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世界很冷,生活有時令人絕望,所以才要努力地美一下

(本文由Sir電影原創:dushetv)

大師,大獎,大爆。

觀眾期待爆棚,一票難求。

本來,Sir已經將它列為“下半年最期待的影片”之一。

現在,“之一”恐怕都要去掉。

《小偷家族》

萬引き家族

世界很冷,生活有時令人絕望,所以才要努力地美一下

先說最新消息:

有望近期上映。

“最期待”,可不是Sir的一時興起,而是全球動作。

第一波期待,來自戛納

18部主競賽影片,當中有打破場刊記錄的《燃燒》,也有最後獲得本屆“特別金棕櫚”的影史大師讓-呂克·戈達爾的新作《影像之書》。

然而,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脫穎而出,摘下金棕櫚。

全體讚不絕口。

評審團主席凱特·布蘭切特說,它是“表演、執導、攝影畫面全方位的精彩”

加拿大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說,它“同時兼備了優雅和深刻,贏得所有評委喜歡”

在頒獎季,它征服了業內人士的眼光。

世界很冷,生活有時令人絕望,所以才要努力地美一下

第二波期待,來自上影節

每逢上影節,就是江浙滬地區比拼網速的時候……

尤其是今年,因為《小偷家族》的加入,戰局更炸裂。

賣票,那是前所未有的速度——

30秒內,所有場次清空。

那個段子你可能都聽說過:

“《小偷家族》換上海內環一套二手房,地鐵沿線。”

現實當然沒這麼誇張,在二手平臺上,也就四位數起叫。

這只是兩張電影票啊!

世界很冷,生活有時令人絕望,所以才要努力地美一下

最後,上海電影節被迫加場,同樣秒空。

在電影節,它征服了影迷的口味。

第三波期待,來自日本

如果說電影在頒獎季、電影節有這樣的吸引力還不意外。

那《小偷家族》在日本大爆,就絕對是驚喜。

6月8日在日本公映,首日就取代了《死侍2》的票房冠軍。

看數據:

《死侍2》首週末,三日間收穫5.37億日元票房;

《小偷家族》首週末,三日間5.78億日元票房。

但《死侍2》還偏小眾,它的終極目標是《復聯3》。

對,席捲全球話題的漫威十年大作。

再看數據:

《復聯3》在日本上映50天,票房累計30億日元;

《小偷家族》在日本上映5天,票房就超12億日元,照這個勢頭影片將輕鬆超過30億。

這不僅將是導演票房最高的個人作品。

還將是“文藝片”VS超級英雄的勝利,一場絕對少見的勝利。

還沒完。

上映不到一個星期,電影觀影人數就超過100萬

這是今年日本市場真人電影最好成績,連主創們都沒有想到。

主演之一中川雅也說:

“導演拿下金棕櫚我不覺得意外,倒是電影大賣讓我很驚喜。沒有設想過,所以特別欣喜。”

世界很冷,生活有時令人絕望,所以才要努力地美一下

電影主創慶祝電影大賣

其實,還不止在日本。

影片已經在中國臺灣、澳門、香港地區陸續點映。

從這些地區的口碑關鍵詞,我們能看到影片帶給觀眾們震撼的力量。

雖然沒有血緣,有愛就是家。

所謂家人,到底是什麼?

我們能重新選擇家人麼?

愛的能力人人都需要,看這部電影,學會愛,值得愛

“小偷”與“惡“之間的反差

我們什麼都沒有,只有愛

在影院,它征服了全球大眾。

憑什麼?

Sir今年沒去上影節,也沒時間飛日本。

沒看的前提下,要尋找好的理由,可能只有一個——

是枝裕和

世界很冷,生活有時令人絕望,所以才要努力地美一下

在Sir眼裡,他的電影就像老友。

走進他家店門,無需多言,只要閒坐下來,他自然會給你端上稱心如意的飯菜。

不,是吃了一口眼淚掉下來的住家飯。

彼此知根知底,每次都帶點重樣,又總是回味無窮。

這次的《小偷家族》,也像是枝裕和的大集合,又跟以往的是枝裕和有點不同。

簡單說下故事:

電影名字足夠直白,講一個靠“偷”維繫在一起的“小偷家族”。

本是一家五口:老奶奶(樹木希林 飾),丈夫(中川雅也 飾),丈夫的妹妹(松岡茉優 飾),妻子(安藤櫻 飾),兒子(城檜吏 飾)。

後來,兒子和父親一次偷竊後,在街頭遇見了受凍受餓的陌生小女孩(佐佐木美雪 飾)。

原本只想給她一頓飯。

可又發現小女孩渾身是傷,一家人便開始照顧她,並逐漸成為一起生活的家人。

世界很冷,生活有時令人絕望,所以才要努力地美一下

是枝裕和每一次都說家人,但這次人物更多,衝突更猛。

預告片中,小女孩的親生母親出現了。

年輕幹練,打扮得體,從容地面對著媒體的質問:

為什麼孩子失蹤了,您卻不向警方報案呢?

世界很冷,生活有時令人絕望,所以才要努力地美一下

左一律師,右一小女孩的親生母親

對啊,為什麼?

還有小女孩身上的受虐疤痕,哪來的?

世界很冷,生活有時令人絕望,所以才要努力地美一下

還有,以盜竊為生的一家人,竟然願意收養孩子,又是為什麼?

連串的疑問,帶出了一些懸疑片的味道。

甚至連“小偷”這個概念,也有著非常強的類型片色彩。

這次還是是枝裕和嗎?

是。

是枝裕和的故事中,主角總是社會中那些困惑、孤單的群體。

有《比海更深》裡頹喪的中年人,有《海街日記》裡被婚姻困惑的女人們。

世界很冷,生活有時令人絕望,所以才要努力地美一下

這一次他把視野放得更低——底層的犯罪者。

《衛報》評價說:

該片用現代的視角,對日本社會進行了解剖——

精於算計,現實主義,平靜而清澈,像一杯冷冷的白開水。

是的,白開水。

是枝裕和對社會的解剖,總是能擺脫“刻意營造”的氣質。

如果說他還有一點點的文藝腔,也就是在喪氣的現實原色下,給了讓我們得以喘息的一小口氣。

在《比海更深》劇本第一頁,是枝裕和寫下一句話:

“我們都無法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成年人。”

我們的大多數,總是成為《比海更深》裡的良多,羞愧地看到同樣平庸的父親,為自己的滯銷書竭力推銷的樣子。

(他當時)一個勁兒把書分發給這條街上的住戶們

說“這是初版,一定會升值的”

世界很冷,生活有時令人絕望,所以才要努力地美一下

我們的大多數,希望總是越縮越小,最後縮成了《海街日記》裡小吃店老闆娘二宮那樣——她人生最後的願望,就是撐著看完美麗的櫻花季。

世界很冷,生活有時令人絕望,所以才要努力地美一下

女生們看到了遺照上的櫻花,在喪禮上笑著,羨慕著

是枝裕和,其實“很日本”。

中國傳統故事裡的人生哲學,大致都像侯孝賢的《聶隱娘》,曲終人散,消失在荒野遠方,像《紅樓夢》一樣,僅餘“白茫茫一片,真乾淨”。

深受中國古人薰陶的日本人,對世界的看法和我們很像,但他們的行為邏輯和我們正相反。

我們是:世界很美麗,但終歸一切是虛無。

日本人是:世界很虛無,所以才要努力活出剎那的美麗。

(也許年輕人會覺得日本人更勵志,但Sir覺得其實無分高下)

所以,電影裡二宮的老伴,反覆說的就是這種感知:

雖然知道馬上就要死了,但依然能感覺到美好的東西是美的,好開心。

《小偷家族》的誕生,也來自這種感知:

電影的靈感來自一則報道小偷家族的社會新聞。

新聞中提到小偷家族偷的物品有釣竿,釣魚是他們的業餘愛好,這個細節引起了是枝裕和的注意,他感到千瘡百孔之中的生活,也會有美麗的瞬間,而這正是他想要捕捉的瞬間。

這就是很日本的是枝裕和,帶給世界的東西——

世界很冷,生活有時令人絕望。

所以啊,所以才要努力地美一下。

以此哲學,去看是枝影片的所有細節,你就不僅僅會收穫“喪”——

警察問父親,教小朋友偷東西,不心虛嗎?

父親對著鏡頭說:

“因為除了盜竊之外,我沒什麼東西可以教他了。”

世界很冷,生活有時令人絕望,所以才要努力地美一下

母親同樣:

“我們只是收留她而已,拋棄她的應該另有其人吧。”

世界很冷,生活有時令人絕望,所以才要努力地美一下

偷竊,拋棄,衰老,分離……這都是人生的某些大實話。

愛情,親情,美麗,在一起……當然也是。

預告片結尾,又出現了是枝經典的“全家福”。

這次不是照片,而是一幅畫——

一面陽光明媚,大家笑得很開心;但也始終有另一半被陰影遮住。

世界很冷,生活有時令人絕望,所以才要努力地美一下

世界很冷,生活有時令人絕望,所以才要努力地美一下

你問我為什麼是枝裕和,總能把光照進人們心靈最陰暗的地方。

很簡單,因為好的電影就是看得見陰暗,也看得見光。

曾經有記者問他“什麼是好電影”,他說:

“我認為好電影,就是讓人看完之後,長久不能忘懷的,會真切地對你的人生造成一點點改變的電影。”

是的,一點點改變。

他不說大話,因為生活沒有大話。

這也是Sir如此期待它的原因——大片太多,不說大話的太少。

所以,《小偷家族》的定檔消息,Sir一定會第一時間告訴你。

帶上你的爸媽,去看吧!

帶上你的孩子,去看吧!

帶上你的TA,去看吧!

不僅因為它是今年水準最高的親情片、家庭片。

也因為這行為本身,就是一種探尋人生之美的“是枝裕和式努力”:

衷心希望,這一場“是枝裕和VS大片”的勝利,也能在中國複製。

世界很冷,生活有時令人絕望,所以才要努力地美一下

微博搜索關注:毒舌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