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太極拳中那些“勢”兒

氣勢

氣勢是一種由精神因素構成的”勢”.《孫子兵法·軍爭》中講“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氣勢對內是一種相互鼓勵的巨大力量.對敵則是一種摧毀性的力量。另外,孫子曾多次對“勢”進行過形象的描繪.如“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勢如擴弩”“勇怯,勢也…。如轉圓石於幹仞之山者,勢也“。李靖在《唐李問對》中說“兵有三勢:將輕敵,士樂戰.志勵青雲.氣等飄風,謂之氣勢:關山狹路,羊腸狗門,一夫守之.千人不過.謂之地勢,因敵怠慢.勞役飢渴,前營未舍.後軍半濟.謂之因勢。故用兵任勢.如峻坂走丸,用力至微.而成功甚博也。“李靖正確地指出,高昂的士氣、良好的地理環境、及時抓住戰機,即使“用力”很小.也可以獲得大的成功。

“勢”在虛為“氣“.在實則為“力“.體現為作戰時的一種爆發力、衝擊力。太極拳是一種內外兼修的高級功夫,講求以意領氣.以氣催形.以形生力。只有內外相合、氣力相合.才能表現出一種驚人的爆發力,如陳式太極拳中的“掩手肱捶”“金剛搗碓””裹鞭炮”等發勁動作,皆是以內氣帶動外形.從而形成令敵膽寒的氣勢.而絕不僅僅是肢體動作的單擺浮擱。另外.太極拳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要有神,它體現了一個人的精神風貌和氣質.練拳時不能像木偶一樣,要做到形斷意不斷、意斷神不斷。氣勢同時又是一種心理作用.與敵交鋒時.內心充滿堅毅、剛強,不能見強敵而害怕.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招式,隨機應對付敵人。所以,習拳者首先要培養自己的“氣勢”。

太極拳中那些“勢”兒

形勢

這裡的”形”,指的是外部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形勢”就是要充分利用外界環境的有利因素。《孫子兵法》中講作戰前應善於判斷形勢、駕馭局勢,作戰中應巧妙地利用地勢、山勢、水勢、火勢等地理優勢。《九地》中講:“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可見.除了地勢,還要學會用人.而且善用人。地勢則是指空間位置不同所帶來的力量對比的變化.“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就是典型的地勢之利。人勢則是藉助他人的力量來幫助自己.所謂的“一個好漢三個幫”便是如此。

無論學習太極拳還是與敵交戰.都要學會利用“形勢“。初學太極拳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書籍、視頻等硬件設施,同時也要善於向前輩和老師學習。由於太極拳博大精深.其動作和招法千變萬化.如果沒有師傅”領進門”,很難真正學懂和學好太極拳。在太極拳技擊中.除了講求技法以外.還要善於利用環境:如天氣、地形、敵人的弱點等來擊敗敵人.謂“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打敗共同的敵人’。

虛勢

“虛勢”就是利用計謀.積我之勢,破敵之勢。孫子將“詭”和”詐”看作用兵的原則性手段:“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故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也。

魏佔武把勢看作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有利於“以佐其外”的力所構成的一種合動力統一體.用公式表示為 F=I=F1 XF2XF3X··--·->F1+F2+F3+······F是合動力.即“勢”,Fl、F2、F3是與“計”相關的不同要素所具有的力.1是諸要素力的優化組合、乘積統一體.勢的能量來源於這個統一體,它大於各個要素單獨發揮作用的能量。

在太極拳中.”避實擊虛”就是一種“虛勢”。《用武要言》中講:“虛而實擊.實而虛之.避實擊虛。”《拳經拳法備要》說:”與人對敵之時.總要攻擊空處。能攻空處則敵人無所用力.自能百發百中.則所謂避實擊虛之法也。”同時.太極拳中的動作都是虛實兼備.處處有虛實,則可誘敵擊我之虛.待敵露出破綻之後.我趁勢迅速地擊敵之虛,做到“後發而先至”。如陳式太極拳中的“倒卷肱”就是採用敗中取勝之法.當敵來勢兇猛時.我以後退化解其來力,同時退中有進,化中有打。“金剛搗碓”式中的”三盤並取”之法也是一種”虛勢”.用左、右手和右腳同時擊其上、中、下三盤.令敵防不勝防。在技擊中.只有將各種“虛勢”相結合.隨機應變.便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

太極拳中那些“勢”兒

1.知“勢”

《孫子兵法》中講:“知彼知己,百戰不殆j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所以.知勢既要知己之勢,又要知敵之勢。同時.知“勢”關鍵就是審時度勢,掌握時機和速度,也就是孫子所說的“勢險”與“節短“。《用武要言》中說:“捶自心發,拳隨意發,總要知己知彼隨機應變。”李亦畲說:“欲要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先要知己知彼。”平日行功走架時.要練好知己功夫,對自己做到心中有數,明白自己的優勢與不足.技擊時.用我之強擊敵之弱.同時避免敵擊我2.-5目。與人推手時.學會知人功夫,當與敵一搭手,便可知其勁欲何往,一抬腿便知其欲擊何處,從而抓住時機,待其一動便可擊其弱處,一擊得手。

2.造“勢”

造勢就是想方設法提高自己的優勢。“勢”貴在“積”,經過長期而有準備的蓄積和貯存,就如同火山爆發、劍拔弩張般蘊藏著極大的動力和能量。造勢的初級階段就是不斷加強太極拳架、推手功夫和器械的練習.加強自己的基本功,提高對招式的熟練運用,並從拳理上下功夫.使自己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勢”貴在“變”,“戰勢不過奇正”,要善於在”奇正”之間尋求不斷變化,“以正合.以奇勝”.唯其如此方能“不可勝窮”。就是提高自己的隨機應變能力,可以將不同的招式結合使用,即拳論中的“挨著何處擊何處.何處挨著何處擊”。”勢”貴在“化”,化被動為主動.化敵之鋒芒.化打結合,達到以少勝多、勝強、出奇制勝的效果。“勢”貴在“度”,即審視實力、把握時機、巧妙安排,太極拳的各種技擊招法可歸結為一個字,就是“巧”,充分利用人體力學、物理、兵法等知識,來***敵人的招式。

太極拳中那些“勢”兒

3.借“勢”

借勢,又稱因勢或是順勢,就是根據環境和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所表現出來的狀態.以便讓自身之力與外部條件更好地結合起來,呈現出更好的狀態。“登高而招見者遠,順風而呼聞者彰”,這是苟子在《勸學》中對於藉助外力和外部條件的精彩論述。“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善於借勢.就可以事半功倍、直上青雲!太極拳中要善於借“氣勢”、“形勢”和”虛勢”。如太極拳中的“借力打力”就是借用敵人的“氣勢“還擊彼身。太極拳技擊中要求不丟不頂,“來,則順勢捋,去,則順勢發”.同時還要善於向大地借力.把大地作為力量源泉,利用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原理,五個腳趾抓地.將大地之力傳給腳.正所謂“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發於脊背,達於肩臂,形於手指”。對方的力量作用到我的身上時.我藉助大地的反作用力,最終將其力量反作用於對手身上。

4.避“勢”

避勢是當自己處於弱勢時,善於規避敵人的洶洶來勢,以減少自己損失或保護自己。避勢是在特殊情況下采取的被動措施,以規避敵人的直接攻擊或者特殊變化帶來的不可控損失等。避勢並不是膽小怕事的表現,而是善於保護自己的明智之舉。毛澤東的十六字作戰方針就是如此一一“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避勢是為了更好地造勢,發揮更大的威力。太極拳技擊中“化”就是避勢的表現,太極拳不講求蠻力的硬拼,而是要化解敵人的來勢,再通過化打結合擊敗對手。

太極拳中的“勢”兼有外形之勢和內在”氣勢”,同時融合外界“形勢“及各種”虛勢”而形成的對作戰形勢的控制力與對敵人無形的打擊力.並蘊藉著顯明的本體美、辯證的理性美和流動的力量美。有勢者需用勢,無勢者需造勢,無力造勢者需借勢,勢弱者需要避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