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86歲老人寫這小楷不足0.5釐米,一絲不苟,值得欣賞


這小楷不足0.5釐米,出自一位86歲老人之手,一絲不苟

眾所周知,中國書法包括5種書體,篆書、隸書、草書行書和楷書,其中楷書又包括魏碑、唐楷和小楷,在這三種楷書裡,被公認為最難的就是小楷了,很多書法家都說不會寫小楷,就稱不上是一位書法家。

86歲老人寫這小楷不足0.5釐米,一絲不苟,值得欣賞

小楷顧名思義,就是以它的大小來論的,相對於打楷、中楷來說,小楷一般不大於兩釐米,小於一釐米的小楷通常被稱為“蠅頭小楷”,小楷難也難在這個小字上。因為它小,同時還要寫出氣韻,就比較難了。

寫小楷,首先對於書法家的控筆能力要求很高,需要在很小的範圍內,寫出非常精緻的筆畫,這對書寫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能寫得好大楷,未必能夠寫好小楷,方寸之間氣象萬千。

86歲老人寫這小楷不足0.5釐米,一絲不苟,值得欣賞

也正是因為它小,寫小楷對於風格氣韻要求很高,寫的很工整未必是好的,工整而有氣韻才是高級的小楷,所以書法家也常說“大字寫粗,小字寫疏”,這個“疏”其實就是氣韻的一種。

同時,小楷書法還需要追求較高的格調,仲繇、王羲之小楷才是小楷的終極,不過由於二者的小楷都是刻帖,墨跡已經失傳了,比較難學,需要先學習宋元墨跡才可以,學習過程也更加複雜。

86歲老人寫這小楷不足0.5釐米,一絲不苟,值得欣賞

一般過了60歲,書法家就很少寫小楷了,一是60歲以後很多人手開始顫抖,控筆能力下降,拿捏不那麼精準了,另一個原因是小楷字太小,看不清楚,也傷眼睛。

86歲老人寫這小楷不足0.5釐米,一絲不苟,值得欣賞

但是,歷史上有一位書法大咖,到了86歲依然可以寫蠅頭小楷,比如我們現在看到的小楷大小還不足0.5釐米,用筆也是一絲不苟,是真正意義上的蠅頭小楷了,誰也不會想到,這樣的小楷竟然出自一位86歲的老人之手。

86歲老人寫這小楷不足0.5釐米,一絲不苟,值得欣賞

這位書法家就是明代書法大家文徵明,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文學家,和唐伯虎、沈周、仇英並稱為“明四家”,其書法擅長小楷和行草書,尤其以小楷最為出名,同時還是一位長壽書法家,年過八旬,依然可以一絲不苟地寫小楷和行草書,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也鮮有來者。

86歲老人寫這小楷不足0.5釐米,一絲不苟,值得欣賞

這幅小楷作品就是文徵明86歲時所寫的《離騷經》,通篇結構端莊、筆力勁健,後人評價其楷書“文待詔有明代書家之冠,此又文書小楷之冠,洵至寶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