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在银行存定期,银行卡和存折哪个比较好?为什么?

湘西匪哥哥


如果从便捷性上来讲肯定是卡会方便一些,现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都比较流行,特别是手机银行开通以后,基本上大多数功能都可以直接在手机银行上办理,包括活期转定期或者定期转活期。如果急用钱,通过手机银行把定期转成活期后,随便一个ATM机就可以直接把钱取出来。或者通过手机银行也可以直接转账汇款,通过微信、支付宝也可以直接付款。并不会因为是定期就有多大麻烦。基本上一部手机,几分钟就都可以搞定。



折也有折的好处,存了多少钱,什么时候存的,什么时候到期都清清楚楚打印在折上,一看便知,对于从来没用过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的中老年人来说,打印出来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放着比较踏实。不像银行卡,只有一张卡,什么都看不见,心里不踏实。

至于说到安全性,磁条卡的安全性差一些,所以银行现在都在力推IC卡。折和卡取钱也都需要密码,大额取款去柜台还需要身份证,只要自己有一点防范意识,别把密码泄露给别人,也别轻易听信别人的话把钱打给其他人,安全性上问题都不大。

折或者卡损坏或丢失了也都不用担心,损坏了随时去银行补办就可以,丢了第一时间给银行客服打电话挂失,没有密码的情况下,别人拿了你的折或者卡都没有什么用。这几种情况下你的钱都不会有损失。



以前会有一些老人,存折没保存好,生怕去银行取不出来钱,这种担心也是没必要的。现在存折也支持手机银行功能,我就帮我父母存折开通了手机银行功能,与银行卡手机银行功能没什么区别,转账、汇款、买理财、查明细,一切都不是问题。

还有人担心卡片坏了取不了钱。我钱包里现在就放着一张坏了的卡,ATM机肯定是用不了了,但手机银行不受影响,所以基本不会影响使用,也懒得去银行办理补办,想取钱的时候通过手机银行把钱打到另一张卡上,通过另一张卡取钱就行了。


逸然决然


在银行存定期,通常有三种形式,存单、存折、卡。

存单

优点:详细记载了存款的户名、账号、金额、存期、利率等信息,随时可见,看着放心。

缺点:不利于保护隐私,除了密码外所有信息都是可见的。

存折

优点:可以存多个定期,方便记账管理

缺点:不利于保护隐私,一旦存折被盗损失较大。

银行卡

优点:取款方便,可跨行ATM取款,还可以保护隐私,别人看不到卡内资金、定期存款情况。

缺点:自己也看不到看内定期情况,什么时候到期,多少钱。

至于你说的因为系统升级找不到钱的情况只可能发生在上个世纪手工记账的年代,因为手工记账需要查找原始凭据,所以有可能一时找不到,但是电子记账后,所有的账务都存在系统中有备份,不必担心因为升级造成存款丢失。


鑫财经


看你说的好的标准是什么吧。

1、看着放心就是好。

存的定期是打在存折上的,自己可以随时看到,也能方便知道是什么时候到期,对于年纪较大或经常查看存款的人来说,存折比较好。



2、使用方便就是好。

银行卡能开通网银和手机银行,自己在手机也能随时查看,而且还能自己操作存定期和取定期,也省去到银行办理的麻烦,现在我自己的定期都是在手机操作的,遇到紧急情况急要用钱时,自己用手机很快捷就取出了。

从使用便利性来说,银行卡较好。



其实存卡上的定期,也可以在柜台叫柜员把你卡上存的活期定期存款都打印出来,这样你也能看到。

无论是卡还是存折,都是以刷磁条或芯片,以及在系统记录为准的,就是说,无论是卡损坏了,还是存折坏了,字都看不到了,你的钱也都还在的,我见过有些大爷大妈,存折不小心被洗衣机洗坏的就担心会不会钱也没了。

而且银行也要防不法分子,大家都知道存折上显示你存了多少定期,都是打印机打上去的,我见过有人拿着存折来取定期,我们系统却怎么也查不到他的存款记录,那人就大吵大闹要我们赔钱,我们同事怀疑是不是假的报了警,警察一来他就怂了,结果警察审讯是他自己找打印机打印那个存款记录在存折上的。

还有是有些人丢了存折,来银行挂失补办了另一个存折,过些天却找回了旧的存折,旧的存折当然也取不了钱了。


有人害怕银行卡被偷了或被盗刷把定期存款都盗了,也不用担心,银行卡上的定期是不能用于刷卡消费的,在一般取钱的柜员机上也看不到的。

在银行卡上存定期和在存折上存定期,利率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卡还是存折的定期,在系统都是有记录的,担心系统升级升没了,开什么玩笑,这点技术都解决不了,就算人民群众不把银行告死,银监会、人民银行罚都把他罚死。

所以存折和银行卡上存的定期,都一样安全,看着存折放心还是银行卡操作方便,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吧。


90皮沙发


谢邀,我是变革家陈俊。首先我们可以来看一下银行卡与存折的区别。银行卡分两种,一种是目前使用最多的芯片卡(金融IC卡),还有一种就是以前使用范围比较广的磁条卡,存折就是大家普遍都有知道的一种。安全方面来说,最安全的是芯片卡,为什么说他安全,因为他主要读取芯片上的信息来获取卡的信息,而芯片又极不易被复制。其次就是存折,在存折之后的是磁条卡,虽然两者读取信息的方式都是读取磁道,但存折的使用范围局限在柜台并且不能跨行。而银行卡可以通过ATM机,网络,POS机等终端使用。而最不安全的就是卡折合一,既有存折,又有磁条卡,这样就把两者的漏洞都结合在了一起,丢掉其中之一就有损失财务的风险。
其实在现在国家和银行对银行卡以及存折这方面的大力监管下,人民存在银行的财务丢失现象已经很少了,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将钱存入银行还是很安全的。那么关于银行卡与存折在利率方面,只要储蓄种类都相同,那么他们的利率也是一样的。只是他们在资金的灵活性不一样,如果您想将钱存入定期,那么我个人更倾向于以存折的方式存入银行。虽然存折比银行卡稍微麻烦那么一点,并且存折丢了也比银行卡丢了要麻烦,但是他有助于个人控制力一般的人群使用,可以帮助储蓄人更好的管理资金。但这只是我个人的意见,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或者是更倾向的方面,然后结合各方面的情况来决定您是要用存折还是银行卡。

变革家


嗨!我是大熊。。。

前段时间受邀回答了网友的问题,大意是存折会不会被淘汰。里面也讨论了是用卡存还是用存折好。。

我先把存折和卡的优缺点给列出来

现在我们对比一下存折和银行卡的优缺点:

存折的优点:进出账和利息等明细一目了然,余额随时可知,不绑定不连网银,信息安全性较高。

缺点:使用起来不方便不灵活,需在银行工作时间到柜台存取,要排队要等候,手续繁琐,不能用于直接消费且不可跨行取款。(你也可以看成这是优点)

银行卡的优点:小小卡片一张,存放在皮夹里便于携带,若是消费可以直接刷卡,免去带钱包的烦恼,网购也可使用网银,24小时皆可通过ATM机存取款,亦可跨行取款。

缺点:进出账信息不能随时可见,只能通过网上银行查询明细或去银行查询。银行卡绑定了手机或开通了网银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账户信息和资金的安全问题。

我们来看看网友们怎么看待存折和银行卡:(这是我上一个问答粉丝们的留言)

我一直提倡大钱存折小钱放卡,而且老一代的人对存折情有独钟..现在真的是逼着他们用卡很不方便,眼睛也看不见也不会用卡哎。。

还有老人把身后事都想清楚了,一切都是为了子女。

当然也有人表示现在科技发达以后安全问题迟早都会解决。

所以大家觉得是存折安全还是银行卡安全呢?

我是大熊--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熊林


我是创新公元鹏鹏同学,很高兴解答这个问题。银行定期存款有三种方式:借记卡、存折、存单。每个地域的存款习惯不同,每个人的存款习惯也不同,一般来讲大城市的居民比较喜欢存银行卡里面,县域城镇居民多使用存折,乡镇居民更喜欢用存单多一点。

银行卡存定期的优势是:1.卡片便于携带,特别对于城市市民来说,一般情况下每个人手中少说也有几张、十几张卡,各种储蓄卡、信用卡、会员卡、打折卡、贵宾卡,一沓卡片装在一个钱包里即可,因为它的体积小。2.功能又强大、齐全。可以理财、存取款、购物、代存代缴各种费用,这是存单、存折所不具备的功能。银行卡存定期唯一的劣势是明细不能直观地摆在客户面前,客户容易遗忘到期日。



存折存定期的优势是每一笔的定期明显都打印在存折上,一目了然,包括存入日期和到期日、金额、柜员号等,特别适合中老年客户使用。存折的劣势是功能不全,只能存取款,不能做其它业务,携带也不方便,所以现在年轻人和做生意的都不愿意用存折了。


存单存定期的好处就是所有存款信息全部跃然单上,存款人姓名、开户日期、到期日、利息金额、存款金额、经办柜员签章、业务公章、是否转存等信息,非常全面。现在我们单位在乡镇的支行更多的客户还是喜欢存单存定期存款,安上自助银行设备几乎没有人用。

三种载体的优劣势都分析完了后,再来说一说系统升级的事情。系统升级之前,银行相关科技信息技术人员已经就系统升级遇到的各种情况做了测试,准备了应急预案,不可能随随便便做个系统升级就把客户的钱升级没了,所以放宽心,该怎么存怎么存,不愿意用卡也可以用存折,只要有钱存,想用什么就用什么。


财富公元


在银行存定期,在安全性、便捷度上毫无疑问的都是卡存好,存折第一不方便携带,第二存折更容易被不法份子造假,使用假凭证狸猫换太子。

目前银行卡主流的是芯片卡,磁条卡因为安全系数低可能被复制盗刷,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科普一下芯片卡的制作原理,芯片卡极难复制,安全系数非常高

目前的芯片卡,在芯片卡中存在一个操作系统(cos,Chip Operating System),类似于电脑中的操作系统。基于cos各个行业与公司按照相关标准开发了不同的应用程序,实现芯片的加密、数据读写、小额支付、圈存等功能,这就是芯片卡的行业标准PBOC3.0。

金融IC卡的应用就是在cos应用基础上,由卡厂和银行合作,进一步叠加个人化,由会计部生成制卡文件发送卡厂写入芯片。普通借记卡和工会卡以及信用卡的个人化数据是不同的。在开户时把一张具有金融应用,已经写入个人化数据的金融IC卡在逻辑集中中注册。

了解了芯片卡的制作流程,就可以明白芯片卡不同于磁条卡,金融IC卡(芯片卡)的三要素就是:cos应用、个人化和开户逻辑集中注册。这个过程使得金融IC卡的安全性能非常高,基本不存在被复制的可能性,在我进入银行以后芯片卡的推行时间里我们还行全国范围内尚未发现一例芯片卡被复制的案例。

而存折或者作为存单本身的防伪技术也是非常高的,理论上也没有可复制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极个别的违法案例,一些无德人员利用人员警惕性降低,工作监管的一些漏洞,盗用银行的的有价单证,利用储户对银行的信任,只提供凭证不做系统录入,造成了一些真凭证假存款,转移储户资金。



选择卡存的话可以避免极个别不法份子钻空子。而且卡片拥有一些其他功能,比如生活交费、工会卡应用等等,这些是存折没有的功能。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推荐使用卡,至于老年人不会使用的问题,网点有工作人员可以进行指导。


不立而立


使用银行卡比较好,银行卡的功能更加齐全,也更加方便,比存折好很多,银行卡在很多的方面都是秒杀存折了。这里的银行卡指的是储蓄卡。

银行卡更加方便和保存

银行卡是塑料制成的卡片,有芯片,更加耐磨损,保存容易,存折是纸质的,也有芯片,但是不易保存。银行卡可以很方便在ATM机上面存钱和取钱,而存折还需要去柜台排队取钱,银行卡可以清楚知道每笔的交易明细,存折也可以指导每一笔明细,但是存折记录的明细是有限的,所以银行卡是比储蓄卡方便和保存。

银行卡可以开通很多的附加的服务,存折的服务只能存钱和取钱,服务单一。

有了银行卡,可以开通很多的附加功能,也可以刷卡消费,直接在POS机上面消费,也可以绑定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消费。银行卡使用网银,假如你办理的是存折,只能存钱和取钱,对于你来说,服务就很单一了,不划算了。

银行卡买理财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率

银行的定期的利率很低,一年期在1.75%,三年期在2.5%,五年期在4%,把钱存入银行得到的利率太低了,而使用银行卡购买的理财,买一些货币基金,得到的利率更高,也更安全方便,收益还是复利的。



最后,还是使用银行卡比较好,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都是银行卡比较好,保存地更好,使用地更方便,理财的收益率更多。

关注我的朋友理财上面都学到了很多知识,快来关注吧,一起涨涨理财的那些姿势。

财道


  年轻人建议使用卡,特别是芯片卡,而老年人建议使用存折。

  如果是定期,那卡和存折在安全方面是一样的,包括磁条卡和芯片卡。因为即使卡被他人复制,他人也是无法取出钱来的,首先ATM不能取定期的款项,其次柜台个人是不能代办定期转活期业务,也是取不出钱来的。

  也因此,如果是定期,通常情况下,卡或存折被偷,且密码被对方知道都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啦!但最好是尽快的去把卡或存折补回来,把密码改了。

  而阁下在问题阐述中提到怕银行升级数据丢了,没有证据这笔存款。呃……存折上的数字能证明什么?如今的技术在上面打印个数字不难吧?那么你怎么证明上面的数字是真的呢?银行又怎么会相信呢?

  所以,上面打个数字只是给存款人看的啦!让存款人心里有个底——钱已经存入。但并不代表上面的数字就是你存入银行款项,特别是在现网络的运营下。

  比如你有存折,但是又开通网上银行,通过网上银行把该笔款项转走,那么你拿存折上的数字去银行取款,你认为银行工作人员会给你提款?笔者建设银行存折上还有7万多的数字呢,但早已空空如也。

  别人转账或汇款进来也一样,存折上的数字没增加啊,银行就能不认转账或汇款的数目了吗?显然不能,银行信用就体现在这里了。

  当然,升级也没有阁下说的那么LOW,升级的技术人员又不是小学生,每笔交易都不知道要备份多少遍,没有说的那么危险的啦!再说只有数据库升级才会与之相关。如果你要担心这个,那么世界上那么多的事儿担心得过来吗?甚至都要担心公安局系统升级把你身份升没了。


三人聚众


现在银行办理账户时,要么要存折,要么拿卡,两者不能共存。所以,怎么样选择成为了一个问题。

说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案例。因为想用家里长辈的银行账户代收一笔钱,但他用的却是存折,对方只能通过卡号来转。这是现实中遇到的一个问题。

当然,并不是说存折不好。对于很多人特别是老年人来说,存折上面直接可以看到有多少钱,银行卡的话要去柜员机,年龄大了眼花也不好操作。年轻人更喜欢用银行卡多一点,查询跟取钱自助完成,不用柜台排队效率高。

单纯去银行存定期的话,两者的区别并不会很大,因为存定期也就意味着有一段时间都不跟银行打交道。至于安全性,存折和银行卡的安全性都不用担心。况且,你存的是定期,就想偷偷转走你的钱也没有办法。

如果是年轻人或者中年人的话,那么还是建议用银行卡,因为还可以开通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在操作上更便利。

当然,我一直不怎么困惑存定期是拿银行卡还是拿存折好,我更揪心的是哪里挣钱去存定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