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椽筆頌英傑 汗青傳世人 唯鄂州作家葉賢恩

椽筆頌英傑 汗青傳世人


暮年霜染鬢,赤子寸心丹。

鐵腳量山水,孤燈伴暑寒。

荊湖多壯士,鄂渚遍高賢。

一卷囊英傑,千秋耀楚天。

椽筆頌英傑 汗青傳世人 唯鄂州作家葉賢恩


這首五律,乃原鄂州市政府秘書長、著名傳記作家葉賢恩同志為其代表作《湖北名人》付梓所作感賦。此詩高度概括了作者退休以來,“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寫千萬字的執著與甘苦;抒發了一位耄耋老人“一卷囊英傑,千秋耀楚天”的壯志豪情。20餘年來,他致力於人物傳紀的寫作,相繼出版了以荊楚歷史名人為傳主的《張裕釗傳》《黃侃傳》《王葆心傳》《龐安石傳》《熊十力傳》《陳沆傳》《李時珍全傳》及綜合性的《湖北歷史名人》《湖北名人》《湖北廉吏傳》等10部傳記,字數近千萬。

上述傳記作品的相繼問世,引起重大社會反響;省內外、海內外的專家學者紛紛撰文予以高度評價。湖北省作家協會精選其中的近百篇文章編輯為《葉賢恩及其作品評論集》一書。筆者應邀為該書撰寫序言時,潛心研讀了這些評論,再次拜讀了葉老的傳記作品,深感其傳記作品具有傳承性、開拓性的學術價值和文史結合的美學特徵。


為查閱史料足跡踏遍大江南北


椽筆頌英傑 汗青傳世人 唯鄂州作家葉賢恩


傳承荊楚歷史文化,開拓湖北名人傳記創作的新領域。

葉老的傳記文學創作,對湖北歷史名人的史料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搶救,填補了湖北歷史人物傳記的許多空白點,開創了從“唯楚有材”到“唯材有傳”系統文化工程的新階段。

遠古迄今,長江文化發源地的荊楚故地英才薈萃、名人輩出、巨星如雲,若星漢燦爛。但長期以來,由於歷史、學術、政治等諸多因素,我們對其中的大多數人還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更沒有全面、系統的研究成果。葉老的“傳記系列”作品的創作出版發行,既是一次意義重大的史料搶救性工作,是一次湖北歷史名人的系統性總結,又是一次名人歷史的藝術再創造,是學術研究和藝術創作的完美結合。

比如鄂州張裕釗先生,是著名的古文家、後期桐城派的中堅人物,又是晚清傑出的書法家,其影響遠及海外。因他曾為“曾門四子”之一,對他的研究和宣傳,長期被視作禁區。葉老的《張裕釗傳》,運用文史結合的手法,客觀生動地敘述了他生活的社會環境、人文氣息、地域風情,他的家世以及一生所走過的道路,全面介紹了他多方面的卓越成就,評述了他的社會觀、學術觀、人才觀、教育觀,多方面展示了他的才情、業績。著名學者朱祖延先生著文盛讚《張裕釗傳》“史實翔實,堪稱信史”。

又如蘄春黃侃先生,乃辛亥革命先驅、國學泰斗,被譽為“乾嘉以來‘小學’的集大成者”“傳統語言文字學的承前啟後人”,但他的許多著述大多散載在各種學術雜誌上。為了研究黃侃的生平、搶救史料,葉老循著黃侃先生的足跡踏遍大江南北、黃河上下的近10個省市,走訪上百個單位及有關人員,研讀了上千萬字的原始史料,在真實的材料基礎上,終於完成了40萬字的《黃侃傳》。著名語言文字學專家徐復高度評價《黃侃傳》“填補一個歷史人物傳記的空白,對深入研究黃氏學術思想,弘揚他的愛國主義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椽筆頌英傑 汗青傳世人 唯鄂州作家葉賢恩


再如羅田王葆心,是我國著名的方誌學家。他對經學、史學、文學、教育學均有研究,其遺著達170餘種。但王葆心的這些原始資料都長期封存在湖北省博物館,難見天日,既不能供人研究,更未整理成書。筆者陪同葉老在省博物館查閱資料時,親見他佝僂腰背,趴在灰塵瀰漫、發黃易脆的故紙堆中拍照記錄的感人情景。幾個月後,裝幀印製精美、史料翔實、文采斐然的《王葆心傳》迅速問世。

葉老分別為七位科學文化名人撰寫了大傳,不僅僅是宣傳他們個人的業績,為之樹碑立傳,更是傳承了博大精深的荊楚文化精髓,搶救了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使之得以發揚光大。

葉老的“傳記系列”極具開創性。在《湖北名人》中,他首次為十九世紀洋務運動、漢口開埠以來的湖北、武漢金融界、實業界的著名人物立傳,正面肯定了他們對發展湖北、武漢經濟的積極作用。這些人物包括漢口“第一劉”大財東、俄華道勝銀行買辦劉子敬、“地皮大王”劉歆生、中國近代紡織工業奠基人之一的徐榮庭、愛國銀行家周蒼柏和實業家宋煒臣、賀衡夫等。鑑於歷史和政治等因素,過去,他們的名字和事蹟很難見之於文字,更別說為之立傳了。葉老突破了湖北近代史研究的政治和學術禁區,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詳盡的史實,介紹了他們對發展近代湖北民族工商業所作出的貢獻。《湖北名人》還為中國近代史研究中頗多爭議或者有負面影響的湖北籍的政治、軍事、文化名人立傳。這樣,就使得湖北歷史更加全面系統,真實豐富。

些湖北名人的事蹟和業績、學術思想,曾經在歷史上影響極大、傳播甚廣,但是,在上世紀中國的政治鉅變和思想觀念的革新、革命中,逐漸被揚棄或者被邊緣化,而在當今更有完全被淹沒的可能。他們所代表的荊楚文化乃至中華文化的精華,面臨著斷代的危險。葉老的《張裕釗傳》等七部大傳和包括了160人的《湖北名人》合傳的問世,對搶救湖北的歷史文化遺產、填補歷史名人的空缺,具有重大的歷史史料價值和傳記文學創作的開拓性意義。


寫《湖北名人》精選160個典型人物入傳


椽筆頌英傑 汗青傳世人 唯鄂州作家葉賢恩


科學性、系統性和包容性是葉賢恩傳記文學創作的又一大特點。其中,《湖北名人》一書更具代表性,也是湖北歷史文化的一張亮麗的名片,在湖北傳記文學創作和出版工作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湖北名人》是一部130萬字、傳主達160人的鴻篇鉅著,是葉賢恩獨立完成的一部規模浩大的“百科全書”式的文化系統工程。該書被公認為湖北人民出版社60年以來的三大精品之一、湖北的歷史文化名片。可見其對於歷史研究、傳記文學創作的價值之高、意義之大。《湖北名人》具有兩個特點:

第一, 全書內容架構的系統性和人物選擇的典型性。

《湖北名人》的歷史跨度長達兩千多年,起於西周止於公元2008年。以歷史發展為主線,以歷史名人作為鏈接,系統地反映了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江文化、荊楚文化源遠流長的歷史發展過程和燦爛的篇章。其間,又按照歷史分期和文化特點,分成四大部分。全書篇幅“厚今薄古”,依據人物出生先後,依次排列。人物選擇精確典型,歷史線索清楚,體例科學嚴謹,系統性很強。

《湖北名人》的入傳人物,具有極強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都是所屬時代各個領域的佼佼者。葉老從浩如煙海的文獻資料中,從1600餘人中,精中選精,精選了160個典型人物入傳。他們或是改朝換代的政治家,或是叱吒風雲的軍事統帥,或是文學藝術方面的大師,或是具有開拓性貢獻的科學巨匠……他們的經歷和業績,本身就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第二, 寫作指導思想的科學性、嚴謹性和客觀包容性。

人類歷史的前進軌跡,是一個矛盾對立統一的發展變化的動態過程。人民群眾固然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真正動力,但不同階級、不同階層、不同政見、不同領域內精英翹楚們的博弈、鬥爭、探索和發明的歷程,更具代表性,他們在歷史上都應該佔有一席之地。葉老以科學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和方法論,在遴選入傳名人方面,堅持了客觀包容性。他遴選的歷史名人中,既有流芳千古的英雄豪傑,有成就卓著的文化大師和科學巨匠,也有歷史上曾經起過負面作用或者具有爭議的人物;既有近現代史中,中國共產黨的建黨、建軍、開國元勳,也有國民黨元老、民國政客;同時,《湖北名人》首次把對湖北武漢近代經濟發展中起過推動作用的經濟名人列入其中。這樣兼收幷蓄的湖北名人的合傳,才是科學系統、全面真實的名人歷史。

椽筆頌英傑 汗青傳世人 唯鄂州作家葉賢恩


葉老對具體歷史名人業績的記敘以及功過評價,都堅持了一分為二的辯證法。他把人物放在具體的、特定的歷史環境和條件中去寫,既寫他們成功和正確的一面,也寫他們失敗和錯誤的一面,既寫他們推動歷史前進的積極作用,也寫他們歷史和階級的侷限性。這樣,葉老筆下的歷史名人就顯得血肉豐滿、性格複雜,思想歷程和人生經歷坎坷多變,真實反映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既正確地記敘和評價了歷史人物,也準確地還原了歷史。


藝術再現歷史追求史料真實性系統性


學術性、形象性、通俗性完美的統一,充分體現了葉老獨特的審美個性、創作風格和作品的藝術特色。

寫作中,葉老把歷史考證的縝密性和文學描寫的形象性和諧地融為一體。傳記文學是人物歷史的真實記敘與形象化的文學表現手法的結合,是學術與藝術的統一。能否使二者完美地結合起來,是衡量一部傳記文學成敗得失的最主要標準。

近年來,以真實的歷史人物為研究對象或影視題材的作品,井噴似的湧現,如沉渣泛起。其人物多為帝王將相、后妃格格、才子佳人,其表現手法不外“戲說”“俠魔化”“港臺化”“性愛化”乃至“惡搞”歷史人物,“顛覆”歷史史實。此其時,葉老的“傳記系列”,異軍突起、獨樹一幟,給人耳目一新之感。既堅持了自《史記》以來中國傳記文學創作的優秀傳統,又賦予了新的時代內容和表現形式,具有歷史真實性與藝術形象性完美結合的文學特色,是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完美結合的文化珍品。

首先,作者極力追求歷史的真實性。“傳記文學”,顧名思義,首先是“傳記”,強調的是歷史的真實性。葉老為了尋求傳主的歷史足跡,探尋史料的真實性,退休後多年,他行萬里路,沿著名人足跡,先後到了湖北、四川、山西、陝西、江蘇、浙江、上海、山東、遼寧、河北、北京等省市,走訪五百多個單位,上千名有關人員,實地瞭解名人的生平和故事。在跋山涉水收集史料之外,他又不分春夏秋冬,埋頭故紙堆中,進行研究,筆耕不止。他永遠強調、追求的是名人歷史史料的真實性、系統性。

其次,作者充分運用文學的形象性表現手法,藝術地再現歷史真實。傳記文學的真實性不同於歷史科學的真實性。它是藝術再現歷史,是藝術的真實與歷史真實的結合。文藝創作“源於生活、高於生活”,而不是機械地“照相式”地複製歷史生活。

葉老的傳記文學,儘可能地做到把歷史的真實性和藝術的真實性較好地結合起來。他運用文學語言,採用多種文學表現手法,用細節描寫、情節鋪陳、人物對話、人物外形、動作和心理刻畫以及社會、自然環境烘托等手法,使得久遠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環境栩栩如生地再現在讀者眼前;使得傳記的情節更加豐富,人物形象益加鮮活生動。總之,葉賢恩的傳記文學,是用生動具體鮮明的文學形象去再現久遠的抽象的歷史史料,但又不違背歷史的真實性。

椽筆頌英傑 汗青傳世人 唯鄂州作家葉賢恩


第三,葉老傳記文學創作把史料考據的學術嚴謹性與文學語言的通俗性完美地結合起來。

作者撰寫的名人,其年代跨度長達兩千年之久遠,史料大多為古代文言文或近代文白夾雜的語言,而這些名人又是各個學術領域的大師,如文字學、聲韻學、方誌學、訓詁學、佛學、哲學、醫學等,其原始資料的語言專業性強,術語多,文字艱深難懂。對此,葉老都統一採用現代白話文和文學語言進行表述。對傳記中涉及、引用的詩文,作者也翻譯成現代漢語,使之通俗易懂,更符合大眾閱讀、學習,更利於廣泛普及與宣傳推廣工作。

綜上所述,葉老的“傳記系列”作品的問世,既是他個人文學創作的頂峰,也是對湖北歷史文化遺產卓有成效的搶救。這對於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豐富“先進文化”的內涵、宣傳荊楚源遠流長的歷史,具有珍貴的史料性學術價值與傳記文學創作的開創性意義。

文如其人,葉老的傳記文學寫作,從思想內容到藝術形式充分展示了他的人品和文品。他在寫作中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和毛澤東同志“繼承與革新”的文藝思想,體現了他老當益壯、鍥而不捨的社會使命感和求索精神,也表現了他廣博的文史知識、深厚的國學功底和爐火純青的文字表達能力。

寫罷此文,口占打油詩一首,以表達筆者對葉老其人其文之敬意,並作為本文結語:

夕陽無限好,最美是黃昏。

椽筆頌英傑,汗青傳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