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原子内电子在某一定态不辐射电磁波,那为什么原子内电子还有电磁力呢?

等是什么


玻尔的氢原子理论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玻尔(1885~1962)丹麦人,是原子物理学的奠基人。他是一位卓越的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导和组织者,1921年创建了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并逐渐在物理学界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哥本哈根学派”。他在研究量子运动时,提出了一整套新观点,建立了原子的量子论,首次打开了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大门,为近代物理研究开辟了道路。192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玻尔早年爱好运动,和弟弟都是狂热的足球运动员,曾经效力过哥本哈根AB队,玻尔弟弟曾经入选丹麦国家队,参加过1908年奥运会并且随队获得了亚军。

玻尔(N.Bohr)受到巴耳末公式启发后,基于卢瑟福原子模型,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以及普朗克的量子化概念,1913年发表文章公布了玻尔氢原子的三步理论。

1)经典轨道加定态条件;量子化的轨道,量子化能量;

玻尔认为,氢原子中的一个电子绕原子核作圆周运动(经典轨道),服从一个硬性的规定:电子只能处于一些分立的轨道上,它只能在这些轨道上绕核转动,且不产生电磁辐射。这就是玻尔的定态条件。

按照玻尔定态理论,电子只可能在一系列不连续的轨道上,即电子轨道的半径为R=r,4r,9r……n2r.取一系列不连续的数值,称为轨道量子化。

由于电子只能处于分立的轨道上,即r 是有间隔的,不同的r 对应不同的能量,那么能量也是不连续的,这种情况叫能量量子化。

2)定态轨道之间的转化,跃迁的频率条件;

玻尔假定:当电子从一个定态轨道跃迁到另一个定态轨道时,会以电磁波的形式放出(或吸收) 能量hn(即光子能量E),其值由能级差决定。这就是玻尔提出的频率条件,又称辐射条件。

3)原子的内部另一个量子化,角动量量子化。

为了得到电子运动的轨道半径,玻尔利用对应原理巧妙地电子的微观运动和宏观表现联系起来解决问题。

量子实验室,专注科学问题,欢迎评论和关注。


量子实验室


试着说几句,请大家指正。

1,原子内电子运动是可以引起原子磁性,电磁波辐射,原子内力的关系变化;

2,电子是最小不可分割的个体,原子内电子围绕着原子核做轨道运行;只有绝对零才会引起价电子运动接近停止;

3;原子外电子形成多层排布,越往外层运动速度越快,能量越大,其辐射能量(力)越大;

4,原子最外层的价电子决定了原子活性,红外活性,化学稳定性,分子间结合键的关系。

5,不辐射电磁波可能是较低温度引起,但质子与电子还是存在±电荷的吸引力关系,存在电磁力。


幻术师


电子在什么时候都会辐射电磁波只是它辐射的能量小。当许多的电子定向运动时,所有的电子会积聚在一起辐射电磁波,这时候能够用普通的接收器接受到。

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它们互相的吸引,这时物质的本性,为什么电子不会被吸引到原子核上面去呢?电子的自旋运动产生的斥力使原子核不能吸引电子到它的上面去,而是引力和斥力最终决定的距离,这就是电子的轨道。电子就是在这个轨道上围绕原子核旋转。

为什么电子会自旋,这又是原子的本性决定的。当电子撞击原子核时会产生剧烈的核爆炸,这个能量超过了火药的膨胀速度和力量范围。

但是为什么日常物质中电子不会撞击原子核呢?因为电子的自旋是电子固有的,它不会消失,这也是物质的本性。如果人为的破坏这个本性,核爆炸就出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