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莫氏政經說系列——中國宏觀經濟癥結

中國宏觀經濟維持持久高速增長的微觀基礎在哪裡,目前中國宏觀經濟增長困境又在哪裡,為什麼面臨這個困境,怎麼去解決這個困境,我想每一位經濟學人都想去解答這系列問題。至於最後解答的理想效果如何,我想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人文社科領域知識定論很少,背後因緣機理又是環環相扣,相互作用,單向線性思維難免掛一漏萬,但即便如此,分清主次輕重緩解仍是體現一個經濟學人明晰的分析邏輯以及高超的判斷力的體現。

宏觀經濟增長最直觀體現為國民生產總值增長,即所謂GDP增長率,這裡先不考慮貨幣因素所造成名義價格效應。GDP為增量概念,為生產過程增值部分,主要體現為企業利潤、勞動者工資薪酬以及政府稅收,還有固定資產折舊,但折舊基本用來補償資本損耗,並不屬於嚴格意義上的增值部分。因此,GDP增長直接體系為企業利潤增長、勞動者工資薪酬增長以及政府稅收增長,而政府稅收又是來源於企業利潤以及工資薪酬,不言而喻,核心驅動要素是企業利潤與勞動者工資薪酬。

企業利潤來自於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生產供應,全球化時代自然也是國際化消費市場。商業本質在於合理利潤預期,資本逐利本性其實背後也是自私自發人性,如何順應人性便是導引資本流向。勞動者工資薪酬來自於勞動付出,作為生產要素而發揮作用。利潤與薪酬分配比例取決於勞資雙方博弈,背後也是兩個市場力量博弈,即資本與勞動力市場。政府從中參與導向調節,並作為崛起第三方力量強勢干預市場。

經濟學背後原理自應眾所周知,一切問題皆應追本溯源,才能瞭然於胸。那麼中國宏觀經濟持續增長微觀基礎就在於企業家與勞動者共同努力,雖然各自為了生存發展而互相博弈,最後市場自發形成結果就是各取所需,優勝劣汰。市場是無形的,是泛在的,也是無情的,自然有它獨立的發展法則,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就如同生生不息生命體,追求向上向前,這股原生生髮力量無窮盡,制度性因素偶爾會阻礙,但最終也得學會適應並接納。如何維持這股市場生髮力量,在於自由決策,在於信息充分,在於責任主體,就像每一位獨立自主市場個體相互作用才會形成一個完美市場。尤其是在當今信息時代,信息獲取與運用就是自由權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壟斷或者數據壟斷將會是未來自由市場社會最大隱患,當然會限制市場參與者自主決策範圍以及信息優勢,從而削弱其自由權。中國人民素以農耕民族自居,農耕文化影響深遠,兢兢業業生產製造,如同農業發展需要上天給予的廣袤無涯土地以及陽光,並不需要過多人為干預,揠苗助長只會適得其反。生產製造在現代市場經濟中至關重要,產品供應充足才會消除短缺經濟,極大程度滿足廣大人民消費需求,從中自然積累最充實財富資源,為經濟長遠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資本遠非充足,稀缺資本需要結合充足人力,人力資本要價自然很低,反之亦然。

那麼中國宏觀經濟增長困境在哪裡,就像人不可能永遠快速拔高,氣壓血壓作用自然會限制身高,所謂樹不可能長到天上,高速增長過後自然是中低速增長,最後就是穩態增長,也就是經濟學常說均衡狀態了。所以見怪不怪,時間會讓國民適應經濟增長新狀態。而至於外貿順差過大導致貿易爭端,貨幣發行過多導致資產泡沫,生產過多導致產能過剩,金融過度發展導致槓桿過高,企業居民政府借貸過多導致債務危機,這一系列現象自然都是高增長後遺症。這就比如高速騎行考驗騎手能力,高速增長經濟自然也考驗經濟管理人能力,但人見不如天意,有死眾生難免終極有限性,因此高速增長經濟很少可以順利過渡至中低速狀態,要麼停滯增長几十年,要麼崩塌式一夜之間,總需要付出一定代價的。這正好也是市場經濟基本原理,天下沒有免費午餐,機會成本永遠存在,權衡取捨始終存在。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正如恐懼本身最為恐懼。但問題確實糾纏在一起,市場經濟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現代金融貿易只會加深相互聯繫,稍微不慎確實會滿盤皆輸,顧此失彼。所謂剪不斷,理還亂。任問題自然累積,矛盾自然發展,自然也不甚如意,但有形之手上下其手也會產生諸多顧忌,看似連環無窮盡。環在樞中,應轉自如,那麼問題樞紐在哪裡,經濟增長困境癥結在哪裡,誰有天啟智慧可以一把即準,對症下藥呢。人智有限,人心難料,久久為計,去浮躁之風氣,適時淋冷水或可清醒頭腦,所謂市場規則無情,市場主體平等,市場規律無情,市場原理通透。既然承受市場經濟發展之果,自應領受其因緣際會,漲跌並不可怕,為有源源不斷生髮市場力量從中湧起,為激勵機制,為企業家創新精神,為掙脫困境之用力,為求生存發展之原力,為命運內在動力源泉。

經濟增長底線思維有時會自亮底牌於外,對弈者有恃無恐自然會過度炫耀,而在己一方力量受限,戰略處處被動,拆東補西,自亂陣腳。過猶不及,凡事皆有度,即使全球化互聯網時代,看似平坦,實則民族情感激烈,國家地域矛盾隱隱或存。外貿發展解放了廣大閒置勞動力,但過度儲蓄只會激發過度投資,因為錢就在那裡,始終要流動起來,不投資只能就空轉在金融系統,催生各類資產泡沫,而投資只能降低投資效率,催生過剩產能以及債務危機,而其間貨幣政策被綁架,只能過度超發貨幣,不啻火上澆油,不管是正規銀行系統槓桿高企,還是影子銀行亂象,甚至理財騙局,都是過多貨幣追逐過少產出,更何況部分產出還要出口至國外,最後結果不難想象,就是貨幣極度貶值,物價極度攀升,滋生不盡民生埋怨,因為工資薪酬永遠不會趕上物價漲勢。連續高轉經濟以及連續攀升價格只會助長國民投機心態,助長不合理投資回報預期,助長狂妄自大感覺,而集體力量只會放大最後悲劇效果。人苟獨處或可頭腦清醒,人或共處便會痴狂著魔,甚至會自封聖徒團,見不得批評,見不到危機,甚至會自我加速自我滅亡結局,歷史上類似例子數不勝數,但不幸的是歷史始終是聾子,人類獲取最大歷史教訓往往就是不顧歷史,這一次不一樣了,人智進化至熨平經濟週期,永葆幸福天國理念。

經濟增長如此瘋狂,如果經濟管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政策出臺反覆無常,只會被經濟增長綁架,繼而與之瘋狂,隨時漂移,失策失度自然就是難免之事了。固守傳統政策工具,或者不觀全局,不中肯綮,也會貽誤戰機,釀成尾大不掉,風險累積便如龐然大物,無從下手。最精明拆彈手對於滿布線路的蜘蛛網狀經濟體也難以下手。有形之手本就難免膨脹慾望,就如經濟個體難免擴張衝動,但偌大市場經濟力量會狠狠教育盲目擴張者,即使好了傷疤忘了痛,屢犯屢懲,學不了乖就寸步難行。政府作為難得第三方旁觀者,作壁上觀本就旁觀者清,統攬全局自不在話下,欣賞高效經濟體系運轉自如自然心滿意足,但若不慎,剋制不了有為衝動,便會下場救場,出招不慎便會反傷。即以投資為例,何謂投資,投資即為以現在之物求償未來之物,價值等同互換,時間價值自然包含在內,盲目投資,不顧資金成本投資,就是無效率浪費揮霍,只會助長毛手毛腳心態,經濟經濟就是精心計劃以繼成其事。沒有一番精心計劃,考慮周全,便盲目下注,賭博般挹注,結果自然不理想,雖然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少不了不少炮灰。政出一處,策有一應,抓鐵有痕,久久為功,庶乎可免無方之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