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空降兵撿汶川地震遇難女孩日記 保存十年還其父母

空降兵撿汶川地震遇難女孩日記 保存十年還其父母

賴鵬將零散的紙張一張一張拼湊起來,按照時間順序重新整理成冊

空降兵撿汶川地震遇難女孩日記 保存十年還其父母

賴鵬當年參與救援的照片

空降兵撿汶川地震遇難女孩日記 保存十年還其父母

邱澄澄母親展示手機裡女兒唯一的一張照片

這本十年前的日記終於找到了它的主人家,拾得者賴鵬也終於了卻十年的心願。

滿目瘡痍已重回蔥綠;悲傷哀慟化作生的動力。

當年,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感動和激勵著成千上萬人收起悲傷,重建家園。

10年裡,這些閃亮的名字,已化為一個共同的符號,成為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的一部分。

他們的經歷就是我們的經歷,他們的成長就是我們的成長,他們的收穫就是我們的收穫,

他們的意志就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日記裡提到最多的

是學習點滴

和對大學的憧憬

日記第一篇開始於2007年7月,止於2008年5月9日。邱澄澄的日記裡提到最多的,就是高中的學習點滴和對未來大學的憧憬——

2007年10月2日,她在日記本上寫下對未來的承諾“英語,我一定要搞上去,Yes, I know I can。”“衝——四川大學 等我喔!”

2008年1月14日,記錄了對期末考試成績的不滿足,“將來的生活有80%都是由現在造成的”,也偷偷講述了“我認為男女之間一定有純潔的友誼。”

2008年3月9日,是一次朋友之間的專業對談,“今天,我和王麗談了有關專業的東西,我真的發現競爭太激烈,只有不斷夯實基礎,才有勝利的機會。加油!”

2008年4月12日,苦惱於什麼是真正的朋友,“真的真的好誠心的想交你成為我的多好friend,不管怎樣,到大學,都還聯繫,直到永遠。”

2008年4月14日,與閨蜜之間的秘密分享,“荔枝,告訴你一個秘密,我邱澄澄一定要考大學!我們一起考大學,Go, Go,加油!”

十年來,來自重慶的賴鵬心裡一直壓著一本日記。

2008年,作為一名空降兵,在參與5·12汶川地震救援中,從綿竹漢旺東汽中學的廢墟里,拾起了多張沾滿灰塵和血跡的日記本頁,拼湊起來一個屬於17歲女孩邱澄澄的花季。

“當時我想,找機會找到它的主人,將日記本歸還。”

散落的日記:

廢墟里撿起來的日記本 殼上佈滿了腳印

如今在重慶市交通執法總隊就職的賴鵬,心裡有一個擱淺了十年的心願。2008年5月12日,空降兵某部連夜集結,火速趕往災區。作為該部的一員,賴鵬跟隨部隊於5月14日抵達四川綿竹漢旺鎮東汽中學,參與救援工作。當時部隊官兵每天都處於緊張的工作狀態,一天只能休息3小時。賴鵬就是在這短暫的休息時間中,發現了地上散落的日記本頁。

“這本日記是5·12地震時,我在漢旺廢墟里面撿起來的。”賴鵬回憶,當時在災區救援時他發現一摞紙散落在廢墟上,“仔細一看,上面還有文字,猜測是日記的主人匆忙落下的。”日記本殼上佈滿了腳印,被丟棄在角落,日記本頁也散亂殘缺。從內容看,日記的主人是東汽中學高二的女孩兒,應該叫做“邱澄”或者“邱澄澄”。

賴鵬的心結:

不知該以什麼方式交還 曾想回到漢旺鎮

“我也有寫日記的習慣,當時在救援的空隙,我也寫了一些日記。”2008年5月13日,部隊發了新的筆記本,賴鵬把撿到的零碎日記本頁,貼在了新筆記本上,接著在這本日記的後半部分記錄下自己抗震救災時的點滴。

十年間,賴鵬搬過好幾次家,這本日記也像寶貝一樣跟著他輾轉。這些年來,這件事一直像一塊大石頭壓在他的心上,不知道該以什麼樣的方式把日記本交還回去。

他一直在網上和貼吧中關注地震的報道,看裡面的尋人啟事,遇難者的名字,但都沒有看到這個爛熟於心的名字“邱澄澄”。他懷有一絲僥倖,女孩或許還活著。十年了,她過得好不好?或許已經考上了夢想中的大學,順利畢業了?也許已經組建家庭結婚生子了?賴鵬曾想過回到漢旺鎮找她,又怕打擾到邱澄澄平靜的生活和情緒。

但讓他更害怕的,是面對一個可能存在的悲劇。賴鵬介紹,這是他心中的一個結。

珍貴的禮物:

女孩母親表達了感謝之情

這是女兒最後的珍貴禮物

時逢汶川地震十週年紀念,2018年5月4日,經過反覆的思想鬥爭,賴鵬找到媒體尋求幫助,在電話中賴鵬說;“希望日記中的所有人都一切安好。如果會打擾到當事人及親屬好友的生活,那就請不要深入尋找了。”

經過近一週的尋找,記者輾轉找到了邱澄澄的老師和父母,獲得一個讓人遺憾的結果:邱澄澄在地震中遇難,永遠離開了深愛著她的父母。

2018年5月7日晚,當賴鵬得知日記的主人邱澄澄已經在地震中不幸遇難時,這個曾經當過空降兵的鋼鐵男兒流淚了。

尋找邱家父母幾經周折。2018年5月8日,藉助邱澄澄日記中留下的信息,記者聯繫到當時東汽中學的美術老師劉成志,終於找到了邱澄澄的母親朱長秀。

看到日記上熟悉的筆跡,朱長秀失聲應道:“就是我女兒的字,就是她的!我女兒的字寫的不是很好,但她是相當優秀的。”

邱澄澄是邱家人的驕傲,“老師們對我女兒非常好,特別喜歡她,都是叫她乖乖。”2008年,邱澄澄就讀於綿竹市漢旺鎮東汽中學高二文科班,正在準備藝考,成績很優異,排在東汽中學年級第十九名,班上第二名。

那時候,朱長秀在經營服裝店,邱澄澄的父親邱先發在跑貨車生意,“澄澄的理想一直很遠大,經常跟我說,媽媽,我們一家人都努力,我一定會考上大學!”

十年過去了,這個家庭依然還沒有完全走出喪失愛女的傷痛。排解思念的其中一個方式就是看照片,朱長秀家裡每個人都有邱澄澄的照片,現在還把她的照片貼在老家牆上。

那個時候他們已經40多歲了,因為過度的悲痛,重創之下,他們沒能有機會再擁有一個自己的孩子。許多人勸他們領養,也都被邱先發拒絕了。“這麼多年就順其自然。就這麼過去了。現在才算是走出來了一些。”

在朱長秀心中,與女兒最深刻的回憶停留在2008年的五一假期。2008年5月1日,邱澄澄帶著媽媽的舊手機和三名同學一起去往成都,參觀了她們夢想中的大學:四川大學。

看著日記裡稚嫩又懂事的話語,朱長秀誠懇地向記者表達了感謝之情,“這本日記不值錢,但它是一顆心,是我女兒留給我們的最後禮物,比錢還值錢!”

一份珍貴禮物

一份意義所在

2018年5月8日中午,在記者的幫助下,朱長秀與賴鵬通了第一次電話,感謝他在那麼艱難的時候,還為邱澄澄的家人保存了這樣一份珍貴的禮物,同時也感謝軍人對災區的救援和幫助。

對此,賴鵬回答,“不用感謝,這不僅是軍人的職責所在,也是人之常情。”對他來說,這也是一份意義所在。

這本十年前的日記終於找到了它的主人家,拾得者賴鵬也終於了卻十年的心願。接下來,賴鵬會來到綿竹,親手將邱澄澄的日記交還給她的父母,由他們決定自己珍藏或捐贈給綿竹地震博物館永久保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