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財報公佈,聯想遭受口誅筆伐的原因何在?

財報公佈,聯想遭受口誅筆伐的原因何在?

最近聯想受到人們的關注並不僅僅是因為好事,而是因為5G標準投票、百名企業家力挺、操作系統投票等一些看上起有些負面的消息。聯想新財報的公佈似乎又再次激起了外界對於這家處於風口浪尖企業的關注之情,於是紛紛開始對財報進行解讀。

無可避免地,“虧損”成為人們對於聯想財報定義最多的一個詞彙。儘管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現身對外界對於聯想財報的“質疑”進行解讀,但是依然無法抵消外界對於聯想的質疑聲浪。我們不禁要問,聯想到底做錯了什麼?為什麼會引起外界如此多的口誅筆伐呢?

其實,人們對於聯想的質疑更多的是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味道。

要知道早在幾年前,聯想收購IBM被稱作“蛇吞大象”,還被樹立成為民族品牌。那麼,為什麼現在人們對於聯想口誅筆伐呢?人們對於聯想“恨鐵不成鋼”的緣由在哪些地方呢?

1、聯想的創新性並未真正跟上科技發展的潮流。儘管我們看到聯想在具體業務上進行了一些突破和創新,比如與摩托羅拉合作等,但是這些創新僅僅停留在資本的層面上,對於科技產品的創新並不夠。當前,科技市場當中的創新主要在於產品和技術的創新,儘管資本驅動的發展模式依然很重要,但是資本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回報率上。靠什麼回報呢?必然是具有創新型的產品。所以,或許只有在產品上的創新才能引發市場和用戶的關注,人們也才會對聯想買賬。

如果按照這樣一種邏輯,我們回過頭來看聯想收購IBM的個人筆記本業務似乎也是在進行一種資本運作,而非進行產品創新。只是聯想在收購IBM的個人筆記本業務的時候,人們對於PC的消費需求還處於一個相對較為高漲的時期。因此,聯想能夠在那個時刻憑藉收購IBM的個人PC業務獲得一些贏利點。

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從PC時代進入到移動互聯網時代,聯想的境況就大不如前。按照聯想的邏輯是走電信運營上的“補貼”渠道的,即通過電信運營商的補貼來獲得用戶的購買。但是,隨著電信運營商監管的收緊,這種模式已經逐漸失去了效用,而聯想又沒有像OPPO、華為那樣自建渠道,所以就導致它在移動端的業務一直處於下滑的狀態。

歸根到底,依然是聯想的創新性沒有真正跟上科技的發展潮流所導致的。試想一下,如果聯想能夠花大力氣在產品的研發上,推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產品,或許人們對於聯想的質疑並不會像當下這樣強烈。

而根據聯想的最新財報顯示,聯想財年的研發費用為12.73億美元(約81億元),佔總營收的2.8%。而華為研發費用接近900億元,佔總營收的比例近15%;被美國製裁的中興,研發費用近130億元,佔比接近12%。從這一組數據,我們也可以看出聯想創新性不足的原因所在。

2、聯想的商業模式並未發生本質改變。儘管聯想曾經創造過“蛇吞大象”的輝煌戰績,但是這只是資本運作的結果,並沒有在商業模式上進行創新。在經歷了互聯網時代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之後,當下科技企業的商業模式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單單依靠資本驅動的發展模式並不能夠奏效,必須創新商業模式才能讓企業在新的階段持續獲得發展。

我們看當下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的資本運作可以看出,這些公司的資本運作的模式都是在通過參股、注資的方式進行合作,而且他們通過資本運作後的公司都能夠與公司現有的業務產生有機的整合與聯繫。

反觀聯想,儘管它也進行了一些相關的操作,但是這些業務並未與聯想自身的業務產生有機聯繫,甚至有些業務對於聯繫原有業務還產生了一些不利影響。儘管聯想在期間也進行了刮骨療毒,但是依然無法治癒業務無法完整融合帶來的諸多痛點和難題。聯想收購MOTO就是這一想象的集中表現。

3、聯想並未真正把握好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風口。

雖然聯想是一家硬件企業,但是它對於市場發展新風向的把握程度並不及後來的BAT敏感,甚至可以說沒有把握好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展風口。

其實,聯想的遭遇與門戶網站的遭遇有些類似,在PC互聯網時代,人們的消費方式和生活習慣是以PC互聯網為主的,那個時候門戶網站可以說是風頭正盛。人們的消費需求基本上也是以PC為主的,所以那個時候的聯想可以抓住風口,順勢而上。

隨著PC互聯網式微,移動互聯網的浪潮將人們的消費和生活習慣再度進行了遷移,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人們的使用習慣開始從PC端轉移到了以手機為代表的手持設備端。在這個時候,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抓住了這種風口,而經歷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混戰之後,以TMD為代表的獨角獸企業也成長了起來。

因此,聯想並沒有真正把握好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展風口也最終導致了人們對於它老氣橫秋的印象。儘管聯想也曾經想要涉足移動互聯網業務的,但是由於商業模式的問題,最終還是沒有真正抓住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風口。

人們對於聯想的口誅筆伐其實更多的是一種“生鐵不成鋼”的表達,而聯想延續之前的發展戰略則讓它失去了很多的發展機遇。而以5G標準投票、百名企業家力挺、操作系統投票為代表的負面新聞的出現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伴隨著聯想財報的公佈,人們對於聯想的期待或許還是會走下坡路。或許,只有真正從創新著手,創新產品類型、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發展思路才能讓聯想重新樹立起它在大眾心目當中民族企業的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