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华南养殖户已盯上抗病强、耗氧少,养殖密度超高的巴沙鱼

巴沙鱼对饲养水质要求不高,抗病虫害,对耗氧量要求也不多,超高密度养殖,很小的一个水塘就可以养非常多的鱼。中国不但是巴沙鱼消费大国,未来也可能成为养殖大国!

华南养殖户已盯上抗病强、耗氧少,养殖密度超高的巴沙鱼

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巴沙鱼采购国,而且是后来居上,实际上巴沙鱼大规模进入中国还不到5年时间。

巴沙鱼是优秀的蛋白质来源,是越南自己也在大力发展渔业支柱之一。

一开始是巴沙鱼主做欧美市场的,后来欧美开始限制越南巴沙鱼进口了。

越南扭头大力开发中国市场,并且正好赶上了这一波餐饮连锁浪潮,就把巴沙鱼做起来了。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了巴沙鱼最大的进口国。

简单来说,巴沙鱼是一种特别为人类着想的鱼,便宜刺少味道小。巴沙鱼是淡水鱼,是鲶鱼的一种(芒鲶)。这种鱼有好几个特点。

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达到40%(100g鱼苗轻松长到1公斤,大的可以长到1.5公斤)

没有怪味土味腥味,去了皮的巴沙鱼的味道是比较淡的,接受度高。

最关键是没有小刺(肌间刺),巴沙鱼可以轻松拆出两大块鱼排,也就是超市经常卖的巴沙鱼柳。

这么多特点组合在一起,巴沙鱼已经算得上是非常优秀的蛋白质来源了。

在这么优秀的基础上,巴沙鱼还有鲶鱼种族天赋:对饲养水质要求不高,抗病虫害,而且对耗氧量要求也不多,饲养密度巨大,很小的一个水塘就可以养非常多的鱼。

华南养殖户已盯上抗病强、耗氧少,养殖密度超高的巴沙鱼

这些特点造就了巴沙鱼极低的价格,比白羽鸡还要好养,可以说得上是人类恩物了。

但是巴沙鱼也有一个特点,就是鱼苗对养殖温度敏感,一般只有热带的淡水才能存活。国内消费绝大部分进口品都产于越南湄公河,早几年,世界上巴沙鱼大部分也产自越南。

越南是水产品大国,除了巴沙鱼,还有查鱼(茶鱼),虾,金枪鱼(tuna)都是其主要出口产品。所以巴沙鱼养殖也是越南的经济支柱之一,越南从95年(左右)开始大力发展巴沙鱼,巴沙鱼产量保持了连续20年的增长,出口额做到了20年20倍的效果。

经过十年发展,巴沙鱼成为了越南传统出口鱼类。到了07年越南成功加入WTO、又先后加入了10个贸易协定来降低关税。巴沙鱼在欧洲和美国的销量节节上升。

欧美市场传统白肉鱼市场本来由海鱼霸占,如狭鳕鱼、海鲈、龙利鱼,但因为巴沙鱼便宜刺少味道好,愣是让老外开始吃淡水鱼了。不过反正出口产品做成冷冻鱼段了,老外也不知道这是淡水鱼,也就在那闷头消费。

华南养殖户已盯上抗病强、耗氧少,养殖密度超高的巴沙鱼

10-14年五年间巴沙鱼价格稳定在2.5美元/公斤...这两年有点涨价

因为极低的价格,美国多次对越南巴沙鱼收反倾销税,开展了8次以上的调查,足见巴沙鱼在美国的销量和销价。

本来冷冻巴沙鱼片,是不怎么卖给中国的,因为中国人民爱活鱼。而且中国本来也是产鱼大国,除了四大家鱼和其他海水鱼。中国还有一个特别猛的品种,罗非鱼,淡水咸水都可以养殖,是我国最大的出口鱼种,在国际市场还上会抢巴沙鱼的生意。

巴沙鱼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大概在2013、2014年开始的。原因并不是中国人民突然想通爱吃巴沙鱼了,也不是一带一路把鱼带进来了。

因为越南巴沙鱼遭到了史上最严重的限制。以前美国进口越南的鱼只要美国FDA通过就可以了,之后要求巴沙鱼必须符合农业部下属的美国食品安全监察局(FSIS)的严格标准,从种苗到养殖到加工贩卖都有严格的标准,基本上是整体对养殖流程再造了。

FSIS的标准,美国给了一个3年的缓冲期,但是因为确实严格,直到执行的2017年,美国人专门派人到越南审查,很多越南厂商仍然满足不了这个标准。

不单单是美国,欧洲多国的需求也大降。意大利、西班牙等多国的家乐福表示不再销售巴沙鱼。

禁售原因有各有各的说法,比如养殖鱼对环境的影响、鱼密度、对工人的剥削等(听着特别熟悉)。越南方面则是喊冤、解释、抗议、会谈。

但是无论怎么解释,越南水产业就是面临着可预见的大规模衰退。2015年越南的水产出口额暴跌,下降了15%。

华南养殖户已盯上抗病强、耗氧少,养殖密度超高的巴沙鱼

越南巴沙鱼采购比例图,标红是中国,因为这张图数据只到15年。实际上到17年中国已经跃居第一了

欧盟美国对巴沙鱼的需求下降,越南开始主力开发东欧、南美市场,现在增速也非常快。

而且越南身边还有一个中国,中国和别的国家还不一样,除了正规报关,中越之间有一个独特的东西——“边贸”。开着冷冻车就可以把鱼从越南运到中国,一切免税。

2016年中越巴沙鱼边贸到底有多少谁也不知道(毕竟是走私),有说法称达到3亿美元之多。直到2017年海关成功打掉一个大型冻品走私集团巴沙鱼边贸行为才得到收敛。

巴沙鱼在国际市场好卖并不是偶然的。中国人民也喜欢好东西,特别是便宜的好东西,你看阿姨妈妈嘴里说速生鸡不好,在超市里抢打折鸡翅膀绝对不手软的。

但是低廉的价格和不错的口感其实并不能构成强力的竞争力,中国本地鱼多得很又便宜得要命。我认为最有效的,是巴沙鱼“无刺”的这个特点。

家庭消费市场,一开始巴沙鱼是顶着“龙利鱼”的名字进入市场的,因为龙利鱼已经先进市场一步了,借着龙利鱼名字往前走两步差不多。切成鱼柳之后都是白白的,就更不好分别了。

大部分人也分不清楚两种鱼,只知道超市里有种鱼柳没有刺,肉嫩。

到今天巴沙鱼和龙利鱼名称混淆的情况已经是一个常态了。在淘宝上…80%的商家都会把两个名字都挂上。

(必须要说的是,巴沙鱼不是龙利鱼,这是两个物种,巴沙鱼是淡水鱼,龙利鱼是海鱼。)

华南养殖户已盯上抗病强、耗氧少,养殖密度超高的巴沙鱼

也是因为无刺,聪明的商家还给巴沙鱼找到了一个新定位:给宝宝吃的无刺鱼。一下就突出了两个卖点,无刺方便吃、宝宝都能吃大人吃更好。确实就卖得很好了。

但是巴沙鱼在中国的起飞,还靠餐饮市场。中国最大的正餐品类是火锅,最多的小餐饮品类是麻辣烫。巴沙鱼肉质细嫩,又相当耐煮,和火锅麻辣烫都非常的搭。

连锁餐饮最怕的就是事故,很少有鱼肉产品,就是因为怕卡刺。我和麦当劳的前QM经理聊过鱼刺问题,她给我的解释,大众连锁餐饮面向的是所有顾客,同时顾客对其要求和期待也不同。刺卡到成年人是小事,但是如果卡的是孕妇,是儿童,是老人,那就不易收场了。

中国连锁餐饮如火如荼发展了这么多年,需要开发新的食材。鱼类食材在国内一直是一个空白,中国传统四大家鱼都有刺,也不容易量产去刺。在这当口下,越南人送来了巴沙鱼鱼柳,帮你杀好切好冻好,冷冻保质期12个月,保证没有刺。

有意思是,伴随着巴沙鱼在国内市场的开拓。酸菜鱼这个品类有了巨大变革。市场上相继出现了:可以喝汤的酸菜鱼、一人吃的酸菜鱼、酸菜鱼米饭等快餐类型的酸菜鱼品牌。这些新兴的品牌的共同点,就是不再以“活鱼现杀现卖”为卖点,也不再使用黑鱼,而会统一使用没刺的巴沙鱼。

过去做酸菜鱼,还要做水循环养鱼等客人点杀;而巴沙鱼做酸菜鱼,门店只要采购冷冻鱼片就可以解决,连切都不需要切了。

使用冷冻鱼片没有浪费,同时也解决了单人份酸菜鱼的问题,从产品形式和口感来说,单人份巴沙鱼产品也更方便做外卖。在这波大潮里,鱼类快餐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所以大家也比较清楚巴沙鱼的来龙去脉了。鱼是好鱼,价格便宜没刺。而且因为是鲶鱼,抗病虫害性能也比较强,药残少也是其优势之一。

这么好的鱼大家都喜欢,孟加拉、印度等国都开始大规模养殖巴沙鱼。过去越南能占巴沙鱼90%以上的产量,到现在只占50%左右了。

我们海南、两广部分地区,本来养罗非鱼的鱼农,现在也开始试着养巴沙鱼。以前海南养的巴沙鱼肉偏黄,现在通过水质和饲料解决了。

我国只用了5年就成为了巴沙鱼的最大采购国,未来也有可能是巴沙鱼养殖的大国。毕竟我们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

因为巴沙鱼进入中国时间短,国内对巴沙鱼的研究论文很少,资料大多还是来自于越南VASEP(水产协会)。

图中两张数据来自于冯晓玲、陈茜、黎氏垂玲的文章《越南巴沙鱼出口贸易发展分析》20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