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黑龍江省巴彥縣農村久旱逢甘雨、兩天來下透了雨、旱情終於解除了

黑龍江省巴彥縣農村久旱逢甘雨、兩天來下透了雨、旱情終於解除了

——長山說:原創作品(敬請關注、謝謝)

黑龍江省巴彥縣農村久旱逢甘雨、兩天來下透了雨、旱情終於解除了

我的家鄉是黑龍江省巴彥縣,今年春旱四十多天沒下雨了,這兩天連續降雨,雨量超過中雨。旱情終於解除了。這場透雨太珍貴了,真是久旱逢甘雨啊。

這場雨凡是保住苗的莊稼基本上沒問題了。沒保住苗的已經重播的也會馬上拱出來,節氣剛好是芒種,估計還來得及。俗話說,過了芒種不可強種還要搶種三天。看這兩天溫度穩定在二十五度以上,後出的豆苗應該來得及,到處暑節氣看看吧,處暑不拿頭,到秋喂老牛。說的就是到處暑還沒出成角或沒出紅纓,這課莊稼就上不成了,到秋天就是個癟子了。還有一個希望,就是到秋天能‘自老山’。自老山是不突然來場苦霜,而是緩慢的變天變冷。這能多幾天日照,增加積溫,度一度沒上成的農作物。

這場雨後馬上移栽補栽苞米苗,先就近移栽,把雙棵的多棵的挖移栽到缺苗空處,再把多苗地塊的苗運栽到缺苗地塊。能搶栽多少是多少,栽的苗是可以一樣豐收的。

現在看凡是在大旱時,把地沒草也空產了一遍的,就旱情不重,幾乎沒旱死的苗。凡是天天怨天尤人、罵天罵人、罵政府罵幹部、罵天老爺、甚至上網吵吵要旱死了而沒去產地的就損失很大。沒產地的就死的苗多。

看來政府組織的產空地緩解旱情是正確的、有很大效果的。老祖宗的“鋤頭能產出水來,也能產出火來”的俗語,是絕對的經驗妙論,是有科學道理的。這次巴彥縣的抗旱實踐過程再次檢驗了這一說法的正確性。

還有一個現象特別明顯。就是凡是近年來上過農家肥的地塊,基本上不見旱,小苗長的很好。凡是一門上化肥的地塊就旱得嚴重,去年上化肥越多的死苗越多,甚至絕苗。

農村、農業、農田是要與時俱進,是要使用先進的機械化,是要使用化肥農藥。同時也別忘了“人不虧地功,地不虧人糧”的道理。請記住農家肥的才是肥田的根本中的基本。人工產地才是增產的最必要的措施。豐收是隻有勞動才能換來的成果。

黑龍江省巴彥縣農村久旱逢甘雨、兩天來下透了雨、旱情終於解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