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延,甘宁和张辽的综合实力谁厉害些?

半仙punk


三位将领的各方面进行对比:



魏延, 字文长

官职: 前将军 征西大将军 南郑侯 曾封为凉州刺史 赐予假节(尚方宝剑)

单挑战绩:

1 文聘 —— 战至多时,魏延拔马而逃

2 🚩️冷苞 —— 数合被魏延活捉

3 杨柏 —— 不十合,杨柏败走

4 马岱 —— 不十合,岱败走,延赶去,却被马岱回身一箭射中左臂

5 庞德 —— 战退魏延

6 🚩️孟获 —— 活捉孟获

7 🚩️王双 —— 措手不及,被延一刀砍于马下

8 司马懿 —— 三合,延诈败

9 张郃 —— 十合,延诈败 ,剑阁射死张郃

死亡原因:马岱背后偷袭。



甘宁,字兴霸

官职:西陵太守,折冲将军。

1 🚩️凌操 —— 一箭射死

2 🚩️邓龙 —— 砍死

3 🚩️黄祖 —— 射死

4 🚩️朱光—— 铁链砸翻,部下上前砍死

5 🚩️马延 —— 斩于马下

6 🚩️一箭射死蔡薰

7 🚩️张凯—— 手起一刀,翻身落马

8 曹洪 —— 二十余合,洪败走 (应是诈败)

9 乐进 —— 战不数合,乐进诈败

10🚩️乐进 —— 一箭射翻(偷袭)

死亡原因: 被沙摩柯一箭射中头颅,逃至富池口,坐于大树之下而死。



张辽 ,字文远。

官职:前将军、征东将军、晋阳侯 ,与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并称曹魏的“五子良将”。

1 夏侯敦――无结果

2 张郃 —— 四五十合不分胜负

3 🚩️蒋奇 —— 措手不及,被张辽斩于马下

4 袁尚 —— 不三合,架隔遮拦不助

5 🚩️沮鹄 —— 战不三合,鹄大败,辽追赶,鹄应弦落马

6 🚩️冒顿 —— 辽拍马斩冒顿于马下

7 黄盖 —— 一箭射黄盖下水

8 太史慈 —— 七八十合,不分胜负

9 凌统 —— 斗五十合,不分胜败

死亡原因:丁奉一箭射中腰,回到许昌,箭疮迸裂而死。



对比三人完灭对手情况:

魏延:俘两人,杀一人。

张辽:杀死三人。

甘宁:杀死七人。射翻一人。

战绩:甘宁>张辽≥魏延



与一流强手交锋:

魏延:被庞德打退,诈败张郃

张辽:与张郃打平,与太史慈打平,与凌统打平。

甘宁:乐进,曹洪诈败。

分析正面单挑能力:

张辽与太史慈八十合打平,太史慈为东吴第一猛将,武艺应不低于甘宁,张辽≥甘宁

张辽与张郃战平,魏延诈败于张郃,魏延武艺应不高于张郃,张辽>魏延。

单挑能力总结:张辽≥甘宁≥魏延



带兵能力分析:

张辽有独当一面率领大兵团作战经验,并屡次获胜。

魏延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但参加的多次战役均为辅将,率军较少,战绩胜负参半。

甘宁有率小部队突袭的战绩,但未担任过独当一面的大军主将,多是以锋锐力量出现。

带兵能力总结:张辽>魏延>甘宁



综合能力评价:

张辽>魏延≥甘宁


馋嘴肥猫1


孙权说甘宁厉害,其实有吹嘘的成分。三人当中,张辽实力最强,魏延次之,甘宁相对来说平庸一些。其实三国时期的大环境就是这样,魏国幅员辽阔,人才济济,而张辽在魏国将军中也是出类拔萃的。魏延是刘备和诸葛亮都极为器重的后起之秀,在北伐时期更是诸葛亮的军事倚重。甘宁逊色的多,只是勉强给孙权撑门面而已。

孙权手下厉害之人其实是四个都督,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再往下数就是武将程普、黄盖。论到这里才勉强能提到甘宁。那么甘宁实力到底怎么样?有这么逊色吗?听我慢慢分析!

首先甘宁品质极坏,盗贼出身。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甘宁是个与众不同的盗贼,品味很怪异。俗话说:盗亦有道,而甘宁的道让人费解。

甘宁喜欢奢华,用现在的话说是外貌协会的。出行时喜欢前呼后拥,讲究排场。走陆路则车辆相继,走水路则舟船相连,很有派头。对人也这样,恭敬他的人,他愿意与之结为兄弟,颇讲义气。如果谁有礼节上的不周,他就会连下黑手,杀人劫财!

这就是甘宁,一个喜欢讲排场的梁山好汉式的人物。如果甘宁一直这样下去,估计他在历史上不会留下什么记载。甘宁后来改邪归正,钻研诸子百家,率领部下投靠了刘表,算是从良了。

甘宁看出刘表懦弱,不是雄主。于是准备东向投靠孙权,但是在经过江夏郡时被黄祖所留。郁闷的是,他在黄祖手下干了多年都没有受到重视。

甘宁有一项绝技,那就是百步穿杨。这项绝技在遇到孙权进攻时发挥了大作用,也让孙权见识了甘宁的。孙权进攻黄祖,黄祖大败,甘宁负责断后,甘宁施展绝技,一箭射死了吴将凌操,孙权吓得也不敢再追击,从此,孙权记住了这个人。

之后,黄祖仍然不重视甘宁,甘宁在朋友苏飞的帮助下逃离了黄祖,投靠了孙权。甘宁投靠孙权后立即建议孙权进攻黄祖,击败刘表,占据荆州,然后西图巴蜀之地。这时的甘宁算是终于遇到了赏识自己的主上。

孙权为什么喜欢甘宁呢?因为甘宁干了一件给他挣面子的事情,这件事情让孙权吹嘘了好多年。孙权是这样说的: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甘宁),足相敌也。那么甘宁真的可以和张辽相提并论吗?我们来看一看。

当时曹操率领四十万大军(号称)进攻濡须口,孙权心血来潮,想找个人吓唬曹操一下,于是召来了甘宁。甘宁明白孙权的意思,无非是挫伤一下曹操的锐气,让他知道东吴有猛将而已

。于是率领一百多个不怕死的人偷偷留到曹营,杀了十几个曹兵,放了一把火,并没有引起多大的骚乱。

回来后,孙权高兴的不得了,咧着嘴笑着说道:这回曹操吓坏了吧。他有张辽,我有甘宁,两人势均力敌呀。如此而已,这就是甘宁被孙权吹嘘了几十年的丰功伟绩,让人汗颜!

既然孙权拿甘宁和张辽相比,我们就来看一看张辽到底怎么样?张辽此人比甘宁要厉害一万倍,甘宁偷袭曹营算是小儿科,张辽的猛人猛料才最让人咋舌。

张辽一生有三次比较猛的事迹,第一次是张辽跟着曹操追击袁熙、袁谭,两人跑到了乌桓的地界。曹操寻小路进攻乌桓,在柳城旁与乌桓骑兵突然相遇。曹操大吃一惊,但是随后仔细观察,发现乌桓骑兵杂乱无序,有机可乘。

这时张辽自告奋勇要求进攻乌桓骑兵,曹操同意,还将自己的麾旗授予张辽暂用,张辽作为先锋率先领军冲向敌军。结果乌桓骑兵被击溃,首领蹋顿单于也被张辽亲自斩杀!

第二件是陈兰、梅成叛乱,两人率军聚集在天柱山上,山上道路狭窄,崎岖难行。众人都建议山路难行,不易进攻,不如撤军,然后再想其他办法。张辽慨然的说道:狭路相逢勇者胜(原文是一与一,勇者得前耳),于是率军强攻,终于攻陷了天柱山,斩杀了陈兰、梅成。

第三件是张辽的最牛的一次,孙权率军十万前去进攻合肥,当时张辽、李典、乐进等人负责守城。曹操写信指示张辽迎战,众人都不知道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只有张辽才能击退敌军。怎么回事呢?

张辽选择了夜袭,挫败敌人锐气,效果要比甘宁那次偷袭好的多。张辽选了八百个勇士,在凌晨时分突然攻入吴营。然后直接朝中军大营冲去,吴营当时一片混乱。孙权吓得逃到附近小山坡上,手拖着一把长矛来自卫。

后来,张辽率军左冲右突,在吴军军营中来去如风,杀伤很多吴军,最后扬长而去。第二天,孙权气坏了,率军猛攻合肥城,但是数次被魏军所击败。

最后,孙权无奈撤军,在撤军途中被张辽率领的骑兵追上,差点被活捉。这一仗打的最窝囊,

损兵折将不说,自己也差点被张辽所擒。从此,吴人只要听见张辽的名字,都吓的大惊。连大人吓唬小孩都说,张辽来了,留下张辽止啼的典故。

因此,张辽和甘宁比起来,如同荧荧之火和月亮争辉,谁强谁弱,一目了然。

再来说说魏延,魏延是荆州的军将,在刘备占领荆州南部四郡时投靠,但未必如同《三国演义》描写的那样,是长沙韩玄的手下。历史真相已经不可考,但魏延是荆州部将是无疑的事实。

后来,魏延跟着刘备入蜀,援助刘璋防备张鲁。刘璋和刘备反目后,魏延跟着刘备进攻刘璋,在攻陷川蜀的过程中屡立战功,数次升迁,也得到了刘备的赏识。

魏延的人生巅峰是在汉中,当时人们都认为刘备会选择张飞作为汉中太守,但是刘备却出人意料的选择了魏延。而魏延也不孚众望,在守卫汉中的近十年中,做到了兢兢业业,防守得当。

刘备死后,诸葛亮也很器重魏延,但是有压制魏延的嫌疑。魏延一直建议诸葛亮出子午谷奇袭长安,但是诸葛亮没有采用。因此,魏延的许多想法一直也没有办法实现,直到诸葛亮逝世,军权交给了杨仪,魏延这才明白,诸葛亮原来一直猜忌自己,并不是完全信任。

于是发生了杨仪和魏延的争权事件,这其实都是魏延被诸葛亮压制这么多年怨恨的集中爆发,最后魏延被马岱所斩,遗憾而死!

魏延算是蜀军当时少有的文武双全之人,可以独当一面。可惜的是诸葛亮性格谨慎,而魏延在军事上想法大胆,两人在这一点上是矛盾。如果刘备活着,魏延应该能够有更好的战绩!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魏延、甘宁、张辽三人相比,张辽实力最强,他也是魏军中将领的佼佼者,曾经差点活捉孙权,后来一直镇守合肥,威震江东!魏延次之,作为汉中防守大将和诸葛亮的左膀右臂,魏延表现堪称出色。但是魏延一直被诸葛亮所压制,才华得不到彻底施展。最次的是甘宁,孙权吹嘘甘宁可以和张辽相比,我觉得这一点真的太可笑了!


每日趣评


以《三国演义》论三人武力;

张辽;

1、五十余合平张郃、八十余合平太史慈。

2、斩蒋奇(蒋奇无战绩作标杆)、斩匈奴蹋顿(无战绩做标杆)。

3、射死沮鹄(无战绩做标杆)。

4、射伤袁尚、射伤黄盖。

5、统兵以八百精骑直冲孙权中军,突出重围后,复返身救出部下。东吴无人敢当。小石桥用计,几乎活捉孙权。最终以合肥一隅之地,七千守军大破孙权十万倾国之众。

6、战阵中死于箭伤,不掩生平之辉煌!

甘宁;

1、砍死邓龙 (无战绩作标杆)、斩马延、张凯(河北四将之二将,属二流武将,稍有名气)。

2、射死凌操(此将虽勇,却无战绩作标杆)、黄祖(身份甚高,也无战绩)、蔡薰。

3、攻城亲登,并铁链砸翻守将朱光。

4、百骑夜劫魏寨,无一伤亡而回。但仅属于“特种兵”统领的责任。

5、病中被箭射死,与武力无关。

魏延;

1、一战庞德,斜谷口外与庞德公平单挑正烈,曹操命操营众将一起上前群殴魏延,魏延诈败而走。突入曹操中军射伤曹操,冲上山来捉曹操。被庞德半途闪出截住;庞德靠居高临下的优势,一上来就拼老命(奋力)厮杀,魏延退走后庞德不敢追击,反而护着曹操逃跑。此两战,表面看是魏延退却;一战是被操营庞德+众将群殴,吕布尚且要跑,何况魏延。二战是魏延身居曹操中军突袭,一击不中也必须退走。何况还有一个和自己不相上下的人,在占尽地利优势下拼了命的截住,活捉曹操已经不可能,只能退走。而且是轻轻松松的退走的。这里看出;实际上是庞德两战都居于下风。证明魏延武力不下于庞德,比之关羽,没有明显的差距!

2、疲惫状态下三十合平蜀中大将泠苞、第二次战数合生擒泠苞(一平一生擒)。战绩强于黄忠对泠苞(黄忠救魏延杀退泠苞,但泠苞逃跑中回身再战黄忠十余合打平=一胜一平)。生擒对方的难度大于打败对方。所以,魏延有不下黄忠的实力!要与黄忠当着刘备、庞统之面比武,也证明魏延不惧黄忠。

3、不十合败杨伯(无对敌标杆)、不十合败马岱(马岱输张飞也要近十合,张飞是被刘备阻止了追击,否则马岱也一样会放箭)。证明魏延武力与张飞比,也没有明显的差距!

4、树林中匹马突出,还大喊一声后,正面斩杀王双(王双标杆是打伤张翼,连斩蜀汉两将)。虽然属于突袭,但从树林冲到王双正面、还先大喊一声,魏延骑的可不是什么宝马。这么多时间王双居然还“措手不及”,可见魏延的速度之快,不是王双能比的!

5、襄阳战文聘,魏延数百人(并非正规军),对阵文聘的一军(正规军)。激战四五个小时,手下折尽,还能轻松突出襄阳城,毫发无伤的跑掉。这里表现出,魏延的混战能力极强。而且,根据《三国志通俗演义(明朝“嘉靖版”)》的描述,魏延出场就有“武艺独魁”的赞语。襄阳一战是魏延以数百人,鏖战文聘、蔡瑁、张允的数万荆州兵,还斩杀荆州兵近万人。才突出襄阳逃跑的。荆州三大将+数万荆州兵,居然奈何不了魏延数百乌合之众,还损失近万人。这里的魏延,简直就是“杀神”的存在!可能毛宗岗父子,看到把“脑后有反骨的反贼”魏延写的太厉害了、所以在“毛版《三国演义》”里。故意淡化了魏延的武力!

6、以马超为配合,拉出曹操身旁的空档,再旋风般返回,突入到曹操正面,也是先大喊一声,再引弓发箭,射掉曹操门牙两颗,几乎把曹操射个对穿。整个战术,极像今天的“特种兵斩首战术“。最终也是因为此战,此伤,令曹操彻底失去了再争汉中的信心,灰溜溜的退军回去了。只是不知为何;魏延每次的突袭,都要跑到敌人的正面,而且还要先大喊一声才动手?但也证明魏延对自己的能力自信满满、自负甚高,不屑偷袭行为!

7、街亭遇到张郃追击马谡,舞刀直取张郃,张郃回马就跑。魏延一气追了50余里,还”复夺街亭“。如果他只追四十里呢?那魏延就不会被司马父子的大军围住,张郃好不容易夺来的街亭,不是又给魏延抢回去了?而且,在陷入绝境的情况下,魏延没有像张郃那样”丢下众军,步行爬山越岭而逃。“起码证明,魏延根本没把张郃放在眼里。有人说魏延不如张郃,是根本没有看清楚魏延和张郃的几次交手结果。结果是魏延被围住的残兵,加入了王平的残兵也就万把人,对于司马懿的十五万伏兵来说,简直不成比例。却被魏延、王平在重围中”大杀一阵“,首先退却逃跑的居然不是魏延王平二人,而是张郃+司马懿父子及他们的十余万大军。三对二的斗将,十余万对万余的兵阵。这么大的优势,不但杀不了魏延,伤不了魏延,在占尽优势下还被魏延、王平这支”残兵“杀退了。街亭虽然蜀汉整体失败了,但这一战魏延表现出来的、再一次证明了;魏延具有极其强悍的混战能力!还能说张郃强于魏延么?

8、散关之战,张郃同样是看到魏延把守,没有打就命令退军。被魏延大杀一阵,死伤无数的狼狈逃跑了。足以证明,魏延强于张郃起码一个档次!只是,魏延对张郃的优势,还不足以单挑斩杀他而已。同样,无论马超、张飞,还是赵云,都只能胜张郃,而不足以斩杀!

9、诸葛亮和司马懿对阵时,跟司马懿说明;无论是斗将、斗阵、斗兵法任他挑选。司马懿手上的王牌是张郃,诸葛亮手上的王牌是魏延。诸葛亮不怕和司马懿“斗将”,自然对魏延的武力有信心,根本不怕张郃。而司马懿不敢选择“斗将”,当然是知道张郃打不过魏延。这里也证明了魏延和张郃两人孰强孰弱了!


从以上《演义》的这些战例来看,魏延的个人武力,与蜀汉五虎并没什么差异。三人的无论是单挑、混战、杀、擒敌将的质量来比较,魏延强于张辽,更强于甘宁。张辽强于甘宁。

从用兵来看,张辽八百破十万的作用,略强于魏延的”斩首战“逼退曹军(曹军在斜谷口被魏延拦住时,大军20万)的作用。但魏延的“斩首战”作用,远强于甘宁的”百骑劫魏寨“的作用!

所以,综合来说,以《演义》为基础比较时;魏延、张辽各有所长,难分高下。但均强于甘宁的综合战绩!

按正史看;蜀汉因为没有史官,缺乏魏延详细的作战资料。只有建兴八年的大破郭淮、费耀,第四次北伐的逆战司马懿,获甲首三千,把司马懿打的不敢再出战。与张辽的详细战功记述比,似乎有所欠缺。但仅凭这两次战功,魏延却是可以力压甘宁。


傲视苍穹39


如果仅就这三个人而言,张辽是独自一档的,甘宁和魏延虽说擅长的侧重点不同,但基本是一个水平线,两人都是武勇有余而智谋不足。仅仅讨论战斗能力三人差不多,但头脑决定的三人的差距。


伏桀


1、蜀·魏延 2、魏·张辽 3、吴·甘宁

其实魏延给演义小说给带偏了,让人们误认为魏延就是个脑生反骨的反贼,让人对他无感,其实不然,诸葛亮反对打压魏延这点是没错。魏延对蜀国一直是忠心耿耿,论武力,五虎将后无人能与魏延抗衡,论智谋,魏延是副军师,仅次诸葛亮之下,无奈的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刘备生前也是很看重魏延的,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了蜀国绝对的掌权人物,后主刘禅也对诸葛亮敬让三分,于是在蜀国,诸葛亮是说一不二。在北伐中,魏延多次献计皆被诸葛亮否决,认为他的计谋过于凶险而不可行,如果当时诸葛亮要是准了魏延的计谋,给魏延一万精兵另开一路攻打,或许北伐结局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早期时有刘备有五虎将,诸葛亮敢行敢做,到后期这些人都不在了,死的死老的老,诸葛亮便变得畏手畏脚起来,这也是魏延不满的地方,即使诸葛亮死后,魏延依然说

“丞相虽然身亡,但还有我呢,怎么能因一个人的死而荒废天下大事呢?”由此可见魏延的雄心壮志,他认为,蜀国太依赖诸葛亮了,导致诸葛亮一死全国都处在混乱不安之中。诸葛亮生前本就不太喜魏延,而杨仪费祎皆是诸葛亮的心腹,且都是后期的掌权人物,诸葛亮死后,这二人继承诸葛亮的“大志”,继续处处针对魏延,一个人要是在一个团队里被孤立,且处处被针对打压,时间久了,即使再忠心也会被逼的有造反之意。就如同当今社会,一个人在公司里一开始干劲满满,想在公司大展手脚做出一番成就为公司做贡献,无奈被同事孤立被处处针对打压,你说这公司还能呆吗?若是后期魏延和姜维联手,蜀国可立于不败之地,至少魏国没那么容易啃下蜀国。

先这样,后续再写


爱听民谣的美工


这里只谈“去演义化”的三国史。魏延、张辽、甘宁,这三人,可以用三句话来分析比较他们,即:

  • 经历略相似、结局大不同;
  • 论谋略,魏延北伐有奇谋,甘宁西进见智慧,张辽南拒显胆略;
  • 论武艺,三人势均力敌,论战果,张辽最好;

为方便起见,按三人去世年份次序来叙述。

  • 220年,甘宁病死,卒年约40到45岁间;
  • 222年,张辽病死,卒年54岁;
  • 234年,魏延死,卒年约50岁到55岁间;


第一, 经历略相似、结局大不同。

甘宁、张辽二人都曾是降将,其后受到重用而建立功勋。唯独魏延,出身低微,以刘备家兵身份而崭露头角、建功立业。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今重庆忠县)。甘宁年轻时候,是一个无业游民,拉了一帮小兄弟,携带弓箭,头上插上鸟羽,身上佩戴铃铛,不务正业、四处游荡,百姓一听铃响,便知是甘宁这伙人到了,时人称之为“锦帆贼”。

到了20多岁,甘宁突然改邪归正,开始饱读书籍、广学诸子之书。然后投刘表,但未受重用;改投黄祖,在孙权攻伐黄祖时,甘宁归附孙权,并受到孙权厚待。其后,破黄祖据楚关,攻曹仁取夷陵,镇益阳拒关羽,守备西陵,擒杀朱光。率百骑夜袭曹营,创造偷袭的经典战例。成为东吴 “十二虎臣”之一,官拜西陵太守、折冲将军,后病早逝。

(甘宁剧照)

张辽:

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今山西省朔州市)。曾从属丁原、董卓、吕布。下邳之战,吕布失败被杀,张辽被俘后归顺于曹操。

其后跟随曹操征战四方,战功累累。与关羽同解白马围,东海降昌豨,邺城攻袁尚,白狼山斩杀乌桓单于蹋顿,辽东平柳毅,淮南平陈兰、梅成。其最辉煌的战绩是合肥之战,曹操任命张辽、李典、乐进等守合肥,张辽率八百将士冲击孙权的十万大军,冲入孙权主帅旗下,令孙权惊惶失措,吴军溃败;以七千之众破十万大军,差点活捉孙权。经逍遥津一役,张辽名声大噪,威震江东,“张辽止啼”成为民间流传的传奇典故。后张辽病死,谥“刚侯”。陈寿《三国志》称其为“五子良将”。张辽为后世推崇,入武庙受祀,成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张辽剧照)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今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魏延究竟是不是降将?《三国志》予以了否定,说魏延“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而演义则说魏延先是刘表手下大将,后来投奔长沙太守韩玄,再在刘备攻取四郡时,从韩玄阵营临阵起义,而投奔刘备。

“部曲”一词,道出了魏延的低微身份。部曲,就是家兵。东汉末,黄巾爆发,军阀混战,世族大姓聚众自保,许多苦于战乱的流民便投靠这些世族大姓。于是部曲就再次大量形成,成为世族大姓的私人武装,他们承袭了东汉以来私兵的传统,作战时是部曲,平时是佃客,是且耕且战的武装农民。


(魏延剧照)

刘备入川时,魏延因屡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攻下汉中后,刘备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并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近十年。

刘备死后,随诸葛亮五次北伐,颇有战绩。北伐期间,魏延多次请诸葛亮给他统领一万兵,以“子午谷奇谋”,另路奇袭关中,但诸葛亮一直不同意。魏延因此认为才能被埋没,心怀不满。

诸葛亮死后,与长史杨仪之间积累已久的矛盾激化,相互争权,魏延败逃,为马岱所追斩,并被杨仪夷灭三族。

所以,甘宁、张辽、魏延,这三人放在一起,可以说他们的经历略相似、结局大不同,特别是甘宁、张辽二人,经历基本类似,魏延则显得特别一些。而他们的结局则大不同,甘宁早逝、未能封侯,张辽得以封侯、死后还进了武庙、得以受祀,而魏延则以谋反罪被夷灭三族、下场很惨。



第二,论谋略,魏延北伐有奇谋,甘宁西进见智慧,张辽南拒显胆略。

三人皆为方面大员,谋略上各有精彩,而且都在战史上留名。

先说魏延。

魏延有两项著名的策略,第一是“错守诸围”用于汉中守备,第二是诸葛亮北伐时的“子午谷奇谋”。

01 错守诸围

魏延为刘备赏识,刘备进位汉中王, 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 破格任命魏延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当时魏延军职较低,提拔他担任独当一面的重任,众人颇有疑虑。刘备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回答说:“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人至,请为大王吞之。”

很多人以为是魏延的豪气感动了刘备诸人,其实不然。这是魏延的作战纲领而已,魏延守汉中的策略:错守诸围,简称“围守”,即利用复杂地形,于交通扼要分兵驻围,一旦敌军来袭,则合兵打击。错守诸围之策延续数十年,终魏延之世,敌军无法入汉中,而蜀国灭亡前夕,姜维放弃了“围守”战术,改用“诱敌深入”,才丢了汉中这个蜀国的重要军事门户。

02 子午谷奇谋

子午谷奇袭,即仿效当年韩信出川线路,从子午谷轻兵急进,袭击长安。这是军事冒险策略,是魏延的惊天奇谋,如果成功,将把魏延推上中国古代十大名将之列。但因诸葛亮的反对而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没有得以实施,这也使得魏延不满诸葛亮,并为他后来身死埋下导火索。

再说甘宁。

甘宁西进之策,是他归降孙权后的献计,西进之策的核心就是捞足南北划江而治的资本,而不是北进与曹操争斗(后世南方割据也大多按此办理)甘宁西进分三步:第一步,图黄祖,据楚关;第二步,图刘表,谋荆州;第三步,进逼巴蜀之地。并且应先下手为强,不可落在曹操之后。孙权接受了甘宁的建议,在张昭等反对下决然西进,两征黄祖、终于拿下,可惜被曹操抢得先机夺了荆州。其后发生赤壁大战,三国呈现鼎立之势。但甘宁西进之策却一直是孙权的国策。

最后说张辽。

张辽没有提出系统的攻伐策略,但他通过大战逍遥津而取得的名声,就成为一种策略,即“威慑策略”,夸张到喊一声“张辽来了”,小孩都停止哭泣,有张辽在,东吴军队则士气受损,孙权几次北攻都受阻于此。这也成就了张辽的历史地位。


第三,论武艺,三人势均力敌,论战果,张辽最好。

甘宁有百骑闯魏营的精彩战例,所以孙权说:“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

可张辽以八百步卒攻孙权十万大军,战果和影响则不是甘宁能比的,武艺上二人势均力敌,但论战果,张辽则远远胜出,第二次合肥之战(逍遥津之战),差点活捉孙权,从而改变历史。

(张辽剧照)

魏延没有和甘、张二人交手,但其武艺和勇猛程度,应该可以和他们并驾齐驱。只是魏延个人德行方面比他们都逊色,其战功也没有那么出彩。甚至魏延死后,连孙权都骂道说:“杨仪、魏延,牧竖小人也。”,牧竖,就是放牛娃的意思,一方面是瞧不起他的低微出身(刘备的部曲,即农民兵),另一方面也看不起他的战功。

可我们今天来看,魏延至少也在名将之列,他的故事甚至就是一个从放牛娃到将军的励志故事。

关注(历史是最好的醒酒汤),分享“历史都是新鲜事儿”。


历史是最好的醒酒汤


甘宁,张辽,魏延……


云霆277


这个问题很好,魏延、甘宁和张辽确实可以放在一起比较一二。

武力上看,三国二十四将排名里有“二张徐庞甘周魏”。从这个排名可以看出两个问题,首先,这三个人武力是在同一档次的,放在第三句里面应该是第三档。都不是超一流武将,但都是独当一面的实力派战将。然后,这个三人的武力值排名先后顺序应该是张辽,甘宁,魏延。其实在同一档才重要,同一档次的排名先后则意义不大。

带兵打仗的综合实力上,我觉得排序是魏延,张辽,甘宁。魏延在蜀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这还是在诸葛亮的压制之下完成的。如果诸葛亮早点死,而且不带走魏延的话,那么蜀国的气数恐怕还要长很多很多。

张辽合肥大战已经证明了自己,曾经名动一时,连东吴的小孩子听到张辽的名字都不敢啼哭!既窥豹一斑,无需赘述。而东吴大将甘宁出身绿林,绰号“锦帆贼”,就是江匪湖霸的头子。为东吴效力以后作战异常勇猛,可以说忠勇无敌。而且甘宁酷爱学习,可惜毕竟不是科班出身。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还有很多欠缺,可怜寿命又短得很。

书说简短,休要饶舌。欢迎批评指正。


社会主义小书童


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魏延虽不在五虎将,但是蜀汉少数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因此知人善任的刘备令人意外的未用张飞,而以魏延守汉中。但魏延和其他二人相比,私德上有极大的问题,与杨仪之争,弄的三国人尽皆知。

甘宁出身锦帆贼,归顺东吴后屡立战功,和凌统的故事更是一段佳话;张辽更是以800破孙十万名声大噪,估计是三人中粉丝最多,名声最大的。

但正史的详细记载如何,我们还是来比一比他们实际的战绩如何。

魏延

魏延字文长,河南桐柏人。因为蜀汉自己不著史书,魏延的前半生不为人知,只记载魏延率领部曲随刘备入蜀屡建战功而被刘备封为牙门将军。

正史中并没有魏延战文聘、魏延杀韩玄、诸葛亮因魏延有反骨要杀他,全部是罗贯中编的。估计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结果却反而为诸葛亮引了大大的一波黑,而实际上诸葛亮是比较欣赏和重用魏延的。

刘备称汉中王后,迁治所到成都,想留一个大将镇守汉中。但是大家都以为会是张飞,连张飞本人都这么认为。等到刘备任魏延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后,全军都震惊了。

当时刘备大宴群臣,问魏延:“今天委爱卿以重任,爱卿将怎么守汉中啊?”魏延自信的说:“如果曹操举天下的兵来攻汉中,我为大王阻挡;如果只是一个将领带十万兵马来,我就为大王吞了他们!”刘备认为回答的非常好。等刘备称帝后,魏延被封为镇北将军,后又封封都亭侯。

刘备死后,建兴五年,诸葛驻守汉中筹备北伐,于是任命魏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剌史。

建兴八年,诸葛亮命令魏延向西攻入羌中,当时魏将费瑶、雍州剌史郭淮与魏延战于阳溪。魏延大破之,因功晋升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此后历次北伐,魏延都有跟随。在第一次北伐中,魏延提出了“兵出子午谷”但被诸葛亮否决。这里并不讨论子午谷是否可行,但是魏延用蜀汉差不多半数的精锐部队孤注一掷,表现出了其有极强的赌徒心理,且好大喜功,也为他今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后来诸葛亮五丈原病重,秘密嘱咐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负责自己死后的退军事物,令魏延断后,姜维次子。如果魏延不肯撤退,军队就自行开拔。

在蜀汉众臣中魏延和杨仪关系最差,据说到了只要两人见面就会吵架,魏延要拔刀杀杨仪的程度。但两人的确都非常有能力,所以诸葛亮在时,基本都是各大五十大板,抑制两人的矛盾。

这事三国人尽皆知,孙权就曾说过:“杨仪、魏延竖牧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

同时出于对两人的了解,最后为了保存蜀汉的为数不多的军队,这次诸葛亮站在了杨仪这边。

果然,诸葛亮死后,魏延坚决不肯撤兵,并想接管军队的指挥权。但因为诸葛亮临终的安排,魏延未能如愿,只能率部烧毁栈道,提前赶回。途中,杨仪和魏延两人分别上表告对方造反。但是刘禅难辨真假,便召董允、蒋琬商议,两人都更相信杨仪。魏延只有先占据南谷口,攻击杨仪,但是因为王平的呵斥,部曲们也认为此事是魏延不对,于是四散。魏延只能和儿子逃往汉中,但是被马岱追上斩杀,此后魏延被夷三族。

实际当时人们都知道魏延是不会造反的,只是和杨仪的个人恩怨,并想代替诸葛亮继续北伐。但是魏延的举动将蜀汉置于危险的境地,因此使人们暂时支持杨仪。而杨仪也因为人品不佳被众人怨恨,最终在建兴十三年被贬为庶人,不久后自杀身亡。

甘宁

甘宁字兴霸,重庆忠县人。少年勇武,好游侠,但不务正业,纠结了一大批少年,自任首领,每天搭弓带箭的到处游荡。又因为喜欢在自己身上系个铃铛,所以大家一听到铃铛响就知道是甘宁来了,被人们称为“锦帆贼”。

甘宁也并非到处打家劫舍,只要谁好酒好菜的招待他,他就和谁结交,但如果谁轻视他,他就带弟兄们去强抢对方的财产。

后来到了二十多岁的时候,突然醒悟,开始认真读书。之后投靠刘表,但是刘表不重用他,他又去找黄祖,但是黄祖也不重视他。

就这样,甘宁最终转投东吴,在东吴周瑜和吕蒙都非常看重和推举他,于是也开始被孙权看重,待遇如东吴老臣。

甘宁被孙权重用后,便献计攻取刘表,被孙权采纳后,于建安十二年(207年)和建安十三年(208年)两次西征黄祖,最终果然俘虏黄祖。此后,孙权分拨部分军队给甘宁,命其驻守当口。

后来甘宁随周瑜在乌林败曹操(赤壁之战实际历史记载极少,真实规模经过都知之甚少,甚至是否发生过都有不少质疑。),在南郡打败曹仁,但未能破城,后来献计先直取夷陵。

此后甘宁率军快速拿下夷陵,当时甘宁手下只有数百人,加上城中俘虏也刚好千人,却被曹仁派兵五六千围攻。甘宁镇定自若的防守数天,最终等到周瑜援军。

后来周瑜病逝,甘宁一直随都督鲁肃驻守益阳,防备关羽。

再后来,甘宁随孙权攻打皖县,身先士卒,亲自爬上城墙,攻破皖城俘获朱光,战后评功,吕蒙第一,甘宁第二。甘宁因此战升为折冲将军。

此后,曹操出征濡须,甘宁为吴军前部督,率一百多人口中衔枚,夜袭曹营,斩首数十级,而待曹军举起火把,甘宁已经退回。此战后,曹军信心丧失,驻扎一个多月后便撤军退回。孙权因此赞叹道:“

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

建安二十年(215),甘宁随孙权攻打合肥十几天不下,结果又遇到瘟疫,军队撤回,只留下一千多士卒,以及吕蒙、蒋钦、凌统及甘宁在逍遥津北岸。

张辽抓住时机,率军突袭,陈武战死,甘宁、吕蒙及凌统率军拼死抵抗。甘宁亲自引弓敌,并呵斥乐队为和不奏军乐,豪气凛然,大大提升了士气。最终保护孙权成功逃往南岸。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甘宁去世,历史上并为详细记载甘宁为何去世,但是220年前后几年,鲁肃、吕蒙、甘宁、蒋钦、孙皎等,包括蜀魏都有大臣名将突然病逝,应该与瘟疫爆发有关。并非演义中带病上阵,被沙摩柯射杀。

甘宁因为有少年游侠的经历,所以为人重义轻财,爱惜士卒,所以手下士兵都愿意为其效死。甘宁在黄祖麾下时,苏飞对其有恩,待黄祖战败苏飞被擒后,甘宁以死担保向孙权求情救下苏飞。

张辽

张辽,字文远,今山西朔州市朔城区人。张辽祖上就是汉武帝时提出马邑之谋的聂壹,但马邑之谋失败后匈奴和汉朝两边都怨恨,因此为避祸改姓张。

年少时作为郡吏,因为勇武过人,被丁原征召作为从事。丁原被杀后,士兵包扣张辽都归属了董卓,董卓死后又归属吕布。

二十八岁这年,吕布被曹操打败,曹操收降张辽,并封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此后数战有功,提升为裨将军。

破袁绍时,张辽奉命率军平定鲁国诸县。

建安六年(201年),与夏侯渊一起围攻东海昌豨,数月未能攻下,粮食即将用尽,商量是否撤退时,张辽通过自己的数日观察认为昌豨现在正在犹豫,可以劝降。于是假借曹操的命令招降昌豨,昌豨果然想降。之后张辽单人进入昌豨家获得信任,最终使昌豨归降。

建安八年(203年),随曹操在黎阳征剿袁谭、袁尚,因功代理中坚将军的职务。后曹操攻袁尚邺城不克,受命与乐进拔取阴安。

第二年,跟随曹操第二次攻击邺城,城破,张辽单独被派往赵国、常山招降沿山各路贼寇以及黑山的孙轻等人。

建安十年(205年),再度随曹操击败袁谭,张辽奉命率军夺取海滨,击溃了辽东的贼寇柳毅等部,封为荡寇将军。

建安十一年(206年),张辽率军攻打荆州,平定江夏诸县,屯兵临颖,受封都亭侯。

建安十二年(207年),随曹操征讨袁尚,在柳城遇乌桓,张辽出击,大败乌桓,杀死了单于蹋顿。

建安十三年(208年),荆州未定,张辽受命屯驻长社,夜晚军中发生叛乱。张辽与数十亲兵立于营中,稳定局面,并传令军中不想叛乱的都坐下。很快军中安定,张辽抓出煽动叛乱之人,将其处死彻底平息叛乱。

建安十四年(209年),庐江人陈兰、梅成作乱,于禁、臧霸讨伐梅成,张辽督领张郃、牛盖等讨伐陈兰。梅成诈降,在于禁退军后,又投奔陈兰,转入灊山据险自守。张辽亲自率军,打败陈兰、梅成,将二人斩首,俘虏全部叛军。因功张辽增加食邑,假节。

曹操征讨孙权无功而返,转而与刘备争夺汉中,于是留下张辽与乐进、李典率七千兵马屯守合肥。

建安十八年(213年),与臧霸攻破孙权江西营,擒孙权都督公孙阳。

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亲率十万大军围攻合肥。张辽趁孙权刚至立足未稳,亲率八百精兵冲击孙权本阵,孙权大惊失色不敢接战,知道发现张辽兵力稀少,才将军队收拢,层层包围张辽。张辽带数十人冲开重围,但见其余士兵未突围,重新杀入阵中,救出剩下的士兵。

经此一战,吴军锐气大减,围困合肥十多日始终不能攻下。恰逢当时发生瘟疫,孙权只有撤退,当时大军撤回江南,唯有孙权与甘宁、吕蒙、凌统等仅率一千人尚在江北。张辽看准时机,率各路人马追击,此战吴军大将陈武战死,孙权也差点被抓住。张辽因此升任征东将军。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位,升张辽为前将军,其兄及子都被封为列侯。此时孙权再次叛变曹魏与蜀汉结盟,曹丕封张辽为都乡侯,驻扎合肥防备孙权。

曹丕称帝后,封张辽为晋阳侯,增食邑一千户,共二千六百户。

黄初三年(222年)孙权向曹魏称藩国,张辽回军屯驻雍丘,途中患病。曹丕派刘晔带御医亲自前往诊治。

不久孙权又叛变,张辽乘船同曹休到海陵县驻防。同年带病的张辽依然击破吴将吕范,但张辽的病情也日渐加重,最终病逝在江都,谥曰刚侯。

正始四年(243年),张辽得享从祀于曹操。

对比

这三人当中,如果以最终成就和在各自国内的地位来说,无疑是张辽最高,魏延次之略高于甘宁。如果以战绩来说,也是张辽最高,这样和张辽历史上有更多表现和更详细的记载有关,魏延在汉中独挡一面也略高于甘宁,只是蜀汉相关记载实在太少。

但如果综合来说,魏延的性格情商却为他大大的扣分,因此落后与张辽和甘宁。所以最终排名应该是没有太大争议的,张辽第一,甘宁第二,魏延第三。


Rick潘维镛


要说仨人谁厉害,最直接就是看看战绩呀,三人张辽成名最早,也最有头脑,在三国期间一度担任曹魏的东门神抵御东吴,主导对东吴的战事,坐到一方主将充分说明他的能力了,主要想讲一下,陆逊火烧刘备,直追到夷陵,白帝,张辽能当机立断进攻东吴,在并未得到曹操将令时果断发动,不止体现曹操对他放心,从侧面更体现他的能力,张辽从一介俘虏,到一方主将,这就很说明问题!

再来是魏延,从武力勇略和战争的大局观来看不输张辽,从魏延提出传过秦岭直抵长安洛阳这条路看,此人胆大心细,当邓艾从此路抄到成都城一路畅通无阻,侧面看出蜀汉后期的疲敝,无兵可用呀,当持久战不可行的时候,魏延的险棋才可能是真正的正确之路,所以我说魏延武力没话说,但是,终于到但是,魏延是典型的武夫糙汉,早早被诸葛亮看穿性格,把握到了他的七寸,政治觉悟不够,😄不能把握时局,要我说正确的谋反步骤是,诸葛亮死了后,即刻领兵回成都,挟持刘禅逼宫,死于性格缺陷!

甘宁,作为被收编的地方武装,在东吴朝内没有靠山和派系,属于很好用的炮灰,就我看东吴数的上的官都是门阀势力的代表,派系内私交很好,而且很排外,看看诸葛瑾就知道,很早追随孙策的老人一直也只是边缘化官员,毕竟老家是刘璋势力范围,弟弟又是蜀汉的丞相,所以甘宁实在是最冤的,而且早期杀了东吴军方派系的凌操,凌统在叔叔辈的照顾下,一起牺牲掉了这个高价值的炮灰。甘宁厉害的只是水战,只是在赤壁之后,可以说没有很大的水战了,毕竟吃过在大亏曹操可不傻,而且感觉由于没有厉害的水军,曹魏蜀汉都避免和东吴水战,甘宁更失去了他水战的高价值,变成了东吴派系内巩固势力的不二祭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