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你可能聽都沒聽過的地方特色早餐

01---北京的麵茶和炒肝

剛來北京的時候住在亞洲最大的社區---天通苑,也是在那裡喝到人生中的第一晚麵茶,儘管我很喜歡吃芝麻醬,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但跟北京人兒一比,不得不承認,是在下輸了。

剛到早餐攤的時候,看著別人都點,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點了一碗麵茶,做下來一吃,我的媽呀這是啥,糊糊的,口感比較濃厚,旁邊的大爺還笑話說,說:“不是你這麼吃的,你端起來順著碗邊吸溜,這樣麻醬和麵茶會均勻的進入嘴裡”,我照著大爺的話試了一下,還是不夠穩,腮幫子不行啊。

你可能聽都沒聽過的地方特色早餐

除了麵茶,北京人的早餐還吃炒肝,北京著名的小吃,主要原料是豬的肝臟和大腸等內臟,一般人可能有點接受無能,但喜歡吃的人就是好這口,口感濃厚,很滑,味道很衝,也上勁兒,臭香臭香的。

你可能聽都沒聽過的地方特色早餐

糯米放在一個大碗裡面,加一倍以上的水泡住它,這個要提前一晚泡好。如果實在是忘記了最少也要提前泡四個小時,真的不能再妥協了。

02---山西小米稠飯

我是山西人,從小就跟奶奶在一塊,不管颳風下雨,奶奶每天早上都要做小米稠飯,幾十年來雷打不動,我小時候很不喜歡吃,早上去上學寧願吃方便麵也不吃小米飯。

長大了覺得小米稠飯真的還挺好吃的,這個稠度介於小米粥和小米燜飯之間,已經呈固體狀了,溼溼的,用筷子就可以夾起來,一般都配土豆絲兒、醋溜白菜或者是家裡醃好的鹹菜或酸菜,我最喜歡配土豆絲兒。

現在每次放假回了家,都要吃上一碗小米稠飯,吃到了才感覺真正到家啦。

你可能聽都沒聽過的地方特色早餐

03---東北筋餅

同事現住通州,說通州有一家豆腐腦巨好吃,於是週末不遠萬里去通州吃了一次,豆腐腦誠然是好吃,但筋餅真的是一點也不差啊,尤其和把筋餅壓到豆腐腦裡,再用筷子夾起來,此時的筋餅連著豆腐腦的湯汁兒,一起送到嘴裡,豆腐腦鹹香,筋餅柔韌勁道,天哪,玉皇大帝可能都沒有享受過這種美味。

你可能聽都沒聽過的地方特色早餐

豆腐腦常有,筋餅卻不常見(此處模仿了千里馬與伯樂的寫法),據說筋餅是東北那邊的特色吃法,是用高筋的面用水和油揉勻,然後在非常光滑的表面擀制而成,通常選擇不鏽鋼或者玻璃案板,所以筋餅質地油潤,細膩。(這一段來自百科)

你可能聽都沒聽過的地方特色早餐

你可能聽都沒聽過的地方特色早餐

04---溫州的糯米飯

大學的時候過去室友的家鄉玩,下了火車的第一件事就被室友帶著去吃了糯米飯,說來溫州一定一定要吃糯米飯,就像不到長城非好漢一樣的意思。於是一人一碗,吃了一個新奇的早餐。

你可能聽都沒聽過的地方特色早餐

糯米飯顧名思義就是用糯米做的飯,這樣說的話可能其他地方也有,溫州的做法呢,就是在糯米里面淋入肉汁,加上油條碎,嚼起來很有黏性和韌勁兒,卻不黏牙,還有肉汁的鮮香,油條碎也為豐富口感貢獻了力量。

吃完就覺得吃了一個很紮實的早餐,感覺一天都不會餓了。

你可能聽都沒聽過的地方特色早餐

05---阜陽的SA湯

我問同事你們老家有沒有什麼特色的早餐啊,就是外人一般都沒吃過的甚至沒聽過的,阿醜第一個站起來搶答,她說了兩個字大概是方言,我沒有聽懂,後來才知道他說的是SA湯,是來自阜陽的民間小吃。

SA湯,是肉湯、肉雜的意思,因為這個字太生僻了,一般人都不會寫,所以就寫成“撒湯”,據說這還是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喝到這個湯,覺得巨好喝,所以御賜了這個名字。

據阿醜介紹說,這個猛地一看就是雞蛋湯,其實不然,它的精華在於它的湯汁,而不是雞蛋,這個湯一般是用雞骨頭來熬製,為了讓湯濃一點,也會兌入一點芡汁,然後打一個雞蛋在碗裡,攪拌開來,用煮好的沸騰的湯汁一澆,就成了一碗黃橙橙的撒湯,喝起來特別的香!

你可能聽都沒聽過的地方特色早餐

06---南昌的拌粉瓦罐湯

在南昌住過一段時間,最開心的記憶就是吃粉和瓦罐湯,這是我那段時間的起床動力。

南方吃粉的地方有很多,南昌的也不算最出色的那個,但是2塊5一盤的拌粉真的我心服口服,製作方法也很簡單,做好的粉在鍋裡煮兩三分鐘,然後被師傅利索的倒進碗裡,加點鹹菜、酸豆角,香油和醋、花生米,攪拌一下就可以了,我摸索出來的高級一點的吃法是:加一顆虎皮蛋,然後用筷子戳破,把蛋黃搗爛,和粉攪拌在一起,這樣拌粉上面就黏連著細細的綿密的蛋黃,吃一口喝一口瓦罐湯,真的是一天都高高興興的,安逸!

你可能聽都沒聽過的地方特色早餐

你可能聽都沒聽過的地方特色早餐

還有什麼我沒有提到的,大家可以在下面留言告訴下哦,想長點姿勢,有生之年希望還有機會去嘗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