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戰機空中遇險 蘇聯專家斷定飛不回來 飛行員三起三落後做了個決定

空難無疑是最令人無助的災難形式,在空中可能產生無數的惡劣情況,而人力的挽回往往無濟於事。但是總有一些沉著冷靜、勇敢堅毅的品質在人力有限的作用範圍內發揮作用,力挽狂瀾。


在人民解放軍英雄的隊伍中,就有這樣一位空中英雄。

戰機空中遇險 蘇聯專家斷定飛不回來 飛行員三起三落後做了個決定

孫鄂軍,男,1957年出生,湖北省襄陽市宜城市鄢城街道人,中共黨員。歷任空軍航空兵第8師24團飛行員、飛行中隊長、副大隊長、大隊長、團副參謀長、主任。曾榮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功勳卓著,屬於我軍優秀的轟炸機飛行員。

轟炸機飛行員要求與戰鬥機有所不同,注重的是突防突擊,不斷降低飛行高度,同時縮短瞄準時間。

這項絕活兒最終也救了孫諤軍一命。

1983年11月2日上午,空8師23團孫鄂軍機組駕駛的89號轟-6飛機奉命在華北某地執行偵察照像結合殲轟合練任務。一件意外來臨地異常突然。

9點50分,89號轟-6飛機突然被參與合練的空24師71團顧金康駕駛的殲6撞傷,殲6墜毀,飛行員跳傘逃生成功。而轟6受損嚴重,水平尾翼以上的垂直尾翼全被撞掉,無線電天線被拉斷,對外無線電聯絡全部中斷。

垂直尾翼是什麼?它是保證飛機水平方向上的穩定性的關鍵,喪失了它,飛機很難保證筆直飛行。

左水平尾翼被撞出許多窟窿,最大的直徑達50公分。升降舵被垂直尾翼上撞掉下的一塊加強梁卡住,活動範圍只剩下正常時的三分之一。

這意味著,飛機連上升與下降都受到了嚴重限制。可以說,在一般人看來,這架飛機已經沒有可挽回的餘地了。

戰機空中遇險 蘇聯專家斷定飛不回來 飛行員三起三落後做了個決定

蘇聯曾有一批研發圖16(轟6原型機)的相關專家看到了孫諤軍的事蹟,他們的推斷是根本不可能飛回來。因為失去垂尾後,飛機的航向穩定性將不斷惡化,並陷入無法抑制的發散性增益荷蘭滾,最終結局無外乎失控墜落或空中解體。但孫諤軍及機組成員,在那個線傳操縱還不普及的年代,愣是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這時的飛機正成45度坡度以每秒30米的下降率急劇下墜。情況緊急,機長孫鄂軍和副駕駛員上官偉宏竭盡全力,果斷處置,終於改平了飛機。

機組全體人員置個人生死於度外,積極配合。9分鐘後,一個軍用機場出現在飛機的前下方,機組人員鬆了一口氣,總算要著陸了。

但當飛機降到1000米時,突然,孫鄂軍發現機場上空有碎雲,水平能見度較差,根本無法觀察地面情況,強行著陸可能造成飛機墜毀,他們的神經再次繃緊了,只能放棄著陸。

10點30分,他們飛臨一個民航機場上空,但跑道東頭和中間停機坪上停放著5架大型民航機,而且離跑道終端不遠處是一片建築群,強行降落可能造成危險與極大損失,於是他們只好被迫再度拉起準備迫降的飛機。

沒有時間了,再不著陸,燃料剩餘無幾了。所幸,吉人自有天相。10點45分,被撞傷的飛機來到了河北滄縣機場上空,這裡適合著陸。

戰機空中遇險 蘇聯專家斷定飛不回來 飛行員三起三落後做了個決定

可意外再次來臨,當飛機降到離地面只有50米左右時,之前已經被卡住的升降舵拉不起來,情況萬分危急。孫鄂軍和上官偉宏用盡全身力氣拉桿,終於拉動升降舵,使飛機機頭慢慢抬起,飛機安全落地。

這是一次前無古人,可能也後無來者的奇蹟。

為了表彰他們的英勇事蹟,空軍給孫鄂軍機組記集體一等功;北京軍區空軍給孫鄂軍、楊鏡秋、上官偉宏各記一等功一次;給同機組的領航員李永山、通信長郭寶興、馬海鵬各記三等功一次。

1988年11月11日,孫鄂軍被空軍黨委樹立為空軍優秀飛行人員。另一位殲6的駕駛員顧金康在事故後的第二年,飛行120多小時,消滅了錯忘動作,課目成績平均在4.5分以上,出勤率為100%,年終被師評為先進個人,立了三等功。1985年,各課目的訓練成績都是優秀,還被師評為優質安全飛行員。

然而,遺憾的是,英雄未能將奇蹟進行到底。1990年7月7日,孫鄂軍所在的轟6機組在汾陽機場起飛時,因為油門加得太大,尾噴口冒煙,地面指揮錯誤指揮中止起飛,導致飛機衝出跑道撞到土包後起火。航炮的炮彈殉爆,無法救援,英雄至此隕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