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逾百家上市公司業績“變臉”10家ST公司上榜

本報記者 桂小筍

兩市公司2019年年度業績報告揭開序幕之時,更多的業績預報和業績快報隨之發佈。據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1月22日,兩市共 1663家公司發佈業績預報,其中有超過百家公司對此前預報的業績狀況進行了修正,而修正之後,預報關鍵詞提及了“變臉”。

在這些提及變臉的上市公司中,在10家屬於ST一族。對於業績變臉的公司,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介紹,如果出現預測業績的大幅變臉,意味著上市公司在發佈預測公告時過於隨意。

綜合來看,在這1663家公司中,有10家公司預計淨利潤有望超過100億元(按預計淨利潤金額下限這一指標排序,下同),另有194家公司明確稱將出現虧損。

此外,有20家公司預計淨利潤同比增長幅度超過10倍(按預告淨利潤同比最大變動幅度這一指標為序,下同)。

需要注意的是,在這1663家公司中,有210家公司經過兩次以上的業績預報,而最新的業績預報發佈之後,對於是否變臉這一指標,106家公司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業績預測允許出現變化,但是變化應在合理的範圍內。如果出現預測業績的大幅變臉,意味著上市公司在發佈預測公告時過於隨意,預測公告中對於業績預測增長原因的陳述,也極有可能存在不實之處,這需要監管層查明並認定。” 王智斌對《證券日報》記者解釋。

查閱這些公司的公告可知,對於兩次業績預報差距極大有原因,多數公司不約而同地指向了“非經常性損益”這一關鍵詞。

例如,ST鹽湖發佈公告稱,公司報告期對業績造成主要虧損的原因是破產重整進程中因資產處置預計產生的損失,初步預計對利潤的影響金額約417.35億元,此事項屬非經常性損益。

ST鹽湖的案例並非個案,還有ST類公司公告稱,受到國際、國內經濟環境、市場萎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對公司運營、資金信貸等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導致公司流動性收緊,融資成本大幅增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大幅度萎縮,毛利相應減少後各業務板塊均出現經營虧損,此外,報告期內需計提較大金額的壞賬準備、存貨跌價準備與商譽減值準備。

雖然也有公司兩次預報後,業績向上修正,但是,公司的基本面能否改變,仍是投資者關注的事情。查閱這些公司的公告可知,業績能在短期內有極大有改善,和出售資產、報表發生變化有著極大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