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日本人為什麼看上去總是很乾淨?

擁有你一切的愛


日本人對於乾淨的感覺,以及目前能達到的乾淨狀態,在文化理念上得益於遠古以來形成的對“汙穢(穢れ)”的拒斥意識,在生活設施上得益於歐美傳來的上下水道系統和水洗便具。

先說“汙穢”的感覺。日本人在歷史上形成了對於“汙穢”的強烈的拒斥態度,死亡、出生和月經都被認為是不潔,死亡自然可以理解,後兩者大概是因為要見血,而血,往往會與血汙連在一起,因而也被人們理解為不潔。8世紀初左右開始,由於歷代天皇篤信佛教,禁忌殺生,因而日本人有一千多年基本上不食肉的歷史。殺生必然會有血汙。一般民眾長期遠離血汙,也就更加加深了對於汙穢的拒斥態度(其實日本也一直有戰爭,戰場上也一定會有殺戮,但這畢竟不是日常生活的場景)。這種對於汙穢的拒斥,也就逐漸培植了對於乾淨的熱愛。

但是,在現代上下水系統建立之前,在現代的鋪設道路誕生之前,在歐美的水洗便具傳入之前,汙物、汙水、臭氣其實並無法杜絕。江戶乃至後來的東京的道路,都是土砂鋪就,遇到大風天就難免沙塵漫天,一遇大雨也就難免泥濘不堪。1930年代時,德國建築學家布魯諾.陶德去日本鄉村旅行,在鄉村的客棧裡就聞到了濃濃的便溺臭味,因為那裡沒有現代的汙水排除系統,也沒有水洗便具,便溺以後的臭味難免會留存下來。可見,日本也不是自古以來就像現在那麼幹淨的。

但是日本人對於美、對於潔淨的喜好確實由來已久。這一點,早年去日本的外國人大概都注意到了。1859年曾在長崎擔任過英國領事的荷吉遜(C.P.Hodgson),在她的《長崎信札》中寫道:“每家店鋪都有一個美麗的小庭院,種著幾棵修剪整齊的樅樹、杜鵑和百合等,而且在小小的池塘中栽植著些水生植物,池中央有一股泉水噴湧上來,有很多的錦鯉在游泳。這使我感到十分的欣悅。因為由此我知曉了他們具有一種可說是精緻的趣味,不是我原先所想象的那種野蠻人。”“每一家店鋪整個的看上去都非常潔淨,因為人們都把鞋脫在街上,在屋內穿拖鞋,人們在進入店內或屋內時,都會把鞋脫在門口。我所走進的幾家商店和人家,都收拾得非常的乾淨,店主也好家裡人也好,都穿著整齊,氣宇不俗。”

1991年11月底,我第一次隨教育部的一個訪日團去日本,其中有一個日程是在普通日本人的家中居住兩三天。我被安排在四國香川縣的一個鄉村小學教師的家裡。純然的鄉村。純然日本書院造格局的房屋,進門脫鞋,日式的起居室(日語稱為“居間”,也稱為“座敷”,後者完全是傳統的樣式)和臥房均是榻榻米,紙糊的格子門和隔扇,只是盥洗室和浴室是西式的,廁所進出客廳,必須換拖鞋,也就是說廁所的拖鞋是不能穿到客廳裡來的。屋內可謂一塵不染。而家裡的居住者是接待我的年約三十左右的小學教師西村(不久結婚了)和他的務農的父親。翌日早晨,西村就開車帶我出門去他上班的學校了,我看到了屋前還停放了一輛小車,還有序排放著小型拖拉機和一些農具等,他說這些都是他當農民的父親的。早上我才看清了周邊的景物,基本都是修整得如畫如圖的農田,晚稻已經收割,朝陽下有些淡淡的煙靄,每家每戶前都有汽車路通向外界。完全沒有我們這邊鄉村常見的堆放著的雜物、垃圾、廢舊磚瓦,以及河裡漂浮著的垃圾廢棄物。1998年我曾到長野縣的一所大學任教,居住在鄉村賃屋,從北窗望出去,是一戶農家的屋舍,居住著一對老年夫婦,庭院和菜園,打理得整整齊齊,庭院內的樹木都是經過修整的。我也曾深入到日本內陸去旅行,再怎樣偏僻的鄉村,都是一樣的乾淨整潔,由此也帶來了潔淨的水流和潔淨的空氣,這是很讓人感嘆的。

當然,日本也有些不愛乾淨的人,我曾在電視中看到,有些外貌靚麗的年輕女子,家裡卻像個垃圾堆,堆滿了換下來的衣服和吃剩的食物。還有個別的老太,喜歡收藏廢棄物,從外面撿了回來,堆在屋前的小院裡甚至公寓的過道里,前者大概是因為懶惰,後者則是病態了。例外的情形,任何民族任何國家都會有。


復旦大學徐靜波


很多去日本旅遊的人都能感受到日本的城市環境和鄉村環境都是非常乾淨整潔的,不論我們在街頭還是小巷都能看見非常詳細的垃圾分類的設施,因為家庭垃圾是需要收費處理的,因此很多日本人會悄悄把垃圾帶去便利店比如說全家或者711,偷偷把垃圾扔在便利店,除了生活垃圾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景點不論是淺草寺還是大社的道路都是白石子的非常乾淨。

在街上看到的各種行人也都是穿著乾淨整潔,顏色也都是非常素雅,高級灰搭配素色非常的整潔,並且日本人不論是男生還是女生都非常注重外表,女生出門必須會化妝,男生最起碼也是需要噴一下口氣清新劑的。 但是過去的日本不是這樣的,在二戰結束後一直到二十世界七十年代,日本的環境都是非常糟糕的,從大阪到東京一路上到處都是垃圾。

戰後的日本在馬歇爾計劃的亞洲版本道奇計劃的幫助下,工業迅速走上了高速通道,於是各種能源和工廠都開始大肆排放各種廢棄物和廢氣。特別是工業城市神奈川,千葉以及大阪,神戶周圍都是黑煙滾滾,城市裡的能見度甚至低於40米,於是日本政府迅速開始從法律的角度開始治理空氣,在1960年頒佈了《大氣汙染防治法》等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規。

對於空氣才有了控制,慢慢的空氣開始好轉,再到治理各種廢棄物。日本才開始走向了環境和發展共同的快車道。 我們可以看到現在日本街頭的水泥罐車(如下圖)像新的一樣,以及東京市區的建築工地的圍擋。



蒙歌先生


你說的這個問題確實存在,日本人在整體上給人的印象至少外表上是比較乾淨的。我想這是有原因的。

1,和日本的大環境有關係。

日本是島嶼國家,雨水豐富,經常性下雨對地面有沖刷效應,相對而言塵土比較少,即使幾天不擦皮鞋也不會有灰。而我國北方大陸性氣候的區域,因為乾旱少雨,易生塵土,有時候去外面走一圈就灰頭土臉。另外,日本地面硬化程度高,加之實施嚴格的垃圾分類,公共場所沒有垃圾桶,各自產生的垃圾自己帶回家,注重對寵物糞便的及時處理等等。日本人普遍在注重公共衛生方面做得更好,而公共衛生的提高,又反過來有利於提升個人的潔淨度,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相反,即使是在北京三環以內的街道上,經常都能發現狗屎,一不小心,就會踩上。你可以想象一下大清早穿著筆挺西裝、皮鞋蹭亮的帥哥在踩到狗屎後氣急敗壞的樣子嗎?

(乾淨的海濱公園)

(整潔的山區小町)

2,和日本人習慣穿職業裝有關係。

日本相當多的公司要求職員必須穿職業裝。因此,你可以在上下班時看到清一色穿著正裝的白領階層或穿過紅綠燈、或急匆匆趕著電車、或在電車裡被擠成秋刀魚。但是不管怎樣,這種整齊劃一的著裝,會給你一種乾淨利落的感覺。這與中國的白領職員也有很大的不同,我們一般追求個性,尊重個人選擇與自由。在中國,似乎穿著西裝的人一般反而會被人認為是房地產中介。不過,日本那種統一性的硬性規定現在越來越遭到大家的反對,年青一代的日本人也開始追逐個性解放,但是在未來職業著裝是否會形成趨勢扭轉依然需要觀察。

(等電車的上班族)

3,和日本人喜歡打扮並且會打扮有很大關係。

日本人其實並不太崇尚名牌,但是他們依然能穿出自己的風格,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大部分人都比較會搭配。在日本,你很少會看到大紅大紫的那種誇張的著裝,一般顏色都是那種耐髒的素色,給人一種低調、整潔的感覺。

然後他們喜歡搭配其他服飾或裝飾,比如小圍裙、絲巾、圍巾、小配飾、各色包包等。女孩子著裝大部分比較傳統,胸罩之上必須穿抹胸或吊帶,很少露出大胸。一般會化上淡妝,很少濃妝豔抹。日本女孩出門必化妝,美名其曰“對他人的尊重”。所以看到日本美女千萬不要太當真,很多卸妝之後,實在不敢恭維。另外,勤換衣服勤洗澡,經常修建頭髮、做做頭髮也會給人一種乾淨清爽的感覺。當然,他們的某些習慣可能讓中國人很難接受,比如日本男生大多數喜歡修眉毛,還有部分男生帶胸罩等。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想說,這個民族果然變態。同意的,點個贊,加個關注吧。


令和史官


日本人不是看上去總是很乾淨,而是真的很乾淨。我有一個日本同學,他的太太帶著孩子陪讀,她告訴我,她有一半的時間,是在處理家庭清潔衛生,當然包括洗衣熨衣收納。他家每人每天至少洗兩次澡,早晚各一次。如果晚上有宴會和正式的應酬,在換衣服赴宴之前,還會再衝一個澡。她和我同學的衣服,是每天一換,除了大衣厚外套,其他的都是當天洗熨。嚴歌苓的小說《小姨多鶴》裡就寫道,小姨就是整天洗洗涮涮,以至於他們家的用水量,總比別人家多得多。也因此,雖然窮,但全家人出門總是乾乾淨淨的。

有人說,看一個家庭,不是看他的客廳和臥室,而是看他的廁所和廚房。如果這兩個地方都十分乾淨整潔,那麼其他地方一定更不用說。筆者曾在日本南端鹿兒島的山間旅遊,路過一個又一個的小村小鎮,看見連公共廁所都十分乾淨,毫無異味,與日本家庭的廁所相比,除了牆舊點,設備略簡陋點,並無二致,當時就讓我十分感慨。連廁所都這麼幹淨,所以日本城市、街道、居室、辦公場地的整潔度,以及個人衛生,都是數一數二的。

日本人愛清潔講衛生,已經深入骨髓,已經是一種不可分割的生活習慣,甚至已經成為日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日語中,有多義詞,就既有“漂亮”、也有“乾淨”的意思。如日語的“綺麗”一詞的釋義中,就有“漂亮、純潔、清潔、有秩序”之義。

仍然以廁所為例。在日本的居家傳統中,往往將住宅分為“清潔”和“不清潔”兩個嚴格分開的區域。比如室內是“清潔”部分,鞋是“不清潔”的東西,不清潔的鞋不能進入清潔的室內,所以要將鞋脫在室外。廁所顯然是不清潔的區域,所以古代日本家庭的廁所,都建在居室以外。

如今,廁所雖然早就已經搬到了居室以內,但在日本人眼中,廁所依然屬於“不清潔”部分,應予嚴格區分,區分的方法就是一雙拖鞋。所以,許多日本家庭和一些大商場、書店、超市衛生間的門口,往往擺放了專用的廁所拖鞋。日本人是絕對不會把廁所拖鞋,穿到起居室或臥室裡去的。


世界真的很大


日本人為什麼看上去很乾淨?追根溯源,這是有著地理、歷史、宗教等傳統原因存在的。

首先,因日本為溼潤多雨的海洋性氣候,而這種氣候是容易滋生細菌的,因此,日本人自古就養成了清潔的習慣,以保持衣物乾爽防止細菌繁殖。


其次,這與日本人的宗教觀也有關係,日本人自古就認為萬物皆可成神,樹木、岩石,甚至廁所裡都宿有神靈。換言之,也就是處處都有可能遇到神靈,而敬神首先就要保持身心清潔才能表示出自己的虔誠,因此,可以說自古代起,日本人就已經養成了隨時保持乾淨整潔的習慣。今天我們常能看到日本人在進神社參拜前先要在拜堂外面洗手處洗手的景象,也是由敬神習俗而來。名曰:襏褉,乃洗濯去垢虔誠敬神之意。


第三,雖然日本的“錢湯”(公共浴池)是在江戶時期才發展起來的,但由於日本特殊的地理環境,溫泉無數,這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讓古代日本人養成了泡溫泉的習慣,隨便腦補一下也明白,愛洗澡、常泡溫泉的人,自然皮膚會好一些,從而給人乾淨、清潔的感覺了。 基於以上這三種自日本古代傳下來的積習,可以說日本人已經形成了愛清潔的習慣,並傳承至今。


日本人的清潔習慣傳承到現代,在現代文化、衛生教育以及公德心教育等等因素作用下,日本人愛清潔的習慣自然更上一層、不,是數層樓了。 比如日本小學從小就教孩子們自己打掃廁所、教室的衛生。日本小學的中飯實行的是“給食制”,老師和學生一起在教室裡吃中飯,從擺放桌椅、盛飯分菜到飯後恢復桌椅、打掃衛生都是學生們按分工自己乾的,這些無不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們的清潔觀。


而且,日本從小學到高中基本都是校服制,相同的服飾在培養了孩子們的集體精神團隊意識之外,還同時培養了孩子們整潔、嚴謹的就學作風,這些良好的習慣隨著孩子的成長,自然也就會被他們帶入成人社會,以致讓日本人整體給人的感覺都是整潔、嚴謹。


此外,日本人打孩子小時候就進行的素質教育也影響了他們的清潔觀,比如日本孩子在小時候就會被父母、老師教導待人接物要衣著整潔、禮貌得體。這樣,慢慢就形成了日本人從小到大,在任何場合都養成了整潔、得體的衣著打扮之良好習慣。 以上這些,還是指自然、宗教、教育等對日本人清潔觀的影響。


除去這些,日本人的皮膚好、頭髮好等也被人們津津樂道。那麼,這些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日本人自己針對外國人對他們這方面的議論認為,這些應該和他們的飲食文化有關,首先,因為日本的水質好,好到在街上、公園隨便擰開一個水龍頭,水都是可以直接飲用的,而水質對人的皮膚之重要性就不用筆者廢話了吧。


其次,日本人認為,他們在飲食上注重多吃蔬菜、魚類,堅持自然味道,保持營養平衡等等,長期堅持自然對人的皮膚改善有幫助,這是男女通用的道理。至於女性當然還有化妝的因素存在,眾所周知,日本女性的化妝術絕對是沒得說的。其實,日本女性並談不上特別漂亮,但正因了上面所列舉的眾多因素加上她們那善於揚長補短濃淡相宜的高超的化妝術,日本女性才給了世人一種優雅得體,精緻漂亮的印象。


當然,能給人乾淨的感覺,頭髮也很重要,日本女性的飄飄長髮就不多說了,僅以男性為例,雖然日本人脫髮的比較多,但頭髮整潔卻是沒得說的。早上出門上班,日本男人也都是很重視整理髮型的,一般來說,公司職員的髮型都是一絲不苟的,不苟到甚至每根頭髮都闆闆正正服服帖帖,哪怕是地方包圍中央的髮型,好多日本工薪族還會弄出那麼幾縷或者幾根從左到右越過禿頂工工整整的貼在頭皮上。以如此髮式,配上幾乎已成為了工薪階層工作裝的西服領帶白襯衣,日本人給人的感覺不顯乾淨那還真就怪了。當然,關於頭髮在日本也有一些特殊存在,比如年輕人染成黃毛、紅毛、綠毛等等,或者是把腦袋弄的跟抱窩雞似的,以及黑社會的寸頭板發等等,這些雖然存在,但卻絕對入不了主流社會,甚至擁有這些髮型的人根本就不被正規公司採用。不過,說句實在話,即使是那些奇裝異服黃毛卷發之輩,給人的感覺也不是蓬頭垢面不修邊幅的樣子,同樣能從他們的異於普通日本人的表象外找到日本人那種共通的清潔感來。


一個人的整潔與否,除去肌膚、化妝、氣質等因素外,在衣著上,由上看到下,還有個鞋子的問題。同樣是受海洋性氣候和日本人的衛生習慣所影響,日本人腳上的鞋子雖不能說是一塵不染,但卻絕對可以說即使一個月不給皮鞋打油,鞋子也不會顯得髒兮兮的,而是依然油光鋥亮。


綜合上述這些因素,對日本人從頭看到腳,整體儀表就給人一種乾淨清爽、溫文爾雅的感覺了。


萬景路聊日常日本


日本確實十分乾淨,很多對日本懷有敵意和偏見的人去了日本以後印象都會大為改觀,甚至黑轉粉。但是我覺得我們始終要對日本保持警惕,這個國家有些地方確實可怕。

去日本旅遊,除了買買買之外,很多人會讚歎日本的乾淨,日本無論是街道還是廁所,都乾淨的不像話。記得以前經常會有這樣的說法,說在日本馬路上濺了水,衣服都不用洗的,因為水很乾淨。還有就是日本舉辦活動之後,場地都是一塵不染,不會遺留任何垃圾。

另外一點讓人們讚歎日本的就是日本人的禮貌,比如上廁所排隊,你排在人家後面,前面的人會給你鞠躬,說抱歉讓你久等了。出去買東西,如果需要打包,售貨員也會十分認真仔細的幫你包好,不會絲毫不耐煩。他們的禮貌可以說讓人覺得已經十分不好意思了。

但是儘管日本表面上是那麼好,那麼和善,我覺得還是要對他們保持警惕。大自然的法則就是雜亂無章,是無序的,日本由於從小的教育道德約束還有法律法規,讓日本國民處在一個極度有序的狀態中。這個狀態下,每個人都要犧牲自己的天性自由,精神壓力十分大,所以日本一直是自殺率最高的國家之一。看日本人白天上班都是極度的剋制有禮貌,晚上酒吧飯店裡喝醉以後的放浪形骸讓人懷疑根本就不是一個人。

日本長期以來是發達國家,科技生產方面世界領先,居民收入也很高,但是日本人長期處於重壓之下。因為他們經濟發達,所以即使壓力巨大他們依然可以持續運轉。如果有一天日本經濟出現巨大問題,那麼多長期壓抑的日本人勢必要爆發,國內矛盾無法解決,就可能轉移視線,挑起國際矛盾,日本人的好戰本性就會暴露無遺。

在我看來,日本雖然比國內很多地方乾淨的多,日本人也都很有禮貌,但是這沒有什麼好羨慕的。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才是社會最好的狀態,我寧願這社會既有高樓大廈又有低矮平房,既有高大上的酒店飯莊,也有街頭巷尾的豆漿油條……至於乾淨衛生,只要人人講點公德心,維持好基本的狀態就好,沒必要追求一塵不染。


一覽眾河小


這與日本人做事的嚴謹作風相關。日本人每做一件事都十分細心和認真,因此說:不光自身形象必須講究整潔光鮮,對於任何工作也不會馬虎;由此可見:日本製造業也十分精密。緣於嚴謹認真的性格。

走進日本任何一家超市,你一定會發現,貨架必是井井然有秩有序,每處見不到亂七八糟的雜物。走進日本人的家室,那種整潔和衛生一定讓人概嘆!

由於教育的嚴謹,人們自幼就養成了習慣,久而久之,難道不就是成了一種細緻的性格使然!

這就是為什麼日本人看上去總是那樣整潔而乾淨的原因。


用戶聽松閒人


日本人確實是有潔癖,那是深藏在文化根部的東西。這裡的潔癖並沒有貶義,單單只是愛乾淨到極致。

日本人的愛乾淨體現在諸多方面,首先得說說吃,眾所周知日本人靠海吃海,傳統食物生魚片壽司什麼的都是生的,這些是日本人從小吃到大的東西。入口的東西當然不可以不乾淨!於是日本人在追求新鮮的路上越走越遠。舉個例子吧,以前在便利店打工,食物的廢棄是有嚴格的管理標準的。早上新上的便當,廢棄時間是下午六點,這些都是寫在商標籤上的,但其實下午四點就被要求下架。我曾經問過店長為什麼不六點下架,得到的回答是,六點下架的話,顧客買到家吃的時候就有可能已經過了廢棄時間了,這是不對的(¬ω¬)所以下架時間是考慮了顧客買回家吃的時間!另外,那麼多標籤,理貨員一個一個看,一個一個分揀出來廢棄,出錯了怎麼辦。收銀機在掃到過期食物的時候會自動警報,所以不用擔心。店面最大的忌諱就是售賣過期,不新鮮的東西。這是社會氛圍,顧客刁鑽,商家自律。

另外說說穿,大家都知道的日本女人愛化妝,因為不化妝是不禮貌的表現。男人也一樣,刮鬍子修眉毛是基本的,還要除體味。這些也都是禮貌的表現。所以日本市面上有很多除體味的產品,可以放滿一個貨架。順便說說,除體味跟噴香水是兩個概念。說這些是為了說明,男女都很注意個人整潔。另外,與國內不同的是,在這個很重視商務禮儀的國家,日本大部分公司上班都是正裝,平日裡大街小巷都是幾乎一樣的服飾,當然看起來整齊劃一,乾淨整潔。

還想再說說出行,還有住房的乾淨,可是我沒時間坐這兒打字了,下次再說

不過發達國家吧,都把自己的重排工廠放在了發展中國家,所以,日本也很少見到冒著煙囪的工廠。有的,也是被放在一個離開居住區的島上。再加上日本人本來自己就愛惜,出門兒垃圾什麼的都自己帶回家處理,當然沒有垃圾桶的街道也很乾淨。


gogh32


首先這和日本的氣候有關係。日本大部分區域都是溫帶海洋性氣候,植被茂密,降水較多,所以雨水能很快帶走地面的塵土,而中國北方地區主要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植被少又比較乾旱,一颳風塵土就比較多,中國南方地區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雨水相對日本來說會多很多,而且氣候比較炎熱,在一些水土保持不好的地方容易有大量泥沙流入。



其次,咱們國家這幾年到處都在修路蓋房子,很多拉土的車經過的地方都會髒,還有剛開發的地方各種車輛進進出出,一到大晴天就塵土飛揚,所以有的地方顯得特別髒。



當然,以上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人們愛護環境的意識了,日本作為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小孩從小就接受了環保教育,而且日本的垃圾分類做的非常好,會把各種垃圾具體分類出來,不像咱們一個可回收和不可回收那樣糊弄人,日本大街上甚至不設置垃圾桶,大家都會把垃圾放在身上的包包裡帶回家,個人都這麼愛護環境了,那平時環保部門對城市的維護就更不用說了!


Ronanl


日本之所以看上去很乾淨,是因為這個國家有著一系列的關於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並且貫徹執行的比較徹底。

1.垃圾回收制度健全。居民區的垃圾回收點,條件差一點的地方,主要分為可燃和不可燃兩種;在居民樓集中的地方,礦泉水瓶、玻璃瓶、廢舊電池、廢舊塑料、可燃物、不可燃物,還有收費的大件傢俱等都是分別進行回收的。各地商場和便利店都有出售當地使用的區分可燃或者不可燃的垃圾貸。

各大購物中心都設有垃圾回收箱,去購物的時候可以把家中的分類垃圾帶過去。

東京、大阪這樣的大城市,在街區很少能看到垃圾桶。喝完的礦泉水瓶等垃圾都是帶回家。有的人會順手扔到附近的24小時便利店外面設置的垃圾桶裡,其實這是不允許的。

前一段時間,有一個旅居日本的朋友回國後在電車裡看到一位媽媽給小孩剝了香蕉吃,順手就把香蕉皮和其他食品的外包裝扔到座椅下面,感到十分氣憤,不知道是善意地提醒好呢,還是厲聲指責呢。作為一個家長不能給孩子做保護公共衛生環境的好榜樣,怎麼能讓下一代養成良好的講衛生的習慣呢。

2.建築工地管理嚴格。建築工地的空氣環境衛生都有明文規定。建築工地必須搭建腳手架,拉防護圍幕,與外界隔離。設置保安人員,維持交通秩序。管理人員持證上崗,建築物環境衛生管理技術員每年都有資格考試。

3.公司對員工的著裝也有明確要求。在日本很多公司強調統一,注重形象建設,銀行、貿易公司、廣告公司等與客戶打交道的公司都是要求穿正裝上班的,也就是西服套裝;女士可以穿比較雅緻的套裙。出席會議時,穿正裝表示對對方的尊重。近些年,為了節約能源降低夏季空調用電量,在夏季政府部門推行了便裝上班制度,但你還是可以在滿員電車上看到用手絹不停地擦汗的西裝革履的公司職員。

日本人還有一個穿衣習慣就是一件衣服不連續穿兩天,也就是每天都要換衣服。如果一件衣服穿了兩天,有可能就會被同事開玩笑說,昨晚是不是沒回家過夜呀…

4.日本女性出門必化妝。據說,其一是要保持優雅的外表,與其在外拼搏的丈夫的身份相符;其二是成人女性的禮儀。扔個垃圾或者出門遛狗時,經常會看到帶著深深的帽子口罩的女人,那一定是沒有化妝。走在大街上路臉的的多是妝容嬌美,衣著整潔的人,看起來也比較乾淨。

5.最關鍵的一點還是自覺,從小就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