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畢嘯南北大演講:接納生命的殘缺,活成一個燦爛的人

2018年5月25日,知名青年學者、主持人畢嘯南受北京大學邀請發表《接納生命的殘缺,活成一個燦爛的人》主題演講。第一場是與北大十二位高考狀元,探討“當今時代,知識是否能夠改變命運”而後在北大二教進行了一場名為“接受人生的殘缺”的演講。

畢嘯南北大演講:接納生命的殘缺,活成一個燦爛的人

(畢嘯南在未名湖畔與北大高考狀元對話。)

畢嘯南,著名青年學者、主持人。北京師範大學博士後,中國傳媒大學博士,被媒體評為“中國新生代最高學歷主持人”,曾專訪基辛格、布萊爾、吳敬璉、王石等各界領袖近千人。《活出人生最好的可能》是畢嘯南在將近三十而立之際,為向母親致敬而作的書,也是他多年高端人物訪談工作經驗的一次集中思考與分享,更是他作為一個媒體人向社會傳達出“公共思想價值”與“人格理性力量”的價值觀的責任與義務。

演講中,主持人在講述自己的經歷之時,更不時將話筒遞給參與的同學與聽眾,並詳盡的舉例,將著名主持人張越的堅韌,老一輩的企業家諸時健的寬容,從自己的真實感受另闢蹊徑來詮釋主題內容,加深對畢嘯南觀點的認知與感受,高潮迭起。

在他的分享之中,人生的殘缺,有與生俱來的家庭背景的殘缺,也有生命本身的殘缺以及後天因為客觀原因造成的殘缺。而畢嘯南強調的是先建立一個客觀的獨立的自我認知系統,從確定生命的自主權開始,到確立精神的獨立,而後尋找自己的長板。如此三個步驟,再以中立的態度來面對這個世界的真實。真實的必然有殘缺的部分,在有了一個相對客觀的內在環境之後再來進行事物的判斷與行為,最後再進行自我昇華與自我拯救。過程之中,幾位同學結合畢嘯南的觀點,分享自己的感受,進一步響應了畢嘯南的觀點和論證過程,流暢而又富有節奏感。

畢嘯南北大演講:接納生命的殘缺,活成一個燦爛的人

畢嘯南在演講中與聽眾的眼神交流。

活動現場,被媒體譽為“中國足球翻譯第一人”的北京國安翻譯付豪也贈送了限量版球鞋。

演講中,畢嘯南從自己出發,以詼諧輕鬆的方式談及面對金錢的態度以及自己如何改變這種狀況的方式方法給大家進行了分享。面對無法改變的環境,如何轉化成正面的態度積極改變以及始終保持一種正能量的思維,語言表達清晰,精準。 並多方面舉例,從各個維度進行闡述說明,解除大學生對不太樂觀的經濟狀況的一種焦慮與擔憂,並從精神層面對這種狀態進行破解,如何帶著這種情緒共存,奔赴光明的前程與積極面對大學生未來的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