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关注新型肺炎

李兰娟院士:在浙江的话,我们的P3是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在P3已经分离到8株病毒,那么其中有几株非常适合做疫苗,所以现在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


李兰娟院士再入武汉 重点关注危重病患


2日凌晨4点35分许,由上海南开往重庆北的Z256次列车停靠武昌站,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带领的10人左右医疗团队下车后,赶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展开患者救治工作。在这里,院方专门设置了一个新区域开展危急重症救治工作,这也是接下来专家组每天工作的场所。


从2日下午3点开始,李兰娟院士在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过电视电话会议,与钟南山院士、国家卫健委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以及在广东的专家,就修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等多项内容进行了三个小时左右的研究讨论。会后,李兰娟院士就“武汉市当前疫情的发展情况、诊疗方案修订进展”等问题,接受了总台央广记者黎明的采访。


再度出征武汉


希望进一步降低病死率


记者:李院士,我们知道您这次是“再度出征武汉”,主要是出于什么考虑?此行有什么样的目的?


李兰娟:我们国家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了非常关键的时期,各省都群防群治,控制了它的蔓延。对于武汉来讲,发病率比较高,危重病人比较多,所以到现在这个阶段如何降低病死率、挽救更多病人尤其是危重病人生命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这次)我们带了一个团队,(他们)都是在呼吸机支持、人工肝以及危重病治疗ICU这方面经验比较丰富的一个团队到这里来,希望跟这里的专家们一起共同为进一步降低病死率做出一点贡献。


记者:为了解决危重病人的这个问题,目前武汉市又增加了三家专门针对危重病人的医院。经过上午的走访和调研,您如何来研判未来的效果?


李兰娟:我觉得救治医疗的设备和条件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增加了这三家,这样许多危重症的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我们团队这次进驻的是他们省人民医院。这是定点的一个危重症的医院,我们想把浙江创造的一些危重症治疗的经验,尤其是在H7N9,因为H7N9病人很重,曾经的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病死率高达40%,但是我们在浙江建立了一套“四扛二平衡”的这样一个策略,大大地降低了病死率。在那里已经得到证明,希望在新冠危重症病人的治疗当中,也能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应用,尤其是人工肝支持,能够改善呼吸衰竭的情况,包括微生态的调节,能够减少继发感染,还有一些其他的新的技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