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 大明“錢荒”之三:“漢奸”王直被斬殺,中國的海上霸權煙消雲散

在與驚濤駭浪的搏鬥中,有的國家崛起了,有的國家卻沉淪了。

1421年,紫禁城發生了一場大火,不光燒掉了新建的三大殿,更燒燬了中國通過“圖海”而“強陸”的光榮與夢想。一直被大臣非議違反祖制、勞民傷財的朱棣終於決定,終止鄭和下西洋的計劃。他認為,這場大火就是上天對自己的警告。於是,大明王朝開啟的大航海時代匆匆謝幕。

大明“錢荒”之三:“漢奸”王直被斬殺,中國的海上霸權煙消雲散

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曾說,在那個時期,所有歐洲國家聯合起來,都無法與明代海軍匹敵。可這樣一箇中國人獨領風騷的航海時代,其輝煌如同流星劃過夜空,轉瞬即逝。

1424年,朱棣暴亡。七下西洋的鄭和,在1433年第七次下西洋途中,病逝於印度的古裡。整個遠洋船隊從此煙消雲散,花重金建造的“寶船”也成了一堆引火之物。朱棣與鄭和相繼去世後,明朝就下了更為嚴厲的“禁海令”,永久地凍結了這種官方的遠航。

其實,早在明朝立國之初朱元璋就嚴令“片板不許入海”,並將其寫進“祖訓”。從此後開始的15個皇帝,對於“海禁”只有鬆緊的區別,無一人敢說不字。

鄭和死後,為防止有人出海,兵部官員甚至焚燒了鄭和寶船、造船廠、航海日誌、航海資料。因為朝廷害怕民間人士學習到更多的地理知識和航海技能。實際上,中國“冒險家”的航海能力絲毫不遜色於西方。

五千年前的“膠州三里河人”駕著中國最早的帆船隊,在膠州灣、黃海一帶捕魚獵鯨。秦朝的徐福領導了秦最為壯觀的航海活動東渡扶桑。在宋、元兩朝,中國有著世界聞名的港口城市,在那裡各國商賈雲集,外國移民紛紛湧入中國。

在漫長的歷史長廊裡,中國曾以海洋般的胸懷面對世界。然而,這一切都被明代的一紙禁海令窒息了。人民懼怕朝廷的懲罰,漸漸不再出海。中國的海洋文化逐漸被遺忘。

大明“錢荒”之三:“漢奸”王直被斬殺,中國的海上霸權煙消雲散

雖然不許出海,還是有膽大的的中國商人,通過走私謀求生路。他們開始在海外建立貿易基地,向東洋、南洋發展,繼續與外國人做生意。但這些海外貿易基地,很多都被鄭和摧毀了。這也是鄭和另一項不為人知的使命——鎮撫海外流民。

這一切還是因為:缺錢。剿滅華商海外基地,阿拉伯商人只能把黃金運到中國的口岸,和官方商行作生意。這些黃金才能進入官方的金庫。這種黃金管制政策,和現在的外匯管制幾乎一樣。只是如今的中國公司喜歡把外匯留在香港。而當時中國的商人主要把黃金留在新加坡。

通過強行抑制的海外貿易,自然會埋下動亂的種子。明朝海禁最嚴時期,也是走私與“倭亂”最嚴重的時期。這裡不得不提一個人,一個不該生在明朝的海上冒險家王直。在日本、朝鮮的史記中,他是位備受尊敬的儒商。而在中國,他更多得到的是一個“漢奸”的稱號。

王直早年做過鹽商,1540年左右開始從事走私貿易,為人沉穩有機略,很快成為走私集團的總頭領,獲得了中日之間的海上壟斷地位。王直的走私部隊,早期從不搶掠國內百姓,和百姓的關係相當不錯。王直有一個與宋江同樣的夢想,渴望被“招安”。他想方設法與官員建立親密關係,請他們傳話給朝廷,表示自己願意聽話,希望朝廷開放沿海貿易。

王直的一廂情願並未得到任何反饋。倍感受傷的他,深刻明白了拳頭才是最好的外交語言,自立為王招兵買馬,對浙江沿海地區發動大規模的進攻,一時間東南沿海惶然不寧。

王直的“良苦用心”,這次朝廷終於看到了。漸江總督向王直承諾,准許“通商互市”。滿心歡喜、等著被“招安”的王直,上岸談判,剛進衙門就被抓了起來。獄中度過兩年後,1559年被斬殺。

大明“錢荒”之三:“漢奸”王直被斬殺,中國的海上霸權煙消雲散

壯志未酬的王直生錯了地方。16世紀,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分水嶺。歐洲君主們野心勃勃地支持海盜商人們開拓海外殖民地,充當自己對外擴張的先行軍。這些受到官方支持的歐洲大海盜們,創造了歐美幾百年的歷史。

而如果當初的明王朝能“招安”王直,並充分利用王直的威信和才幹,中國可能會擁有真正的海上霸權,甚至有可能日本的平戶也將成為中國最早的“海外殖民地”之一。可他,就這樣被斬了。

王直被處斬一年後,1560年明政府鬆動了“海禁”。1567年,剛剛登基的隆慶皇帝下詔“準販東西兩洋”,正式廢止“海禁”、“銀禁”。

可以說,正是大量的民間走私貿易撕開了閉關自守大國的面紗。而這一切,王直沒有趕上。也是從那時開始,中國的國家貨幣,從紙幣變成了銀子。白銀貨幣經濟從此確立起來,但是國家的貨幣主權,恰恰從此付諸東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