冒涼風,寒性體質的人多會出現這種現象,要多灸。有的人艾灸時手心腳心出冷汗,也是寒感的一種,需要繼續艾灸。

11、熱感,腹腔發熱到後腰往上走到百會,往下走到湧泉。經絡通,效果好。

12、沉感,身體像壓了一塊大石頭,這是正常現象,因為氣血循環不暢經絡不通。

13、做完幾次艾灸會感覺口渴?非常典型的上實下虛的症狀,在做過幾次後出現好轉反應,感覺病情加重了,建議多喝水,泡泡腳後艾灸湧泉穴、太沖穴、太溪穴就好。

14、開始灸很熱,過了一段時間後感覺不熱了,那是正常的平臺期,還有就是經絡適應了。

15、痠痛、疲勞、嗜睡(白天愛睏):體質酸性,血液循環差,氣血不足,在灸後血液循環加快,所以體質弱的人前二、三次會出現乏力、睏倦現象。

16、呼吸急促或不順暢,情緒不穩定、頭重:心臟功能弱,心肌供血不足、血偏稠。

17、腎臟部位有痠痛感,(腰痠腰涼)尿量增加,尿色有變化:腎功能不佳,腎氣不足,陽虛。

18、做完艾灸後全身無力感或增加痠痛:痛風、月內風,體內有風溼,幾次後即消失。

艾灸後出現這些情況千萬沉住氣,你離疾病治癒就差一步

要確保艾灸有效,唯一的就是堅持。

身體溫暖,氣血好,血液循環好,身體就好,氣色也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