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康熙嘱托雍正:登基后,你这两个哥哥必须杀掉,雍正却好生待之

康熙嘱托雍正:登基后,你这两个哥哥必须杀掉,雍正却好生待之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

终清朝一代数不尽的风云诡谲在历史的舞台上涌现,最为耳熟能详的便是康乾打造的盛世,为世人所津津乐道。可世人熟知的,康熙、乾隆之间的雍正帝恰好处于这一过渡时期,可熟悉清朝历史的人都知道存在着这样的一个争议,那就是雍正帝本不是康熙晚年所选定的继承人,但凭借自身的努力,摇身一变,在康熙列位皇子当中脱颖而出,继承了大清朝的社稷和江山。

可就在雍正继位之前,康熙帝仍旧给他留下了一句嘱托,便是要雍正登基之后,将两个兄弟杀掉绝后患。一向对父亲言听计从、恭从谦让的雍正,却未曾履行康熙帝所遗传下的命令,反而让那两个兄弟过得很好。

受宠若极则必反

清朝,康熙帝一手经营打造了一个巨大的盛世之端,时名为后世所景仰称赞,也算是完成了帝王英明流放百世、传颂一时的美名。可康熙帝虽然是个称职的好皇帝,做出了巨大的政治功绩,可在其人身上已然存留着

许多叫人诟病的地方

康熙嘱托雍正:登基后,你这两个哥哥必须杀掉,雍正却好生待之

最为经典的是在康熙帝在位期间的中后期,发生了闻名古今的"九子夺嫡"事件,这不仅仅对于整个朝堂政局来说是一次巨大的冲击,乃至于影响到了整个清朝的天下走势。究其根本还是在康熙帝本人择取承位的选择上,始终犹豫不决,甚至于的过分期待与鞭策,导致了最终所有的期待事与愿违。

康熙帝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执手相伴经年、感情深厚,可不幸的是赫舍里氏为皇帝生下子嗣胤礽后便不幸离世了,时年二十一岁。康熙对此意外感到万分痛苦,可面对人死不能复生现状,只好将对亡妻赤忱的爱意与留念都倾注于遗子胤礽身上,因而在胤礽才刚满一岁的时候,康熙便下诏将其立为皇太子,并且时常陪伴在身旁,关怀他的成长。

很明显将其看做了自己日后的接班人来对待。胤礽五岁的时候,康熙便特意修建毓庆宫作为太子东宫。更加巩固了太子的地位。

康熙嘱托雍正:登基后,你这两个哥哥必须杀掉,雍正却好生待之

等到胤礽成年之后,展现出了不俗的天赋,不仅文通满汉,武熟骑射,加之其人更是仪表堂堂、风华炯硕,这叫本来就抱有极大希冀之心的康熙帝如何不喜?于是为了巩固皇太子的地位、彰显权威,康熙特意在册封太子的时候,破例允许皇太子所用的仪注、规格与皇帝相似。

这无以复加的钟爱实在是超过了对待其他皇子的关怀,可康熙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物极必反的道理。在胤礽成长的过程中,也因这些特殊的关照,养成了他桀骜不逊的性格。

让父子二人渐行渐远的一次事故,源于康熙亲征噶尔丹的归途中身体抱恙,居住于行宫中的他十分想念太子,可胤礽见了以往对自己宠爱有加的父亲之后,竟毫无忧色,这份凉薄的表现让康熙帝耿耿于怀;还有一次便是年仅八岁的十八皇子从病重无救而亡,太子胤礽依然波澜不惊,康熙帝愤怒斥问却换来的是太子的顶撞之言。

康熙嘱托雍正:登基后,你这两个哥哥必须杀掉,雍正却好生待之

心中的耿介已经种下,随着时间的流逝,太子胤礽诸般劣迹不断的从各个渠道传到了康熙的耳中,反观他本人却丝毫不知收敛反省,最终康熙帝实在是忍无可忍,决意废黜太子。

朝堂之下暗流涌动

从最初抱有最大的希冀于太子一身,却落得个败兴而归,怎能叫康熙帝不黯然神伤。可废掉太子不过是一纸诏书的事情,朝堂所受到的影响却是无比巨大的。康熙帝身体状况在整个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当中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了,膝下子息繁衍也颇为繁多,可儿子多的麻烦也体现出来了。

那便是到底选择谁来继承皇位呢?康熙帝并不着急一时下决定,可是朝堂上的大臣,以及诸位皇子见原先最为受到宠爱的皇太子都倒台了,这无疑向他们传递了一个信号。

康熙嘱托雍正:登基后,你这两个哥哥必须杀掉,雍正却好生待之

"大位可争!"

诸皇子之间的明争暗斗、你争我夺倒是好不快活,可却是愁煞了康熙本人,于是为了缓和朝堂动荡的局势,曾经的皇太子胤礽再次被起复,当然在这其中也不乏老父亲对儿子内心怀有的一线私情尚存。同样的也是为了促进诸皇子之间的和谐。可经历过罢黜的皇太子胤礽在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已然不改本性,行为做事反而更加的疯癫反常。起初康熙还以为是太子心性遭受打击,需要恢复,索性对其一再关怀。

可是皇帝集权下的矛盾本就是层层凸显的,原有的君主与储君之间的矛盾并未得到实际的解决,心态爆炸的皇太子胤礽竟然在暗地里谋划逆行篡位一事,还被康熙帝发现了,这下怒不可遏的康熙深知父子之间的矛盾终究是无法调和了,于是再度下旨废太子。面对太子再度倒台,明眼人都知道这一次太子绝对再度复起之望,争储风云的高潮再度爆发。

康熙嘱托雍正:登基后,你这两个哥哥必须杀掉,雍正却好生待之

造化弄人终不可得

皇长子胤禔,康熙帝诸子当中的长子,可是因母亲是惠妃纳喇氏身份,只是庶子,其人也因风流倜傥、英姿勃勃,且才华横溢、武功卓越,深受康熙的赏识与厚爱。康熙帝在对噶尔丹出兵作战的时候,任命胤禔为副将军,随抚远大将军福全出征。之后康熙帝亲征噶尔丹时,也将胤禔带在身旁、随军出征,可见对其厚爱不菲。

在早年间的诸皇子的册封大典中,只有皇长子胤禔、皇三子胤祉被封为郡王,皇四子胤禛等人被封为贝勒。这一举措无疑使得胤禔心目当中认为自己的地位除却皇太子胤礽之外,无人可比。而面对太子之位空悬不决的现状,胤禔更是信心十足,认为储君之选非自己莫属。于是便主动向康熙帝"请缨"说道:"今欲诛胤礽,儿臣愿领,不必出自皇父之手"。

康熙嘱托雍正:登基后,你这两个哥哥必须杀掉,雍正却好生待之

如此利令智昏的举措使得康熙帝勃然怒,认为其人薄情寡义,直接下诏便废掉胤禔的爵位,将其囚禁起来。余怒未消的康熙还留下了道诏书:"朕若不讳,此二人断不可留"。这里所指的二人,便是皇长子胤禔、皇太子胤礽。

继任皇位的道路绝不是一片坦途,反而是如临深渊而行,与猛兽恶鬼争斗。经历过种种的雍正帝在继位之初,便是击败了所有的竞争对手、即他的诸位兄弟,才得以荣登大宝。可为何已然除掉其他继位皇子的雍正却独独未曾履性父亲遗诏,将二位兄长胤禔、胤礽处决呢?缘由便在于当时的此二人已经彻底了失去了权势乃至于一切,留着他们生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美化雍正帝的名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