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评聘分离,教师职称不与工资待遇挂钩,老师们赞成吗?

教师职称问题的本质是利益,说白了,老师们意见很大,就是因为职称对应的工资待遇相差过大。

评聘分离,教师职称不与工资待遇挂钩,老师们赞成吗?

比如说中级十级和副高七级,普通算下来,每月的收入差距都在千元以上。

而两个资历、能力、水平相当的老师,同一年,一个评上了、一个没有评上,工资待遇差距立马显现,这让许多老师大为不解:难道一评上职称,教育教学水平就有了这么大的飞跃?否则,怎么一下子就比没评上之前多了这么多收入呢?

由此而引发出一个争议点:同工为什么不同酬?纸职称就能让旗鼓相当的同行形成悬殊的待遇差,它合理吗?

所以,有人提出,既然职称的实质是利益,那么,如果减小利益差距,老师们是不是就没有这么大意见了呢?

但是,工资改革的趋势并没有缩小教师因为职称产生的收入差,反而在不断加大。比较明显的是岗位工资级差增加,绩效水平也是如此,而随之而来的每年一次的正常调资,也就是薪级工资的调整,也是高一级职称的增资更多。

看来,工资与职称挂钩紧密的状况会持续存在下去。

对此,有些地方做过尝试,把评审职称和聘任岗位分离开来,试图以这种方式来解决老师们诟病的职称制度。

评聘分离,教师职称不与工资待遇挂钩,老师们赞成吗?

01具体来看,有这么几种情况:

1,评上什么职称,就聘在相应岗位上。这是根据岗位空缺情况,来决定评审名额,有指标了,才能参加评审,只要评上了,就能顺利地聘上。目前,绝大多数地方都采用这种方式。于是,没有名额成了老师们评职称的最大瓶颈。

2,受聘岗位与职称不相当,一种是低职高聘,比如只有初级职称却聘在了中级岗位上,拿中级岗位的工资;另一种是高职低聘,比如已经评上了高级职称,却只能聘任在中级岗位上。

我校就曾有过这样的事例,两位老师评上了高级教师,却因种种原因没有聘上高级岗位,直到一年后,才成功聘上,但这一年就仍然拿中级职称的收入。

“评聘分离”就是把工资待遇与职称脱钩,与岗位挂钩,职称更像是一种职业资格证书和荣誉证书。

评聘分离,教师职称不与工资待遇挂钩,老师们赞成吗?

02工资待遇按照岗位级别而不是职称来发放,有其积极意义:

1,可以根据岗位来选人,也可以根据人才的特点来设置岗位。

2,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干得多干得好的,理应得到更多的利益,这样,体现“有为者应有位,有位者应有为”,更合理。

3,赋予教师职称荣誉感,与利益不直接成正比相关,更能反映教学业务能力与老师的奉献精神。

目前高层职称改革意见里所说的“探索用人单位自行评审”,也体现了这个改革方向。

评聘分离,教师职称不与工资待遇挂钩,老师们赞成吗?

03但是,评聘分离也不好操作,容易出现的问题有:


1,学校权限过大,校长若凭个人好恶聘任教师岗位,容易不公平,也容易滋生腐败;

2,聘任标准没办法得到大家的共识,低职高聘会让人质疑公正性,高职低聘也会让评上了聘不上的老师气愤不平;

3,学校如何设定用人岗位?学校自行确定还是人社、教育部门划定?

对此,你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