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英國打贏了一戰和二戰,可是國際地位卻一直在下降?


一個國家的國際地位,首先是由其軍事實力決定的,拳頭大的當然國際地位就高,其次是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等綜合國力決定的,綜合國力強大,其軍事實力才有可能長期保持強大。

英國打贏了一戰,又打贏了二戰,但卻從世界一流強國變成了二流,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大英帝國的本土只有英倫三島,國土狹小,資源貧乏,很難有大的發展,其日不落帝國的本錢在於廣大的海外殖民地,就是依靠海外殖民地的土地,資源,人口,大英帝國才算是大英帝國。

鼎盛時期的大英帝國版圖

二戰之後,英國的國力遭到極大消弱,美國的蘇聯的力量獲得極大提升,這兩個大國利用英國殖民地人民的覺醒,大力支持各個殖民地獨立,也就是猛挖英國人的牆角,直至英國人被挖空,國家整個坍塌下來。

被挖空後的英國,在地圖上想找到還得費點事

英國沒了殖民地,日不落就成為一個笑話,所以英國無可奈何地降為二流國家,尤其是第二次中東戰爭,英法聯手以色列進攻埃及,結果英法聯軍登陸埃及,卻遲遲無法取勝,被蘇聯發個最後通牒,不得不停戰,在全世界面前顏面盡失,徹底暴露二流國家的真面目。

英國人應當反思的,英國為什麼衰落了?其殖民地政策是徹底的失敗,沒有將殖民地當成自己的國土來經營,只是將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人民當成二等區域和二等人民,人家能不追求獨立嗎?

關注“麻辣戰爭”頭條號,專注戰爭謀略分析!


麻辣戰爭


兩次世界大戰都是輸家,唯一的贏家就是美國,美國既贏得面子和裡子,也就是說他贏得了一切,而戰敗國則是輸了面子和裡子。而戰勝國包括英國僅僅是贏得了面子。實際上也輸了裡子,英國的一切的都被美國所取代。英國留下只有昔日的榮耀和無限的回憶。

但為何美國可以贏得戰爭,發戰爭財,而英國卻不能,關鍵就在於戰爭的主動和被動,戰爭在英國的本土進行,是被動參戰,而美國則是遠離戰場,屬於主動參戰。是美國的戰略主動。在性質上是本質地不同,換句話說,英國原本不想打仗,是被迫參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所屬殖民地國家紛紛覺醒和獨立,要求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在國際金融美元取得和英鎊一樣的地位,而在國際貿易英國首次進入貿易逆差,而蘇聯的成立也使得英國失去最大市場,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殖民地徹底獨立。。大英帝國殖民地徹底分崩離析。在國際上也被美國完全取代,從一戰和美國並駕齊驅,而淪為美國的小弟。

應該說,英國的強大依靠的是海外殖民地和巨大海外市場所維持的。而戰爭一旦開始,海外貿易必然受到影響,這種依靠吸取殖民地利益和財富的英國,已經無法應對以本土經濟強勢崛起的工業化國家德國的挑戰了。一戰和二戰後隨著殖民地陸續獨立,英國沒有可吸取營養的市場和領地,不能維持龐大的軍隊和國際戰略,金融市場又被美國取代,國際影響力大幅降低。自然就失敗了。以前的戰爭是英國打別人,可以賺取大量的真金白銀和巨大利潤,而兩次世界大戰,英國完全就是入不敷出被動挨打,二戰英國徹底淪為一片焦土。也喪失了翻拍的機會和本錢。

再就是老大隻有一個,美國未來自身的崛起也必然“打壓”英國。在1945年英國向美國尋求經濟援助,美國在答應借出37.5億美元貸款同時,提出了在12個月內英鎊直接換美元的附加要求,這一規定直接削弱了英國海外力量,導致英格蘭銀行發生擠兌,英鎊的國際地位由此大為衰落。也就此決定了美元的霸主地位。本土的狹小也是英國無法再次崛起的主要原因,英國主體民族人口太少,無力同化殖民地族群,無法將殖民地人口徹底本土化。一旦民族覺醒,英國殖民地的喪失就是必然,而現在的英國已經無法自我修復來重新強大起來,他也只能逐步衰落。最最終和西班牙荷蘭一樣成為無足輕重的三流國家。

在國際戰略上,英國也存在巨大的失誤,美國的強勢崛起,就意味著英國必定衰落,世界上只能有一個老大。(包括後來跟美國競爭的蘇聯)。在國際戰略上,英國的策略是大陸均勢政策,在歐洲為“孤立主義”不允許兩強並立。限制和扼制法國和德國的力量。而美國為了強大起來。則奉行歐洲均勢政策,也就是有財大家發、雙方的戰略側重點不同,一個是要保住老大,一個是要奪取老大,大英帝國的沒落必然是一個新崛起的美國的最主要國的目標。(德國兩次世界大戰都是為了爭取當老大。)兩次世界大戰,美國都是在英國疲憊不堪的時候才出手,時機和策略運用的十分地巧妙。總之,英帝的衰落,這是必然發生的。無法避免的。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在一戰之前,大英帝國被稱為日不落帝國絕非浪得虛名。當時的大英帝國擁有強大的綜合國力,40萬精銳異常的陸軍,數百艘軍艦組成的皇家海軍相當於世界第二和世界第三海軍之和,2000多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提供給他數不盡的財富。

但是一戰卻讓大英帝國輸得褲子都要掉了,一戰期間英國一共向歐洲大陸派出了200萬軍隊,並且有史以來第一次進行了全國總動員,所有18至41歲的青壯年男子必須參軍服役。但是戰爭的殘酷讓數以萬計的人拒絕服兵役,很多人因此被判刑,甚至在獄中死亡。

最要命的是軍費的巨大投入,1918年政府預算佔到了GDP的38%,並且還要向美國大規模借債。

可見雖然戰爭的爆發地點並不是在英國,卻讓英國付出了非常大的代價。

一戰結束20年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又爆發了。這一次,英國同樣損失巨大,上百萬的人員傷亡雖然比不上一戰慘重,卻將英國的國力幾乎消耗殆盡。

不列顛空戰讓英國損失飛機1500多架,僅倫敦大轟炸就造成了4萬多人死亡和10萬棟建築的的毀壞。

(不列顛上空的德國飛機)

除了轟炸之外,德國人在大西洋的狼群戰術,讓英國的損失就更大了,當德國幾乎佔領整個西歐後,英國不得不從海外每週進口100萬噸的食品。為了困死英國人,德國和英國爆發了大西洋海戰。整個戰爭期間,美英共有2000多艘艦船被擊沉.損失的物資不計其數。

除了大西洋,在太平洋地區,皇家海軍遭到了日本海軍的毀滅性打擊。戰後,試圖恢復元氣的英國又面臨海外殖民地的獨立風潮。這對他來說無疑雪上加霜!

兩次大戰,讓英國人元氣大傷,讓他從世界一哥變成了三哥。

而在軍事上來看,第三都排不進去。所以,題主所說的英國人的國際地位一直下降,是非常正確的。


遊者走天下


簡單來說,英國打贏一戰和二戰也只是慘勝,其為了戰爭勝利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一戰時期,英國為了抗擊德奧聯盟派出相當寶貴的地面部隊,進入歐洲戰場,結果損失慘重。同時當時的德國也利用海軍封鎖英倫三島,使得英國的海內外貿易陷於停滯。二戰則更為嚴重,英國不僅要派地面部隊援助歐洲和北非,還要承受德國一輪輪的空襲。二戰英國國內的損失更要多於一戰期間。

除了本土的損失外,一戰和二戰嚴重打擊了英國的海外殖民地體系。英國世界霸權的重要基石就是其廣闊的海外殖民地,有了這些殖民地,英國才能被稱為日不落帝國。但一戰和二戰的爆發使得英國無法在有效控制殖民地,各個殖民地都在爆發民族解放運動。失去殖民地的英國不得不讓出世界霸主的寶座,淪為二流國家。


琺大庶吉士


英國為什麼打勝了一戰和二戰,還是不可避免的衰落?兩個詞:國體!機遇!

所謂國體,那就是英倫三島太小了,還沒有德國、法國和日本大,再減去愛爾蘭的一部分,甚至只相當遠中國、美國、俄羅斯的一個省、一個邦,沒有規模效應,怎麼成就大國?

本來英國是有希望成為大國的,那就是走俄國和美國的道路,以英倫三島為核心,逐步的鯨吞蠶食,擴大自己的國體,實現民族融合。但是大英帝國號稱日不落帝國,面積3300萬平方公里,很多土地都是孤懸海外,對本部的離心力太大,很難建立有效的控制。一旦大英帝國的殖民地發展起來了,很可能自己獨立去搞,美國就是這樣。

這個時候考驗的就是英國人的治理水平,但英國人玩國際政治搞平衡是高手,在殖民地問題上,卻還是重商主義和工業分工那一套,沒有把人家當一家人。連通婚、和親、軍墾等這些封建水平的政策都不會施行,也沒有過早的去遏制美國。等德國起來,英國拿出自己的家底一打,美蘇坐大,英國本部抽心一爛,也就土崩瓦解。

或許在某種程度上,這就是自然規律吧。


青年史學家


咱們不妨給英國也來上一個三段論:

第一段:幸運的日不落。當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還在沉睡的時候,瓦特的一把開水壺開啟了英國的工業革命時代,於是實名海盜船隊的皇家海軍就開始環球肆虐,征服各個還沒有開始工業革命的國家和地區,憑著堅船利炮,英國海軍無堅不摧,終成日不落帝國。


第二段:不做就不會死的英帝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英國在世界上的地位還是數一數二的。但英國為了分化瓦解歐洲大陸,一直對納粹德國實行綏靖政策,後來又為了引導希特勒進攻紅色蘇聯,愚蠢的把德國養大,喂強,然後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在和德國的戰爭中幾乎耗盡了國力,又在二戰後的殖民地獨立浪潮中被打回了原形,成為了一個二流的國家。

第三段:一味追隨美國的島國跟班。二戰後,大英帝國已經完全沒有了往日的榮耀,從日不落到小小一島,那種失落感恐怕是任何英國人都可以體會得到的吧。此時的英國除了死乞白賴的追隨美國狐假虎威外,似乎已經找不到更好的刷存在感的方法了,所以已經不知驕傲為何物的大英帝國就成了美國在世界上的兩個島國跟班之一,美國到處欺負弱小以賺實惠,英國就賺吆喝——大家快讓讓,世界警察來了,嗨,該你交保護費了,聽見了沒有?

現在,英國借間諜中毒案又狠了一把,可這副嚇煞人的兇樣不過就是一副熊樣,最後貽笑大方,成為世界的笑柄那是肯定的了。


蛙眼看天下


因為英國的實力不但相對下降,而且絕對下降。

一戰結束,表面上由於瓜分了戰敗國的勢力範圍,英國變得更強大,但實際上,英國工業落後的局面並沒改變。而對英國至關重要的制海權,也只能和美國平分。

最關鍵的是二戰。

其實,一戰結束後,英國已經看到了危機,所以一直在努力避免戰爭的爆發,以免自身實力受損,這就是“綏靖主義”。但在希特勒的步步緊逼之下,二戰還是爆發了。

英國本土狹小,力量主要來源於殖民地。

美蘇在二戰後雖然是死對頭,但在瓦解殖民體系的目標卻出奇的一致——畢竟,只有殖民地獨立了,擺脫宗主國的控制,美蘇才能把這些殖民地變成自己的勢力範圍。

而二戰後的英國實力衰落。既無法控制殖民地,又無法對抗美蘇,最後在民族自決的旗幟下,日不落大英帝國土崩瓦解。

其中,英國的外交失誤也起了作用:

英國曾經提出三環外交:即處理好英國與殖民地、英國與美國、英國與歐盟三個最重要的外交關係,三環中,英國處於核心,環環相扣,維護大國地位。

但實際上,由於英國曆史上歐洲攪屎棍的形象深入人心,又怕英國是美國插入歐洲的楔子,所以歐盟排斥英國。而美國又借美英特殊關係,趁機深入英國的勢力範圍,最後取而代之。三環外交,變得環環鬆動。

丘吉爾帶領英國打贏二戰,戰後卻被英國民眾趕下臺了。畢竟,希特勒對民族自決沒什麼興趣,如果英國跟德國合作,還可以保持住廣大的殖民地和大國地位。正是丘吉爾的堅持作戰,尤其是在蘇德戰爭爆發前,英國獨自承受來自德國的炮火,數百年積累的財富在戰爭中消耗殆盡。


雁去無痕ty


這是一個發人深思的問題,大家很難去判斷,為什麼英國經歷兩次世界大戰以後會一蹶不振,人說是戰爭的破壞,也有人說他殖民體系的崩潰,還有人甚至會扯到一系列什麼命運之類的問題,那我們今天就說一下英國為什麼會一蹶不振?

很顯然,戰爭對於一個國家的破壞力是十分直觀的,比如說德國,德國曾經有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對著德國的柏林的廢墟說過一句話德國人要想清理這些廢墟,至少需要20年的時間!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和德國之間展開了喪心病狂的互掐,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不列顛空戰。

英國面對德國空軍的強勢襲擊,在岌岌可危的情況下給架德國轟炸機。由於民航在倫敦市街區投下炸彈,丘吉爾立刻命令88架英國轟炸機針對敵人展開空襲,德國人震怒,雙方針對平民目標還有非平民目標進行了一輪又一輪喪心病狂的轟炸,令人深思的就是英國人通過這一次本國平民的背鍋擋,但英國軍事工業,尤其是空軍。可以說暫時苟延殘喘的下來,在這之後,對於德國人的戰略轟炸,美國人選擇白天的精確轟炸,而英國人選擇在晚上無差別轟炸!整個歐洲全部被炸成了一片廢墟。

對外戰爭的進行需要支付大量的金錢來維持戰爭,不說其他的軍事武器的採購,士兵薪水的之處還有國家各種各樣基礎設施的建設。這都需要錢,英國人跟德國人打了整整好幾年,在這幾年的時間裡面,英國人的錢包一直在那兒入不敷出。丘吉爾不惜得罪英國的權貴階層,選擇對第二次世界大戰進行買單,(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致使丘吉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立刻就被趕下了臺。

第二條英國殖民體系的崩潰已成英國為什麼他可以依靠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成為世界第一大強國呢,就是因為它的殖民體系,尤其是世界第一大殖民地國家,號稱日不落帝國。為什麼第一大工業革命和第二代工業革命對原料的依賴實在太嚴重了,也就是說沒有廉價的原料和廉價的勞動力,你根本就不可能大規模的發展。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英國手裡,有海量的殖民地,正是他建立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王朝,也就是日不落帝國的真正基礎。

對於這些殖民地掠奪他們的資源,維繫自己本國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然後將這些商品販售給其他國家,從中賺取利益,這就是英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但是很明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英國方面就放棄了自己的殖民體系!或者說有一些被逼無奈,缺少的大量勞動力和廉價資源。生產地的加入英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體系和第二次工業革命體系就沒有辦法繼續實施下去了。英國這個時候也開始覺得有些囊中羞澀。

讓民族獨立運動和世界思想的解放,使得全世界對於你英國原先那一套殖民地理論看都不看,你已經是個老傢伙了,乖乖的在地上躺著吧。

第三條過往的主要政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間裡面,證明已經徹底無效了,也就是著名的歐洲攪屎棍政策,以前英國人和歐洲人之間隔著一道英吉利海峽,雖然說不能算太遠,但是至少你想通過英吉利海峽攻擊到我。英國,你除非依靠海軍,海軍,我英國皇家海軍最強的你打的過來,所以我能夠一直奉行攪屎棍政策,而且不害怕你們過來報復,但是新時代的戰爭已經向英國人提醒了不止有海軍可以打到你的土地上,空軍也可以,那一道英吉利海峽對於空軍來說只不過是一道小水溝,我隨時都可以派飛機把你給炸平了,這一點比起美國來講,英國曾經的優勢蕩然無存。

如果說歐洲各個國家都經歷過第二次說大戰以後都平心靜氣地想要和平起來,那英國自然不需要考慮戰爭的因素,但是偏偏歐洲誕生了一個前蘇聯,英國人是坐立難安,我會去看美國對於前蘇聯態度,美國對於前蘇聯是一種對手,再加上那一種崇敬的態度在裡面,而歐洲人,尤其是西歐國家對於前蘇聯的態度就是憎恨。

英國也不敢像以前一樣那種直接跳出來挑撥是非,她也害怕被人揍,所以我們去看丘吉爾的鐵幕演說,實際上就是讓前蘇聯跳過英國,直接去跟美國對剛。美國和前蘇聯當時最恨的就是這個死胖子。

後一條,也就是美國在這其中謀利,即便日本人發動了珍珠港之戰,使得美國人被迫的拖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總統羅斯福仍然還是頂著壓力把大部分的美軍的主力全部放在了歐洲方向。為什麼對於他來講,日本只不過是順手解決的小菜兒,真正要解決的國家的大的戰略就是歐洲這個方向不僅要搶技術,還要搶錢,還要把這地方的人徹底的擺平了。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國會和前蘇聯斗的這麼兇的原因就是告訴你歐洲那幾個小國家不要蹦躂出來跟我鬧,否則不用我出手,前蘇聯都能直接把你給收拾了。

這個方面來講,前蘇聯和美國之間似乎達成了某種協議,說白了,現如今的俄羅斯就是美國人手裡的一枚棋子!普京所做的一切只是在擺脫美國對於自己這個國家的影響而已。


漩渦鳴人yy


英國一戰和二戰雖然勝利了,但是英國的實力卻被大幅削弱,整個國家開始走下坡路。英國的國際地位一直在下降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戰爭中英國被打殘,實力大幅下降。

一戰和二戰都是巨大的消耗戰,戰爭中英國付出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使其綜合國力大為損傷。英法聯軍更是被德國追著打,敦刻爾克大撤退才使英國得以保存部分有生力量。可見當時英國面對強大的德國,已無招架之勢,英國已失去昔日大英帝國的風範。

第二、英國殖民帝國土崩瓦解。

二戰後,民族解放運動風起雲湧,英國由於在戰爭中實力大幅削弱,已無能力繼續維持龐大的殖民帝國。殖民帝國的瓦解,也標誌著英國的徹底衰落。自此以後,英國不能從殖民地獲得鉅額的殖民收益,很難再有起色。

第三、美蘇的崛起,使英國更沒有了國際地位。

蘇聯崛起,一躍成為能夠和美國一爭高下的世界超級大國,戰後美蘇瓜分勢力範圍,主導國際事務。美國由於在戰爭中本土沒有受到迫壞,在戰時更是發揮了超強的工業製造能力,使其綜合實力成為全球第一,戰後和蘇聯共同主導國際事務。有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在,英國早已沒了國際地位。


銘蘇先生


不得不承認英國在經過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地位,確實在一步步的下降,從一個日不落帝國逐漸的下降,成為了一個歐洲強國,這樣的轉變。從一個世界上最強大的霸主,演變成了歐洲強國。這個與英國政府參與了第一次和第二次戰爭的原因,有極大的關係,特別是第二把次大戰過後,英國從美國以前的宗主國變成了美國的跟班國家。

其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英國完全可以不參與進來。因為當時的英國的海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希特勒非常畏懼英國的海軍。並且派出了高級官員到英國的倫敦希望和丘吉爾進行洽談,其目的是能夠和英國簽訂一項協議互不侵犯的協議,但是,卻遭到了英國丘吉爾政府的反對,並且將其派來的特使給予殺害。至此,激怒了德國的希特勒,於是德國向英國發起了襲擊,直到戰爭結束為止。

雖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和美國以及前蘇聯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但是,當第二大戰勝利的時候,全世界人民都在歡呼雀躍的時候,英國卻沉默了。因為看看英國以前在世界上佈滿全球的殖民地,幾乎消失殆盡,從一個日不落的帝國演,變成了一個地區上的強國,這就是英國為二戰付出的代價。

不光是英國喪失了在世界上的絕大多數的殖民地,而且英國還要為二戰留下的後遺症買單。德國對英國進行的打擊和襲擊,讓英國的許多城鎮都變成了一片廢墟,英國政府還要拿出更長的時間和更大的精力,以及更多的經濟來恢復重建。只是清理垃圾就得幾個年頭,才能夠將二戰時期的垃圾全部清理,對國家的重建也要花上十多年的時間,才能夠恢復到一定的水平,而不是全部水平。而這樣的浩大工程很顯然,將英國從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國拖人糾歐洲強國的行列裡面了。

一戰和二戰前,英國都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可以說英國幾乎是世界上的霸主,在全球各地可以說是橫行霸道,為所欲為。但是,二戰結束的英國怎麼樣呢?顯然已經不再是世界霸主了,也不再是世界強國,只能算是歐洲強國。

在二戰期間,英國和美國緊密聯合,對德國法西斯進行了開戰,並且取得了最後的成功。雖然英國在二戰期間,表面上獲得了整個二戰的巨大勝利。但是,回過頭來我們看看英國的實際情況,已經與戰前完全不同了。這個時候的英國,卻緊跟在美國的身後,對德國進行開戰,也就是說,在這個時候的英國已經確確實實的淪為了美國的跟班小弟,鐵桿盟友了。英國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和強大國家的地位,已經嘗失而淪為了歐洲的強國。

不知悔改和好大喜功的丘吉爾,依然伴隨著美國大搞國際戰略,而不顧英國人民的民生問題,以及國家重建問題。結果在二戰後進行的大選中,丘吉爾落選下臺。

英國人民非常的清楚,如果繼續和美國大個世界戰略,那麼他們就不會有更多的精力來對國家進行重建,英國人民不光是需要進行重建,而且還需要就業,還需要福利,還需要休養生息,而這一切都與丘吉爾的政策背道而馳,也正是因為這樣,丘吉爾在獲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巨大勝利之後,卻慘遭落選。

戰爭不是英國人民所需要的,而英國人民需要的是安家樂業。丘吉爾沒有給英國人民帶來幸福和快樂,沒有給英國人民帶來福利和吉祥。丘吉爾給他們帶來的是失去了在世界上的大片的殖民地,以及給英國帶來巨大的戰爭災難和巨大的戰爭損失。所以丘吉爾雖然在二戰有功,但是,英國而卻是有罪的。自此以後,英國就不再成為世界強國,而只能夠緊緊的跟隨在美國的後面,成為美國的鐵桿盟友,英國也從此失去了世界級的地位,而變成了歐洲級的強國,直到現在英國也只能是歐洲強國,而在世界上早就沒有英國的地位。

在許多英國人的眼底,英國從一個日不落帝國淪落成為了一個歐洲的強國,這樣的落差完全歸咎於丘吉爾的二戰政策導致了英國的沒落。所以英國在國際上的地位逐步的下降,是由丘吉爾一手造成的,而這樣的下降,直到現在為止,也不可能繼續恢復上去,相反的會逐步的下降。在未來的時候,英國有可能不再是歐洲的強國,而是歐洲的二流國家,所以英國的輝煌已經過去,英國的輝煌歷史將不會重演,英國從二戰後就越走越沒落了,直至永遠的沒落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