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做一本書,如何配得上“國家寶藏”這四個字?

這是我們在接到中標通知,得知已經拿下這個項目後,興奮之餘焦慮的來源。

那天是2月11日,還有三天就是除夕,我們退掉了第二天回家過年的機票。

為什麼要把熱門綜藝沉澱成文字

《國家寶藏》是央視2017年底2018年初火遍大江南北的一檔綜藝節目,由明星和守護人以小劇場和分享的方式來講述來自9家博物館的27件鎮館之寶的故事。

為什麼要做這個選題?

可能跟我們自己的感受有關,我們有時候出去旅行,會逛博物館,大概轉過盧浮宮、大都會博物館、大英博物館、日本國立博物館等等。但反觀國內,大概除了故宮博物院和西安兵馬俑,到其他任何一個城市都很難產生第一時間去博物館的想法,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作為研究機構的國內博物館在營銷上面沒有太大眾化,比如我們從來沒有類似《博物館奇妙夜》這樣的影視作品喚起大家對博物館的各種好奇;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我們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文明沒有在大眾心裡留下特別具體的印象。

做一本书,如何配得上“国家宝藏”这四个字?

在《國家寶藏》剛開播的時候,我們作為普通觀眾被深深打動,原來我們有那麼多收藏在禁宮裡的、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書寫在古籍裡的寶藏,那麼具體、那麼生動地展現給我們關於“我們為什麼是現在的我們”的記憶。B站最著名的一條UGC口號 “此生無悔入華夏”大概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所以我們也想用圖書的方式記錄並傳播“此生無悔入華夏”的自豪,用《國家寶藏》所開創的輕鬆多元的方式,講述專業古老的寶藏故事。

以一種溫潤持久的方式,走進千家萬戶的生活

爆款電視欄目出書的成功案例之前有不少,從早期的《大國崛起》《舌尖上的中國》到最近的《朗讀者》,但以紀錄片或者文字內容集中的為主。而《國家寶 藏》是一檔綜藝節目,涉及的人物豐富、視角眾多,我拿到手的是一份二十多萬字的臺本文字以及一個硬盤供參考的數百萬字的考古材料……

做一本书,如何配得上“国家宝藏”这四个字?

這本書怎麼做呢?擺在面前的有兩個選擇:

一是忠於節目原有的形式,文字錄入,編輯修改錯別字語病然後出版。優勢是簡單、工作量小,能夠快速出版,但是如果只是節目文字的錄入,出版的意義在哪裡?

第二個選擇,打破視頻節目的框架,重新梳理現有資料,編輯出適合文字閱讀的內容,用出版的方式來延續《國家寶藏》所開拓的承啟上下五千年的意義。但可以想見,這是一個複雜的工作量巨大的工程。

我們決定走複雜的道路。這也是於蕾老師領銜的節目主創團隊想法,“把創作的成果立字成書,讓那些偉大的文明、燦爛的智慧,不僅可以在節目中點燃眾人沸騰的熱血,還能以一種更為溫潤持久的方式,走進千家萬戶的生活,豐富更多人的日常閱讀。”

讓這來自9家博物館的27件國寶,更完整詳盡地展現給讀者。用節目所定的輕鬆活潑的風格,以及文字所特有的厚度,展示更多的歷史細節和故事。

如果文化是有生命的,那我們試圖把它完整地介紹給大家

重新整理每一件文物的前世今生,從他們出生的歷史年代到後世第一次被發現的情況,到今生故事,如果文物是有生命的,那我們試圖把她完整地介紹給大家。

重新閱讀那數百萬字的考古材料,找尋短短几十分鐘視頻背後的大量信息,讓我們更明白考古學家、文物專家們在這些國寶的身上所花費的畢生精力,也會是我們瞭解文物、瞭解歷史、瞭解我們之所以是現在的我們的特別通道。

石鼓不是石鼓,是中華文脈;秦簡不是秦簡,是律法初心;越王勾踐劍不是劍,是中國劍魂;曾侯乙編鐘不是編鐘,是華夏正音;千里江山圖是綠水青山,而瓷母是我們海納百川的胸襟……

做一本书,如何配得上“国家宝藏”这四个字?

越王勾踐劍復原圖

比如大家非常熟知越王勾踐劍,那麼君子劍文化在我國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存在?而一把越王的劍為什麼會在楚墓裡出現?考古學家如何確定這就是越王勾踐的劍?小劇場中的故事創作的歷史依據是什麼?……

我們研究了陳振裕教授所寫的《越王勾踐劍發掘親歷記》、陳琦平發表在《輕兵器》上的多篇關於越王勾踐劍的文章,以及萬全文老師等多位作者發表在《鑑藏》關於《越王勾踐劍鑄造工藝中的幾個問題研究》等文章資料,大致勾勒出“越王勾踐劍”的發掘以及鑑定過程,才知道春秋時期越國先後有9位越王,為確定此劍是哪一位越王的劍,當年考古學、古文字等領域還進行過盛大的筆會,經過郭沫若、唐蘭等幾十位著名的專家學者研究,才認定劍上所寫的越王名字是“鳩淺”二字,而“鳩淺”正是“勾踐”的通假字,從而認定這把劍是勾踐的重要遺珍。而同時,據《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記載,“勾踐自會稽歸七年”,聽從大夫扶同的建議,在外交方面採取“結齊,親楚,附晉,厚吳”的方針。而勾踐的女兒嫁給了楚昭王,她的兒子就是楚惠王,這就是節目裡面小劇場所演的,勾踐獻劍嫁女故事的歷史依據。

在書裡面,我們更多將這些臺前幕後所涉及到的歷史知識都用文字記錄了下來。

為了讓讀者在瞭解國寶知識點的同時,能對每件國寶都有一個直觀的認識,我們跟央視綜藝節目組的小夥伴們一起重新敲開9家博物館的大門,去搜集高清圖片,這些國寶,有的隔幾年才會拿出來展一次,有的是隔離陳列的,所以想要一手的高清圖片只能找各大博物館的支援。好在為了推廣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文明,9家博物館在嚴謹審核的同時給了我們的書以極大的授權支持。

當然,編輯非文博專業人士,儘管我們費盡心血來編輯書稿,但是對於很多的專業知識也沒有百分百的把握,所以我們需要博物館專家的專業支持。

我們把每一章節的內容分別發給對應博物館申請審校,各大博物館出動了館長在內的多名專家幫我們審核內容,並在很短的時間內給我們反饋。記得當時上博的專家正在北京郊區的一個錄節目,每天錄完節目之後回到那個網絡信號不太好的賓館連夜幫我們逐一確認書稿,文博專家們如此認真的精神讓我們深深感動。

從封面開始,觸摸華夏五千年的溫度

把浮雕燙金的工藝用在《國家寶藏》的封面上是一次新穎的嘗試,實際的效果告訴我們這是一個成功的創意。

做一本书,如何配得上“国家宝藏”这四个字?

封面的浮雕燙金選了四種,最終才確定了一種

但在這個最後成品之前,封面經歷了幾十種不同的嘗試打樣。“國家寶藏”這四個字是源自節目的logo,上面有源於古代青銅器的花紋,在視頻裡面會有很好的效果呈現,但是要把它印到紙上,就成了一個難題。最常用的辦法是燙金,傳統的燙金工藝出來的效果是平的,難以展現上面的紋路。再有其他的辦法是四色印刷,但那樣的話,也就體現不出這四個字的厚重感。所以我們決定嘗試一下之前只見過但沒有用過的“浮雕燙金”工藝。這種工藝要先用文件進行立體雕刻,形成有豐富層次立體圖案的陰模凹版,而這個版目前只有廣東的少數廠家能做,我們帶著文件南下廣東做版,一週之後拿到版去印廠打樣,這中間又是各種周折,在效果出來之前,誰也沒有百分百的把握能成功,所以我們連替代方案都做好了,不行就用四色印立體起鼓再加鎏金邊的方式來做,打樣也出了好幾稿。

做一本书,如何配得上“国家宝藏”这四个字?

《國家寶藏》的封面上用了浮雕燙金的工藝

直到最後印廠把厚厚一沓的打樣紙放到編輯桌上的時候,大家才大舒一口氣:至少這四個字的效果配得上“國家寶藏”。

這些都太震撼了,我們想讓更多人瞭解

力證中華五千年文明的良渚玉琮,承載著中華文明最早石刻文字記錄的石鼓,囊括華夏宏偉山河的《千里江山圖》卷,融合我國古代文學史與繪畫史兩位巨匠的宋人摹顧愷之《洛神賦圖》……早已在博物館靜靜等候我們去發現。氣勢磅礴的曾侯乙編鐘2400多年後再次發聲,彷彿在告訴我們,我們的血脈文化就在這裡。

這些國家寶藏承載的不只是過去,他們仍以不同的方式影響著我們今天的生活。

有一種叫“熔模精密鑄造 ”的技術,被用來製造繁雜精密的高科技產品,比如飛機發動機的渦輪葉片。這項科技由一個叫奧斯汀的美國飛機機械師“發現”並申請專利。

原來我們以為這項技術是一件舶來品,是外國人發明的,但其實這項技術早在2500年前的中國就有了,它就是“失蠟法”。

什麼是“失蠟法”呢?其實做法並不難理解:用蜂蠟做成鑄件的模型,再用別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範。加熱烘烤後,蠟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個鑄件模型變成空殼。再往內澆灌熔液,便鑄成器物。

做一本书,如何配得上“国家宝藏”这四个字?

將我國失蠟法鑄造工藝的歷史向前推進了一千多年的是一件叫做“雲紋銅禁”的禁酒案臺,它出土後被鑑定其所在的年代是春秋晚期……

這裡的每一件文物,每一個故事,都讓我們為之震撼,而這種震撼,我們希望藉由文字讓更多人體味和感受到,讓這些深入我們骨髓的民族文化為更多人所瞭解,知道我們為何是現在的我們。

單霽翔院長在他為本書寫的序言中說:其實在我看來,文物本身就是活的,歲月不會悄悄流過而沒有痕跡,只是缺少我們去發現。

讓這本書成為發現的渠道,這是我們作為出版人的責任。

無論之前的準備工作有那麼漫長且波折,都只有到書真正上市開賣的那一天才能知道她是不是為讀者所接受。

到我們正式上市第一天的晚上,負責自營渠道的同事告訴我們:“《國家寶藏》銷售第一天,自營渠道銷售2000+,超過《原則》。”《原則》是我們今年最暢銷的圖書,半年已經銷售過百萬。之後更是收到了大量讀者的好評反饋,他們說,設計大氣、印裝精美、精良又有心、內容很詳盡、文字別有一番魅力……

所以我們想,大概這次沒有辜負“國家寶藏”這四個字吧。

(本文作者系中信出版集團副總編輯沈家樂&李穆)

做一本书,如何配得上“国家宝藏”这四个字?

出版人雜誌

[publishers]

隨性讀書,認真寫字

嚴肅活潑,偶爾脫線

長按識別二維碼即可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