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豬亂拉屎拉尿,請問該怎麼辦呀?

寒風


三種常見的原因可以出現這種想象,一是斷奶仔豬保育前期的正常表現;二是豬舍溫度過高或者過低;三是群體性疾病前期的表現。

第一種情況,斷奶仔豬保育前期的正常表現

仔豬21-28天斷奶後,首次和其他窩的仔豬合群進入共同的一個欄位,這個時候小豬離開了哺乳母豬進入了一個陌生的環境、本身就有恐慌的心理變化、以前從來沒有到過這麼大面積的欄位生活、沒有參加過數量眾多的群居生活。

接豬的保育舍工作人員要訓練小豬“三點定位”,就是訓練小豬在進行吃喝、排便、睡覺等行為時在固定的位置。

一般處理措施,進豬前把排便的位置用水潑溼、並放置一些產房仔豬的糞尿,進豬時把豬群趕至到排便一側,進完一欄仔豬後在採食一側撒上一層開口教槽料。開始的時候,每半個小時驅趕豬群到排便一側,保持10-20分鐘,一週內堅持反覆做,一般一個月內訓練成果就定型了。

第二種情況,豬舍溫度過高或過低

在地暖、電熱電供暖的豬舍,這種情況比較明顯,地面溫度過大,豬隻腹感溫度會感到熱燙,不舒服進而亂排糞尿;

在室內空氣溫度過高或過低的豬舍裡,過高會引起豬群的情緒煩躁,進而亂拉亂尿;過低會較弱豬隻排便的積極性,使其發生就近排便的現象。

處理手段,就是時刻觀察豬舍溫度計的變化、豬群生活的表現,如出現擠堆睡覺、散開睡覺等,都說明室溫不合適,需要及時調整豬舍風機通風和溫度控制。

第三種情況,群體性疾病前期的表現。

比如,秋冬季節生長育肥豬感染上口蹄疫的前期,一般大群豬隻都會有發燒、精神不振、採食量下降等表現,這個時候發生大群豬亂拉亂尿的現象。另外,還有其他的烈性疾病也會發生此種情況,比如流行性腹瀉、傳染性胃腸炎、藍耳病等等

處理措施就是提前藥物預防和保健,比如提前做好疫苗的免疫、季節交替的時候提前做3-5天的藥物保健等,總體來講,要懂得獸醫診療技術,提前預判是否有群發性疾病要爆發!


養豬人V溫氏尹老師


豬亂拉屎拉尿,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

豬亂拉屎拉尿,這也是在日常餵豬中會遇到的一種情況。


以前家家戶戶都養豬的時候,經常會碰見這種情況。現在這種豬隨便拉屎拉尿的情況已經少很多了,主要是在平時的管理過程中提前給豬定好位置,後期就不會出現了。

但是在一些散養戶或者是剛開始養豬的豬場裡,還會遇到這種情況。

我曾經去過一個養殖戶的家裡,養的豬不多,也就二三十頭,但是豬圈裡慘不忍睹,直接就沒有一塊乾淨的地方,豬糞和尿混成一塊,到處都是溼的,豬身上都看不清原來的顏色了。


豬在豬圈裡亂拉屎拉尿,最常見也是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豬群剛開始進豬圈時沒有形成一個好的習慣,不知道哪裡是睡覺,哪裡是吃食,哪裡是排糞便的地方。

把仔豬放進豬圈後,為了讓它們形成一個定點排洩的習慣,一般在靠近豬圈門的這一側放上料槽,撒上飼料,讓他們知道這是吃食的地方,然後距離門口最遠的那邊提前放些糞便,旁邊灑些水,把地面弄溼。

把豬放進去之後,剩下的就是堅持了,最少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時間,每天都要看著豬圈裡的豬,讓它們定點排糞。

如果有豬在吃飼料的地方排糞了,趕快清理掉,保持乾淨。只要堅持半個月以上的時間,豬群養成習慣,就不會隨便拉屎拉尿了。


如果豬群前期沒有訓練好,已經形成了隨便拉屎拉尿的習慣,後期改的話是比較困難的。

最好的方法就是換一個新圈,重新進行訓練。這樣的話,豬到了一個新的環境,比較陌生,前期一定要有人監督管理,形成習慣。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豬圈內的飼養密度不要太大,按照一頭豬1.5個平方就行了,一個圈內豬太多的話,很容易出現隨便拉屎拉尿的情況。

而且隨著豬體形的變大,後期光是躺臥的地方就可能佔到豬排糞的地方了,這樣不好管理而且影響生長。


農村養殖新鮮事


如果是剛出欄的小豬,回去亂拉屎拉尿,我們農村人喂的豬,讓它拉屎拉尿的方法就是剛開始的時候,用水澆一下,要讓它在那裡拉屎的地方,或者就是用它的糞便放在你要叫它拉屎的地方,像我們喂小豬的話,一般從到家開始就一直有人看,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去看它,然後把它趕到一個地方去拉屎拉尿,慢慢的它就會習慣,一般兩三天它就習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