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三國演義》的武將人物中,赤手空拳,單打獨鬥誰最強?

五金員工陳可為


在《三國演義》諸位猛將中,如果大家都赤手空拳,進行肉搏戰,誰比較狠呢?

咱們就根據《三國演義》原著中的記載來分析一下。

一、兀突骨

兀突骨這廝的出場是在《三國演義》的第九十回,諸葛亮南征孟獲的戰役中。

回目: 驅巨獸六破蠻兵燒藤甲七擒孟獲


這廝是烏戈國的國王,“身長丈二,不食五穀,以生蛇惡獸為飯。身有鱗甲,刀箭不能侵”。

身高一丈二,摺合成現代的尺寸,大約是兩米七七,比姚明還高出一頭去。關羽身長九尺,兩米零八,站在兀突骨身邊,都不到胳肢窩。

兀突骨不吃人間糧食,而是捕捉山中的猛獸毒蛇,生吞活咽。

兀突骨的皮膚上佈滿了鱗甲,刀槍不入,純粹就是個成了精的大鱷魚,防禦力無敵了。

兀突骨的武器是一柄大斧,使斧的肯定是力量型的猛將。

這廝的坐騎並不是戰馬,“騎象當先”,是一頭大象。為什麼不騎馬呢?可以想到,那是因為戰馬駝不動他和他的兵器,太重了,估計兀突骨的體重最起碼有四百多斤。

像這樣超重量級的選手,如果打肉搏戰,根本沒有任何人能抵擋得住,而且他的皮膚像鱷魚一樣,打也打不動,無法給他造成傷害。

所以,兀突骨的肉搏戰鬥力是天下無敵的,排名第一。

二、呂布

在《三國演義》的第十六回中,呂布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展示了他的肉搏能力。

回目:呂奉先射戟轅門 曹孟德敗師淯水
袁術派大將紀靈率兵攻打劉備,呂布得知,欲為雙方說和,擺下酒宴邀請雙方談和。


紀靈到來,看到劉備和關羽、張飛在帳中,轉身就走,被呂布伸出手去揪住脖領子凌空拎起,“如提童稚”,提入帳中。

紀靈是很厲害的,兵器是一杆五十斤重的三尖兩刃刀,也屬於力量型的猛將,能扛住關羽三十個回合。但在呂布手中,毫無抵抗力,可見差距之大。

而呂布能單手將這樣一個猛將拎起,膂力之大令人震驚,同時也說明呂布的身高要超過紀靈很多。

以呂布這樣的身高和膂力,敏捷的身手,在肉搏戰中必然大佔上風,排在第二。

三、典韋

我們發現,典韋這個猛將似乎很喜歡步戰。

比如在濮陽之戰時,敵軍追來,典韋跳下馬去,用飛戟射殺了十餘名追兵。


在濮陽城中,曹操中伏,四面火起,被敵軍包圍。典韋將戰馬讓給曹操,步戰殺出重圍。

在宛城,敵軍夜襲,典韋捨命斷後,持刀步戰,後雙手掄起兩個敵人當兵器瘋狂打砸,殺死數十敵人。

典韋的力氣也很大,手中兵器一雙大戟重達八十斤。他還曾經獨臂擎住狂風中搖擺的旗杆,使大旗不倒,力量驚人。他還曾經逐虎過澗,能夠赤手空拳擒拿惡虎。

所以說,典韋的步戰肉搏的能力肯定是非常高超的,應位列前三。

四、許禇

許禇肉搏戰的實力也不容小覷。在《三國演義》的第十二回,許禇初次出場,就展現了強勁的實力。

回目:陶恭祖三讓徐州 曹孟德大戰呂布
葛陂之戰,許禇與典韋交鋒,“從辰至午,不分勝負”,然後各自少歇後再戰,“直戰到黃昏”,仍然旗鼓相當,不分勝負。

這說明許禇無論武藝和耐力都絕不在典韋之下。許禇曾經“雙手掣二牛尾,倒行百餘步”,可見其力量之大,也不輸給典韋。

在渭水之戰中,馬超率兵半渡而擊,追殺曹操,許禇揹著肥胖的曹操一躍而起,蹦到離岸一丈多遠的船上,說明許禇的彈跳力也是很驚人的。

許禇裸衣戰馬超,能夠躲開挾住馬超的槍頭,敏捷度也不弱。

以許禇的實力,肉搏戰能力必然排在前列。

五、關羽

肉搏戰中,體重和力量同等重要,所以在搏擊擂臺上為了公平起見,都是按照體重來劃分等級的。

關羽曾經在汜水關鎮國寺步戰斬殺守將卞喜,說明他有良好的步戰水平。關羽的武器是青龍偃月刀,重達八十二斤,力量比典韋還大。

關羽的體重也是有優勢,在《三國演義》的第二十五回中,描寫了關羽的體重。

回目:屯土山關公約三事 救白馬曹操解重圍


關羽土屯約三事,降漢不降曹,歸附曹操麾下,曹操對他非常愛重。以金銀美女相贈,但關羽都拒絕了。

有一天,曹操請關公赴宴。看見關羽所騎的戰馬非常瘦削,曹操就問,關羽回答說:“賤軀頗重,馬不能載,因此常瘦。”

這說明關羽的體重很大,普通戰馬都駝不動他,估計少說也有二百多斤,也屬於重量級的。

以此看來,關羽的肉搏戰能力也是很強的。


饞嘴肥貓鏟史官


所謂“赤手空拳,單打獨鬥”,這自然是說步戰模式了,不然誰見過兩個武將騎著馬拼拳腳的?就算有不一樣也得摔到地上再對決。所以,這裡就有兩個條件:第一,這是步戰情況下的對比;第二,不但是步戰,還得赤手空拳;整部《三國演義》小說中,最典型,最符合這樣的戰例,基本上只有典韋最出彩,最有說服力了。但是,《三國演義》不是《水滸傳》,《水滸傳》還有“馬上林沖,馬下武松”之說,以及大量的步戰戰例提供參考。《三國演義》就不同了,大部分是馬戰,步戰寥寥無幾了。所以,沒有步戰戰例的武將不代表步戰不行。

而且個人認為,即便比步戰,典韋都未必能排第一。深入分析一下,其實有限的幾個戰例,就可以看出來了。

第一,呂布。



呂布本來就是《三國演義》裡設定武藝第一的武將,因此大概率上,呂布的步戰能力也是最強的。雖然沒有實質戰例,但是有兩件事可以體現出來,第一個件事是轅門射戟,呂布不但表現出了箭術上的精湛,還可以看出呂布力大無窮。原文:

呂布向前一把扯回(紀靈),如提童稚。靈曰:“將軍欲殺紀靈耶?”布曰:“非也。”《第十六回》

紀靈起碼屬於一流的武將,曾經和放水的關羽打了三十回合,後來又和張飛打了十回合才被刺下。所以紀靈不僅是大將,還有具有一定的武藝,卻在呂布面前卻毫無抵抗力,而且呂布還沒有使用兵器。



第二件事是白門樓呂布被擒,乞求曹操鬆鬆綁,曹操卻說:“縛虎不得不急。”當時曹操身邊都是親衛侍從和大將,卻依然忌憚被抓的呂布,由此可見,呂布應該是步戰中隱藏最厲害的武將了。

第二,典韋。



典韋是小說中唯一一個有步戰,赤手空拳案例的武將,發生在宛城之戰。典韋先是被灌醉,然後被胡車兒盜走雙戟,再用刀砍殺敵軍,直到刀也捲了,於是抓起兩名敵兵當“人肉武器”,又殺了八九人。所以,典韋的步戰能力,赤手空拳的能力確實很厲害,本來應該排第一,但是畢竟所殺者都是小兵,不像呂布讓紀靈,曹操如此忌憚,所以排在第二。

第三,關羽。



關羽唯一一次步戰在過五關斬六將之時,當時關羽來到汜水關,守將卞喜知道不是關羽的對手,於是埋伏下二百刀斧手,打算在宴席間幹掉關羽。幸虧關羽得到普淨的提醒,先發制人,用劍砍殺了卞喜的左右,再提著大刀追殺,當中又躲過卞喜的暗器流星錘,隨後一刀把卞喜砍做兩段。

所以,關羽的步戰能力也很強,排在第三隻因為關羽不是赤手空拳,畢竟用了兵器。



綜上所述,論赤手空拳的步戰能力,呂布估計還是最強的,關羽雖然排第三,但是未必不如典韋,只是戰例太少而已。另外還有張飛,曾經把郵督拖出府衙鞭打了一頓,也曾經在船上一劍砍翻周善,所以張飛也是有步戰能力,只是戰績不多又過於簡略,沒有列入。其他沒有提到的猛將也是一樣,沒列入不代表他們沒有步戰和赤手空拳的能力。


大飛熊騎士


這是一個好問題,忍不住回答一下。

對於赤手空拳誰厲害,我覺得必須得從幾個屬性出發。

比如說力量和反應。

誰最強真說不準,給幾個參考。

首先我先排除關羽,而推薦趙雲。

一個是中箭大師,一個是七進七出全身而退。

在身法上就不用多說了,而力量嘛,爆發力可以考究與文丑硬剛,耐力呢也 同樣可以七進七出做結論。

所以赤手空拳他必然不弱,何況還有空手入白刃搶劍的說法。

第二個,我推薦的是典韋

酒醉,兵器被偷。

仍然能夠赤手空拳,奪刀殿後。

而最關鍵的是他把士兵直接抓起來當武器亂揮,這個人形兵器起碼100斤以上吧,可以秒殺一切武器,何況一手一個。

而反應能力,雙手武器就是最好的說明,能夠使得好,協調能力和身法必然不差。

第三個,董卓董老闆(是不是很意外)

一個事件,他和一傻冒肩並肩。

而那個傻冒近距離刺殺,盡然被他反殺。

那麼這份觀察力,和身體的本能。

就說明他是一個近戰的武林高手。

並且出身於西涼,又有羌族血統,身體狀況巔峰時期應該不差。

其實還有很多,就比如身上被捅了十來個窟窿不死的周泰等等

我說了我的答案,如果有點認同歡迎探討。





濁侯


三國演義中,有一句話叫做“馬上呂布,馬下典韋”。從中可知,兩軍陣前,大將馬戰最厲害的是溫侯呂布,手持方天畫戟,胯下赤兔馬,大戰劉關張,大戰曹營六大猛將,最後遊刃有餘,從容脫身。而步戰最厲害的則是典韋,他步戰近乎無敵,尤其是赤手空拳,估計超過呂布,下面依據演義中相關內容,分析如下。

首先,典韋“相貌魁梧,膂力過人”,曾“逐虎過澗”,單手舉起欲墜的旗杆,被稱之為“古之惡來”。

夏侯惇看到典韋“逐虎過澗”,認為不凡,將其收入軍中,隨後推薦給曹操。只見典韋使用八十斤中的鐵戟,“挾之上馬,運使如飛”。此時,一陣大風颳來,曹操帳下大旗搖搖欲墜,曹操手下將士拿不住,東倒西歪。

典韋將眾人喝退,一隻手就可以固定住旗杆,任他風吹雨打,典韋巋然不動。曹操大喜,當場任命典韋為帳前都尉,並解下自己身上穿的棉襖,送給典韋,還送給他駿馬及馬鞍。

其次,典韋“飛戟神功”,百發百中。

濮陽之戰中,曹操中了呂布和陳宮之計,遭到大敗,被困亂軍之中,危在旦夕。他大呼:“誰人救我!”此時,典韋應聲而出,回應道:“主公勿憂!”,只見典韋“飛身下馬,插住雙戟”,取出十數枝短戟握在手中,對手下道:“賊來十步乃呼我!”

於是典韋冒著槍林箭雨,快速前行,一會兒距離呂布騎兵有十步之遙,很快成了五步之遙。只見典韋將手中飛戟射出,一戟一人,百發百中,每一支戟都能射中一個呂布騎兵。隨後,典韋衝進去,頃刻間斬殺數十人,剩下的呂布騎兵都四散奔逃,將曹操救下。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韋曰:“五步乃呼我!”從人又曰:“五步矣!”韋乃飛戟刺之,一戟一人墜馬,並無虛發。立殺十數人,眾皆奔走。

最後,典韋宛城之戰,斬殺數十人。

宛城之戰中,典韋的雙戟被張繡手下部將胡車兒所盜,失去了趁手兵器。因此,這一戰是典韋真正意義上的赤手空拳之戰。他聽到大帳外面喊殺之聲,頓時驚醒,四處尋找沒找到好夥伴雙戟。這時,萬分火急,張繡大軍已經到達轅門,典韋急切之間,順手拿了普通步兵的腰刀,來對敵。這把刀質量不行,典韋僅僅砍殺二十多個人,到就有缺口,不能使用了。

典韋只能棄刀,雙手提著兩個敵兵迎敵。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赤手空拳了。他使用敵人作為武器,又殺了八九個敵人,嚇得張繡軍隊不敢靠近。他們在遠處,無恥地向典韋射箭,箭如雨下。典韋即使再厲害,雙拳難敵四手,他中箭無數,還在大聲呼叫,拼死據守寨,門,為曹操爭取撤退時間。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韋身無片甲,上下被數十槍,兀自死戰。刀砍缺不堪用,韋即棄刀,雙手提著兩個軍人迎敵,擊死者八九人。

總結:三國演義中,大部分都是馬戰,即兩員大將騎著馬在陣前單挑,很少有像典韋這樣步戰的。至於赤手空拳,這就更稀少了,也就是典韋的雙戟被盜,腰刀又不給力,他才無奈赤手空拳殺敵的。如果再給典韋一次機會,他一定會少喝酒,看牢自己的好夥伴雙戟的。

有人說典韋在宛城之戰只殺了數十個小兵,他沒有斬殺大將的記錄,對他的武功表示有疑問。我在這兒想說的是,典韋雖然沒有斬殺國像顏良、文丑這樣的大將,但是他被無數敵兵圍毆,還能取得斬殺數十人的戰績,已經超過斬殺一員大將的難度了。

畢竟兩員大將是單挑,而典韋是群戰。強如呂布,只是遇到過劉關張三英、曹營六將,也沒對戰過無數兵丁。典韋用生命打的最後一戰,足以證明他是赤手空拳步戰最厲害的了。


魁哥說歷史


這個問題難度太大了。

因為三國演義中的武將,絕大多數時候,都是披掛整齊裝備精良,拿著武器相互廝殺。很少有赤手空拳搏鬥的。

三國演義中,只有極少數的場景,描寫了武將赤手空拳相互搏鬥。


一個是張飛與馬超,大戰三百回合以後,相互奪掉武器,又近身肉搏,最後張飛奪走了馬超的頭盔,馬超搶走了張飛的頭巾。

一個是孫策和太史慈。與張飛戰馬超類似。兩人相互撕扯,搶走了對方的頭盔和兜帽。

我們看這兩個故事十分相似,武將空手搏鬥的招式極為簡單,就是拳打腳踢,相互撕扯,簡直像小兒互毆一般,絲毫沒有名將的風采!

那麼其他人的表現怎麼樣呢?同樣可笑!

超級猛將典韋,有武器的時候大殺四方,神威無敵。丟了雙戟,直接從王者淪落為白銀。不會閃現騰挪,不會點穴運氣,只會憑著蠻力胡掄亂打。最後竟然死在亂倫之中。

從上面這幾個例子不難看出,三國武將主要擅長兵器,空手搏鬥的水平總體比較低。

其中,呂布、關羽可能在空手搏鬥中表現最好。

第一,他們力氣夠大。一力降十會。近身肉搏,力氣太重要了。

第二,他們個子夠高。個子高,胳膊就長,打起架來就有巨大優勢。呂布、關羽身高都在九尺以上!冠絕群雄。這個優勢太大了。這兩位如果生活在現在,那絕對是超級格鬥明星。


上將噯福斯


按照當今的拳臺搏擊規則,量級對一位拳手來說非常重要。重量級選手往往會優勢於輕量級選手。換句話說,如果在技巧差距不大的情況下,力氣越大,越能夠佔據優勢。

接下來!根據《三國演義》小說,排列出赤手搏鬥前五名的猛人。

第五名、曹彰

曹彰是曹老闆和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跟魏文帝曹丕、陳王曹植同母所生。但是跟曹丕、曹植不同的是,曹彰從小就不喜歡習文,專愛騎馬射箭。他從小就立下志願,長大以後要做衛青、霍去病那樣的大將。因此深得曹老闆喜愛,由於其髭髯泛黃,曹老闆常稱其為“黃鬚兒”。

跟其他的小鮮肉武將相比,曹彰有天然的優勢。他兩臂的力道驚人,能徒手與猛獸搏鬥。獅子、老虎都不是曹彰的對手,何況普通的武將呢?所以曹彰排在前五名問題應該不大。

第四名、許褚

許褚也是出了名的大力士。早年在鄉中組織宗族老少抵禦賊寇,許褚常以飛石破敵。不久後,許褚等人的糧食快吃光了,於是他跟賊寇講合,拿水牛跟他們兌換糧食。對方牽走了牛,牛又自己跑了回來,許褚跳出壕溝,拽住兩頭水牛的尾巴步行百餘步。嚇得萬餘賊寇心驚膽寒,皆望風而逃。

由此可見,許褚的兩臂,少說也有千斤之力,普通人武將抗住他一拳都難。而且許褚的武藝也非常高,招式方面都沒太大的問題。

第三名、典韋

在我的記憶裡,“古之惡來”典將軍是個特別鍾情於步戰的頂級高手。濮陽城之戰,面對呂布等人的八面包圍,典韋獨自步戰。最終以三進三出濮陽城,將曹操毫髮無損的救出了濮陽城。論步戰經驗,典韋幾乎可以排在“演義”第一。

因此!民間也多有流傳“馬上呂布,馬下典韋”的說法。

另外在力道方面,典韋膀大腰圓,是“演義”中大力士的代表人物。一提手戟重八十斤,曾在山中“逐虎過澗”。老虎見了典韋,都必須低著頭跑,比曹彰的徒手搏猛獸又高出了一個層次。一群軍漢都拉不住的大旗,他可以單手舉起來,立在風中巍然不動。

所以!無論力道還是經驗,典韋都是最出類拔萃的,排在第三實至名歸。

第二名、胡車兒

張繡宛城造反的時候,在他麾下出現了一個奇人,就是偷走典韋雙戟的胡車兒。張繡讓他混入軍營,將典韋灌醉,並偷走了典韋的雙戟。導致典韋在戰鬥中沒能發揮出真實水平,最終被張繡的部下射成了馬蜂窩。

胡車兒厲害在哪裡?《三國演義》說他能負重五百斤,日行七百里。也就是說,胡車兒也是一個大力士,他的重擊同樣可以達到千斤力道。而且他是“演義”全書中敏捷最高、耐力最強的武將。

神行太保戴宗尚且需要甲馬的加持,胡車兒啥也不要,就自己一雙腿就能走出日行七百里的速度,幾乎趕上赤兔馬了。胡車兒一旦跑起來,對手很難擊中他,反而會被他繞在身後暴打一通。

論耐力的話,能日行七百里的耐力,在全書中也幾乎是無敵的。因此,胡車兒應該排在典韋之前。

第一名、兀突骨

這貨想必大家都認識吧!

先看演義對他的評價:

國主兀突骨,身長丈二,不食五穀,以惡獸為飯;身有鱗甲,刀箭不能侵。

跟兀突骨相比,曹彰徒手搏鬥猛獸俠、典韋逐虎過澗,簡直太小兒科了。兀突骨“不食五穀,以惡獸為飯”。什麼老虎啊!獅子啊!蟒蛇啊!都是兀突骨的主食。他身上長有鱗甲,刀砍不傷,槍刺不進。區區拳頭對他來說毫無殺傷力可言。

換句話說,即便兀突骨站著讓這些人打,也沒有誰能傷得了他。


愛尚文史


《三國演義》中,若論綜合戰力,呂布第一名當之無愧,但若赤手空拳,單打獨鬥誰最厲害呢?

我認為是典韋。典韋有多猛呢?


典韋年輕時就是個好勇鬥狠、不怕死的主,當年他一個姓劉的哥們,被睢陽的李永欺負了,典韋準備替哥們出頭,弄死這姓李的。

李永在當地有權有勢,門口戒備森嚴,出去有保鏢。典韋為了不引人耳目,裝扮成送貨郎的模樣,推著個車,車上裝滿了酒和雞。

果然,過了沒多久,門吱嘎一聲開了,李永準備出府辦事,說時遲,那時快,典韋一個箭步衝了上去,拿起事先準備好的匕首,朝著李永猛刺,不一會兒,李永倒在了血泊之中。

李永的家僕聞聲過來,看見典韋眼睛發紅,像是餓狼一般,居然沒人敢上前擒拿。典韋慢慢後退,取出了事先放在車上的戟,然後一路向東逃竄。

典韋不僅夠狠,而且力大無窮。


後來,典韋投了張邈,兩軍交戰之時,突然颳起了一陣大風,軍中牙門旗被風吹倒了,五個軍士前去扶旗,但還是失敗了。

典韋見狀,立馬上去了,單手就把旗扛了起來,旗杆紋絲不動,如有神助,眾軍士佩服不已,真乃神人也!

典韋最高光的時刻,也是在生命的最後時刻。

當時,曹操犯了色戒,侵犯了張繡的嬸孃,張繡一氣之下,降而復叛。

曹操沉浸於嬸孃的美色之中,絲毫未曾察覺即將到來的危險。當時曹操在裡屋睡覺,典韋是護衛長,負責保衛曹操的安全,睡在外屋。

當晚,典韋受張繡誆騙,喝了不少酒,走路顫顫巍巍地,胡車兒扶他回來的時候,又趁機偷走了典韋的武器—雙戟。


當曹操發現外面喊聲一片,知道大事不妙,大喊典韋之時,典韋慌忙起身,發現外面火光四起,馬嘶人喊,敵人近在眼前。

這時候已然來不及穿戰甲了,黑暗中慌忙去找雙戟,可哪裡找尋得到,只好抽出兵卒的腰刀作為武器。

典韋先是砍死了二十多個人,接著張繡的步兵又到,兩邊的長槍密密麻麻,典韋被刺了十多槍,渾身上下如血窟窿一般。

典韋猶自血戰,後來腰刀砍人砍的鈍了,典韋扔了刀,提起兩名軍士的屍體,朝著敵方扔了過去,又砸死了八九個人。


張繡軍見此人威不可當,如死神一般,紛紛退後,遠遠地用箭射過來,最後典韋被射成了篩子,血流盡而死。

以這樣的膽識,這樣的氣力,這樣的鬥志,如果論單打獨鬥,有誰會是他的對手嗎?

沒有!


一半秋色


三國空手擒將者有之,赤手掣牛者也有之,死亦拒敵者亦有之。

擒將出眾者有二:馬超,年方十七出馬,刺一將擒一將,敵軍無主,望風而逃。後生可畏也!卻說孫策,一霎時挾死一將,喝死一將,人皆稱呼孫策為“小霸王”。

掣牛者沒有之二:許褚,空手掣二奔牛尾,倒行百餘步,力大無比唯一人。

再看典韋死亦拒敵:韋尋不見雙戟,身無片甲,上下被數十槍,兀自死戰。刀砍缺不堪用,韋即棄刀,雙手提著兩個軍人迎敵,擊死數人。群賊不敢近,以箭射之,箭如驟雨。韋猶死拒寨門。後背上又中一槍,乃大叫數聲,血流滿地而死。死了半晌,還無一人敢從門前而入者。稱三國赤手空拳拒敵第一人不為過。

最後,武絕關羽不能不看:

關羽大怒,驟馬向前。王忠挺槍來迎。兩馬相交,羽撥馬便走,忠趕來。轉過山坡,羽回馬,大叫一聲,舞刀直取。忠攔截不住,恰待驟馬奔逃,羽左手倒提寶刀,右手揪住忠勒甲絛,拖下鞍鞽,橫擔於馬上,回本陣來。擒得漂亮!

關羽望見張飛到來,喜不自勝,付刀與周倉接了,拍馬來迎。只見張飛圓睜環眼,倒豎虎鬚,吼聲如雷,揮矛向羽便搠。羽大驚,連忙閃過。真驚殺人!


霧都溼氣


在三國中,有很多武將他們手中的兵器都非常特殊。比如一提起呂布就能想到方天畫戟,提起關羽就能想起青龍偃月刀,張飛的代表兵器是丈八蛇矛。


當然,這些兵器更多還是演義裡面體現的。可這些兵器的存在,讓他們的形象變得十分鮮活。武器在戰鬥中是必不可少的東西,在演義裡面,越是厲害的將領,他們的武器就越出名。

不過要是演義中的這些名將都放下兵器,大家來赤手空拳搏鬥,那麼誰的武力是最強的呢?

這點我認為與有兵器在手情況相差不大,無論是赤手空拳搏鬥,還是持有兵器交鋒,對於力量的要求都是非常大的。只有好的力量,才能讓人具備更強的武力。


有的是要求你的上肢力量,也有是要求你的核心力量。那麼對於三國裡面的這些名將來說,往往厲害的人他們力量也不會太差,像關羽,呂布這些名將,他們的兵器就非常重,在馬上要揮舞起來就要耗費很大的力氣。只有力量非常強的人,才能使用好這些兵器。

那麼這些人在赤手空拳戰鬥的時候,力量大的人當然勝算就更多。 在演義中,持械交鋒相差不多的,赤手空拳較量也不會有什麼改變。比如太史慈與孫策倆人的戰鬥,他們在交鋒中沒有分出勝負。倆人在行進間失去了兵器,就直接空手廝打,結果他們倆人仍然沒有分出勝負。

那麼呂布作為三國頭號猛將,他在馬下也一樣是頂級的水準。當初劉備與紀靈他們會面的時候,雙方本身就是敵對狀態。呂布來說和,結果紀靈沒有給呂布面子,轉身就走,沒有想到呂布上去一把拎著他就給拽了回來。紀靈也是一個猛將,被呂布這麼輕鬆就給拎回來,可見要是赤手空拳搏鬥,估計也沒有人能比呂布更強一些。


除了呂布之外,典韋也是非常強的人,他本身就很擅長馬下攻擊,自己的力量非常強,是三國有名的大力士。典韋后來掩護曹操他們撤退的時候,自己就是一直在馬下近身作戰,他的雙戟還被偷走,這對他的赤手搏擊要求就更高了。

典韋在力量型名將裡面就是處在前列的,因此他的搏擊水準也應該非常高。此外,許褚的力量也非常強,他在軍中成名,也是靠著自己的力量。像他們這樣給曹操做護衛統領的人,用不到什麼馬上功夫,更多還是需要近戰,他與典韋的武力是差不多的,倆人能力特點也非常相似,因此他們赤手空拳搏擊的水準相差不會太多。


馬超的近身戰,與許褚這些力量型的猛將也是差不多的。人們對於馬超的印象有些偏執,認為他是那種靈活性的,其實馬超他的力量一點不差,比如他與許褚交戰的時候,自己的槍被許褚夾住,雙方在馬上開始爭奪一條槍,按理說許褚力量是肯定有優勢,可馬超一點都不輸他,倆人最終是平分秋色,槍被分成兩截。

馬超他們家在西涼生活,這個地方的人好勇鬥狠,從小就會掌握一些近身搏擊這些技術,他們也非常重視力量。 馬超他們家本身就是混血,自己的父祖與羌人通婚,在力量上也有著很好的優勢。馬超自己的體能也非常好,連續追殺曹操,後來與許褚打了大半天也沒有吃虧。因此他與許褚典韋這樣的人應該是同一檔的。至於其他的將領,他們就要稍稍差了些。


歲月是一條河流


趙雲不能嗎?掉入陷馬坑中也一躍而起。耐力也是最強的,帶一孩子也能殺出重圍,如步戰也沒幾個對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