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历史上三位“冠军候”都是谁?怎样评价他们?

野史共享


历史上的“冠军侯”共有三位,他们都出现在两汉时期。分别是西汉的霍去病,东汉的贾复和窦宪。

“冠军侯”这个爵位最初是汉武帝为赏赐霍去病攻伐匈奴而设。《后汉书 郡国志》记载:“南阳郡宛县,有南就聚,有瓜里津,有夕阳聚,有东武亭,冠军邑。”说明“冠军侯”的封地就在今天河南省南阳市的宛城区。

霍去病是第一位“冠军侯”。霍去病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因为他母亲是卫皇后的姐姐,所以霍去病18岁就当上了侍中。他擅长骑射,两次以嫖姚校尉的职务跟随大将军卫青讨伐匈奴。在战斗中,斩获俘虏2028人,捕获匈奴的相国和当户,阵斩单于的长辈籍若侯产 ,俘获单于的叔父罗姑比。汉武帝以2500户封霍去病为冠军侯。三年后,霍去病升任骠骑将军,带领一万人马出陇西攻击匈奴,斩杀匈奴的折兰王、卢侯王,俘获浑邪王子金日䃅,斩首俘获8960人,立了大功。汉武帝发布诏令,增加霍去病封邑2200户。此后,霍去病屡战屡捷,斩获俘虏无数,深受汉武帝信重,封邑最终增加到万户,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万户侯。

贾复是南阳郡冠军邑人,东汉的开国功臣。年轻时就在羽山聚集了几百人反抗王莽政权。后来在邓禹的介绍下投奔了刘秀,跟随刘秀到射犬攻打青犊乱军。大战到中午,贼兵的战阵稳固不退。刘秀传令召贾复说:“将士都饿了,可以暂时休战吃早饭。”贾复说:“先打败敌人,然后再吃。”于是扛着旗帜率先冲向敌人,所向披靡,敌人战败逃走。众将都佩服他的勇敢果决。贾复跟随刘秀征战,从来没有失败过,多次和众将领突围解急,身受十二处创伤。刘秀因为贾复敢于冲锋陷阵、孤军深入,所以很少让他单独远征,但是很佩服他的勇敢和节操。光武帝刘秀登基后,为表彰贾复的功勋,特意以贾复的家乡作为封邑,又增加朝阳、穰县,封他为冠军侯。

窦宪是汉和帝的舅舅。因为妹妹被册封为皇后,窦宪渐渐升任侍中、虎贲中郎将。汉和帝即位后,窦宪以侍中的身份在宫里主管机密事务和诏令发布。因为他性格果决急躁,在处理刘氏皇族的案件中犯了错误,被皇太后幽禁了起来。窦宪害怕被处死,就主动上表请求攻打匈奴来赎罪。正好朝廷要征伐北匈奴,汉和帝就任命窦宪为车骑将军带兵出征。次年,窦宪率领各路军马在稽落山大败北匈奴单于。斩获敌军13000余人,俘获人口牲畜一百多万,招降北匈奴81个部落二十多万人。于是窦宪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宣扬大汉朝的声威德行。班师回朝后,汉和帝下诏说:“大将军窦宪,去年出征消灭北狄,朝廷加以封赏,他坚决辞让不受。依照旧制,帝舅都受爵封地。现封窦宪为冠军侯,食邑二万户。”

综观两汉时期的三位“冠军侯”,都是因为有辉煌的战功才受封侯爵。其中,霍去病和窦宪都是在征伐匈奴的战争中杀敌致果、屡建奇功而得封万户侯。他们的功勋冠绝古今,不愧于“冠军侯”的封号。








棒槌袄袄


冠军侯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列侯爵号,取自勇冠三军之意,由雄才伟略的汉武帝专门为战神霍去病设立。霍去病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堪称战神的名将,一生从无败绩。他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是中国闪电战的创始人。

1.霍去病

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西汉武帝时期名将霍去病以战功官拜骠骑将军,封“冠军侯”,从此冠军侯成为一个传奇性封号。有汉一代,包括东汉西汉,一共诞生过三位冠军侯,既然能被封为冠军侯,必然各个功高盖世,事实如何呢?霍去病就不用说了,冠军侯实至名归,无人质疑。

霍去病23岁就去世,他死后他的儿子,霍嬗继承“冠军侯”爵位,但霍嬗年纪轻轻就去世了,没有留下任何子嗣,因此冠军侯国除,整个西汉再没有冠军侯的称号。一直到东汉开国,光武帝刘秀有云台二十八将,其中贾复被封为冠军侯,可是贾复出身儒生,虽有战功,可是和霍去病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无论战功还是名气都远远逊于霍去病和第三位冠军侯,而且战功建于内乱而非御外,时人多有不识贾复为何人。

2.刘秀

可能是刘秀也觉得不妥,建武十三年,汉光武帝改封贾复为胶东侯。建初二年,窦宪为车骑将军,合胡兵三万余人出征。窦宪遣精骑万余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深入瀚海沙漠三千里,大败北匈奴于稽洛山,至达和渠北醍海,杀一万三千多人,俘虏无数。后登燕然山刻石记功,史称燕然勒石,与霍去病封狼居胥同样成为中国古代武将无上的荣耀,永元三年窦宪派兵再次出击,出塞五千里进攻金微山,大破北匈奴单于主力,斩名王以下五千余人,俘虏北单于皇太后,北单于仓皇逃窜不知所终,窦宪因功被封为冠军侯。

3.窦宪

窦宪的结局并不好,威震朝廷,嚣张跋扈,阴谋篡位,最终被赐死,这也是他的复杂性,但从他大破匈奴,威震天下的功业来看,他依然无愧冠军侯的名号,依然是一个对民族有着杰出贡献的英雄。



半旅


冠军侯,汉代武将至高荣誉,先后五人获得,其中两人实至名归,一人勉强因籍贯获得且很快改封,一人承袭父爵旋即去世,一人荫伯祖之泽获得,谋反被诛。冠军侯,取“勇冠三军”、“冠绝全军”之意,非战功卓著,不可得封。自汉后,再无冠军侯封号。

第一位-----天才少年,不败战神,长途奔袭、机动作战、大范围迂回作战集大成者:汉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

霍去病是汉武帝卫皇后、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外甥,汉大司马大将军录尚书事霍光异母兄。汉建元元年(前140年)生于平阳公主府邸,生父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生母为平阳公主府奴婢卫少儿,建元二年(前139年),卫少儿的妹妹卫子夫得幸于汉武帝,并被接入宫中,卫氏全家因此显贵,幼年的霍去病得以承姨母荫泽,成为外戚,在汉武帝宠幸下,迅速成长为汉军优秀将领。

汉元朔六年(前123年),霍去病时年十七,首次参战,以票姚校尉身份,舅父随卫青出击匈奴,率八百骑单独出征,奔袭数百里,斩敌人二千二十八人,含匈奴括相国、当户等,高级官员,并斩杀了单于祖辈籍若侯产(籍若侯乃封号,名产),俘单于叔父罗姑比,功冠全军,汉武帝赞赏霍去病少年英武,以一千六百户受,封霍去病冠军侯,领食邑一千六百户,割南阳郡穰县卢阳乡及宛县临菑聚,设立冠军县,以为霍去病采邑。

此后,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十九岁的霍去病领骠骑将军,春、夏两次率兵出击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先后击败匈奴浑邪王、休屠王部。孤军深入,歼敌三万余人。俘虏匈奴五王,五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大获全胜,被加封食邑五千户 。同年秋霍去病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休屠王、浑邪王。时休屠王临时起意欲反叛,紧急关头,霍去病驰入匈奴军中,率投降的浑邪王斩杀变乱的休屠王。匈奴四万余众归汉。为汉控制了河西地区。

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二十一岁的霍去病与舅父卫青各率骑兵五万,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赵并准备歼灭匈奴主力。

霍去病率部北征两千里,越离侯山,渡弓闾河,抓住与匈奴左贤王主力,一战胜之,歼敌七万四百人人,俘匈奴屯头王、韩王,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并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今蒙古肯特山以北)举行了祭地禅礼,经此一战,匈奴被汉军在漠南荡涤,匈奴单于逃到漠北,“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而“封狼居胥”也是日后中华武将的终极目标,及征战的最高愿望。

汉军得胜南返,汉武帝设置大司马,以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同加官大司马。并定法令,骠骑将军的官阶俸禄同大将军等。 从此以后霍去病权势与舅父大将军卫青平等。

汉元狩六年(前117年),在准备对匈奴发动再一次大战的过程中,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突然去世,年仅二十三。这导致汉军被迫中止了对匈奴的作战 。汉武帝诏令霍去病陪葬茂陵,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以属国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东的霍去病墓,谥霍去病“冠军景桓侯”。取“武与广地”之意,彰显霍去病克敌服远,英勇作战,扩充疆土之大功。

霍去病“冠军侯”,实至名归。

第二位-----承袭父爵,籍籍无名,年少去世:霍去病庶子霍嬗。

汉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嬗父霍去病去世,时年三岁的霍嬗被汉武帝下诏命袭冠军侯爵位。及至稍长,入宫为侍中,随侍汉武帝左右,汉武帝爱屋及乌,颇为疼爱霍嬗,有意栽培他,想等他长大后,如同其父一样,入军中为将军,率军作战,继续霍去病功业。

但是,天不遂人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十岁的霍嬗从汉武帝登泰山封禅,并在汉武帝举行封禅吉田仪式中,成为唯一一个随侍的臣子,由此可见其被器重程度。但封禅后后不久,霍嬗突然暴卒,霍去病因此绝嗣。汉武帝十分悲痛,作《思奉车子侯歌》以悼念霍嬗:“嘉幽兰兮延秀,蕈妖淫兮中溏。华斐斐兮丽景,风徘徊兮流芳。皇天兮无慧,至人逝兮仙乡。天路远兮无期,不觉涕下兮沾裳。

霍嬗死后谥号为“冠军哀侯”,因年幼没有子嗣,也没有兄弟,所以霍去病的冠军侯国也因此而暂时除封。

第三位-----外戚显贵、家族煊赫、承袭爵位,谋反被诛:霍去病、霍光兄(很可能是族兄、堂兄)之孙霍云。

霍云是霍去病、霍光的侄孙,霍去病及其独子霍嬗死后,霍去病一支无后绝嗣。霍去病异母弟后来得汉武帝重用,并以霍氏、卫氏门荫,被选为郎官,数十年历任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在汉武帝临死时被受命为托孤大臣,以大司马大将军录尚书事的身份,辅佐汉昭帝、废立昌邑王、迎立汉宣帝,二十年间实际掌握朝政大权,但忠诚勤奋、执政公正,勤劳国家,确实是汉朝功臣。

汉地节二年(前68年),霍光病重,死前上书汉宣帝,想将两个侄孙霍山、霍云过继给霍去病:“臣兄骠骑将军去病从军有功,病死,赐谥景桓侯,绝无后,臣光愿以所封东武阳邑三千五百户分与。”三月,霍光去世,汉宣帝下诏:“骠骑将军去病击匈奴有功,封为冠军侯。薨卒,子侯代立,病死无后。春秋之义,善善及子孙,其以邑三千户封云为冠军侯,以承其祀。”霍云因霍去病、霍光功德,得以承袭冠军侯爵位,成为第三代霍氏冠军侯。

汉地节四年(前66年)七月,霍家在霍光去世后,一门骄奢放纵,甚至密谋发动政变,事情败露后,霍光之妻霍显、霍光之子霍禹被杀,霍云、霍山等皆自杀,霍光之女霍皇后被废。霍氏一族灭门,霍云的冠军侯也被废除。至此,霍氏冠军侯断绝。

但霍家族灭以后,霍去病、霍光之墓未被株连,依旧陪葬茂陵。霍光一直为汉历代皇帝尊奉祭祀,汉成帝曾增加守墓人一百户。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以一千户封霍光堂弟的曾孙霍阳为博陆侯,奉祀霍光。

第四位-----儒生从军、临阵果敢、机缘巧合、得封冠军:汉冠军侯、胶东侯贾复。

贾复年轻时好学,通晓《尚书》等儒家经典。新莽末年,贾复为县吏,绿林军起义后,贾复聚众数百人在羽山响应,自称将军。玄汉更始元年(23年),汉宗室刘玄称帝,贾复率领部众归附汉中王刘嘉,被任命为校尉。

更始二年(24年),更始政权日趋腐败,贾复劝说刘嘉脱离刘玄,另树一帜。刘嘉不愿背叛刘玄,写信向萧王刘秀推荐贾复。于是贾复辞别刘嘉前往河北,经邓禹引见见到刘秀。刘秀命其为破虏将军。在之后刘秀平定王郎的战斗中,贾复因功迁都护将军。在攻青犊的战斗中,贾复先登陷阵,所向披靡,大败敌军,诸将信服。汉建武元年(25年)六月,刘秀称帝,拜贾复拜执金吾,因贾复正是南阳郡冠军县人,所以封贾复为冠军侯。贾复因籍贯,机缘巧合得以与霍去病封侯同名。

不久,贾复渡黄河攻打洛阳朱鲔,又大战白虎公陈侨,连战连胜。汉建武二年(26年),贾复因功增穰、朝阳二县食邑。

贾复在长期征伐中,多次于战场解救危急,负伤十二处。光武帝刘秀感念贾复战伤严重,所以不令其远征,而让他随侍自己,所以贾复在光武帝中兴汉室的征战中逐渐缺少独当一面功勋,虽然确有功劳,但是“冠军侯”之封爵,还是很勉强的。

汉建武十三年(37年),刘秀在统一全国后,改封贾复定封为胶东侯,食邑郁秩、壮武、下密、即墨、梃、观阳六县。这也是对取消贾复“冠军侯”封号的补偿。

贾复与光武帝一样,都是儒生出身,深知光武帝偃息干戈,修理文德的念头,于是主动辞去兵权,研究儒学。光武帝于是免除贾复左将军官职,以胶东侯身份,加特进,允其参与国家大政。

汉建武三十一年(55年),贾复去世,谥号“胶东刚侯”。 汉永平三年(60年),汉明帝命人绘二十八功臣像,挂于南宫云台,号称云台二十八将,其中就有“左将军胶东侯贾复”。

第五位-----外戚出身、勒石燕然、阴谋篡逆、身死族灭:汉大将军、冠军侯窦宪。

窦宪,是光武帝时大司空窦融曾孙,汉建初三年(78年),汉章帝册立其窦宪之妹为皇后,窦宪因此得以亲幸于皇帝,先为郎官,后任侍中、虎贲中郎将。前后赏赐累积巨万,宠贵日盛一日。窦宪于是恃宠欺人,发展到低价强买沁水公主田产。公主畏惮窦宪,不敢与其相争。此事被汉章帝了解,大怒,召来窦宪,深加责备,甚至声言“国家弃宪如孤雏腐鼠耳!”窦宪惶恐异常。还是窦皇后毁服谢罪,一再代为求情,章帝才平息盛怒,在窦宪归还田产后,没有治罪于他。但此后对他不再重用。

汉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去世,窦太后临朝称制,主持朝政。窦宪以太后之兄身份,被授予侍中,内主机密,外宣诏命,威权一时无两。

窦宪得掌大权,嚣张跋扈性格复发,加上性情果急,睚眦之怨必报。先后杀死当年审问自己父亲窦勋案情的官员,并割下首级在窦勋墓前祭奠;又因为宗室都乡侯刘畅来吊章帝丧,窦太后曾数次召见,窦宪嫉妒刘畅分其恩宠,居然遣刺客杀死刘畅,并归罪其弟利侯刘刚。真相破露后,窦太后震怒,禁闭窦宪于内宫之中,准备治他的罪。

窦宪忤逆太后,导致窦太后震怒,深深害怕太后不念兄妹之情,真的对自己予以治罪。为了赎罪及保全自己,汉永元元年(89年),窦宪于禁闭中上书窦太后,请求出击北匈奴,以功赎死。

正好这时候,依附于汉朝的南匈奴单于也上书请求出兵攻北匈奴,窦太后于是以窦宪为车骑将军,联合南匈奴、乌桓、羌胡,出征漠北。

窦宪率汉军、会合南匈奴左谷蠡王、度辽将军邓鸿属下归附朝廷的羌胡、南匈奴左贤王,三路大军在涿邪山(今蒙古西部、阿尔泰山东脉)会师。

之后汉军与北匈奴接战,汉军在稽落山(今蒙古境内杭爱山)大破敌军。汉军追击直到私渠比鞮海(乌布苏诺尔湖)。先后共斩杀北匈奴名王以下一万三千多人,俘获马、牛、羊、驼百余万头,来降者八十一部,前后二十多万人。此战,汉军出塞三千余里,获空前大胜。窦宪于是登燕然山,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此后,“勒石燕然”与“封狼居胥”一同成为中华武将梦寐以求的至高荣誉。(燕然勒石,已于近日被发现于蒙古杭爱山)

汉军凯旋后,朝廷论功行赏,窦宪以此大功,不但赎回了此前所犯之罪,而且在汉永元元年(89年)被任命为大将军,并封武阳侯,食邑二万户。如同霍去病故事。

汉永元三年(91年),窦宪以北匈奴势力微弱,此时是将其彻底消灭之良机,于是遣右校尉耿夔、司马任尚、赵博等率兵出居延塞,在金微山再次大破北匈奴,斩首五千余级,北匈奴单于遁逃,不知去向,北匈奴亡。

窦宪立下大功,自以为功勋卓著(确实也是功勋卓著),于是又恢复之前骄横跋扈性格,恣肆妄为起来。窦氏门下爪牙把揽朝政,占据要津。刺史、守令等官员多出其门。朝臣震慑,不敢争锋。窦宪党羽遍布朝野,窦氏几乎如同前汉霍氏翻版。窦宪权势一日胜过一日,而同时汉和帝也在逐渐长大,与名义上的舅父窦宪在对权力的掌控上发生直接冲突。窦宪见汉和帝对自己猜忌日深,为长久保持窦氏富贵,于是欲谋作乱。

汉和帝私底下联络宦官中常侍郑众,多次谋划,预备除灭窦氏一党。因窦宪手握兵权,怕他逼迫之下举兵谋反,所以暂时没有公开发难。汉永元四年(92年),窦宪率军回京,和帝抓住机会,下诏大鸿胪持节到郊迎,以皇帝的名义赏赐全军,以安定军心。并让窦宪入城觐见。窦宪不明其里,懵懂进城后,立即被汉和帝软禁于自己府中,汉和帝亲临北宫,命南、北军关闭城门,逮捕窦宪诸党下狱。之后派人收回窦宪的大将军印绶,更封窦宪为冠军侯,让他和自己兄弟回封地去,不得留在京城。窦宪到封地后,被迫自杀。

窦宪前后出征漠北,大破匈奴,勒石燕然,建立不亚于霍去病的功勋,威震天下,确实是霍去病最佳继承者,无愧于“冠军侯”的封号。但是窦宪嚣张跋扈,又阴谋作乱,被认为是东汉外戚专权的发端和祸首,最终被逼自杀,结局惨淡。这也是窦宪不懂得“器满则盈,日中则昃”所造成的,总而言之,窦宪有大功,也有谋逆,单独评论哪一面,都是不全面的。


伯虎42


“冠军侯”,一听这个名字就显得它的高贵。“冠军”,有功冠全军的意思,意在彰显将军的军功。

这个爵位从汉武帝时期封赐给了霍去病,东汉时期又封给了贾复和窦宪。

霍去病

想必霍去病大家都不会陌生。


▲霍去病

“直曲塞,广河南,破祁连,通西国,靡北胡。“

虽然出生在官宦家庭,但因为是妾生、父亲畏妻,所以他只能顶着个私生子的身份。

好在他的舅舅卫青十分看好这个少年,向汉武帝力荐,终于为他争取到了骠姚校尉的职务。在舅舅的教导下,霍去病饱读兵书、勇猛过人,第一次上战场就率八百骑兵杀敌两千余人。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更是孤军深入漠北,匈奴跑到哪,他就追到哪,一时间所过之处丝毫不见匈奴踪影。也就是这场战役,霍去病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仪式,也让汉军的威望远传。

可惜的是如此英雄年仅24岁就病逝,留下的只有神话,他的功绩当时三位“冠军侯”中最大的。

窦宪

窦宪应该是“冠军侯”的继承者。

▲窦宪

出生于官宦世家,他的曾祖窦融是东汉光武帝时期的大司空,位列三公。而到了窦宪,因为家族关系,年纪轻轻就手握兵权,率四千人北击匈奴,颇有当年霍去病的风采。

当时窦家掌控着国家大权,窦宪也是青云直上,在朝堂之上作威作福,甚至有了谋反的意图。

日益嚣张的窦宪最终还是逃脱不了被杀的命运,永元十年(98年),汉和帝诛杀窦氏党羽,窦宪也被迫自缢。但念在他的军功,在他临终前还是封为“冠军侯”,了了他的心愿,也算实至名归。

贾复

贾复的“冠军侯”纯属浑水摸鱼得来的。

▲贾复

王莽篡权后,贾复跟随刘秀起兵,四处征战,也算是为刘秀恢复汉朝政权尽了一份力。因为祖籍是南阳冠军人,所以便被封为了“冠军侯”。

后来天下平定,刘秀又有了信的盘算。他认为贾复的功绩实在不能和霍去病相提并论,自然“冠军侯”不能再封予他,于是下旨改封贾复为胶东侯。

原本身为“冠军侯”的贾复为自己的浑水摸鱼沾沾自喜,谁知爵位还没捂热就被改掉了,心中自然有些许不悦。


一介草寇


历史上有三位“冠军侯”,他们分布是西汉的霍去病,东汉的夏复与窦宪。

如果给这三位“冠军侯”的历史重要性排个序,我想应该是霍去病居首、窦宪次之、贾复最末。

何以如此排序,这其实是与霍、夏、窦三人做过的事迹有直接关系,且听我慢慢道来。

冠军侯之号,始于霍去病。

冠军侯是汉武帝特于元朔六年(前123年)设置的。

汉武帝的目的是要奖赏霍去病的军功。冠军侯者,乃取“功冠诸军”之意也。

因此如果要给冠军侯排次序,任是谁也不能超越霍去病。当然,霍去病在对匈奴的战斗中,曾经立下不朽的功勋,他自然也是当之无愧。

值得一提的是,霍去病于元狩六年(前117年)病逝,其子霍嬗嗣国。元封元年(前110年),霍嬗亦病逝,侯国无嗣而除。

窦宪,燕然勒石的英雄。

仅次于霍去病者,当属东汉大臣窦宪。

永元元年(89年)窦宪试图刺杀刘畅,因事泄获罪。于是,窦宪只得请求出征北匈奴以免死。与此同时,这一次战役也成就了窦宪的千秋功业。

最终,窦宪率军大败北匈奴,并在燕然山的南麓勒石记功,是为《燕然山铭》。

文中提到,汉军“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在获得胜利后,“封山刊石,昭铭盛德”。

贾复,光武中兴的功臣。

我个人觉得:与霍去病、窦宪相比,贾复的功劳比较水。

贾复协助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乃“云台二十八将”的第三位。

刘秀即位后,先是封贾复为冠军侯;建武十三年(37年),改封胶东侯。


但纵观贾复的功绩,与开疆拓土的霍去病、窦宪相比,充其量只是平定了赤眉军这些起义势力。


HuiNanHistory


冠军侯,是西汉曾经出现的列侯爵号,取“功冠全军”之意,于元朔六年(前123年)分封名将霍去病。这个侯爵是汉武帝专门设立的。

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西汉武帝时期名将霍去病以战功官拜骠骑将军,封“冠军侯”。霍去病死后由他的儿子霍嬗继承“冠军侯”爵位,但霍嬗年纪轻轻就去世了,没有留下任何子嗣,冠军侯国除。

汉代以后,战功卓著的武将,也都采用了冠军为官衔。从魏晋迄南北朝各代,都设有“冠军将军”,唐朝也设有“冠军大将军”的官衔。直到清朝,护卫帝王的銮仪卫及旗手卫的首领,也称为“冠军使”。

历史上被封为冠军侯的有三人:西汉的霍去病,东汉的贾复、窦宪。

1、霍去病

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于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

十七岁初次征战即率领八百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2、贾复

东汉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三位。贾复儒生出身,新朝末年聚众加入绿林军。归顺刘秀后,随其击信都、攻邯鄣、战真定、破邺城、平定郾城、召陵、新息等地,战功赫赫。

建武三年(27年),贾复出任左将军。建武十三年(37年),定封胶东侯,食邑六县。

贾复虽然出身文士,但是临阵果敢、身先士卒,在东汉中兴功臣中以勇武见称。

3、窦宪

大司空窦融曾孙,东汉外戚、权臣、名将。

建初二年(77年),窦宪为车骑将军,合南匈奴、乌桓、羌胡兵三万余出征。窦宪遣精骑万余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深入瀚海沙漠三千里,大败北匈奴于稽洛山,至达和渠北醍海,杀一万三千多人,俘虏无数。后登燕然山刻石记功,史称燕然勒石,与霍去病封狼居胥同样成为中国古代武将无上的荣耀。

永元三年(91年)窦宪派兵再次出击,出塞五千里进攻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破北匈奴单于主力,斩名王以下五千余人,俘虏北单于皇太后,北单于仓皇逃窜不知所终。

窦宪既破匈奴,权震朝廷,遂阴图篡汉。汉和帝知其阴谋,与中常侍郑众计划铲除窦宪。永元四年(92年),和帝命令逮捕其党羽,没收大将军印绶,改封为冠军侯,后将窦宪赐死。


心依牵挂


1、霍去病在十七岁就已经被封为了冠军侯。西汉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年仅十七岁的霍去病跟随大将军卫青,深入大漠大破匈奴,被封为冠军侯。冠军侯,取“功冠全军”之意,是汉武帝专门为霍去病设立的。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年仅23岁的霍去病英年早逝。霍去病死后他的儿子霍嬗继承“冠军侯”爵位,但霍嬗年纪轻轻就去世了,没有留下任何子嗣,冠军侯国除。霍去病之后,西汉再也没有人被封为冠军侯。到了东汉时,贾复、窦宪都先后被封为冠军侯。

2、贾复是云台二十八将中的第三位,刘秀称帝后,贾复被封为冠军侯。贾复跟随刘秀南征北战,功劳甚大,多次解救危急。但是刘秀很少让贾复独自领军出征,所以贾复缺少独当一面的功劳。虽然刘秀经常说:“贾君的功劳,我自己知道。”但是手下将领难免会觉得贾复的功劳配不上冠军侯。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贾复被改封为胶东侯。建武三十一年(公元55年),贾复逝世,谥号刚侯。

3、窦宪是东汉时期的外戚大臣。永元元年(89年),窦宪因罪,被囚于宫内,请求出击北匈奴,以功赎死。当时,正好南匈奴请求汉朝出兵讨伐北匈奴。朝廷便任命窦宪为车骑将军,联合南匈奴、乌桓、羌胡兵三万余出征。窦宪遣精骑万余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窦宪整军追击,直到私渠比鞮海(乌布苏诺尔湖)。此战斩杀一万三千多人,俘获马、牛、羊、驼百余万头,来降者八十一部,前后二十多万人。窦宪登燕然山刻石记功,史称燕然勒石,与霍去病封狼居胥同样成为中国古代武将无上的荣耀。此战过后,窦宪凭借功绩被封为大将军,地位高于三公。永元三年(91年)窦宪派兵再次出击,大破北匈奴单于主力,斩五千余人,俘虏北单于皇太后,北单于仓皇逃窜不知所终。窦宪是大将,却不是忠臣。军功日隆,权倾朝野的他,逐渐想要篡汉自立。汉和帝发现了他的阴谋,逮捕了窦宪和他的党羽,没收了大将军印,改封为冠军侯。不久之后,冠军侯窦宪被赐死,他的兄弟亲属也纷纷落得被迫自尽的下场。冠军侯,对于窦宪来说实至名归。他大破匈奴,威震天下的功业,无愧冠军侯的名号。自此,再也没有人被封为冠军侯。


采风师熊猫


历史上有3个人被封冠军侯,分别是:霍去病,贾复,窦宪。

1、霍去病

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西汉武帝时期名将霍去病以战功官拜骠骑将军,封“冠军侯”。霍去病死后由他的儿子霍嬗继承“冠军侯”爵位,但霍嬗年纪轻轻就去世了,没有留下任何子嗣,冠军侯国除。

2、贾复

贾复(9一55),中国历史上第二位冠军侯,汉光武帝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南阳郡冠军县(今河南邓县西北)人,出身儒生。新莽末年,聚众加入绿林军,后归刘秀,任都护将军。25年,刘秀即位,任执金吾,被封冠军侯,冠军侯国都在今河南邓县西北。贾复战功赫赫,名列云台二十八将第三位,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汉光武帝改封贾复为胶东侯。

3、窦宪

字伯度,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大司空窦融曾孙,东汉外戚、权臣、名将,中国历史上第三位冠军侯。永元元年(89年),窦宪为车骑将军,合南匈奴、乌桓、羌胡兵三万余出征。窦宪遣精骑万余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深入瀚海沙漠三千里,大败北匈奴于稽洛山,至达和渠北醍海,杀一万三千多人,俘虏无数。后登燕然山刻石记功,史称燕然勒石,与霍去病封狼居胥同样成为中国古代武将无上的荣耀。


老孔谈历史


历史上有三位冠军侯,他们是西汉的霍去病,东汉的贾复,东汉的窦宪。这三个人分别是怎么样的人?

什么叫冠军侯?就是在作战中勇贯三军,谋略过人的将领。由皇帝册封的军候。

霍去病是历史上被封的第一个的“冠军侯”,他是中国古时战神级别人物,一生作战勇猛,天下无敌,他用兵灵活善变,不照抄前人作战方法,自己总结一套作战方法,经常采用长途奔袭包抄,闪电突击,不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一生从无败绩。就因为这样,霍去病才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候”封地为南阳郡下属的穰县卢阳乡及宛县临菑聚。只可惜在世仅23载!

霍去病(前140-前117年)战绩:17岁随卫青作战,深入大漠,立下许多战功。19岁率兵一万骑兵出陇西转战河西,在贺兰山攻下匈奴老巢,歼灭敌军3万余人,俘虏王五千,随后入匈奴腹地,俘虏王及王母59人,将军相国等63人,重创匈奴,迫使浑邪王率4万大军投降。控制河西走廊,打通西域大门。前119年霍去病和卫青两路大军夹击匈奴,使匈奴彻底失败,俘虏兵王母等无数,使单于逃窜,从此匈奴走向衰弱。所以说霍去病才是历史上实至名归的冠军侯。

贾复(9-55),中国历史第二位冠军候,他是光武帝刘秀册封的,王莽末年加入绿林军的,是云台28将第三名。贾复是个儒家将领,但是他作战勇猛,每次身先指挥,他没有像霍去病那样对外作战,多是和王莽打内战,和霍去病无法相提并论。但是,贾复是刘秀时开国名将,南征北战,立下战功无数,被光武帝封为“冠军侯”。公元37年,改封贾复为“胶州候”所以说,这个“冠军侯”未免实至名归!

窦宪(?-55)东汉外戚窦皇后哥哥,因仗势欺人,飞扬跋扈,被皇帝降罪,在窦皇后保护下才待罪立功,出大漠征讨匈奴。但他的确是个军事奇才,在战场上,勇猛善战,出奇制胜。打得匈奴狼狈不堪。才被皇帝封为“冠军侯”,窦宪虽有军事奇才,但是他是个疯狂野心家,随着权力的不断增强,在朝中飞扬跋扈,梦想串位夺权,最后却被朝廷先下手,投入大狱而死。却落个不忠不孝的下场,但他的军事才能和霍去病可相提并论。

窦宪战绩:89年,窦宪封车骑将军,带三万大军,在会落山大败匈奴,继续深入大漠三千里,又大败匈奴稽洛山,杀死匈奴一万三千多人,俘虏无计其数。这次战斗有“燕然山刻石”为证。91年再次出战匈奴,途渉五千里,大败北匈奴单于主力,杀王等五千多人,俘虏北单于皇太后,使北单于落荒而逃。从此无再扰东汉能力!





江山如画5965


冠军侯是西汉汉武帝首创的一个封侯爵号,中国历史上有三人获得冠军侯封号,三位冠军侯分别是:西汉霍去病,东汉贾复,窦宪。

第一位,霍去病

霍去病生于公元前140年,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从小喜好武艺,少年时代就以善于骑射闻名。

公元前123年,17岁的霍去病跟随自己的舅舅卫青出征漠南匈奴,独领八百轻骑兵深入匈奴腹地,斩敌2028人,其中包括了相国,当户等高官和单于的祖父辈的籍若侯,甚至俘虏了单于的叔叔罗姑比,因此功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一万骠骑兵出击河西,在六天中转战1000多里,重创匈奴,歼敌9000余人,同时俘获匈奴祭天金人。同年夏,霍去病再次出击歼敌三万余人。

公元前119年,21岁的霍去病率骑兵五万,深入莫北寻歼匈奴主力,在弓闾河与匈奴主力遭遇,歼敌七万余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三位贵族高官,并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经过这一战后,出现“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公元前117年,23岁的霍去病去世。

霍去病对骑兵的运用达到了很高水平,利用骑兵快速机动灵活的特点,作战时快速迂回纵深,穿插包围,从最弱的点突入进行毁灭性打击,让敌方难以招架。

第二位,贾复

贾复小时读书好学不倦,常被自己的老师称赞有将相之才。他是东汉云台二十八将第三位,东汉名将,读书人出身,跟随刘秀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虽为秀才出身,但战场上勇敢无畏,在东汉名将中也以勇猛顽强闻名。

公元24年,在邓禹引荐下投奔了刘秀,同年五月,刘秀进攻王朗,贾复立功而封为都护将军,后与青犊起义军的战斗中,贾复所向披靡,大败敌军,由此让刘秀军中诸将都对他的神勇无比佩服。

公元25年,真定大战中,贾复受了重伤,当时贾复的妻子已怀孕,刘秀听说贾复重伤后说:“如果生了女儿,就做我的儿媳妇,如果生的是儿子,就将我的女儿嫁给他”,从这里可以看出,刘秀对贾复的看重。不久后,贾复伤愈归来,并随刘秀攻破邺城。

公元前公元25年6月,刘秀称帝,贾复被封为冠军侯。

第三位,窦宪

窦宪,扶风郡平陵县(今天的陕西咸阳市)人,东汉名将,其妹是汉章帝皇后,窦宪兄弟都因这关系,平步青云,拉帮结派,势力越来越大,后派刺客杀死都乡候刘畅,由此惹怒太后,将窦宪囚禁于内宫,窦宪知道自己犯了死罪,所以向太后请求出击匈奴将功赎罪。

当时的匈奴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两部分,南匈奴与汉朝亲近,而北匈奴与汉朝交恶,这时南匈奴请求汉朝讨伐北匈奴。汉朝廷便任命窦宪为车骑将军,带兵出征,与北匈奴单于会战于姬落山,击溃敌军,北单于逃走,窦宪领军追击歼灭敌军13000多人,投降者达到20余万人,北匈奴人心离散。

公元89年,窦宪被任命为大将军。

公元91年,窦宪再次出征匈奴,金微山大破北单于,斩敌5000余人,北单于遁逃,北匈奴灭亡。

窦宪平定匈奴后,声名日隆,所以越来越飞扬跋扈,恣意妄为做了不少坏事,公元92年,他居然试图谋反,被汉和帝所知,将他的一帮党羽全部诛杀,收回窦宪的大将军印,将他送回封地,命令其自杀,在死前封他为冠军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