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制造业为什么难以招聘到工人?

有朋友问,听说现在制造业招聘工人很难,甚至听说每个月5000元的工资都难以招到人,这是什么?收入已经不低了为什么还是没有人去做呢?

制造业的用工荒不是一个新的问题,但是却呈现越来越严重的趋势。这是什么呢?诚如你的提问中所说,每个月5000的工资为什么还招不到人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制造业的用工方式不同

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人们之所以以进大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为荣,你可以说那个时候大家没有选择,但是那时候人们进入制造业大企业的荣誉感是发自内心的。原因在于那个时候制造业的用工体制是在编制的干部和工人,是所谓的“铁饭碗”,所以虽然工作强度大,但是有保障。现在呢?市场经济是打破了“铁饭碗”,工作都是派遣制的工人,这样的用工形式工作没有保障、工资没有保证、福利待遇几乎没有,更不用说人们期望的转正、户口等问题的解决,因此,制造业在这样的用工方式之下,对招聘的员工没有什么吸引力就很正常。

二是制造业的用工劳动强度大

在所有的用工形式中,制造业的劳动强度是最大的,甚至某种情况下劳动强度高于建筑工人,但是建筑工人的工资收入要高于制造业的工人。而且制造业的工人流水线作业,工作时间长,有的甚至要求每天工作10—14小时,完全没有自由的时间,甚至有的工人说,下班之后站着都能睡着。而且对劳动质量要求很高,稍有差池可能就要扣工资、扣奖金,所以,你说的5000工资并不一定是你能拿到的工资。这样的劳动强度和劳动环境对应聘人员自然没有什么吸引力。

三是制造业的用工人员以前大部分是农民工

制造业的工人本来对城镇青年就没有什么吸引力,用工的主力人员是农民工,但是现在的农民工的主力劳动力是80后,而且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和双生子女,这一代年轻人本身对制造业的这种脏、累、约束性强的工作就不感兴趣,而且已经大都处于结婚、生子的阶段,典型的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老婆老公的阶段,长期脱离家庭已经造成了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农民工的回归已经成为必然。制造业员工紧缺预示着我国人口红利已经快用尽。虽然说城镇化的初衷就是解放农村劳动力,从而为制造业提供劳动力补充,但是城镇化有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就近安置成为主旋律,所以大型制造业人力密集型的时代行将结束。

大型制造企业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逐步替代大量的制造工人的使用。这才是长远之策

制造业为什么难以招聘到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