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6 廣西壯族自治區的4個“中國特色小鎮”有這些特色

柳州市鹿寨縣中渡鎮

中渡鎮位於柳州市鹿寨縣西北角,有“文化古鎮,旅遊鄉鎮”之美稱。

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早在三國時就已建縣,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歷史文化古鎮。位於鎮中心的古民居群始於清代中期,分為東、西、南、北四條街,設東、西、南、北四扇城門,整個群落一律青磚灰瓦,木質構架,古樸典型,現仍有很多保存較好的舊商號、客棧遺址,古民居等建築。並且,中渡武廟、粵東會館、鍾秀傑故居等座落其中。

風景秀美,旅遊資源豐富,形成了以生態旅遊、文化遊、農家樂為重點的發展格局。境內有以香橋巖國家地質公園為中心的九龍洞、響水瀑布、鷹山、洛江古榕等自然風光,以一方保障、香橋石刻、武廟等為代表的洛江文化,在區內外享有盛名。中渡古榕眾多,是夏季避暑納涼佳地。

經濟發達,產業特色比較明顯。在工業方面,英山水泥廠、中渡鍊鐵廠、馬安農機修造廠、陽陽酒業有限公司、響水鐵礦、鹿寨金金礦粉廠、中渡廠石墨村酸菜等初步形成規模,產品暢銷區內外。在農業方面,全鎮形成以桑蠶、甘蔗、西紅柿、沙田柚、沙塘蜜桔、芥菜、蓮藕、茨菇、水產、畜牧等產業和一大批龍頭產品,是桂中有名的“西紅柿之鄉”。

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蓮花鎮

蓮花鎮是“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全國十大魅力鄉村”、“全國生態文化村”、“中國村莊名片”。2011年末,鎮域面積361平方公里,轄區總人口5.6萬人。

該鎮建立了蓮塘嶺萬畝無公害月柿標準化栽培示範基地,是恭城縣最大的水果和農產品集散地,是有名的月柿之鄉、柑橙之鄉。

蓮花鎮地理位置優越,自然資源豐富。境內蘊藏大量的鈦、鐵、鉛、鋅、錫、大理石、花崗岩等礦石,其中以大理石、花崗岩為最著名,花崗岩總儲量25億立方米,主要有紅、灰兩種,紅色名為“蓮花紅”,可與“岑溪紅”相媲美。

該鎮的旅遊資源也十分豐富,有古色、古香的朗山民居,山清水秀的蘭洞天池和傳統民族旅遊。還有以“賞果園風光,品瑤鄉風情”為主題,集生態農業、旅遊觀光為一體的文化生態旅遊紅巖新村已初具規模。

北海市鐵山港區南康鎮

南康鎮是全國重點鎮、全國文明城鎮、全國小城鎮建設示範鎮、廣西曆史文化名鎮、自治區小康建設示範鎮,蟬聯多屆廣西“南珠杯”特等獎。總面積175.4平方公里,總人口7.19萬。

南康鎮是擁有二千年歷史的古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文物古蹟眾多,有文物保護單位16處,文物點93處。其中,“騎樓街”最是聲名遠揚,沿江路、勝利路、上新路以及解放路一帶,街道兩旁都是百年曆史的充滿南洋建築風情的騎樓。南康老街騎樓最具代表性的是解放路老街騎樓,有著100多年的歷史,全是中西合璧騎樓式建築,可謂南康近代歷史的活化石。勝利路老街騎樓位於解放路尾至沿江路之間,始建於清道光年間,是南康歷史最悠久的一條街,因此也被稱為“南康第一街”。南康鎮最具代表性的豐富歷史文化遺存除了各處的騎樓街外,還有將軍樓、三帝廟、三婆廟、冼太廟、天波府、四大古井等等。

至今傳唱度比較高的民曲民調是南康調(也叫“賣雞調”),南康調流傳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除了“賣雞調”以外,南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花燈”、“神相”、“還福”、“社戲”、“地戲”等數十個項目。

南康鎮植物資源豐富且奇珍異樹繁多,據調查統計,境內有紅樹林等亞熱帶植物100多種,全鎮有100年以上的名樹古木86棵。

賀州市八步區賀街鎮

賀街鎮,總人口6.3萬人,是按照縣級城鎮規模建設的以旅遊、商貿和加工業為主的綜合新興城鎮,是賀州市區的延伸,是廣西重點鎮。

賀街歷史悠久,是廣西有名的歷史文化古城。漢武帝元鼎六年為臨賀縣治,三國吳時置臨賀郡,唐武德年間設賀州,明洪武十年至1951年為賀縣駐地。1952年2月賀縣縣治由賀街遷往八步後沿稱賀街鎮。2001年7月,古建築群——臨賀古城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賀街素有“桂東文化古城”之稱,有眾多古建築和風景名勝。主要景點有浮山風景名勝區、賀江小三峽、臨賀故城、桂花井、瑞雲山、文廟、陳王祠等著名景觀;還有迄今為止國內考古發現中保存最完好、地面規模最大的漢代古城牆。

賀街商業貿易在明清時期已相當發達,到民國時期,河東街的商店計200多家。1995年建成賀街市場,1998年又對賀街蔬菜批發市場進行改造,批發市場年批發銷售各種蔬菜達20萬噸以上,為賀州市目前最大的蔬菜專業批發市場,及周邊鄉鎮、周邊縣的蔬菜交易中心。1998年,賀街鎮投入巨資興建中心市場、豬花市場等“五市一街”,使賀街鎮繼續成為賀州市第二大交易市場。

賀街鎮的手工業歷史悠久,小工業、農副產品加工發達。至2001年,已基本建成臨江大工業區、賀街二級路工業開發區、西南工業區,新規劃五協工業區,企業達1295家,形成以塑料、鑄件、棉胎、導電器材、人造寶石、耐火材料等為主的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