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 腎不好,為什麼會發生高血壓?

腎臟疾病導致的高血壓,又叫腎性高血壓,有人不禁會納悶了,腎不好是怎麼和高血壓扯上關係的?

腎和血壓的關係,可謂是千絲萬縷,這要先從血壓是怎麼形成的說起。

腎不好,為什麼會發生高血壓?

腎是怎麼影響血壓的?

人的心臟像一個水泵,持續往全身各處的血管泵血,是血液不斷流動的動力來源。

血管就像是有彈性的水管,血液在流動是產生的對血管壁產生的壓力,就形成了血壓。

腎臟就是通過調節血液量的多少,對血壓產生影響的。

腎臟通過排尿來調節的血液總量,進而影響血壓,另外腎臟能分泌一些激素,有調節血管擴張或者收縮的作用,腎臟生病時,這些激素的分泌受影響,也會對血壓產生影響。

腎不好,為什麼會發生高血壓?

腎性高血壓與其他高血壓有什麼區別?

最常見的原發性高血壓,以中老年患者常見,一開始並沒有腎臟的問題,但是如果血壓長時間得不到控制,慢慢的腎臟也會出現問題。

腎性高血壓患者一般比較年輕,先有腎臟疾病的表現,在病情的發展過程中出現血壓升高。

腎不好,為什麼會發生高血壓?

預防腎性高血壓該怎麼吃?

1、低鈉飲食:即少吃鹽,每天食鹽的總量要少於 3 克(裝滿一個啤酒瓶蓋的食鹽大約是 6 克)。

2、低鉀飲食:不能採用低鈉鹽,在飲食中注意鉀含量不要超標。一些含鉀較高的水果,要少吃。

3、低脂飲食:多吃蔬菜,少吃肥肉,食用油也要少量添加,有糖尿病的患者還要嚴格按照糖尿病要求控制飲食。

4、優質蛋白飲食:吃優質蛋白滿足身體需要,比如少量吃一些瘦肉、雞肉、雞蛋、牛奶等。

此文章所有內容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