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交口縣:囑託凝起幹群心 航程正當破浪時

六月的交口大地陽光明媚,處處生機盎然。一座座標誌性建築排兵佈陣,一個個轉型項目開工建設,一片片特色產業規模發展,一幢幢移民新居鱗次櫛比;城區內機聲轟鳴,市政建設如火如荼;鄉村間脫貧攻堅決戰正在酣……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以來,交口縣委、縣政府牢記總書記囑託和使命,團結帶領全縣廣大幹部群眾,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領航引路,在科學謀劃中促跨越,在攻堅克難中求奮進,在搶抓機遇中辦大事,在保障民生中增和諧,在從嚴治黨中聚力量,越來越強勁的正能量,在交口大地積蓄和釋放,各項工作呈現新氣象、邁出新步伐。

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轉型持續健康發展

去年以來,交口縣牢牢抓住綜改試驗區建設、國家支持山西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和全省佈局中部鋁工業基地的政策機遇,圍繞“新型鋁工業為主、多元發展、多業補充、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轉型發展思路,全力推進產業項目建設。總投資89.5億元,重點推進了晟安20萬噸鋁硅合金、伊電120萬噸氧化鋁50萬噸電解鋁50萬噸鋁型材、輝煌20萬噸聚合氯化鋁、中電投棋盤山99.5MW風電、10MW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大麥郊紅軍東征總指揮部舊址、雲夢山景區等12個產業轉型項目;深入推進生態宜居工程,投資14.7億元開工建設縣城南山生態綜合治理、南山河兩岸綜合治理和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同時,抓住國家和省支持棚戶區改造的政策機遇,爭取農發行授信10億元,推開9個棚戶區改造項目。

扭住“三大任務”,推動“三農”發展提質上檔

去年以來,交口縣緊緊扭住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三大任務,著力破解“三農”短板制約難題,深化農村改革,促進農民增收,夯實全面小康的堅實基礎。

立足自然優勢,發展食用菌、特色養殖、核桃林等特色農業種養基地,特別是在食用菌產業上,瞄準每年7—10月份高溫季節全國食用菌市場空當,大力發展以夏季香菇為主的食用菌產業。2017年全縣食用菌規模突破2500萬棒,實現產值2.5億元,覆蓋全部7個鄉鎮、60%的行政村,建成3個規模化示範園區、5個龍頭企業、5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基本形成制菌——加工——銷售“一條龍”生產經營格局,成為全市乃至全省規模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縣。在此基礎上,引進中國網庫集團組建銷售平臺,網上銷售雲夢香菇、呂糧山豬、晉驕香小米、維仕傑沙棘飲料等特色產品,完成在線交易4900萬元,有效提升了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

提升農民素質,增強致富本領,拓寬增收渠道。大力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工程,舉辦各類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專業技能型)班15期,培育專業技術人才680人,在全縣95個行政村設立鄉村農民夜校培訓班,圍繞食用菌、養殖、雜糧、電商、核桃、蔬菜、光伏電站等內容開展培訓,受訓人員5000餘人次。2017年,全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89元,較2016年增加8.2%,增幅超過城鎮居民收入增幅。

致力美麗鄉村建設,努力提高人居環境質量。結合“鄉村振興”戰略成功申報省級美麗宜居示範村2個、市級美麗宜居示範村4個。完成了示範村的道路硬化、垃圾清運、河道清理、綠化、供水管網改造和農村改廁、化糞池修建等工程建設任務,在有條件的村推開老年休息室、活動室、衛生室、圖書室、餐廳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有效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決戰脫貧攻堅,曬出脫貧成效滿意答卷

2017年,交口縣堅持以脫貧攻堅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集眾智、出群力,充分整合黨員幹部、人民群眾、社會人士、縣域企業力量,大打脫貧攻堅戰。全縣貧困村由建檔立卡初期的49個減少為22個,貧困人口由9218戶25173人減少為3494戶8614人,貧困發生率由26.6%降低至9.1%。脫貧成效考核走在全市省定貧困縣前列。

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當前使命和民生工程,全力推進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生態扶貧、就業扶貧和金融扶貧五大工程,不斷提高脫貧攻堅的精準度和實效性。按照“一村一品一主體”和“六有”要求,實施形成了食用菌、特色養殖、核桃林三大主導帶動產業,貧困村覆蓋率達到90%,帶動貧困戶7550戶,佔貧困人口總戶數的82%。投資2.8億元實施9個移民搬遷集中安置工程,使66個自然村1339戶3766口貧困人口喬遷新居,同步搬遷非貧困戶329戶1114人;組建30個扶貧造林專業合作社,實施造林1.07萬畝,帶動616人人均增收2000元。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2.5萬畝,聘請125名貧困人口擔任護林員,年均收入10000元。積極參與“呂梁山護工培訓”計劃,參訓護工797人,實現就業587人,就業率達73%;創新推廣“金融+”10種扶貧模式,2017年全縣金融機構累計發放扶貧貸款6.2億元,覆蓋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戶數和人口的61.2%和62.8%。

聚焦民生、強化保障,健康扶貧暖民心。2017年全縣專項扶貧資金達6580萬,同比增加5077萬,增幅達337.8%。整合各類涉農資金1.3億元,集中投向產業發展和農村基礎建設,民生支出保持在80%以上。在建立完善“三保險、三救助”體系的基礎上,與中國人壽合作,財政出資580萬元,建立慢性病門診補充醫療保險制度,實現貧困戶慢性病參保、常見病種、藥品目錄“三個全覆蓋”,實現大病、慢性病縣內報銷“雙90%”。建立“雙簽約”制度,實行縣內“一站式”結算、“一站式”報銷、日常購藥“一卡通”服務。符合條件的819戶、1704名貧困人口全部享受農村低保,農村貧困人口醫保參保率、養老保險參保率均達100%。

樹立綠色發展理念,紮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去年以來,交口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持續推進造林綠化工程,大力加強生態修復治理和環境汙染治理。實施三北防護林、呂梁山生態脆弱區治理、退耕還林“三大造林綠化”工程,完成造林面積2.6萬畝;完成露天礦區土地復墾2.5萬畝;整治關停“小散亂汙”企業26戶,完成清潔能源利用改造4881戶;工業燃煤鍋爐提標改造9臺,淘汰停運76臺;完成14戶企業水汙染防治設施和煤礦礦井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城鎮汙水處理設施全部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汙水收集率達80%以上,汙泥無害化處置率達100%。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全面推進從嚴治黨

去年以來,交口縣堅持“黨建立縣”理念不動搖,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縱深發展。去年以來,交口縣堅持把學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重中之重,共開展“兩學一做”中心組學習23次,圍繞習近平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展專題學習8次,舉辦各類黨員幹部培訓班282期,培訓幹部3萬餘人次。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嚴格規範黨內政治生活,紮實推進“三基建設”,狠抓幹部作風轉變,積極推進監察體制改革,深入開展巡查整改,著力強化執紀監督問責,全縣上下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氛圍日益濃厚。

百舸爭流,破浪者領航;千帆共進,奮勇者當先。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交口全縣廣大幹部群眾正以更加旺盛的鬥志,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紮實的作風,奮力邁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堅實步伐,為共創共享“五新”交口作出更大貢獻。

王永和 陳玲容

呂梁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