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周易》到底值不值得研究?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意义在哪里?

姑苏志


周易非常值得研究,对现代社会更有意义!其理由如下:

1/学习传承《周易》是尽孝道。因为:周易的作者是三个圣人,即伏羲、周文王、孔子。

2/学习传承周易是爱国行为。因为:周易是国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明之总源头。

3/学习周易,大则治国安邦,小则独善其身。

4学习运用周易,可以指导人们趋吉避凶,少走弯路,乃至不犯错误。

5/学习周易,可以促进世界和平,天人合一。

古人云:不知易,不足以为君子。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不知易,不足以为将相。

所以,周易非常值得大家研究与应用!


国学金口诀


个人爱好所致,对《易经》产生了兴趣是从去年年末左右开始的。本人今年33岁。

本人对《易经》中易理比较感兴趣,据说还有卜筮的功能,由于还是研究的初级阶段,所以没有去想这个功能。

从很多评论的人中可以看出,有很大一部分人群对《易经》有不同的看法,说《易经》没有用处。如果我们反过来去想,真的没有用处的话,又怎会流传至今呢,一定有它存在的意义。

记得看过南怀瑾先生的一本书叫《易经杂说》,大概的内容是说,这《易经》啊,研究它的人,在古代都是一流的人物。

有没有用处,要自己去体会,总是听别人说,那只不过也只是别人说的罢了。觉着有用处,就学一学,觉着没有用处,我觉着也没有必要去抨击它。用处在于从中学到了什么,用到了哪。

个人觉着,用到了对的地方,从小的来说利己,也是有用处,从大的来说,帮助了他人,我还觉得挺开心的[抠鼻]。

因为现在好多资源都要收费去观看,所以,我喜欢把我学到的,以及手中有的资源全部免费供给他人,因为我觉得知识要共享,好的东西大家都学到了为之己用,利己利他,对这个社会也算做出贡献了,再远一些来说,也像是一个事业,就像《易经》中所说的一样,对于社会做出贡献,不求回报,得到认同,善始善终,这才是一份真正有责任有担当的事业。

话说回来,本人的确很喜欢《易经》,虽说还只是个初学者,不过从中体悟到的很多天地人之间的道理,真的对自身有很大的帮助!

本人也只不过是从业余时间来学习而已。

知识是学不完的,多学习一些有意义,有用处的,毕竟还是对自身有好处的。

有机会可以先看一看,我这里有免费的视频,虽说不一定是《易经》中真正的道理,不过可以去其糟糠,人嘛应该有正确的是非分辨能力的。您说对嘛!



闲学易经


第一个问题

《周易》肯定是值得研究的,这一点毋庸置疑。问题是,不是每个人都有必需的知识储备和勇气恒心来研究它。

作为群经之首,群经之始,它对我们民族文化的奠基作用无与伦比,很多的汉民族的俗语、谚语、成语、名言警句都出自于《易》。

第二个问题:

《周易》的现实意义依旧非常深厚和深刻。它真正的意义不是算命占卜,它揭示了“易”的绝对真理。世间万物没有不变的,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

以六十四卦的乾卦为例,就是说阳的变化。我们从下往上一爻一爻的分析,来浅显阐述它的现实意义。

  • 初九:潜龙勿用。

【译文】龙潜伏在水中,暂不宜有所作为。

【意义】就像一个了不起的天才,但还在胚胎里或者刚刚出生,他不可有所作为的,也不要给他什么任务,急于表现就很容易受伤。“勿用”不是不用,而是应该潜伏下来“充电”。此时,是人的懵懵懂懂孩童时代。

  •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译文】龙出现在田间,有利于大德之人出来治世,或者得贵人相助。

【意义】龙出现在田野,出现在地平线上,开始崭露头角,他跃跃欲试,但毕竟年轻,最好找到大德之人向他学习本事,指明方向。此时,是人的青年求学时代。

  •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译文】君子整天勤勤恳恳,即使在晚上都谨慎行事。虽有危险也不会遭受灾祸。

【意义】龙这个时候处于两卦交界的位置,欲上未上,欲下未下的尴尬位置,更应该不断精进,以免半途而废,即使晚上都没有放松。此时,是人轻年开始创业的时代。

  •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译文】游龙不时跃出水面或者下潜入渊。都没有祸患发生。

【意义】龙达到这个位置就跃到了上卦的场所,就像人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艰辛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回报,此时豁然开朗,可以高歌猛进,也可以退入深渊,都没有什么危害。此时,是人壮年家业略成的时代。

  •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译文】龙高飞于天。利于出来大干一场,或可得贵人相助。

【意义】龙达到九五之尊的荣耀地位,大权在握,可以任意施展自己平生的才华抱负。此时应该求得伟大人物的支持,替天行道,造福百姓。此时,

是人中年事业大成的时代。

  • 上九:亢龙有悔。

【译文】龙飞得过高,超过极限,会有过失。

【意义】龙飞到了顶点,事业到了顶峰,还像年轻人一样不计后果的冒险,结果陷入没有回旋的困境,所谓“物极必反”。此时,

是人老年事业失败的时代。

乾卦,是劝告人要像天道一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但是,在不同的时期要有不同的发展策略。

总结

通过以上的肤浅分析,各位看官,应该可以看出,《周易》能够成为千年经典,其生命力和指导价值是无穷无尽、千秋万代的。


武哥说文


周易至少有四大要点值得研究。

一、周易之辞美,文学创作者不读易与传可能无法写出大方之家类似的文章。文王、周公、孔子的文章那是非常大器天成的,心胸广大,荡然无私,理义幽奥,词语简朴,浑厚无比,一气呵成!读周易让人心中顿时忘我而思无邪!不愧为王候与至圣。不愧为美文。有兴趣的可以查一下,现代语言,许多词语来自于周易。

二、周易之象广矣大矣细矣微矣!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细如纤毫,微如尘粒。而一微尘里有一太极在,一太极有八卦在,八卦生万物,佛于华严经云于微尘国里转法轮。佛与易皆可于微尘中宣讲演化大道。世间万物、万事、万神、万人、万兽、万禽无不是用易象可以概括的。此处万者乃一切也。易范围天地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

三、周易之数即河图洛书之数等。而河图之数为总体,洛书之数为妙用。天地之数12345678910,天地之总数55,而天数13579,地数246810,天数25,地数30,而成变化行鬼神也。洛书之数123456789,共45。体用即100之数。古今中外之数学千变万化离不开12345678910而已。还有先后天八卦数,五行数,十二地支数,二十四气数,36天罡数,72地煞数,六十花甲子数,六十四卦数,365数,384数,天地万物总数等。

四、周易之理乃三教九流诸子百家三百六十行之根本。这样说是不是太大了?刘伯温云虽万象之纷纭,须一理而融贯。千变万化总不过一理。虽然三家,理无二致。道家之道无极。易由无极生太极,佛家华严三千世界图也是一个圆。三家本源相通,道理一致,只是现象当机因缘不同!

以上四点值得终生学习与研究!未必有理,仅供参考!


古道禅旅


值得研究。《周易》据说周文王所作,孔子为之作《易传》,奉为儒家经典。

然而,有两个不同版本的《周易》。

一是通行《周易》,周文王的《易经》部分合为一体。

《易经》六十四卦,按固定的因果关系排序,第一卦乾,第二卦坤,第三卦屯,,第三十三卦遁,,第六十四卦末济。

《易传》包括《彖》《象》《系辞》《说卦》《序卦》《杂卦》。

二是帛书《周易》,大不一样,《易经》与《易传》分离。

《易经》部分,一,卦符不同,为“一”与“八”形。二,卦名多有不同。三,卦辞爻辞多异字,内容大致相似。四,卦序完全不同,第一卦键(乾),第二卦妇(否),第三卦掾(遁),,第三十三卦川(坤),,第六十四卦益。

《易传》包括《系辞》《二三子问》《衷》《要》《缪和》《昭力》。其中仅《系辞》名同但文字不同。

同一个周文王作两套卦序不同的《周易》?同一个孔子作两套文字不同的《易传》?


有话少说


已经有这么多人对易经进行了所谓的“研究”,除了“博大精深”这种空洞的泛泛之谈,发现了什么“宇宙最高真理”吗?

有些人胡扯什么“易经之深奥一般人读不懂”,请问你你是读懂了说深奥,还是读不懂听别人说深奥?读懂了你倒是直接告诉大家深奥在哪里,问问你自己你成仙了吗?你是能飞翔还是能穿墙?读不懂你又何必鹦鹉学舌瞎起哄呢?

中国的积贫积弱,易经何曾起到一点点改善的作用?

曾仕强之流,是他们成仙了,还是给社会留下了了不起的教化学说?

如果你不承认易经的思维放在今天很愚昧,很落后,只能说明你自己很愚昧,很落后。

中国现存的“思想僵尸们”,别继续怡害我们的下一代,怡害我们的社会,拖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了。

思想僵尸们,如果不能把你们的思想送进坟墓,就请你们自己早点进坟墓,那就是对我们国家进步和发展的最大贡献!


我是谁谁是我谁是谁o


《易经》是哲学,是唯物辩证法。其核心内容是阴阳八卦。说的是:“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

“无极”是虚无,“太极”是混沌,都是指物质世界。“太极生两仪”,是说太极之中,包含阴阳。也就是混沌世界中,包含“矛盾”。—— 这种认知,不仅没毛病,甚至很精准。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推出八卦还没完,又通过两两排列,推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中,除了乾卦和坤卦,都是阴爻和阳爻的不同排列组成。可以理解成,矛盾世界的六十四种形态,也可以说是“宇宙模型”。现代计算机语言,就是直接学习了《易经》的方法,用八位二进制数(0,1),来作为机器语言,进行信息处理。

《易经》模型,更关注的是世界的矛盾性,以及无限性。按照八卦的逻辑,继续排列下去,结果无穷大,活脱脱一个今天的“大数据模型”。注意,这可是我们老祖宗,几千年前研究的学问,这是很了不得的。

通过以上简单分析,不难看出,《易经》不是迷信,更不是只有归纳,而无逻辑。恰恰相反,它是通过排列组合的数学方法,推导出来的结果。尽管,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儒、墨、道、法诸子百家,都给予《易经》不同的解释。但是,也无法掩盖或改变,《易经》作为科学发现,发明创造的事实!


好好先生140453599


目前来说,《易经》原本的的宗教效能早已过时了,但它既然在漫长的少典到商汤到武王时代都是华夏人的宗教(用来和天沟通),它对中国人性格的形成起到了很大作用,已经融入华人基因。

现在中国人也不再用《易经》指导时辰,预报天气(这是易经的初衷)了,那《易经》还有什么用呢?

其实,在人类全面把握自身和宇宙之前,都是需要宗教的。《易经》仍然是我们的宗教。我们相信它有无穷的力量,能“弥纶天地”,能揭示宇宙运行的奥秘(阴阳消长——物质和能量转换运动)。

易经告诉我们做事的原则,吉凶无咎的根据,这些在做人指导林林总总的今天仍有意义。

《易经》,用“错综复杂”,“站位待时”的神秘卦象指导人们的言行,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虽然对现代人来说有点“迷信”,但仍不失为一种判事决疑甚至预测的工具(可要真正懂《易》额,没有自信的话就不要用了)。

研究易经,不仅要吸取祖先的智慧,还要使用现代科学使之发扬光大。传统文化不可丢,希望能有一部分人才能致力于易经研究,即使“皓首穷经”也不为过。作为现代科学的一个对照,或者说对国学的继承,国家需要一点《易经》专家。

如上是鄙人的一些感想,希望“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能有些帮助。


嵩山道士


问周易值不值得研究!可以肯定的回答:不值得研究!

那是古人的纪录,那是纪录者的表述。古人为什么写周易?因为有太极八卦图!

太极八卦图,才是核心问题。好好研究太极八卦图,新的易经出现,也不奇怪。

还有一点,不是那方面的人,研究也是白研究,所以就告诉你:不值得研究!

不研究易经可以,不研究太极八卦不可以。没入道又研究不了太极八卦。

入道也分正邪,正也对邪也对,正邪不两立,战斗不止,致死方休。

明白人研究得正道,迷信人研究得邪道,邪道也坚持他是正确,也确实有正确之处。

问对现代人有什么意义?那就是让人有人样,让披着人皮的畜生现原形。

不发现缺点不知道应该改正什么。也就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以谦谦君子心接受一切,黑白各有所归。知死生之说,尽人事,听天命……

知世间万物之无限,知己之无知。生知足心,贪念消矣……

太极图八卦图洛书,神赐。五行河图易经,人著。人不自以为是,近神矣!(絮叨而已)


鹤羽


《周易》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占卜,涉及到的问题有天文地理,有军事,有政治有经济,有人们的命与运等等,可以称之为中国古代的一部巨著。但那毕竟是古代的文化,充满着一些封建迷信糟粕的东西,可借鉴的东西很少,这样的书籍,如果我们带着想丰富自己的知识的目的去闲看是可以的,并且可以在其中弃粗弃伪弃糟粕,而取精取华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我们带迷信的的观点和心理去读去学,并且去接受其内容就值不得了。因为,其内容说穿了就可以直接说是不科学的东西。如果说其内容科学而且有那么大的神力和那么多的神灵的话,党和国家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开办研究《周易》的大学了。然后用这样的大学来培养出无数的人才,并将这些人才用到社会的各阶层各领域里去。这样一来,国家就按其知识治国,治军,治学,治农等等。然后,不久就可以用神迷不知的手段暗暗地将那些想称霸全球的国家灭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