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這是不是元青花呢?

afy1


你好,你這個“元青花”首先是青花髮色過於偏藍,缺乏元青花蘇麻離青料的呈色濃豔,伴有分佈自然黑色氧化鐵的結晶斑點。然後是畫工不如元青花嚴謹,紋飾風格也相去甚遠,底足和器型風格也不對,最後就是火氣太重,賊光太甚。綜上所述,你這件纏枝蓮紋敞口荷葉碗是典型的現代低仿品。


&元青花飛鳳紋盤,現藏於德黑蘭阿迪比爾寺國家博物館。

元青花所用鈷藍是在波斯藍的蘇麻離青料的基礎上改良之後的結果,而非直接使用。進口青料含鐵量高,含錳量低,所以我們又稱蘇麻離青料為高鐵低錳料。蘇麻尼青料中的氧化鐵在還原焰中燒後呈黑色,會形成黑色結晶斑點。而國產青料則正好相反,是高錳低鐵料,所呈現的顏色是藍中泛出紫紅色調。
&蘇麻尼青料的呈色效果。



&元青花殘片標本

蘇麻離青料所燒造出來的瓷器,線條比較粗狂,並有暈散現象,而國產青料線條精細而穩定,暈散現象不明顯。元代時期除了出口之外,也生產了梅瓶、香爐、玉壺春瓶、高足杯、觚、碗盤等傳統樣式的生活用品,而這些產品有用蘇麻尼青料的也有用國產青料的,所以蘇麻尼青料並不是判斷是不是元青花的可靠標準,還得結合紋飾、胎土、器型等綜合判斷。
&蘇麻離青料和國產青料的比較


元青花的髮色特徵,不同於以後的洪武、永樂、宣德時期的髮色。放大看的話,可以看到深色結晶斑的表面群形成的獨有的網狀特徵,這是識別真偽元青花的重要依據之一。但也有施釉比較厚、溫度偏低而釉面氣泡密集,可能會看不到這種網狀特徵。所以判斷元青花的真偽是一個嚴謹的多學科結合的判斷過程,不能因為某一個特徵有元青花的特徵而忽視其他暴露的問題。


&元青花的黑色斑點上的網狀特徵。

元青花目前存世不多,基本上都在博物館或者實力藏家手裡。目前市場上只可能有仿品,不可能有真品,大家一定要小心購買。


風雲說收藏


大英博物館館藏龍紋象耳尊

從這位藏友給到的三張圖片,可以初步判定為現代低仿品,還是氣窯燒製而成!

下面從我個人角度分享五個鑑賞元青花的基本技巧,往下看,一一給大家道來。

第一、首先,我們要學習如何區分柴窯、氣窯、電窯?

元青花肯定是柴窯燒製的,大多數的低仿品都是用氣窯和電窯燒製的,唯有高仿品用柴窯燒製。燒製一窯子的高仿品需要25萬噸松柴,成品率低,即使是燒製出來,也無法仿製出時代與歲月的痕跡,成本很高,代價極大。

柴窯、氣窯、電窯燒製的元青花各有何特徵?

柴窯燒製的成色藍豔內斂,氣泡大中小,形態各異,成串珠狀;

氣窯燒製的成色張揚狐媚不耐看,氣泡不均勻,要麼大,要麼小;

電窯燒製的著色穩定,不暈散,氣泡一致,沒有元代時期的豪放。

民間收藏的元代纏枝蓮龍紋溜尖獸耳罐

第二、如何分清純天然的青花料和化學青花料?有什麼技巧?

眾所周知,我們元代的青花瓷,使用的青花料是國產料和進口的蘇麻離青(也稱蘇勃離青),簡稱蘇料。國產料發黑、灰藍、下沉、著色穩定,也有暈散,但沒有蘇料的豪放、藍豔發紫,暈散均勻,凡過筆處都有呈棕色的礦物晶體,從表面上有錫光反應。


第三、如何區分元代的釉水?

元代釉水大致分為樞府卵白和青白釉,其共同特徵滋潤、乳濁感強,深邃,玉質感強烈。青白釉呈鴨蛋青,橘皮紋遍佈整個器身。元代使用的是吹釉和蕩釉兩種施釉方式。(內部不施釉,不修胚)

第四、畫工?

元代的畫工是急促、豪放、滿工而不失協調,筆筆出尖,紋飾多層、多樣,有海水紋、雲紋、纏枝蓮紋、焦葉紋、龍紋等。大家可以多參照館藏!給大家分享幾件館藏和民間藏家的精品。


第五、拉胚和器型工藝。

罐內接胎痕

元代的整器大件的是由四段三接或五段四接拼接燒製成型的。有兩種工藝,一是分段拉胚,二是分段模製、拍胚。真正元代的東西無論是出土或者傳世,都有他無法泯滅的特徵。望各位藏友認真領悟“潤”,您懂了“潤”,就是鑑別元青花的高手,望各位藏友在收藏的道路中認真領悟、學習。

通過以上五點總結,藏友的這件元青花不符合任何一點特徵,故鑑定為現代低仿品。


搗古俠


從器形看具備元代青花特徵,釉色微微的閃著光澤胎釉略顯暗淡,髮色穩定有少量黑色鏽斑,表面平滑。不見內壁,足底內凹圈不規則,顯色出淡清藍,少量氣泡大小可見,由此我不看老。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我從博物館拍的幾張真品細節圖





從真品細節來看不難分辨其疑點是表面平滑顯色淡清。

元青花的趣事也可作為堅定事實

元代青花在歷史上來看是非常有趣的。元人不愛後人熱衷。我看過一篇報道,5-60年代開始我國逐漸組織起了考古工作。海內外記錄在冊的元青花一共600於件。就這個數字是非常驚人的,唐代瓷器存世量數以倍計。為何現在大名鼎鼎的元青花這麼少呢?

我們來看一段歷史

元朝1271年由蒙古族建立,定都大都也就是現在的北京,五朝十一個皇帝,歷經不足100年。這小100年裡忽必烈創元后就一直沒閒著打日本打越南打緬甸等等始終就沒閒著,到最後還誰都沒打過。原因是馬背上民族沾點海戰就暈菜。

總結

馬背民族又連年的戰事,所以元代人對青花瓷沒什麼特殊的好感。景德鎮製作的一些青花多用來外交,今天打不過日本送你幾車,明天打不過緬甸在拿走一些。反正青花瓷在國外人看來如獲至寶一般,所以這也是國內外存量差不多的原因。

特點



元代青花紋路比較密集,圖案多為纏枝,雲頭,牡丹,人物等。其中仿品人物圖案較少,因為臨摹出來的人物開臉呆板表情木納。

還有元青花民窯很少,馬背民族喜歡銅器,因為不易碎,所以問世的大多是精品也就不難理解為何頻頻拍出天價了。

手機碼字實屬不易,您的關注點贊轉發是八斗君的最大動力。粉我必回。

八斗兄


和元青花一毛錢關係沒有,全是現代化學料仿,下圖為真正元青花蘇泥勃青料!











心深似海


從圖片看,可以一圖斷真假,新仿元青花哦。青料就不對!

古玩有風險,撿漏須謹慎!如何練就一雙撿漏的慧眼? 古瓷學院常年開展古瓷鑑定培訓,我們的方法簡單實用,一學就會,讓您迅速入門,在短時間內成為鑑定高手。我們的方法是獨創的,在其他任何地方都學不到的方法。目前有“鑑定入門班”、“古瓷鑑定基礎班”、“古瓷鑑定絕招班”,歡迎報名隨到隨學。關注“古陶瓷鑑定學堂”公眾號,可獲取報名方式。


古瓷古玩古董鑑寶收藏


不是,低劣仿品。看底就不對。


博古玩收藏


這是新仿。理由:一,釉不對。元青花釉走白中泛青。你這個明顯發青,應該是現代釉料的結果。二,青料不對。元青花大件是蘇麻離青。蘇麻離髮色深沉,如大海,你這個太飄。三,胎不對。元青花胎為麻倉土,像玉,有火石紅,你這個是現代球磨灰胎。四,畫工不對。看葉尖吧,元青花葉尖自然順勢扭卷。五,工藝不對。元青花胎旅紋粗獷自然。你這個胎的旅紋太細。五,沒有老像。如釉光漂,無玉質感,胎膩,無老氣。六,神韻不對。總體特徵。多看真品就明白了。


雨余天文物史


元青花胎釉分三四種、鑑定元青花首先看青料、蘇麻離青特徵……然後是胎釉的老化、畫工神韻、胎骨是否系麻倉土或者說麻倉土和瓷石的二元配方胎。然後看修胎……最後是微觀老化痕跡鑑定,胎骨胎釉老化痕跡鑑定。










厚德載物XJQ


這位朋友,首先你這件瓷器不看老。想知道是你是元青花,要對元青花有個初步的瞭解。青花發現在唐代,宋代沒有青花。元代異軍突起,亭亭玉立,突然成熟。元代青花,大器精細,存世量少。

首先說說器型,大器有大罐、大盤、梅瓶等。



其次是青花料,2009年國家已經研究證明,青花料為進口料,是不是蘇麻離青,有待研究。有鐵鏽斑,有暈染現象。



再次就是紋飾,紋飾多畫人物、動物、花卉。人物戰爭題材、戲劇題材多。花卉題材,牡丹、蓮花題材多,動物題材多以龍鳳麒麟為主。


我感覺作為收藏愛好者,多讀書多去博物館,多實踐才是正路。


瓷器背後的故事


大新活,不是元青花,是仿元青花。從胎質到青花髮色,從畫工到釉面與元青花相去甚遠,看到這樣的東西還是捂緊錢包,離得遠些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