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纪念我心中的山楂树之恋

纪念我心中的山楂树之恋

纪念我心中的山楂树之恋

第一次接触《山楂树之恋》的时候还在部队,大概那是在2009年的时候,惨白色的书皮上面印着一株血红色的山楂树。第一次违禁的大半夜从床上爬起来,跑到厕所借着昏黄的感应灯花了两天的时间把这本书一口气看完,看完之后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最后忍痛花了20块钱把书从战友手里抢了过来(09年津贴220一个月,买烟都不够,2块钱的黄果树其实挺好抽的),这本书前前后后翻了无数遍,想把每一个细节都印在脑海里。其实当时整个故事相当压抑,那个时代的爱情从来不是光明正大的,尤其是下乡插队成分不好的女子,爱情更是奢侈品,但是这种偷偷摸摸却至情至圣的纯洁爱情,却是记忆力最出彩的颜色,宛若女子眉心的一点朱砂。

纪念我心中的山楂树之恋

纪念我心中的山楂树之恋

时隔一年,张艺谋带着最新的谋女郎—周冬雨把这篇长篇纪实小说拍成了电影,毕竟当时身在部队,没能第一时间去观看算是一个不小的遗憾。等离开部队之后电影已经从院线下映,只好在家里通过电脑观看。其实,当时观看完整部电影之后,内心的蛮失望的,毕竟跟理想中的的差距还是相当大的,而且周冬雨这个形象也跟书中的静秋相去甚远。毕竟整部电影也就90分钟,把当时的时代背景刻意弱化,把很多出场人物也删减的差不多了,看起来就是把整个故事精简了一遍,把主线讲了一遍,简单来说就是静秋遇到了老三,老三对她挺照顾的,她们互相有了好感,于是就走在了一起,最后老三死了,静秋出国了,故事结束了,除了听张老先生又精简的讲了一遍故事,毫无感触。

纪念我心中的山楂树之恋

纪念我心中的山楂树之恋

 刻骨铭心的爱情不是平淡,而是细节,电影《山楂树之恋》整部剧情进展特别快,我要是没看过原着,他们之间的感情根本不知道这怎么突然之间就突飞猛进了,一些很细微的感情眼神交流镜头都没有,感情毕竟不是变魔法,今天栽树明天结果。而且他们之间身份的巨大差异带来的反差效果根本没有在电影里体现出来,本来是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却在电影最后结局老三死的时候轻描淡写的点了一下,没有当时的特殊历史环境做渲染,观众不会体会当时静秋的处境,反观电视剧在这方面做的就很好,也许是因为时长的关系,最起码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了静秋对于这段感情的坚定与坚持,当生活的磨难在主角身上变淡,感情自然也就如饮水搬无滋无味。

纪念我心中的山楂树之恋

纪念我心中的山楂树之恋

 《山楂树之恋》是一本带着厚重时间沉淀与真实感情故事的纪实文学,实在让人不敢怠慢。由主角的朋友艾米根据主角本人写于30年后的回忆录写成的一本书,书中大多文笔出于静秋本人。本书从一开始就预示了一个血色的结果,开百花的山楂树开出了血色的山楂花,据说是革命烈士的献血染红的,主角是一个出身不好的姑娘,母亲还在受组织的“改造”,并且母亲身体也不好需要冰糖核桃来治病,在文革那个年代,物资匮乏,这些都属于奢侈品,对一个一贫如洗的家里可以称得上是雪上加霜,主角在去西坪村编撰新教材的时候遇到了勘探队的老三,老三是军区司令员的儿子,却是一个谦逊的大男孩。

纪念我心中的山楂树之恋

纪念我心中的山楂树之恋

一个从小贫苦自立自卑压抑的姑娘遇上了一个谦逊的大男孩,便有了故事。这并非中国版灰姑娘的故事,她们的第一次相遇是静秋在听到手风琴悠扬的旋律后循声寻找,看到了以后会令他记忆一生的那个人。时隔多年,主角仍然记得自己当时的穿着,哥哥替下的老式棉衣,上面还有个衣袋,觉得难看死了,虽然早已习惯自己的着装受到异姓的嘲笑,但是很在意能给他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对面的他虽然看起来五官立体俊朗却不符合无产阶级审美。他第一次见面就给她糖吃,还告诉她不是小孩也可以吃糖的。从小父爱的缺位却遇到一个给了他最大温暖与阳光的大男孩,她愿意背负所有的沉重坚定的去与他缓缓同行。

纪念我心中的山楂树之恋

纪念我心中的山楂树之恋

这总归是一个宿命的故事,开局的血色总要用鲜血去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书中一开始就铺垫以前的勘探队就出过事,老三如山楂树血红色的花瓣一样的结局,白血病,全身出血,如鲜血染红的山楂花一样凋谢。《山楂树之恋》电视剧比电影处理的更好,圆满讲出了那个时代的爱情,也演出了我们对于爱情最纯洁的愿望与憧憬。很多刻骨铭心的爱情,其实就像《山楂树之恋》一样,在平淡中演绎,在细节处刻画,在内心中波涛汹涌,到嘴边却变成了老三的临终遗言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也不能等你到25岁了,但我会等你一辈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