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被大數據殺熟,關鍵要收集證據

文/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委常委、宣傳部長 楊長海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他強調必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我們要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把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牢牢握在手中,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

深入學習,正確認識

意識形態工作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關係到全體黨員的理想信仰,關係到黨的執政基礎,關係到全國人民奮鬥的價值取向。因而,我們黨要把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牢牢抓在手中,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

一是“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是我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政治屬性。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意識形態決定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必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有什麼樣的意識形態,就會有什麼樣的文化發展方向和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帶有鮮明的科學化、大眾化和民族化特徵,唯有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才能建設成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才能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和道德觀念上把全體人民緊緊團結在一起,才能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造就精神合力。

二是“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是我黨對一切工作領導的基本工作屬性。十九大報告中,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有十四個“堅持”。第一個“堅持”即是: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可見,黨的領導,在各項“堅持”中有統帥地位,意識形態工作概莫能外。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不僅旗幟鮮明地強調了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作用,也為繼續有效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指明瞭方向,鞏固了全黨全社會思想上的團結統一。

三是“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是我黨“四個自信”的根本體現。共產黨人歷來強調自信。恩格斯曾指出:“我們黨有個很大的優點,就是有一個新的科學的世界觀作為理論的基礎。”毛澤東同志指出:“我們黨從它一開始,就是一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為基礎的黨,這是因為這個主義是全世界無產階級的最正確最革命的科學思想的結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牢牢掌握意識形態領導權”體現了堅定的政治信仰和意識形態的自信,這種自信正是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彰顯,直接關係到我們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等重大政治方向問題。

四是“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體現了我黨在意識形態領域贏得了戰略上的主動。在平時的意識形態研究和工作中,我們經常看到“意識形態工作主導權”“意識形態工作話語權”等提法,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直截了當地強調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意味深長。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黨上下以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為引領,同各類社會思潮進行了全面的鬥爭,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工作機制得到進一步完善,社會網絡輿情應對能力進一步增強,正能量、主旋律得到進一步彰顯,這無疑印證了我們已在戰略上贏得了主動。

釐清“四個關係”

在社會結構日漸變化和社會利益不斷分化的今天,國內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相互疊加,思想意識問題與社會現實問題相互交織。在此背景下,強化意識形態領導權應因勢而謀,順勢而為,打好強化的組合拳,重點是妥善釐清以下“四個關係”。

一是正確處理中心工作和意識形態工作的關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對這兩方面工作的定位,大家認識上都是清楚的,但如何在實踐中正確把握這兩項工作,在一些地方和部門就明顯存在說起來清楚、做起來不清楚的現象。做好宣傳思想工作,首先要解決好這個問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從根本上說,為最終意識形態工作取得好的成效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歷史和實踐反覆證明,能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由此可見,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築有著決定作用的同時,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同樣有反作用,我們要正確處理中心工作和意識形態工作這對關係,既要做好中心工作,為意識形態工作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又要切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為中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正確處理黨性和人民性的關係。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兩者相統一的原則,澄清了人們在黨性和人民性關係上的模糊認識,對於在新形勢下做好意識形態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們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來自人民為了人民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因而,從本質上說,堅持黨性就是堅持人民性,堅持人民性就是堅持黨性,黨性寓於人民性之中,沒有脫離人民性的黨性,也沒有脫離黨性的人民性。如果把黨性和人民性割裂開來、對立起來、搞碎片化,在理論上是錯誤的,在實踐上也是有害的。搞好意識形態工作,對此要認真加以廓清和糾正。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把握正確導向,把體現黨的主張和反映人民心聲統一起來。要把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變成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及時把人民群眾創造的經驗和麵臨的實際情況反映出來,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三是正確處理建設性與鬥爭性的關係。做好意識形態工作,必須正確認識建設性和批判性的關係,即堅持正面宣傳和輿論鬥爭的統一。這是由意識形態所固有的本性和功能決定的。意識形態作為上層建築的一部分,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併為特定的經濟基礎和政治法律制度服務。正面宣傳體現了意識形態的建設性,輿論鬥爭體現了意識形態的批判性,它們相互統一、不可分割。一方面,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是宣傳思想工作必須遵循的重要方針。要著力提高正面宣傳的質量和水平,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進一步創新話語體系和話語方式,不斷改進形勢宣傳、成就宣傳、典型宣傳、主題宣傳等,讓群眾愛聽愛看、產生共鳴。另一方面,堅持正面宣傳為主,決不意味著放棄輿論鬥爭。要增強底線思維和陣地意識,敢抓敢管,敢於亮劍,有理有利有節開展輿論鬥爭,在事關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則問題上,增強主動性、掌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幫助幹部群眾劃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認識。

四是正確處理一元化和多樣性相統一的關係。在意識形態工作目標任務上,必須統籌好“一”與“多”的關係。所謂“一”,即馬克思主義的一元化指導;所謂“多”,就是多樣化價值。否定或者削弱馬克思主義的一元化指導,意識形態工作就會迷失方向、走入歧途;不承認多樣化價值,意識形態工作將會喪失活力、走向僵化。意識形態的一元化和多樣性是辯證統一的,正因為存在著意識形態的多樣性才要求我們必須堅持指導思想一元化不動搖的基本原則,在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引導力,使整個民族心往一塊兒想,勁往一處使。當前,國際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日趨激烈,國內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相互疊加,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價值觀念呈現多元多樣化傾向。當代中國意識形態的一元主導地位與多樣性並存的基本特徵,要求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時刻研判關注意識形態領域的變化與動向,也進一步要求我們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把中國特色的共同理想同愛國主義民族精神、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與優秀的傳統文化結合起來,牢牢掌握意識形態的領導權,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形成既有“一枝獨秀”又有“春色滿園”的生動景象。

加強領導,嚴格貫徹

“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就是要求我們必須認真貫徹中央的決策部署,準確學習把握意識形態工作規律,切實增強黨委(黨組)和領導幹部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結合實際,找準關鍵,在加強和改進意識形態工作方面有更大的擔當和作為。

一是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將意識形態工作“扛在肩上”。要充分認識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進一步強化領導幹部的責任意識,不斷增強落實主體責任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通過黨組織書記交流會、中心組學習會等形式,及時傳達學習中央和省區市委關於意識形態工作的有關要求,進一步明確意識形態工作黨委(黨組)主體責任、一把手第一責任、分管領導直接責任和班子成員一崗雙責,切實當好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者、組織者、執行者和推動者。要切實加強對意識形態領域工作的統籌指導,把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作為重點指標納入對各級黨委班子的黨建工作考核,建立健全意識形態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分析研判通報等一系列機制,真正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宣傳部門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分工負責,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突出重點、攻克難點,將意識形態工作“抓在手中”。要加強理論武裝,突出思想理論“第一建設”,將意識形態工作納入各級黨委(黨組)中心組、基層黨校等學習培訓的重要內容,切實推進理論宣傳教育大眾化,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深入人心。要深化核心價值“第一引領”,把核心價值觀建設作為意識形態強基固本的戰略工程來抓,突出宣傳教育,深化實踐養成,推進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要提升主流媒體“第一影響”,堅持黨管媒體原則,用好管好黨報黨刊黨臺黨網,統籌內宣外宣一體推進,注重網上網下有效對接,以正面主流輿論強勢引領和助推經濟社會發展,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要搶佔網上輿論“第一陣地”,堅持正能量是總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積極營造文明理性的清朗網絡空間。要強化文化市場“第一安全”,加強基層文化市場的整治監管,確保文化市場安全有序。

三是強化支撐、完善保障,將意識形態工作“落到實處”。要把隊伍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深化思想政治建設和作風建設,不斷提升隊伍整體素質。堅持實績導向,選優配強各級宣傳思想文化部門和單位領導班子,選拔敢抓敢管、善於做意識形態工作的優秀幹部擔任重要領導職務。在硬件設施、資源配置、工作經費等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常態化投入機制,為意識形態工作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