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中國南北方分界線在哪裡?

秋天印象71588508


我國地域比較遼闊,劃分南北方是真正能夠劃分出不同的氣候差異,不像某些國家雖然也分南北方,但只是稱呼上的南北方,氣候差異性並不大。當然我國劃分南北方除了官方劃分標準以外也有很多民間的劃分方式,甚至很多人只知道東部的南北方,卻並不清楚西部的南北方。重要的是不管認為哪裡為分界線,都要清楚南北分界線不是簡單的幾何線段,而是有一定寬度的帶狀區域。

我國東部南北方公認的就是秦嶺淮河一線,但這條線也不是簡單的那麼一條直線而已,而是呈現出一條帶狀。廣義上的秦嶺面積很大,東西綿延1600多公里,而南北跨度也有100多公里。而在我國還有兩處以此建立的公園,分別是安徽蚌埠的南北方分界線紀念碑,以及江蘇淮安黃河故道上的南北方分界線球形標誌,雖然大家都清楚這條南北分界線,但是具體南北方有很多模糊的概念。
除了秦嶺淮河一線以外,另外有很多人直接將長江作為我國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線,特別是在華南以及東北地區人的眼裡,長江差不多處在我國中部,又是一條由西向東貫穿很長的河流,看作南北方分界線很自然。其實長江沿岸的城市冬季確是也很寒冷,很多人都呼籲長江北岸城市冬季也進行集中供暖。但仔細推敲,長江南北岸生活以及人文相差不大。
以上都是說的我國東部的南北方,因為東部地區人口數量多,但是我國也是分為西北、西南的,西北和西南之間的分界線基本上很多人不清楚。同樣西北西南分界線也是帶狀以山體為界,由西向東分別是崑崙山、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等山脈沿線,只能區分個大概,同樣沒有國界一般的分界線。

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本人以為,由於中國南北分界線是以氣候為基準來劃定的,故不能去答是某地與某地之間的連線就組成分界線。

因為氣候冷暖風雨,歷來是在一定範圍內出現時基本相同,所以說南北分界線過河南信陽市就無意義,再去爭分界線城市甚至立南北分界線的碑,更是可笑之極的作法。同樣以淮河來分,說淮河北是北方,淮河南是南方是不科學的。

依上述分析看,我們應該能認識到南北分界線應該是一個寬度不小的帶狀區域。

我認為從東到西大致為:上海一一信陽一一十堰一一漢中一一成都一一貴陽一一昆明,且在東頭上海,是呈喇叭狀一一寬,中間是細條形的一一窄,越往西南,由於西邊是大山高原,區域更窄。

看下面一圖其中間的淺黃色帶狀區域即是。其中黃紅淺色為南方,藍黑深色為北方。


彭彤彬


這個問題其實在中學的自然地理學習中就有所瞭解了,當初可是必考的問題呢!接下來我就對這個問題做一下回答。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北方的分界線,而且它還是國一條非常重要的地理分界線,還具有其他身份。

秦嶺位於我國中部,是一條東西走向的山脈,它不但阻止了冬季時候冷空氣的南下,而且還阻止了夏季時候東南季風的北上,使得山脈以南和山脈以北呈現出明顯不同的氣候特徵。而位於秦嶺東邊的淮河,位於中國的東部,介於長江與黃河之間,河流兩岸也具有明顯不同的水文特徵。正因為如此,秦嶺——淮河一線就成為了中國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線,秦嶺淮河以北就是我國的北方,而秦嶺淮河以南就是我國的南方。

首先秦嶺——淮河線是我國水田旱地分佈的分界線,此處也是800mm等降水量線,因此可以發現水田主要位於我國的溼潤區,旱地位於我國的半溼潤區;其次秦嶺——淮河線也是我國一月份0度等溫線,一般情況下,一月份時候,秦嶺淮河以南的氣溫均高於0度,而秦嶺淮河以北的氣溫均低於0度。

此外秦嶺——淮河線也是我國水稻小麥種植分界線,秦嶺淮河以南主要種植水稻,而秦嶺淮河以北主要種植小麥;同時秦嶺——淮河線還是我國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溫帶落葉闊葉林和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分界線、溼潤與半溼潤的分界線、亞熱帶季風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可以發現,秦嶺——淮河線真的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以上呢,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了,僅供你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地質知識科普中心


我個人非常樂意來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的家鄉剛好就位於我國南北方分界線即“秦嶺—淮河”上。

沒錯,我的家鄉就是網絡上河南省最為出名的大都市之一——駐馬店下屬的某縣!在我的印象中,我家鄉幾乎所有的河流最終都會匯入到淮河之內。

1908年,張相文首提中國的南北分界線!

後來,隨著自己知識的不斷積累,才知道,原來把秦嶺——淮河做為中國的南北分界線這一說法還只是上個世紀的事情。

據筆者瞭解,在1908年,我國近代中國地理學家張相文第一次提出秦嶺-淮河為中國的南北分界線。自此,這一說法逐漸得到了學術界的認同,也通過基礎教育深深印刻在每一箇中國人的心中,現在稍微有些地理常識的人都應該知道,淮河以北屬於北方,淮河以南屬於南方。

神奇的秦嶺—淮河一線!

每一個認真學習過地理的學生都會有一個好奇的想法,那就是秦嶺—淮河一線是一個神奇的分界線!它不僅僅是南北方的分界線,更是中國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

也是我國溼潤區和半溼潤區的分界線。

還是1月0℃等溫線的界限。

更是我國冬季集中供暖分界線。

作為一名地理愛好者,不得不由衷說,真是神一般的秦嶺—淮河線。

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看來造化鍾神秀才是真的秀啊!

望周知!讓自己的親屬、朋友瞭解。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02.22


糧油市場報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哎呀,南北分界線!這個在氣象上也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無論是做氣候模型的研究,還是我們這種在前方做科普的,對南北方也一直有各種各樣的比較。

1. 不正經版

不正經版,雖然不正經,但是也別有一番風趣和意義。

A. 豆腐腦甜鹹之分(北方基本都是鹹的,南方有甜的有鹹的,這裡即使都是鹹的也有區別,北方純是鹹,南方還有辣和酸。)

B. 暖氣之分(有暖氣的是北方,沒有暖氣的是南方,這個和現實的南北方最為貼合)

C. 主要農作物(雜糧和小麥的是北方,水稻的是南方,也可以理解為水田旱地的分佈)

D. 元宵湯圓之分(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湯圓)

E. 乾燥溼潤之分(北方乾燥,南方溼潤)

2. 正經版

其實,正經的大家都知道,那就是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以北是北方,以南是南方。

另外呢,一月份0度等溫線也可以作為區分線,以北是北方,以南是南方。

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溫帶落葉闊葉林和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分界線等等,也在一些特殊場合下,被提及。

如果覺得有用,您就給點個贊、粉個好友唄。

大約花費0.3KB的流量,哈哈哈哈哈。

畢竟,我辣麼萌~


不哈韓的小韓


我國的南北分界線大多數人認為是以"秦嶺-淮河"為界,其實不然,這只是清朝的地理學家張相文老先生在1908年提出的觀點,只能做為南北分界線的一個借鑑,其實這是中國南北地理氣候分界帶。我國的南北分界真正的來說是南北分界帶而不是線,2010年蘭州大學陳全功教授師徒基於地理信息系統的綜合數字評估完成了中國南北分界帶分佈圖,首次為中國南北分界給出了雙定結果:中國南北分界參照自然和人文的綜合體系,呈帶狀分佈,共涉及7個省的130個縣(市),總面積約145500.74平方千米,總長度約1666.28千米。

有人會問,陳教授這個定義是怎麼來的呢?有什麼科學依據嗎?讓我們順著陳教授和他的團隊的思路來豐富一下知識,如何?以"秦嶺-淮河"劃分南北的想法,在實際中很難實現。因為秦嶺不只是東西方向一字排列的,而是由南北方向縱橫交錯數十乃至數百公里的龐大山系。淮河的上游和中游還有主河道,到了下游只能看見南北數十公里的水網。有容乃大,誰要咱們國家這麼大呢!這樣怎麼才能分出個南北呀?別急,高人自有秒招,用衛星掃描一下,得到的數據再綜合自然和人文的屬性,大致沿著秦淮線的走向與區域分佈,得出的結論是,南北分界帶涉及川、甘、陝、鄂、䂊、皖、蘇等7個省的130個縣(市),此分界帶最窄處約26.42公里,最寬處約195.41公里,總面積約145500.74平方公里,這樣中國南北分界帶的定位與定量就巳經確立了。


鮑爾金vs巴特爾


•1、中國南北分界線是以淮河以北、秦嶺以北為界線為北方,以及整個青藏高原及以北地區為中國的北方地區。中國的西北地區的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西藏、內蒙古七省區,擁有6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與豐富的礦資源。相對而言,上述地區交通相對不便,人口稀少旦經濟相對落後。華北平原是中國最大的平原,座擁首都北京、直轄市天津、河北、山東、山西、河南等六省市,是中國重要的政治、經濟、交通中心與人口的密集地。東三省對新中國作出巨大貢獻的老工業基地。中國北方地區佔據了近772萬平方公里土地面積(佔全國80%),共16個省市區。總產值佔全國40%(313672億元),人口占全國42%(58600萬人)。改善西北交通條件與振興東北是當務之急。 二、南方地區經濟最發達的是華東的沿海省市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及安徽、江西等六省市。中南地區發達的廣東、湖北、湖南及廣西、海南等五省區 。西南地區的重慶、 四川、雲南、貴州四省市。無疑,蘇北、皖北地區應屬於北方地區,而陝南與甘南屬於南方。都不作調整。


留研


秦嶺—淮河一線,劃分中國南北方。



秦嶺淮河一線的意義:

1.1月零度等溫線。

2.800mm年等降水量線。

3.中國亞熱帶季風氣候與溫帶分界線。

4.溼潤區與半溼潤區分界線。

5.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與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分界線。

6.水田與旱地分界線。

7.南方與北方分界線。

8.中國冬季集中供暖與非集中供暖分界線。(這個很重要,江蘇冬天那麼冷卻不集中供暖,唉……)

9.……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秦嶺淮河,南甘蔗北甜菜;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以此為線,南方多平原,北方多丘嶺,南北習俗大相徑庭……


潮過廣陵半江愁


秦嶺-淮河一線是中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一、氣候方面
1.秦嶺—淮河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的界限。秦嶺—淮河以南降水量大於800毫米;秦嶺—淮河以北降水量小於800毫米。
2.秦嶺—淮河南北雨季長短差異。秦嶺—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秦嶺—淮河以南雨季要長得多。
3.秦嶺—淮河是溼潤區和半溼潤區的分界線。
4.秦嶺—淮河是1月0℃等溫線的界限。秦嶺—淮河以南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結冰;秦嶺—淮河以北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冬季一般結冰。
5.秦嶺—淮河是暖溫帶和亞熱帶分界線。秦嶺—淮河以南為亞熱帶,秦嶺—淮河以北為暖溫帶。
6.秦嶺—淮河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夏季,秦嶺—淮河以南和以北都是高溫多雨。冬季,秦嶺—淮河以南溫和少雨,秦嶺—淮河以北寒冷乾燥。
7.南北方地區分界線。
8.中國冬季集中供暖分界線。
二、植被方面
秦嶺—淮河以南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秦嶺—淮河以北為溫帶落葉闊葉林。所以有“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之說。
三、河流水文方面
秦嶺—淮河以南河流流量豐富,季節變化小,含沙量小,汛期長,冬季不結冰;秦嶺—淮河以北流量較小,季節變化大,含沙量大,汛期短,冬季結冰。秦嶺—淮河還是黃河和長江的分水嶺。
四、地形、土壤、礦產方面
1.地形:秦嶺—淮河以南以丘陵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平原、高原居多。
2.土壤:秦嶺—淮河以南漸以紅壤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黃壤或棕壤為主,東北以黑土為主,西北多白色沙質土。
3.礦產:秦嶺—淮河以南以有色金屬居多,工業上以有色金屬冶煉及出口加工等輕工業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煤、鐵、石油為主,工業方面以重工業佔的比例較大。
五、農業方面
1.耕地類型:秦嶺—淮河以南以水田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旱地為主。
2.糧食作物:秦嶺—淮河以南以水稻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小麥為主。
3.油料作物:秦嶺—淮河以南以油菜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花生、大豆為主。
4.糖料作物:秦嶺—淮河以南以甘蔗為主;秦嶺—淮河以北以甜菜為主。

5.作物熟制:秦嶺—淮河以南一年二至三熟;秦嶺—淮河以北兩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無我之寂靜


“秦嶺-淮河一線”我相信大部分朋友都聽說過這句話,其實這就是我國的南北分界線。這條分界線分出的南北首先表現的就是氣候的不同,簡單地說,秦嶺淮河以北地區河流冬季會結冰,而以南地區冬季基本不結冰。所以說,這條分界線也是一條0度等溫線。氣候的不同自然而然就會導致農業生產方式的變化。南方多以水田,農作物一年兩熟或三熟;北方多以旱地,農作物一年一熟或兩熟。這條分界線分出南北,分出了不同的氣候、不同的農業生產方式,也分出了不同生活飲食習慣和自然條件。

當然除了這條大家耳熟能詳的南北分界線之外,我國還有一條非常重要、也頗具傳奇色彩的東西分界線,同時也是人口分界線,其名為胡煥庸線,即黑河-騰衝一線,這條界限不僅僅劃出了人口分佈,也劃出農牧區、半乾旱與半溼潤區等等,這是堪稱中國20世紀最重要的地理發現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