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1 香港行|彭老師這4個動作,暖了一群老人家

昨天去看了“小”,今天要去看望“老”。

6月30日,來香港的第二天,到了東華三院賽馬會松朗安老綜合中心。從名字裡你看到了賽馬?請自動聚焦“安老”二字,其實這是一家養老院。

40分鐘的參觀、看望,彭老師這4個動作,暖了一群伯伯婆婆們

動作1:打拳

一位96歲的老婆婆正在康復儀器上訓練“拳擊”。練習結束,聽到彭老師的表揚,她一言不發就“出招”——因為想秀秀自己的新本領呀。彭老師微笑著主動“接招”。

老太太和彭老師切磋了幾下,咧著缺了牙齒的嘴巴,皺紋笑成了一朵花。

動作2:握手

香港行|彭老師這4個動作,暖了一群老人家

香港行|彭老師這4個動作,暖了一群老人家

香港行|彭老師這4個動作,暖了一群老人家

三張圖,有啥共同點?

彭老師和老人家們握手,始終是用雙手。平日咱們握手幾秒鐘就鬆開,彭老師和婆婆們嘮家常,一直和她們握著手。

動作3:蹲下

一位95歲的婆婆,給彭老師看她的繪畫。老人坐在椅子上,兩人聊了起來。看,彭老師也是坐板凳上嗎?

香港行|彭老師這4個動作,暖了一群老人家

這是彭老師看到老人仰著脖子和她聊天,主動蹲了下來。一幅畫,老人話茬打開,越說越帶勁。彭老師一直蹲著仔細聽、耐心聊。“這是您畫的,哦,這裡是您的名字”“畫的很好,太漂亮了!”

很多老人耳背,看到老人康復訓練得好,彭老師不但高聲誇獎,而且伸出大拇指連連點贊。

香港行|彭老師這4個動作,暖了一群老人家

面對醫護人員,彭老師的鼓勵句句很實在,她說:“現代化的信息設備加上你們的愛心,對老人家關懷備至。”“謝謝你們對老人家的關愛,十年二十年如一日很了不起。”

香港行|彭老師這4個動作,暖了一群老人家

除了動作暖心,還有語言。彭老師和伯伯婆婆們的對話,特別地“入鄉隨俗”。她用“雷侯雷侯”問候老人家,看到一幅花鳥畫說“猴梁哦”。一位來自上海的老人和老師聊天,老師馬上用上海話說“桑海寧啊”。

香港行|彭老師這4個動作,暖了一群老人家

就這位老太太和彭老師聊得特別好。她一會趴到老師耳邊,說悄悄話“我以前就經常在電視上看到你,見到你真人,比電視上還漂亮”(為啥俏俏話札記醬也聽到了,老人嗓子一亮,滿屋子都聽到了)彭老師回答說:你們也很漂亮,也希望你們永葆青春!

一會,她拍著老師的手,傲嬌地說“我以前看過你在電視上唱歌,我都記得!

”她又讓老師教她們唱歌,聽老師爽快答應,婆婆們高興地像孩子一樣叫好鼓掌。(進這個房間前,粵語版《上海灘》的歌聲飄過,是這些老人唱的嗎?)

一會,她和老師拉起家長裡短,問:“家是哪的?”老師朗聲回答:“我是山東人”。這位婆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從上海來到香港,在這家養老院住了7年,她告訴彭老師,“在這裡很開心”。

一會,她指著自己“87歲了”!老師說真不像。老人開懷大笑,美滋滋地握著老師的手晃了又晃,潛臺詞似乎是“太有共鳴了”。

這群可愛的老太太!

轉場:這裡是華麗麗的分隔線

香港行|彭老師這4個動作,暖了一群老人家

今晚有兩場重磅活動,一個是香港特區政府歡迎宴會,一個是慶祝香港迴歸祖國20週年文藝晚會。

來一組獨家照片,奏樂起~

香港行|彭老師這4個動作,暖了一群老人家

就喜歡這樣默默地看著你~(看了二三十年也不夠)

香港行|彭老師這4個動作,暖了一群老人家

此刻,誰“搶喝”了?(一看就是很實誠的風格)

香港行|彭老師這4個動作,暖了一群老人家

晚會全國有多少觀眾同步在看?一邊看,札記醬一邊和小夥伴們感慨:暴露年齡的一臺晚會啊!看看你熟悉哪個明星,就能精準滴劃定你是70後、80後、85後、90後……

最後是一個問題:迴歸十週年時,彭老師也在香港,忙什麼呢?

香港行|彭老師這4個動作,暖了一群老人家

更多精彩內容,請掃描下方左側二維碼,或搜索微信公眾號“隨媛札記”,點擊“查看歷史消息”!

香港行|彭老師這4個動作,暖了一群老人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