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梁冬|你就是你自己的先知

睡出更美好的自己,这里是小梁在2018年为您带来的《睡睡平安》。(本文内容节选于喜马拉雅音频节目《睡睡平安》029期。)

梁冬|你就是你自己的先知

01. 睡不好觉的时候,试着回到自己睡得最香的那段时光

很多朋友都知道,小梁这些年对睡眠的研究很着迷,所以睡不好的人都会来找我。一些朋友也会把他们解决睡眠问题的方法与我分享。

总结下来,现在小梁的好睡之法有些有效,有些偶尔有效。

有一天,一位在美国上市的互联网公司COO(首席运营官)来自在喜舍喝茶。这兄弟长期以来睡不好,在正安医馆调理的时候,有时有效,但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失眠。因为这位朋友的工作压力实在太大,所以,不解决精神压力大的问题,只靠外在手段来调理,效果只能是暂时的。

试想想,在互联网公司做高管,要负责运营、收入、人事等等相关事宜,这些显然都会让人睡不好觉。

这天,这位好朋友看上去让我很诧异——脸色红扑扑的,一副睡得很好的样子,我说:“嗨哟,你脸色怎么变得这么好?是因为最近工作很顺利吗?”

他说:“最近公司终于上了轨道,所以脸色好了,而且还有一件神奇的事情想与你分享。”

这位朋友说:“有一天我遇到一位英籍华裔的催眠老师,他给我做了两次练习,第一次三分多钟,第二次五分多钟。什么药也没有用,居然让我在过去的两三周里,每一天都睡得很好。以前我知道通过调节心率、饮食、脾胃、呼吸等会改善睡眠质量,可这位老师只对我用了心理导引术,就可以让我睡得如此之香。”

我说:“这位老师到底给你做了什么练习?”

他说,其实很简单,并且要我跟着一起做。于是我就在他的指引下,慢慢地坐下来,先呼吸三次,然后想象自己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迎面跑来一个小孩,这个小孩就是童年时候最幸福的你。不用说出来,只是在心里回想童年最快乐、睡得最好时候的你。我想,再苦逼的同学,总有这样一个童年的自己吧。

你像一个爱他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二三十岁、三四十岁慈祥的“老人”,特别高兴地看着这个小孩子跑过来,然后你蹲下来,让他扑向你。你们抱在一起,你有什么话要跟他说吗?你觉得他有什么话要跟你说吗?

如果你们说完了,你可以点一下头,你就和那个曾经最快乐、睡得最好的自己连接合一了。然后有如置身VR世界一样,场景一变,你来到了一面巨大的全息屏幕面前,这面屏幕上正在播放着你的人生。

之前小梁采访斯蒂芬·吉利根博士时,他对我说:“如果你要想放松,不一定要刻意去做,你应该回忆。”

我问他:“回忆什么?”

他说:“无论如何,你总能想到自己年轻的某个时候,比如初中二年级、三年级,或某个更早一点儿的时间。那时的你会特别开心地去睡午觉,或着在晚上倒头就睡,觉得‘哇,今天好困呐,终于能睡觉了’。你还记得那个时候的自己吗?”

我突然想起大概在我二三年级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我表哥去广东肇庆的星湖边钓鱼。表哥一会儿在钓鱼,一会儿跳到湖里游泳……我当时就坐在湖边的一把躺椅上,刚刚吃完一口西瓜,也没手机,也不用写作业,我也不想去游泳……总之,在湖边的那个下午,没有任何烦恼,我就在躺椅上自然而然地睡了一个午觉。

当你回忆起自己曾经有过的特别放松的状态时,当下的整个身心会一下子全部放松的。

梁冬|你就是你自己的先知

02. 我们大部分问题,都来自无法与过去的自我充分地连接与和解

如果你的睡眠有问题,也请回到你能想起来的最开始睡不好觉的那段时光。你看见那个时候的自己了吗?那个可能正在为事业打拼的自己;那个可能刚和家人吵完架的自己;那个可能正在遭受病痛折磨的自己……你看着他,有什么话跟他说吗?你觉得他有什么话对你说吗?

小梁在做这个练习的时候,告诉曾经的自己:“你知道吗,你当时担心的这些事情,后来都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差,一切不也都过来了。你当时的很多担心和焦虑,现在看来很可笑。”

也许,那个曾经最痛苦、最焦虑的自己,也想跟现在的你说些什么。闭上眼睛,倾听他跟你说的一切。想象自己面带微笑,像一个充满智慧、慈悲、包容和爱的过来人——的确,你现在就是那个曾经痛苦、焦虑的你的过来人。作为一个过来人,对于当时的焦虑,你一定觉得:嗯,我了解,我知道,这的确很值得同情。

你听着他向你诉说他的痛苦,听着他和你抱怨生活的种种不幸。记住,让自己保持一个拥有智慧、慈悲的过来人的温和与微笑,只是用眼神接纳他。就像我的针灸老师为人施针的时候,听着一个患者描述他所有的痛苦,总是那么温和、慈悲地笑着告诉患者:“这不是问题,这个问题太简单了……”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作为曾经最痛苦的自己的过来人,可以想象当时自己的那些窘迫,一定会充满同情,也一定会充满信心,因为你已经抗过来了。

就是这两个场景,小梁那位在互联网公司做事的朋友,居然让过去最痛苦的自己和现在已经作为过来人的自己,达成了和解,然后让自己和曾经最幸福的那个小“我”完成了合一的连接。

大多数人都以为,我们是自己,其实不是——我们是很多个跟自己有若有若无联系的那个人,在不同的时间、空间的一个集合体,而且彼此之间并不完全一致。

我们大部分问题恰好都来自这些时空中不同自我的冲突,我们无法与过去的自我充分地连接与和解,所以开始产生焦虑。

每个人站在现在回首过去,总是显得更加有智慧、更加从容、更加了然。我们要用这种状态,和过去的自我连接。

梁冬|你就是你自己的先知

03. 我们的念力和意识,拥有不可思量的力量

有一天,自在喜舍来了一位朋友,她脸色蜡黄,跟我说自己从2004年的某一天开始,突然就睡不好觉了。

我问她:“你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

她说,那一天她赶夜班飞机回家,特别想睡觉。结果回到家之后,感觉房间里好像有灰灰的烟雾,她当时又累、又困、又难过、又烦躁……从此就再也没有睡过一个好觉。

我让她跟当时的自己说一段话,结果这位朋友闭上眼睛的时候,居然迅速进入了快速眼动睡眠周期,眼珠在闭上的眼皮里啪啪啪地转。然后她哽咽了,居然说不出任何一句话。

我说:“你不用说出来,你只要在心里跟她说就可以了,不用说给我们听。”她说:“我说不出来,不知道该怎么说。”然后,突然间,这位朋友当着众人嚎啕大哭,泪流满面。

当时旁边的几个小朋友被吓坏了,而我一下子就理解了这种积极心理干预方法的核心——

全然地直面曾经让你恐惧、悲哀、沮丧、烦恼的所有时刻,并且作为一个过来人,深刻地同情、理解、接纳曾经的自己。

后来,这位一直在哭的女士睁开眼睛告诉我,她从来没有体会到有一股力量,一种热流,是从身体里往外迸发的。

我说:“我不知道你是否真的有这种感受,但在你的脸上我的确看到了一种光芒——死灰色的脸开始变得红润,眼睛开始变得明亮。”

说完她准备站起来,我说:“你不要站起来,现在是你最幸福的时刻,这种温暖、喜乐很难得。”

实际上,小梁的意思是让她待久一点儿,记住这种感受。

我就看着她坐在自在喜舍的阳光房里,眼睛露出幸福的光芒,脸色开始变得红润,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才缓过神来。

确实,“一念生,一念灭”。一个人的念力和意识,就是拥有这么不可思量的力量。

说到此处,我还想跟大家分享一个个案。某天,太安私塾的一位学生在同学群里发了一条微信,说她正在医院的病房里陪着她的婆婆,婆婆因为做了手术丧失了记忆,但神奇的是,婆婆也忘记了自己之前得病的种种状况——

当婆婆忘记自己是高血压病人的时候,高血压症状居然都消失了。

也许这仅仅是一个独特的个案,但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或许我们的身体在某种程度上真的是我们的想象或意识的结果。

王阳明为什么能够理解“知行合一”?他所知道的“知行合一”,意识和世界到底是什么关系?我开始隐约有所感悟了。

梁冬|你就是你自己的先知

——互动话题——

回忆一下自己最难过的时刻,

然后蹲下来,以过来人的身份,

跟那时候的自己说一句话,

你会说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