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艾灸后为什么会起水泡?

18519533676


艾灸后为什么会起水泡?

艾灸作为中医疗法之一,具有着相当不错的调理作用,对于我们的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艾灸疗法具有温阳散寒,补气,疏通经络,消瘀散结,以及补中益气,健脾祛湿等作用。

艾灸也分为了很多不同的途径,比如直接灸,间接灸,间接灸有很多种方式比如隔姜,隔蒜,隔盐等艾灸,还有一些温和灸,雀啄灸等等。

那么为什么有一些人艾灸后会出现起水泡的情况呢?

首先要说明的是,艾灸出现水泡的时候不应该慌张或者过度害怕,这是比较正常的反应,艾灸后起水泡一般有三个原因:

(1)正常的排病反应。

一般来说艾灸起水泡说明体内有湿。而且有些人艾灸后起的水泡特征也有所不同,通过水泡的形态颜色我们也可以知道自己体质方面的信息。

比如一些人艾灸后起的水泡没有什么颜色,艾灸后的皮肤比较苍白,说明体内寒湿较重。而如果艾灸后水泡是黄色的,则说明体内有郁热。如果水泡呈现血水样,则说明我们体内湿毒很盛;还有一些人艾灸后局部特别瘙痒,这说明患部存在风邪。

(2)错误的艾灸操作,比如靠得太近,距离太近灸条又比较烫,就容易出现水泡。

(3)特殊的三伏灸方式——发泡灸,有一种艾灸疗法叫做发泡灸,就是通过将药物贴在特定的穴位上使其产生水泡,破溃,然后病邪外泄的一种治疗方式。


关注我!带您正确养生,改善脾虚问题!分享养脾干货!


脾胃范儿


我是一个自学者,谈谈自己的经验。

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有隔礓灸的说法,我也试着灸,最后竟然烫出了水泡。

后来我又把艾叶和生壃一起捣,放在艾灸盒里,效果不错,后来又买艾条,用艾条直接灸,只要不太近就不会起泡。

老师说起泡的叫重灸或化脓灸,效果更好,但病人喜欢温灸,但需要的时间长,在我看来温灸更舒服。

人生需要学习,更要理解和把握,艾炙的尺度需要自己掌握,因为有的穴位感觉不热,有的穴位感觉太烫,哪里烫就说明哪里湿气大。


知足常乐273298521


艾灸后为什么会起水泡?

呵呵,有点意思。

好多人都在说,艾灸后起水泡是因为身体湿气重,是在排湿毒。

然而,如果这些人不小心被火烧或开水烫了,同样是起水泡,他们会“坚定”的认为自己被烧烫伤了。

同样是遭遇热损害,同样是起水泡,艾灸火烧烤的起水泡为啥就是排湿毒;而其他火烧烤或开水烫就成了烧烫伤了呢?

道理很简单:

很多人只要沾上中医,智商立马就会归零。

皮肤轻度烧烫伤

皮肤热损伤,即烧烫伤,是日常最常见的损伤,几乎没有人没有经历过烧烫伤的侵害。

皮肤的热烧烫伤从损伤程度来说可以分成三度:

一度烧伤:轻微的热损害主要影响皮肤表面的表皮层,主要表现是皮肤即可出现发红,疼痛,还可能有轻度的肿胀;

这种烧烫伤没有对组织造成实质性损害,更多的是伤害性高温(42℃以上)短时间的刺激引发皮肤初级感觉神经元在产生神经信号上传到大脑产生热痛觉的同时,释放的神经肽引发局部组织产生的炎症反应:

其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扩张血管致使局部发红,P物质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导致血浆外渗,引发局部水肿,缓激肽刺激产生持续性疼痛。

由于这种炎症不同于通常说的由免疫系统介导的炎症,因而被称为神经源性炎症。

艾灸的局部不可避免的都会导致一度烧伤。

二度烧伤:更高的温度,更长时间的接触造成皮肤表皮和真皮层部分的损害,根据累及皮肤的深度,又可以分为浅二度烧伤和深二度烧伤。

浅二度烧伤的发生和病理过程与一度烧伤类似,也是局部皮肤产生红肿热痛。

但是,程度要重于一度烧伤,通常,局部皮肤肿胀和疼痛要更加明显;并且,常会在在很短时间内,或者几个小时后出现水泡——这种水泡是浅二度烧伤的标志性体征。

起水泡的机制是,浅二度烧伤损害血管通透性增加更明显,因而血浆渗出更严重,这些渗出的血浆积聚在真皮层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组成的致密层和表皮层之间的组织间隙而形成水泡。

艾灸之所以会导致局部皮肤起水泡,是因为“火候”或时间没有掌握好,艾火距离皮肤太近,或者烤的时间过长,从而造成了浅二度烧伤所致。

除非发生意外,艾灸不会造成深二度以上的烧伤,因而不赘述。

发泡灸为什么会起泡

“灸法”,除了艾灸这类火灸外,还有一类灸是使用一些可以“发泡”的中药敷在局部的灸法,称发泡灸。

发泡灸最常用的是白芥子,斑蝥等;其次,也有用火灸与一些可能具有发泡效应的中药联用的灸法,如下图所示:

这种灸法也称药物灸,常用的像是生姜片,蒜片或蒜泥等。

“发泡灸”为什么也会导致局部皮肤起泡呢?

难道也是烧伤?

恭喜!答对了。

这种发泡本质上也是一种烧伤,叫化学烧伤。

什么样的化学物质,通过什么分子机制产生的化学烧伤呢?

具体的物质可以有不同。

比如,白芥子含有的芥子甙转化成的异硫氰酸甲酯等强刺激性化合物;生姜、大蒜和胡椒中的大蒜素、姜醚、姜辣素,胡椒碱等,也都是像白芥子中含有的强刺激物一样的含硫化合物。

这些物质的强刺激性的分子机制和作用途径都是一样的,都跟辣椒素的“强刺激性”一样,通过激活辣椒素受体,也称TRPV1受体发挥效应。

TRP受体是一个有几十个成员的大家族。

辣椒素受体TRPV1是这个受体家族中第一个被发现的,本质上是一种非特异性阳离子受体通道,就是可以被很多理化因素和物质激活,产生热痛觉,和神经源性炎症。

比如,辣椒素,42℃以上温度,PH5.9以下的酸,大蒜素,姜辣素,姜醚,胡椒碱,芥子甙,仙人掌毒素,以及内源性大麻素、花生四烯酸,等等。

其中,绝大多数发泡灸和药物灸,甚至几乎所有“热”性中药,都是是通过激活TRPV1产生其热(热痛觉)和“灸”(也是热)效应的。

因此,发泡灸可以发泡,跟艾灸可以起泡一样,都毫不奇怪,也不是什么排泄湿毒,通通都是高温或者化学物质造成的烧伤的结果。


挣脱枷锁的囚徒


正常人艾灸一般是很少起泡的,只需百分之几的人会起泡。但关于有些人,寒湿气重等,有病气要扫除,可能会起泡。


这是艾灸起水泡最常见的原因。湿气、寒气重,经络不通而形成的大的或小的水泡,是身体里病邪往外发的体现。湿寒之气归于邪,阳气归于正,正要把邪逼出来,就会呈现灸花。邪气扫除体外需求一个通道,灸花就是这个通道。


从水泡色彩辨体内湿气

1、假如水泡是无色的,阐明是寒湿。

2、假如水泡是黄色的,阐明有郁热的体现。

3、假如水泡是血水样,阐明体内湿毒很盛。

4、艾灸的部位发痒,说明该部位有风邪。


艾灸起水泡怎样处理

1、假如局部呈现水泡,只需不擦破,可听之任之吸收。但假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从下方刺破水泡,放出水液,然后用芝麻油分配艾草灰涂抹。

2、把针用酒精消消毒,然后戳一个或几个小孔,用纸币把水轻轻地压出来,然后用艾灸悬灸5到10分钟,每天用艾灸灸一次到几次,消消毒就行了。这样处理,好了今后的疤痕不会太大。

3、在水泡下方用消毒过的针刺破,让水流出来,然后涂碘酒或许紫药水。用无菌纱布包扎,牢记不可用创可贴,让皮肤天然愈合。若是痒,挠破皮了涂碘酒或许紫药水,防止感染。


留意:假如上西药,可能会堵截毒物的排出,反而可能简单发炎腐烂,好后疤痕较大。用酒精消毒,不破皮还行,破皮后,影响太大。并且酒精只能消炎表皮,不能深层消炎。艾灸悬灸,即可表皮消炎,也可深层消炎,并且对创伤影响不大。


有不懂的可以留言,可以转发,也可以关注主页里其他的问答。


王老师谈中医养生


艾灸后出现水泡是很正常的现象,发泡后艾灸效果会更理想,治病效果会更好。在古代做艾灸大多数都是做的艾柱灸,直接将艾绒放置于身体表面,或者隔姜或蒜等介质放置于身体表面来做艾炙,艾灸后会出现水泡甚至化脓,甚至有些最后留下疤痕。

这种方式比较痛苦,而且艾灸后会出现长时间的水泡化脓,甚至还会留下疤痕,但是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对于很多急症重症或者顽疾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比如霍乱、孤臭、急性腹泻、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但由于现代人们对美的意识加强,所以都不愿意留有疤痕。所以现在艾灸馆艾灸时都是采用温和的灸法,很少会留有疤痕,偶尔会出现起水泡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艾灸时间过长,或者温度过高,或者自身比较敏感导致,但不管是何种原因导致,一般都是一件好事,起小水泡的话不会处理,过几天会慢慢消去;如果水泡较大的话,可以用消毒的针具刺破,但不要破坏整体皮肤,用棉签轻轻挤压让水流出,然后在上面轻轻擦一些芦荟胶和艾灰,过段时间就自然恢复,不会留疤的。注意不要把表皮弄掉,如果是脖子之类经常会有摩擦的话,可以包扎一下即可。

近期经常会听到新闻,讲述艾灸起水泡出现纠纷的情况,其实里面大多数时候是因为患者不了解艾灸,而艾灸者也没提前告知患者这种可能性导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对病情是有好处的,只是会有些痛苦和不方便而已。所以艾灸学习中一般老师也会建议不要做那么重,只有自己给自己做时,才考虑用这种比较重的治疗方式。


大象爱养生


这是艾灸的灸花。说明有郁热,即经络不通畅,热不能输散,现在采用14经络灸、五行灸效果很好,灸花也很少起,因为它是全身同时输导。

产生灸花的原因和处理方式:

艾灸过程中,由于湿气、寒气重,经络不通而造成的大的或小的水泡,是身体里病邪往外发的表现,有“灸疮若起,去病如抓

”的说法。湿寒之气属于邪,阳气属于正,正要把邪逼出来,就会出现水泡,艾灸引起的水泡称为灸花,灸花不同于烫伤,烫伤了水泡是马上产生,艾灸的灸花往往施灸后间隔一段时间才会产生。不必过度紧张。邪气排除体外需要一个通道,灸花就是这个通道。

出现灸花后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来处理:如果是很小的灸花可以自行吸收,大的灸花用无菌注射器抽干,再涂抹烫伤膏即可,或者用艾灰涂抹上去也可以。但是起泡的部位避免碰水,防止感染。

灸图供参考











济州岛的寿司火锅


寒湿重,经络不通,艾灸时不通点会痛,烧灼样痛感。我的全自动艾灸床,艾柱放在正中间,一位脑出血后遗症艾灸后,正常的半边身子没事,有毛病的半边起泡。床是前后摇摆,能升能降控温的,不存在烧伤情况,况且艾柱是放在正中间的。


白水43942943


其实是烧伤了,艾这种植物,用的仅是它燃烧后的能量场,非其热。

中医有云:壮火食气。

用其热只是行形式,并不是用其实质。其实绝大多场景中,离开皮肤合适的距离,感觉到微热即可。

望诸君明白。


中医芳疗师雷俊盈盈


烫伤了,细胞液渗出了


母猪屎解一切毒


如果说是烫伤的,只能说明艾灸这个人脑子有问题,烫到了他(她)自己不知道吗,即便是别人给做更要说一声了。正常来讲艾灸起水泡真的是非常少,最起码我这里的患者基本没出现过。我个人感觉艾灸起水泡跟个人体质有很大关系。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