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現在買燃油汽車的人,過幾年充電20分鐘,續航一千公里的新能源車普及的時候會後悔嗎?

佛山D梁師傅


沒什麼好後悔的,早用早享受。 汽車現在已經是我們生活中離不開的交通工具了,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新老交替是正常的。

個人目前覺得還是燃油汽車實在。原因如下:


第一,時間問題:新能源車普及還不知道猴年馬月,你總不能不買車一直等著普及吧。你出行打算做公車還是走路嗎,完全沒有車的方便,想去哪去哪。


第二,大家關心的充電問題:

目前數據表明,充電站的普及只有一二三線城市在推廣使用,而且都是集中在城區。充電樁普及進小區都難,公共場合又難尋充電樁的身影。


第三,汽車動力問題:

新能源車pk燃油車,其動力差距很明顯,特別是爬坡,過一些特殊路況,缺少一定的爆發力,面對越野路況將是一大困擾。

按照國家扶持政策,等到新能源完全普及,可能會出臺以舊換新,燃油車置換新能源車的政策。不然的話要全面推廣普及是不大可能的,畢竟現在燃油車的基數龐大。


人的善與惡


後悔?真要到了那個時候燃油車估計早就淘汰完成了,誰還需要後悔啊。不要把科技進步想得那麼簡單,幾年?幾十年、幾百年都不一定。

想想當初從冷兵器時代到工業革命,又從工業革命到蒸汽革命,每次工業大變化都需要很長的時間和足夠的積累。這幾年祖國發展接受了太多的國外企業技術幫助,這些是靠全國人民共同努力換來的,以後我們需要走在世界的前面需要的是自我創新和創造,這比直接買技術、買設備困難太多,任何謊稱幾年內怎麼怎麼樣的,都是不瞭解現在國外科技發展的。就車用內燃機來說,國外正在研究1.5T性能達到350牛米的汽油機,和空燃比達到3.0的超稀薄燃燒技術,試問國內有幾家企業在真正的能做這些研發?彎道超車也要基於自己的基礎能力。



現在的做電池、做電動汽車的有多少是靠自己的研發能力呢?或者說大部分還是抄襲國外呢?其實電動車也大部分是走內燃機車的老路,只是電動汽車更簡單,抄起來更方便,聽上去更高端而已。日本有普銳斯,韓國有現代索納塔,國內有什麼特別拿的出手的車型嗎?現在我們還在學習進步階段,離全民普及電動車還太遠,後悔那不是我們這幾代人該考慮的事。

所以,不後悔!汽油車只是國內不研發了,國外一樣在繼續,畢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接受電動車,兩種車型各有優勢,不能說哪種一定最好或最差。


深藍月華


這個問題現在來講,應該絕大多數或者所有人都不後悔!電池問題不是輕易就能解決的!第一,充電樁問題,這屬於買車之外的額外購車成本!第二,充電樁安裝問題,三四線城市相對好一點,一二線城市設計最艹蛋的物業問題!但現實中,也只有一二線城市的人因為車牌問題才會選擇新能源,三四線城市誰會買新能源呢?第三,電池問題,不會這麼快就攻克技術瓶頸,燃油車發展到現在經歷了多少年!第四,電池成本,正常情況下,電池得壽命肯定比發動機的壽命短的多,所以電池造價高的話,誰願意頻繁的處理電池問題呢?第五,電池回收問題,單從車得角度,電動力確實是新能源!可是最終電池報廢了去哪呢?這可比燃油得尾氣汙染大多了!況且目前主要是火力發電,說白了就是燒煤,這邊不排放尾氣了,那邊卻增加了燃煤!所以國家不強制購買新能源,燃油車依然是市場主流,除非有其他真正的新能源彎道超車!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白日依山盡鋤禾日當午


哈哈,這個問題😬。那你說現在買電動車的人,充一天跑300公里。過幾年人家買電動車充20分鐘跑1000公里,你現在買電動車後悔不後悔?而且過幾年你還不一定能跑300公里。

燃油車有什麼後悔的,我現在加500的油,跑700公里的路,幾年後基本上還能保持這種性能比。並且哪怕你充電只要十分鐘,也還是沒有燃油車方便,因為加油永遠只要兩分鐘就夠了。

另外,過幾年電動車是否能達到你說的那種能效,也十分值得考究。說白了就是電池技術要取得巨大突破。全世界多少年的電池研發工作,目前應用到實際的,也只是我們看到的以增加功率來加快充電速度。電池行業的顛覆,還是需要一個長久的艱難過程。真到電動車達到你說的那種程度時,將不僅是電車行業的顛覆,所有涉及到電池儲能行業,都將帶來前所未有的便捷和進步。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用戶3826845523


自從電動汽車誕生以來,關於這項新生事物的爭議就從未停止。近日的電動汽車行業又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在天氣日漸寒冷的情況下,電動汽車的續航直線下降,這主要是因為電池在低溫環境下的衰減,而打開空調暖風更是加劇了續航里程的縮短。誰也沒想到,一股西伯利亞的寒流,卻揭開了電動汽車行業的又一塊遮羞布。

蔚來ES8的車主曝光自己的車電耗達到了45.3度/百公里,算下來只能跑150km不到。甚至有的車主只能行駛100km出頭。針對這種情況,蔚來ES8官方發佈了一則《蔚來ES8冬季用車指南》,建議車主酌情關閉空調,改用方向盤加熱和座椅加熱取暖。本來這項官方的指南也只是無奈之舉,但在網友中引起了軒然大波,這麼冷的天氣讓關上空調,花四十萬買這車開出門不說享受還要遭罪嗎?目前官方已經刪除了這份指南,但網友關於這件事情的議論還在持續。

電動汽車為什麼冬季續航大減?這是因為電池的最佳工作溫度是25攝氏度左右,每下降1度,電池的容量就會下降1%左右,再加上電動汽車的空調需要通過壓縮機運轉,也要消耗一定的電能。其實不只是冬季,電動汽車的標稱續航在高速的情況下會大幅縮水,因為60km/h是電動汽車最適宜的行駛速度,一旦速度提高到100甚至120km/h,因過高的車重及高速下空氣阻力的拖累,電動汽車高速續航基本上只有標稱續航的6成。如果在冬季上高速,那續航真的是噩夢一般的存在了,準備好1小時停下來充一次電吧。

而就算不在冬季不走高速,你崩潰地發現你還是很難開到廠商標稱的續航,因為工信部的續航測試是理想條件,我們在日常駕駛時,無法保證勻速行駛,還會偶爾進行超車等激烈駕駛,難免就會導致數據上的不同。在考慮電動汽車的續航時候,還要掐頭去尾,你至少要留足10%的電去找充電樁,而如果你在充電樁快充又很難把它充到完全滿電,因為電動汽車電池充到80%之後充電速度便會大幅下降,你等待它充滿需要花上巨大的時間成本。因此一輛標稱綜合續航500km的車,你最多隻能用到400km的續航。

新能源補貼政策已經實行10年,10年來我國的電動汽車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說到底還是電動汽車這顆幼苗太過脆弱,大環境上要靠政策扶持、靠綠牌、靠補貼、靠電樁網絡的建立,個人用車上要考慮用車半徑、充電便利性甚至本地的氣候條件。溫室培育的花朵經不起風雨的打擊,普惠性的新能源政策應該向“扶優扶強”的方向偏移。我們只能期待電動汽車行業能夠逐漸壯大,電動車的技術條件更加成熟,再多的西伯利亞的寒流來了都不影響電動汽車的正常使用。想出遠門就出遠門,想開空調就開空調,李斌口中的那句“燃油車能到的地方電動汽車也能到”真正成為現實。


老司機侃侃車兒


不後悔,充次電後,能巡航千公里,我孫兒那輩要能成真,就不錯了。


zcdys18526


你應該問現在買電動車的人,充電要半天,卻只能開兩三百公里,保養維修只能去省城,電動配件貴出天際,電池用3年衰減剩一半,出去停車充電位被油車佔,1.7頓的寶馬加了電池後成了2噸_操控爛成屎,冬天空調不敢開,遇到個深一點的水坑不敢趟。就問問現在你後悔嗎?



牧漁14851408


不後悔,買充電才後悔呢,頭幾天我們這賣了兩臺大客,新車往回開時候,說是充一次電能跑二百公里,結果跑了60多公里就沒電了,結果讓青障車揹回來的,光僱車錢花了好幾千,注意是剛從廠家提的新車,而且不是一臺車,是2臺車,而且是同時沒電,你就想想吧,如果是一年以後或者3:5年以後車會怎麼樣,到現在還是個迷,而且一臺充電車要比燃油車貴幾十萬,而且是補貼以後,就想吧,將來更換電池沒有車補了應該是多大的一比費用


吳洪波17


不會買!什麼時候汽車用電池高儲能化、微縮化、量產話技術成熟後,才會考慮的!不過目前的研發速度及民用化批量生產最少估計得10年後……


F華圥玍


一個油槍20分鐘可以給好幾個車加油,一個充電樁只能給一個車充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