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寶寶在美國的“胃食管反流”歷險記

寶寶在美國的“胃食管反流”歷險記

大J的話

小D曾經是“吃飯困難戶”,最嚴重時我每天是靠滴管一毫升一毫升打進她的嘴巴。俗話說,久病成醫,這一路上我自己總結了不少關於餵養的心得。今天是第三篇。(公號回覆“餵養”看其他文章

小D的提前到來就是一場歷險記,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們不斷和她一起“打怪獸“。好多”小怪“(比如脫氧、病毒感染、早產兒視網膜病變)都被我們打倒了;有的”大怪“(比如腦積水)我們還沒正面交鋒。這條“打怪”路上,有個看似不起眼的“小怪”卻糾纏了小D整整7個月,甚至差點奪取了她的生命。這個“小怪”就是胃食管反流。

噩夢的開始

從NICU出來後第四天,午睡時突然有幾聲咳嗽,我去看她時,發現她臉色蒼白,嘴唇發紫。我當時就嚇得腳發軟,抱起來使勁拍,她才緩過一口氣。由於她有腦部出血歷史,我們怕有其他問題,就送她去急診室了。於是,在NICU住了115天,出院回家還不到一週的小D, 又重新住院了,住了4天,全身一番徹底檢查,最終確診是胃食管反流。我那時還覺得挺奇怪,胃食管反流不就是吐奶嗎?小D從來不吐奶啊。

小D的腸胃專科醫生告訴我們,一般寶寶都會吐奶,但如果寶寶持續出現一些異常的表現,就需要警惕是胃食管返流了。胃食管反流又分顯性和隱秘性(silent reflux) 兩種。隱秘性胃食管反流是指胃裡的食物流到食道後沒有吐出來,而是又回到胃裡。隱秘性胃食管反流對寶寶的食道是兩次灼傷,容易忽視,傷害更大。

小D就是典型的隱秘性胃食管反流,胃裡的食物返上來,但沒有吐出來。由於她是午睡平躺,返上來的物質沒有從食道原路返回,而是走到了氣管,所以就導致了她出現一口氣沒緩上來的情況。大J至今回想起這件事就後怕,如果當時她咳嗽,我沒及時去看她,後果真的不堪設想。

那如何區分寶寶是胃食管反流呢?小D的腸胃專科醫生告訴我,以下這些異常現象是胃食管反流寶寶的主要表現:

  1. 幾乎每頓都會出現好多次乾嘔或者噎住;

  2. 喝奶時或者一小時以後,經常出現打挺或者其他難受的動作;

  3. 幾乎每頓嘔吐,特別是噴射狀嘔吐;

  4. 沒有喝奶的時候也經常出現吞嚥動作;

  5. 長期有耳朵感染;

  6. 長期有酸的口氣;

  7. 長期拒絕喝奶,即使餓了;

  8. 長期不長體重;

  9. 睡覺當中,會突然大哭而醒

    如果寶寶出現以上至少三點情況,那就可以考慮是否有胃食管返流了。以上這些現象也是確診胃食管返流的主要指標,如果還有疑問,醫生會建議做鋇餐測試,就是讓寶寶吃一種特殊的液體,然後就用X光看之後半小時內這個液體的走向。有胃食管返流的寶寶,大部分液體是會返上來的。小D沒有做鋇餐測試,她符合了以上7點,是毫無疑問的有胃食管返流的寶寶。

    寶寶在美國的“胃食管反流”歷險記

    掉以輕心,如釋重負

    在醫院住了四天後,小D出院了。腸胃專科醫生給了我們一些建議,讓我們先在家實施起來,看看能否控制小D的胃食管反流。如果不行,再考慮用藥。

    1. 把嬰兒床墊高30度 -- 寶寶平躺時,胃食管返流會加重。把床頭整體墊高後,通過地心引力,可以讓食物更容易留在胃裡;

    2. 餵奶少量多次 -- 每次餵奶都不要餵飽,奶裝滿胃更容易有返流;

    3. 餵奶過程中多拍嗝 -- 好多胃食管返流寶寶有時一個大嗝就會把之前吃的奶全部吐出來,所以餵奶過程中要多停幾次拍嗝;

    4. 喂完奶後豎抱30分鐘

      -- 這也是通過地心引力,讓寶寶吃的奶儘可能多在胃裡停留消化;

    5. 把奶加厚 (需醫生同意下進行)-- 在兒醫同意的情況下,可以把奶加稠,讓奶更容易停留在胃中。已經加輔食的,可以加米粉增厚;未開始吃輔食的,可以用食品增稠劑加厚,但一定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大J聽醫生的建議後,心理更放鬆了,好像也不是什麼嚴重的病嘛,藥都不需要,沒想到後來發生的事情,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寶寶在美國的“胃食管反流”歷險記

    反反覆覆,幾近崩潰

    小D出院後,我們就一直採取以上前四點,一開始的兩週感覺挺奏效。結果,第三週開始,小D一到餵奶就哭,儘管每次也都能吃完,但每次都是邊哭邊吃。 這時,小D的腸胃專科醫生建議給小D吃一種控制胃酸的藥。也就是這時,大J才明白, 原來胃食管反流是無法要藥物治癒的,除了做手術,就是等寶寶慢慢長大自己好了。給的這個藥,只不過是通過抑制胃酸,緩解反流物對於食道的灼燒對寶寶造成的不適而已,也就是說是“治標不治本”。

    用藥三天後就看到效果了,喝奶時哭鬧明顯少了;一個月後,她又開始出現餵奶就哭,不餵馬上就不哭,邊喝奶邊打挺。奶量急劇下降,一天邊哭邊哄也只能吃400毫升。於是,我們又帶小D去看醫生。醫生聽完我們的描述,每次總是先看她的生長曲線,小D儘管奶喝得不好,但卻是一直在一條生長曲線上的。所以醫生總會說,沒問題的,好多胃食管返流的寶寶都會掉體重的。那她現在的情況怎麼辦呢?醫生建議就是加大現在的藥量。

    於是一樣的情況發生了,加大了藥量後的前兩週情況改善,後來又不好了。再去看醫生,由於現在這個控制胃酸的藥量已經是最大劑量了,醫生就建議讓我們改用另外一個藥,是用來控制胃酸的同時修復灼傷的食道。接下來,一樣的情況又發生了,當這個新藥也用到最大劑量後,醫生讓小D把之前吃的那個藥再加回來,同時吃兩個藥,都是最大劑量的。是的,你們也猜到了,一週後,小D又不肯喝奶了。

    而最可怕的事也發生了,那時小D已經矯正快7個月了,已經是個有自己想法的寶寶了。由於長期胃食管反流讓她把“喝奶”和“痛苦”聯繫在一起了。 她開始更大聲、更堅決地和我們反抗,都還沒看到奶瓶,只要看到圍兜,她就開始大哭,打挺,腳亂蹬,想要逃離這個地方。每次餵奶,幾乎都要花上一小時,而前45分鐘,她就是一直一直在哭,直到哭到精疲力盡,我們才能勉強喂一點迷糊奶。就這樣,一天六次的哄她,她哭,吐奶,換衣服,我和老公都已經心力交瘁了。

    寶寶在美國的“胃食管反流”歷險記

    峰迴路轉

    一次偶然的機會,大J認識了一個媽媽,她家寶寶和我家情況幾乎一模一樣,吃的藥也一樣。如今這個寶寶已經完全好了,那個媽媽聽完小D的 故事,建議我考慮一下小D是不是奶蛋白不耐受。

    第二天,我就和小D的腸胃醫生打電話,詢問她的意見。她和我解釋說,奶蛋白不耐受,的確是胃食管返流的一個原因。有些寶寶的消化系統無法消化大顆粒的奶蛋白,從而會出現返流。對於奶蛋白不耐受的寶寶,如果是母乳的媽媽需要完全忌口奶製品,不僅僅是牛奶,而是任何含有牛奶原料的食品;如果是奶粉寶寶,需要吃深度水解配方奶粉。但她也說了,奶蛋白不耐受的寶寶,通常大便是會帶血或者有粘液,但小D從來沒有這樣的情況。

    儘管如此,大J還是準備試試看。那時, 大J正在慢慢斷奶中,已經是混合餵養了。我就把奶粉全部換成那個媽媽建議的特殊配方奶。當小D喝了這個特殊配方奶三天後,第一次,真的是第一次,喝奶不哭了,她主動張開嘴要喝奶,而且她喝到一半對我笑了! 那天,我都以為自己在做夢,將近八個月,面前這個喝奶就大哭大叫一直打挺的寶寶竟然對我笑了!一週後,她吐奶的情況也明顯改善。再一週後,她的奶量直線上升,竟然會吃不飽了。

    寶寶在美國的“胃食管反流”歷險記

    回想那段“打怪”的歷險,我和老公反思,以下幾點是我們的心得:

    1. 嬰兒一般吐奶和胃食管返流不是一件事 -- 國內對於胃食管返流的認識不普及,我們當時和我媽媽說,她就說我們大驚小怪,說就是吐奶。其實不是這樣的,一般的吐奶不會影響到寶寶的正常作息。如果影響到寶寶喝奶(哭鬧、打挺、不吃)和睡覺(總是睡到一半大哭醒來),甚至引起炎症(比如耳朵感染),那就要引起重視;

    2. 相信媽媽的直覺 -- 我們一直都過於信賴醫生了,每次去看腸胃科醫生她都說小D沒問題,只是因為她體重長得好。但其實她每次喝奶就哭鬧,這就是問題。她無法說話,這是她唯一可以表達她不舒服的方式。如果可以重來,我一定會堅持表達她的不舒服,讓醫生進一步檢查,而不是進入“用藥--反覆-- 再加藥”這樣的怪圈;

    3. 不要遺忘“奶蛋白不耐受”-- “不耐受”這個概念,在國內也不普及。而且這個其實也很容易被腸胃科醫生忽略,如果寶寶有胃食管返流,請第一時間先考慮這個原因,該忌口就忌口,該換奶粉換奶粉。

    今天回覆“奶粉”看看那個曾經幫助我的媽媽推薦的三個品牌特殊配方奶粉


    大J,座標紐約,曾經知名外企經理,現全職媽媽,分享在美國學到的育兒知識,沒有理論翻譯,只有在兒醫指導下的實踐心得和運用企業帶人智慧的聰明育兒方法。暢銷書《跟美國兒科醫生學育兒》、《跟美國幼兒園老師學早教》的作者,微信公眾號:

    大J小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