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5歲“小神童”,識字3000,熟背580首詩詞,他是怎麼做到的


5歲“小神童”,識字3000,熟背580首詩詞,他是怎麼做到的

大年初四,第五季《中國詩詞大會》終於在大家的期盼下開播了。第一集,5歲小男孩王恆屹就驚豔了全場觀眾。

被稱為“小神童”的王恆屹剛剛5歲半,但是已經認識3000多個漢字,可以背誦580多首詩詞。王恆屹說自己喜歡畫畫、寫字,彈鋼琴,但是最喜歡的就是詩詞。

5歲“小神童”,識字3000,熟背580首詩詞,他是怎麼做到的

節目中,主持人要求王恆屹在《請問你貴姓》的詩詞遊戲中,用姓氏聯想起一首詩。

王恆屹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回應蒙曼老師的“”;用“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珠小珠落玉盤。”回應外國友人偉;一句“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洛陽。”完美地帶入了一名選手的姓——“向”。

在第四題“對號入座”時,王恆屹暫時落敗,然而小小年紀的他非常鎮定,在挑戰100秒內說出12組關鍵字相關的詩句的環節中,僅用82秒就完成任務,成功復活。

12組關鍵詞,王恆屹從容應對,即使在最後一組詞“南京”時,王恆屹也僅僅猶豫了幾秒,馬上脫口而出“南京西浦道,四月熟黃梅。”

5歲“小神童”,識字3000,熟背580首詩詞,他是怎麼做到的

靈活多變的答題思路,出色的臨場應變能力,從容淡定的回答,王恆屹的精彩表現贏得了觀眾熱烈的掌聲。

連嘉賓康震老師都直誇:“沒辦法,就是知道這麼多。”

5歲“小神童”,識字3000,熟背580首詩詞,他是怎麼做到的


5歲“小神童”,識字3000,熟背580首詩詞,他是怎麼做到的

自從《中國詩詞大會》開播以來,不但湧現出一批優秀的古詩詞愛好者,整個社會也掀起了一股學習古詩詞的熱潮。

經過千百年沉澱的古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內涵豐富,意境深邃,朗朗上口的韻律之美,背後的歷史價值和藝術感染力,在中國文壇佔有重要地位。

國學大師錢穆在《談詩》中曾說:“讀詩不是為了成為詩人或文學家,而是學會欣賞,通過欣賞接觸到更高級的人生,獲得一生中無窮的安慰。”

1、得詩詞者得語文,而語文能力決定其他學科的能力

2001年,江蘇的蔣昕捷憑藉古文體《赤兔之死》的滿分作文,被211南師大破格錄取,畢業後簽約中國青年報,現任阿里巴巴高管。

5歲“小神童”,識字3000,熟背580首詩詞,他是怎麼做到的

2011年,被稱為“古文奇才”的王雲飛以一篇古文體作文《綠色生活》,獲得高考作文滿分,多所大學搶著錄取。

2013年,北京孫婧妍的高考作文《手機》,以半文言文體的寫法獲得滿分,語文成績成為高考恢復以來的歷史第2高分,最終被清華大學錄取。

這些孩子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古文能力都很強!

新教改後,“部編本”語文教材古詩文數量,小學129篇,初中132篇,比原版教材增加了約90%!單看2018年的高考試卷,全國卷中,古詩文考察佔34分;北京高考語文卷中,文言文+古詩文+名著佔到了54分的比例!

5歲“小神童”,識字3000,熟背580首詩詞,他是怎麼做到的

同時古詩詞文化博大精深,可以說,古詩詞中蘊藏著一部極簡中國史!每一首古詩的背後,都有歷史背景,地理常識,甚至是氣候常識,非常適合幫助孩子構建知識庫!

古詩詞已經成為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甚至可以說成為學習的基礎!

2、提高孩子的文化修養

三毛曾說“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雲,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熟讀古詩詞的孩子,一開口就贏了!

在熟讀古詩詞的孩子眼中,春天是“逃之夭夭,灼灼其華”;夏天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水光瀲灩晴方好”;秋天是“老樹呈秋色”、“苒苒物華休”;冬天是“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

面對夕陽壯麗美景時,熟讀古詩詞的孩子能說出“長河落日圓”、“落霞與孤鶩齊飛”,而不是隻有一句“哇!好美”。

第二屆《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武亦姝,以一首飛花令火一戰成名,如今進入清華大學讀書。

5歲“小神童”,識字3000,熟背580首詩詞,他是怎麼做到的

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雷海為,曾是一名外賣小哥,憑古詩詞的積累成為一名教研老師,成功逆襲人生。

5歲“小神童”,識字3000,熟背580首詩詞,他是怎麼做到的

第四季《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陳更,從小熱愛詩詞,一路保送北大工科博士,被人稱為“文武全才”。

5歲“小神童”,識字3000,熟背580首詩詞,他是怎麼做到的

古詩,不僅僅可以提高文化修養,可以提高一個人的內涵和思考力,甚至成為改變命運的武器。


5歲“小神童”,識字3000,熟背580首詩詞,他是怎麼做到的

學習古詩不是一時地突擊,而在於日積月累的沉澱,所以想讓孩子學好古詩,家長要注意

1、培養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

王恆屹之所以小小年紀就如此優秀,離不開爺爺奶奶在日常生活中的引導。奶奶喜歡朗誦與閱讀,經常在家播放名家朗誦。王恆屹1歲左右的時候,爺爺奶奶開始為王恆屹朗讀《弟子規》、《三字經》與古詩詞,為了培養他的興趣,奶奶還會加上對作者、創作背景的解釋。

5歲“小神童”,識字3000,熟背580首詩詞,他是怎麼做到的

武亦姝之所以出口成章,因為她的父母喜歡閱讀,和孩子一起讀書,陪伴孩子做“詩詞接龍",父母的行為對武亦姝有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一個孩子的教育,根在家庭。父母積極引導,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孩子擁有浸潤式的學習環境,在這種潛移默化中,自然而然會增加學習的興趣

2、切莫死記硬背,急於求成

很多父母,要求孩子每天一首古詩,而且不講解,孩子讀不懂,怎會有興趣,這種被動的任務而自然也無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每一首古詩,都有自己的創作背景,家長讓孩子背誦古詩,不但要教授孩子古詩的含義,還應該介紹給孩子古詩的歷史背景,作者等相關信息,在講解的同時,不但加深了孩子對古詩詞的理解,還能增加孩子的知識面,幫助孩子豐富各個學科的知識,建立知識庫。

5歲“小神童”,識字3000,熟背580首詩詞,他是怎麼做到的

這套《詩詞大發現》就非常適合孩子學習,全書包含202首古詩,覆蓋中小學統編語文教材和中小學生必背古詩詞。從兒童的角度看古詩,分出16個詩詞主題和創意圖解幫助,簡單易懂好背誦,還能幫孩子建立知識框架和大局觀。

原價128元,現在團購三本75元,少喝兩杯咖啡,幫助孩子讀懂古詩、愛上古詩(購買可以點擊下面的“去看看”)


這個假期很長,不要讓假期虛度。家長可以在家帶孩子,一起讀古詩,一起學習古詩,幫助孩子培養學習古詩的興趣,幫助孩子提高文學素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