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魏延迎战张郃,为何未能改变街亭之败的战局?

1622355338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历史没有如果,小编先还原一下街亭战役的背景。


街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场战事,发生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期间,也是这次北伐战争中一场决定性战事。魏太和二年(228年),诸葛亮马谡领诸军在重要阵地街亭抵抗曹魏将领张郃,但被张郃击败。蜀汉于是撤退,结束第一次北伐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在魏国没准备之下而进行的,从《出师表》可知,诸葛亮为这次北伐准备许久。第一次北伐,蜀国方约7万大军,除成都留守的兵力,和李严驻扎的兵力外,能调动的都调动了


魏太和二年(228年,蜀汉建兴六年),诸葛亮率军攻打曹魏,声称由斜谷道攻取郿县,并派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此军势引魏明帝曹叡令大将军曹真前去防守郿县抵御赵云等之攻击;诸葛亮则亲率诸军进攻祁山,发动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北伐令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叛魏响应,关中震动,震惊曹魏,魏明帝更亲身到长安督战,并派张郃抗击进攻祁山的诸葛亮。


第一次北伐的前期,也是诸葛亮军事能力的提现,用疑兵牵制当时的虎将曹真,实际上兵力主攻祁山,震慑长安。


长安,是旧都,同时是西蜀战线的最重要的据点,弱失长安,魏国的根基将会动荡不安。眼看形势一片大好。然而


诸葛亮攻祁山时,众人都建议用宿将魏延、吴懿等人任主将,但诸葛亮不听,任命自己的参军马谡领导诸军,后于军事重地街亭防御曹魏将领张郃的进攻。诸葛亮下令马谡守住街亭,殊不知马谡违反诸葛亮节度,举措烦扰,更加舍弃水源,选择登上南山据守而非占据山下的城镇;禆将军王平曾多番规劝,但马谡都不接纳。张郃到后,包围山上,又断绝山上马谡军的水源,并且大举进击,大破马谡军,士卒四散,溃不成军。此时王平命自己所领的军队鸣鼓自守,张郃怀疑有伏兵,不敢进逼,王平得以有时间收拾残军,并率领败军撤回。马谡失守街亭后,诸葛亮失去重要据点,进退无据,无法再战,于是迁西县一千多户撤回汉中。后马谡与将领李盛、张休等人被处死,黄袭被夺兵。


先看看两者的履历:马谡,诸葛亮的学生,参谋。没参加过任何的战役,当初刘备对这厮的评价“马谡此人虽然聪明而有才气,但为人言过其实、好浮夸,不可以委以重任,请丞相务必好好观察他。”

但是这厮对于南蛮战役时期,曾于出兵前向诸葛亮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将为下”的战略方针,而诸葛亮也采用了,最后南疆直到蜀汉灭亡未再有大型战事。

张郃:于黄巾之乱的时候,以韩馥的军司马身份参与镇压叛乱。韩馥死后,效力于袁绍。在攻打公孙瓒时立下不少战功,升为宁国中郎将。

降曹后:攻邺城,渤海败袁尚、袁谭,征乌丸,围雍奴,讨柳城,征东莱,讨管承、陈兰、梅成,平马超,破韩遂,围安定,降杨秋,与夏侯渊讨鄜贼梁兴及武都氐,平宋建,灭张鲁,屡建战功


汉中战役:“刘备屯阳平,郃屯广石。备以精卒万余 ,分为十部,夜急攻郃 。郃率亲兵搏战,备不能克。”陈寿后评称张郃用兵以巧变称,而此战则显示出他的严整坚重。刘备起自河北,又曾北从袁绍,对张郃向来应有所知,阳平广石之役可能给了刘备对张郃的能耐有了强烈的认知。


夏侯渊死后,汉中地区的魏军群龙无首,军司马郭淮见状,便说:“张将军乃国家之名将,为刘备所忌惮;今日事态紧急,非张将军不能安定军心。”于是立刻被推举为主将,并迅速重整因失去大将而混乱的军队。而当刘备听闻黄忠斩杀了夏侯渊,却说:“要杀就杀张郃,杀夏侯渊有什么用!”


可以看到两者之间的差距:马谡的履历就是仅仅因为给诸葛亮提出一条妙计,就被人用要员。


而张郃,完全是靠自己的军事才华,得到敌人和主公的重视,一个经历乌丸战役,围雍奴,讨柳城,征东莱,讨管承,汉中战役等等大战洗礼过的将军。


两者根本不是一个量级上面的,甚至不客气说一句,马谡给张郃提鞋都不配。

魏延:(在写魏延履历之前,我不得不插入一句,刘备这人一生,从来没有用错一个人)

公元211年,魏延以私兵身份跟随主君刘备入蜀,在取蜀攻略中数有战功,拜为牙门将军。后刘备自立为汉中王,迁回成都,在决定重地汉中的守将时,众论都以为此职必在张飞,张飞亦以心中自许之。不想刘备却提拔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汉中太守,全军震动;为此,刘备大会群臣。问魏延:今天委任你以重任,你上任后,欲如何应对?魏延说:“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如果曹操举天下大军而来,请让我为大王您阻挡它;如果派遣偏将领十万之众到来,请让我为大王您吞了它。)刘备称好,群臣亦对他所说的话感到很有魄力。刘备称帝,再被升为镇北将军,成为蜀汉独当一方的大将。


重门之计:


据《洋县志》记载,魏延在防守汉中时长期布署了“重门之计”,于汉中险要之地,东、南、北门、等各路关口、隘口,设下大型防御工事,皆以强将锐卒守御,工事中弩兵可强弩齐发,隘口下可轻骑疾行,并可相互救援、接应,以精锐部队进行防御反击的策略。230年,曹真由斜谷,张郃由子午,司马懿由西城,兵分三路欲攻拔汉中。汉军坚守于城固、赤阪,因遇上下大雨,栈道断绝,曹真用了一个月,才走了一半路程,被逼撤退。

“重门之计”,并非重于城门的防守。而是利用汉中险要的地形,于汉中城外的要地、隘口,派遣精锐部队并利用防御工事进行防御、反击战的策略。


魏延在这略布局方面,的确没有辜负刘备的信任,“重门之计”到诸葛亮死后一直都是被蜀国沿用来防守的主要策略。


知道姜维,放弃防守,引敌深入,为止。


魏延在某种意义上的确保住蜀国几十载的太平,黄泉之下遇见刘备,也问心无愧


因为题目问到“魏延迎战张郃,为何未能改变街亭之败的战局?”


这个问题我很难回答,因为毕竟两者都是当世名将,我只能说,魏延守街亭会是比马谡更加适合的一个选择。


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诸葛孔明,用人不行


飞天琴罗


首先在历史上真实的街亭之战中,魏延并没有参与,只是在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中,将魏延加到了这次战役中,所以这个问题也只能从《三国演义》当中来讨论。

《三国演义》当中有关街亭之战的前期布置,跟历史相差不大,马谡率领主力部队守卫街亭,高翔在附近担任预备队,小说中主要做修改的就是添加了第二预备队,由魏延来把守阳平关,但需要注意的是,《三国演义》中都明确交代了马谡和高翔所带兵马的数量,分别为25000人和1万人,唯独对魏延所带军马没有交代,只是命令魏延率本部兵马驻守阳平关,由于第一次北伐当中,诸葛亮要率军重点攻打陇右地区,又要让马谡携带足够的兵力去阻击来自关中的魏国援军,因此,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小说当中,第一次北伐战争魏延能够直接控制的军队不会太多,估计也就数千人而已。

可对面的魏军人数有多少?《三国演义》小说中交代是10万兵马,而历史上魏军的援军总数至少也在5万人左右,别说魏延,即便是马谡,他率领的军队在魏国援军面前也是渺小无比,所以无论是历史还是小说,诸葛亮一开始的布局就是要求马谡选择坚守。

但后来的情况就众所周知了,马谡纸上谈兵忽略实际,自己摆出了一个主动吸引对手进攻的布防,结果反倒被魏军打的一败涂地,在马谡主力部队崩溃的情况下,战斗力只能算二流的高翔预备队自然也顶不住攻击,当守卫街亭的蜀军主力部队全部崩溃后,只有数千兵马的魏延,面对至少在数万人以上并且拥有大量骑兵的魏军,在已经失去街亭险要关口的情况下,仅凭魏延的数千军队在平原上是无法抵抗数以十倍的魏军的攻击的,如果魏延与张合单挑,也许还能拼个不相上下,但如果带领自己的实际军队在战场上PK,魏延恐怕只有被揍的份!




辽宁资深球迷


我来回答

今天刚好心血来潮写了一篇关于街亭之败,马谡被杀的文章有兴趣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全文献上。简单的来说蜀汉的第一次北伐不管是谁来守街亭都是守不住的。

蜀汉第一次北伐兵力10万

但《三国志》没有明确的数字记载

蜀汉和曹魏的兵力相差悬殊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分兵的,一路赵云邓芝;出斜谷攻郿县,和曹真大军对峙,牵制魏国主力

诸葛亮自己带兵出祁山攻打南安、天水、安定、三个地方是没有防备被诸葛亮打了个措手不及,投降了诸葛亮。

曹睿反应过来了,派张郃增援

曹魏方面是有充足的后勤补给的打消耗战诸葛亮绝对打不过曹魏,这和曹丕接受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度,为曹魏集团的人才供给了保障,邓艾的屯田法为曹魏集团的粮草提供了保障。

和大国争天下,拼的是综合国力

所以诸葛亮打曹魏集团是以攻为守,主要是为了守住蜀汉政权。想了解三国历史请私信我,或关注我的头条


阿吉的三千世界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



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馀家,还于汉中。

228年春,诸葛亮扬声由斜谷道攻取郿县,使赵云、邓芝率一支人马为疑军,据箕谷(箕山之谷,在今太白岭之西坡);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攻祁山(今甘肃西和县北七里)。那时魏国人只知道蜀有刘备,刘备死后,一直寂然无闻,所以对于蜀军进攻并无防备猝然听说亮军将至,极为恐惧,加上诸葛亮的军队戎阵整齐,号令明肃,所以天水、安定、南安,三郡一齐叛魏应亮,关中为之震动。于是魏明帝遣大将军曹真都督关右诸军,屯驻郿县,另外派出步骑五万,由右将军张郃率领西上,拒亮先锋。魏明帝还亲自到长安坐镇。——马植杰


诸葛亮本身的目的是割据陇西借机消化凉州从而削弱魏国力量,而三郡投降后,魏国能够支援陇西的道路就只有,上邽与陇山道,其中陇山道就是街亭,诸葛亮拿下三郡后开始出现犹豫,一方面他知道街亭的重要性,一方面他想对余下的地方用兵全取陇西。于是诸葛亮的对策是派马谡率军去守街亭,另外的军队继续征服陇西其他地区。当时别人都说应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为先锋,可是诸葛亮却不顾众人的意见,令他素所赏识的马谡为先锋。

此次作战马谡方面兵力并不清楚,而张郃方面资治通鉴记载,光张郃统帅就有5万兵力。

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三国志王平传: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於街亭。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持,魏将张郃疑其伏兵,不往偪也。

马谡违备诸葛亮的命令,又不听副将王平劝告,所采取的措施都迂阔而烦扰。他不肯守城,远离水源,把部队带到南山上,欲凭高作战,致使汲道被张郃断绝,然后被张郃击败。


街亭丢失,意味着蜀军有被拦腰截断的危机。诸葛亮进无所据,只好迁西县千余家民众,回到汉中。

所以一伐唯一的收获就是赏识了王平,收降了姜维,外加迁移了人户千余。

至于魏延,他并没有参与这场战役,只是在《三国演义》中,让魏延上镜打了个酱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