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梧桐社区:织密“城中村”社区疫情防控网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海山街道梧桐社区的工作人员主动放弃休假,尽职尽责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寒风中,守住城中村及老旧小区每一个小区的出入口,积极行动,采取严格门禁、电话咨询、测量体温、为居民购买生活用品等方式加强疫情防控,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基层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城中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任务繁重

梧桐社区是海山街道典型的城中村社区,其由三个自然村构成,现有居住楼宇小区全都是敞开式、原住民居住楼、城中村等综合体,四通八达。日常市容环境卫生、社区建设等工作都由社区工作站全部承担,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也全部落在了工作站身上。


盐田在行动 | 梧桐社区:织密“城中村”社区疫情防控网


自1月22日开始,工作站全体人员就深入辖区开展疫情防控的宣传教育、摸排,有针对性地对外出回乡过年人员进行排查,特别是对辖区的湖北籍居民加强劝导,嘱咐大家没有回去的就不要回去,已回乡的要做好防控措施,监测体温、留意身体是否有不舒服症状等。


社区工作人员“白加黑”过年模式

大年初二晚上9时,正当大家在家中欢聚时,社区值班人员的电话响了……“你好,我是从湖北襄阳自驾返回盐田的,昨晚到家,已经居家隔离,现在自测体温37.2度,我有点担心,应该怎么办?”


接到电话后,社区值班人员廖燕彬首先对其进行安抚:“您好,非常感谢你及时把情况反馈给我们,请您先不要慌张,现在您和家人的身体状况怎么样?是不是测量体温有误,请您半小时后再测量一次,如果还是高温,我会马上联系卫生人员与你们联系。”半小时候后,该居民自测体温正常,并持续将这些情况告知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鼓励她继续做好居家隔离,做好病毒防范工作。


盐田在行动 | 梧桐社区:织密“城中村”社区疫情防控网


梧桐社区工作站廖燕彬、蓝文龙、周文炎、李月茹等几位工作人员过年期间一天也没有休息,他们的过年模式从阖家团圆变成了“白加黑,五加二”的全天候防控疫情工作模式。


大年初三,梧桐社区工作站大部分工作人员都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对辖区居民、住户、商铺、旅业酒店、住宅小区等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社区三人小组每天早晚都对湖北返深人员居家隔离进行测体温数据监控,对居家隔离人员实行“一人一册”,详细记录每一个人员的体温情况,有异常情况立即上报。工作人员通过电话、上门等多手段摸清掌握本社区近期从湖北来(返)深人员的情况,登记造册,每日通过微信、电话与居家隔离人员沟通,密切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同时做好安抚工作。


织密城中村“疫情防控监测点”

针对城中村、无物业小区出入口多、小区安保力量不足的情况,社区统一协调,关闭城中村、无物业小区多余的出入口,只保留一个出入口。在出入口设立“疫情防控监测登记点”,目前,已设立叶屋村、沙井头村、暗径村、上澳楼、中昌宿舍、利民公司宿舍楼、生活一、二区等8个“疫情防控监测登记点”,对进入住宅区的车辆人员进行检测体温并作好记录。每个检测点每班安排2人,每天3班近60人投入到社区防控第一线,主要是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发现体温异常者,及时报社区“三人小组”进行复查;对湖北籍以及近期往返湖北的人员,进行详细信息登记报备,并传达上级要求,督促其居家隔离14天;此外,在辖区酒店、宾馆、药行、超市也设立了“疫情防控监测点”,确保社区全方位覆盖,加大摸排登记力量,加强防控力度。


社区党委及时印制《致盐田区居民朋友的一封信》《盐田区湖北来(返)深人员居家隔离指引》《疫情期间投放废弃口罩温馨提示》等宣传单张2000余份,在各村委、小区楼道、宣传栏、酒店宾馆等张贴宣传,通过社区LED大屏滚动播放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在居民微信群、业主微信群广泛宣传预防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科学指导居民正确认识和预防疫情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引导居民不造谣、不信谣,切实维护辖区平稳有序。


记者:冯宇飞、蓝军

通讯员:叶小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