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別人隨便搬點視頻就幾十萬上百萬的閱讀,而有些原創連萬級都沒有上?

剛自如誰堪摘


一看這個問題裘哥就想呵呵一冷笑!這就類似於一個985,211的學生抱怨工資沒有一個高中生高一樣!說到底就是心理不平衡導致的!

首先和你說,一個搬運的視頻就算你有一百萬播放量,但是你也比不過一個只有10萬播放量的原創視頻,為啥?別人原創單價20到40,一個視頻200到400塊錢!而你呢?搬運單價1快到2塊錢,一個視頻100到200!別人最低價就是你的最高價!


而且裘哥還想說,你怎麼知道那些搬運視頻的人是隨便搬運的?你知道他們一天搬多少個嗎?你調查過嗎?別人都是批量一整批一整批的搞,而且爆一個視頻的概率是多少你知道嗎?別以為什麼事情都是簡簡單單就能成功的,你有做過嗎?

而且縱觀大局,原創視頻的整體爆文幾率是遠大於搬運的,這個通俗的說就是整體上,搬運爆文是100比1,那麼原創爆文是10比1!這也就說明了平臺是大力支持和推薦原創的!

雖然表面上看搬運視頻播放量高,但是你沒發現在頭條月入過萬的都是原創視頻嗎?別人原創只要爆一篇就抵得上你搬運一個月工資!


所以,裘哥想和大家說:別老以為什麼都是簡簡單單、隨便搞搞、你試過嗎!就知道瞎bb!先分析再說話!

好了,今天說到這裡,想學習有關自媒體知識的老鐵,可以關注裘哥,每天為你分享自媒體乾貨!


裘哥說


這裡其實是兩個問題:

第一,為什麼搬運視頻的沒人管。

第二,為什麼搬運視頻的會出現上百萬的爆發,而原創基本不上萬。

同時有一個誤區,不是所有的搬運都能幾十萬,或是上百萬,能爆的永遠都是少部分。


首先我們來解決第一個問題。

為什麼搬運視頻的沒人管?

不是沒人管,是一直在管。

不過視頻管理方面有障礙,最多可以實現兩個一模一樣視頻的編碼比對,但實際上很多都是剪切的。

所以,在同一平臺裡面,直接“複製粘貼”的一般都比較容易處理,其他的就很難。

對於剪切視頻的是處理,最高的辦法就是版權方的一紙訴狀,這樣就可以統一規避了。

也就是說,其實還是有辦法,只不過那樣大規模的處理,最後自己的倒黴了,所有平臺也不會做。

除此外,舉報也是個好辦法,只要你舉報抄襲了,對方的視頻就很容易下架,而且也可能會被封號。

但是注意,被封號的人中,有一些人屬於那種沒能力卻想賺錢的,註冊的賬號有限,封了自然是大快人心。而有些人是專門造假,一個人甚至幾十個號進行搬運,對於這種人打擊力度能力就比較弱了

而對於這類人,最好的處理辦法應該從法律方面入手,他們的行為嚴格來說是違法的,可行為本身僅僅是踩線,如果能明確其錯誤的話,就會有很多人不敢做了。

為什麼搬運視頻的會出現上百萬的爆發,而原創基本不上萬?

在這個問題上需要明確一旦,那些搬運的人,搬你的視頻了嗎?

人家搬的本來就是已經成功的視頻,可能已經有千萬底子了,而你的視頻只有幾萬,這說明你做的視頻質量不夠。

這件事兒要分開來看,搬運歸搬運,但僅從視頻上來說,確實人家搬來的視頻質量更高。

所以筆者並不認同“為什麼別人隨便搬點視頻就幾十萬上百萬的閱讀”這個說法,你做的很難破萬,而那些人從來不搬運你的,這說明他們並不是隨便搬運。

雖然搬運是一個不道德,並且涉及到違法侵權的行為,但是,人家也沒有必要去搬運那些產生不了經濟效益的東西吧?

同時也要注意一點,搬運號基本沒有原創,這就意味著他們的收入能力著實有限,即使很高的播放量,收入可能連同樣播放量大號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可以認為,平臺雖然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方法打擊搬運,但是卻通過審核手段限制了他們的收入。

另外再說一下原創,很多人對原創也有誤解,特別是視頻方面

筆者見過一個類似的問題,題目上描述自己是原創搞笑視頻,抱怨為什麼原創視頻反而沒有那些搬運的視頻質量高。

那時候筆者打算以同樣回答告訴他,但是進入賬號一看,卻發現所有的視頻都是電視節目,還有郭德綱的相聲,他把這些視頻剪切了一番,起了一個標題,就自稱原創。

大家都明白,這肯定不是原創,而且侵權更離譜,竟然敢用電視節目,甚至敢用劇院的表演錄像。

而這樣的視頻想火都難,還有可能被告。

還有一種是屬於侵權,創意屬於原創的視頻,相信很多人都看過“1分鐘讀懂XX”之類的標題,有些是讀書,有些是看電影。

而這類視頻則大量使用了電影畫面,並且大部分正處於版權的保護期。

但是,視頻的內容,可以說是主播所講述的內容,大部分是經過收集、整理、再創作的。這類視頻目前不好定性,但普遍認為是原創,包括觀看者在內。


最後總結一下:

搬運屬實可恥,但現在的版權保護正在提升,平臺的打擊力度也在提升,所以問題也正在得到解決。

但是,搬運這件事兒並不影響一個原創者去努力做自己的視頻,如果有人侵權,自然有渠道去保護,例如今日頭條簽約了維權騎士。

另外,有些平臺放任了抄襲和搬運,對於這種情況,也可以採取多平臺同步發的方式。

如果這種情況還是被抄襲,那說明特定平臺有漏洞,而發展性的平臺絕不會允許漏洞持續存在。

這就是行業內的大體情況,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出現,也不可能束縛所有人,特別是在知識產權缺乏管理的情況下。但是,我們也確實能看到一些人通過努力而發大財,也能能看到到處抄襲的人被封號。

所以,想要獲得成績,不是不可以走捷徑,但是要考慮到捷徑的風險,有些捷徑甚至是違法的。除此之外,就只能做好自己的事情。

題主說自己的視頻很難過萬,覺得有些低了,這時候不放捫心自問,到底是流量給少了,還是視頻沒達到應有的質量。


小言詹詹


題主印象跟事實真相可能存在偏差。我們分別從統計學和市場的角度來分析,為什麼題主會產生“別人隨便搬點視頻就幾十萬上百萬的閱讀,而有些原創連萬級都沒有上”這樣子的印象。

一. 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對於結果分析異常重要,樣本選擇不當會導致數據失真

統計結果跟大眾印象大相徑庭的事情並不罕見。不過,統計結果和大眾印象很有可能都和事實真相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某種意義上來說,大眾印象就是大眾根據生活經驗,初步統計的結果。不管是專業統計結果還是大眾印象都是表象,而表象跟真相之間並不總是吻合的。

導致誤差的原因很多,樣本選擇不當導致的統計偏差是顯而易見而影響深刻的。無論你的統計方法多麼先進,數據分析方法多麼到位,一旦數據樣本出了錯,那麼就必然會導致整個統計結果毫無意義。

有一個很有名的案例就是,二戰時期,某國空軍發現執行戰鬥任務返航的戰鬥機,機翼上的槍眼總是遠多於其他部位。因此,他們初步認為機翼部位更容易受到攻擊,於是工程師就加固了機翼,結果發現作戰效果沒有改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結果?換個角度就能明白,機翼上那麼多槍眼都能飛回來說明機翼受槍擊對飛機傷害最小,我們看到其他部位槍眼很少是因為那些槍眼多的都飛不回來了。

雖然大家喜歡用這個案例說明,數據分析找對切入點的重要性。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可以看到的是,正是因為其他部位被槍擊的飛機沒有飛回來導致了統計樣本出了很大的問題。原本應該對所有參與任務的飛機進行統計,但是由於我們真實可統計到的只有成功返航的飛機,因此導致整個統計結果和事實真相之間產生了巨大的偏差。

同樣的道理,題主對視頻的播放量統計是基於個人印象而非嚴格統計的結果,更不是事實真相。產生了題主說的印象,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進入統計的樣本數量太少,範圍太小,以至於產生不符合事實的印象。原因很簡單,只有原創和高瀏覽量的視頻才會進入大家的視野,數量繁多的非原創低瀏覽量視頻是壓根不能引起我們關注的。所以,我們印象中的“搬運工”往往瀏覽量很高,真實原因很可能是瀏覽量低的搬運工被我們忽視了。

二. 原創和是否受歡迎可能沒有必然聯繫

一個視頻是不是原創,很有可能並不是決定這個視頻是否受歡迎的關鍵因素。正如機翼受槍擊的數量不是決定飛機能否返航的關鍵因素。

決定瀏覽量的關鍵因素是視頻本身的質量和發佈者的影響力,以及發佈平臺的推薦量。視頻質量決定了受歡迎程度,決定了總需求量。而發佈者的影響力和平臺推薦決定了有關作品會被呈現到多少觀眾面前。這些因素和其他很多因素共同決定了最終的瀏覽量數據。這其中,原創與否會關係到作品發佈者的個人影響力和平臺對作品的態度,會間接影響到瀏覽量,但沒有直接影響。因此,出現非原創的高瀏覽量作品,往往是因為搬運者持續發佈視頻積累的影響力和視頻本身的質量上乘導致的。同時,部分原創作者,由於作品不對用戶口味出現瀏覽量低的情況,實屬正常。但是,原創優質視頻高流量和搬運視頻無人問津不值得重點關注,大家往往會對高瀏覽量的搬運視頻和無人問津的原創作品印象更深刻,最終就會導致“有人隨便搬點視頻就幾十萬上百萬的閱讀,而有些原創連萬級都沒有上”的印象形成。

所以說,從創作者角度看,最關鍵的變量是作者影響力和作品質量,搬運工可以獲得高瀏覽量往往是在這兩方面下了功夫,並不是隨便搬點視頻就可以了。但是總體而言,搬運工相比原創作者是沒有優勢的,尤其是在版權保護日益完善的今天。但是一個持續輸出低質量作品的原創作者是競爭不過持續搬運高品質視頻的搬運工的,觀眾需要的是好看精彩,而不僅僅是原創。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存在“部分搬運工混得比部分原創作者還好”的情況,統計偏差則會強化這個印象,最終導致題主的疑問產生。


鎂客網


樹先生一年前註冊頭條號時,第一篇文章辛辛苦苦碼了1500字,標題叫《嫁錯韓國的女人——朴槿惠》,你們猜什麼著?

審核不通過!

好在樹先生懸崖勒馬,從此不再碰觸政治敏感話題。儘管那篇文章並沒有什麼政治攻擊,只是回憶朴槿惠傳奇的一生。網上相關報道多的是,我只不過整合了一下。然而,屌絲就是屌絲,是不配談政治話題的。

樹先生並不責怪頭條號,因為國內所有媒體都這樣,不光頭條號一家。樹先生專心寫攝影領域的文章,每天一篇,不到兩個星期就轉正了。接下來,樹先生堅持寫原創文章,還得到了大V。那個時候主要是樂趣。樂趣,你們懂嗎?

記得剛開始寫的文章,流量有多有少,從幾萬到幾百都有。有一次我轉貼了幾張藝術照片(非原創),加上自己的文字描述(原創),一下子火了,那篇文章帶來的流量有近200萬,吸粉有近4000人,收益400多元,那時候是我最有自信最有希望的一天!

然而,後來的文章就沒這麼幸運了,總是半死不活的狀態。

這個時候我隨意點擊了幾個視頻,都是電影截取的片斷,是從一部或多部相關的電影拼湊剪輯出來的短視頻,再加上個譁眾取寵的標題,流量竟然高達上百萬,差點的也有幾萬,這比碼文章發圖集的流量不知高多少倍。

碼文章發圖集,純原創的話,估計得兩三個鐘頭,流量在幾百到幾萬不等!

可是短視頻,咔咔咔幾剪刀,流量就是從幾萬到幾百萬!

吸粉方面估計會更嚴重。

兩者一個在地下,一個在天上!又或者叫冰火兩重天!那一刻我很寒心,辛辛苦苦的原創竟然比不過粗製爛造的搬運!

樹先生並不是鄙視否認短視頻,如果是純原創拍攝的微電影,樹先生是認可的。樹先從早年就從事過動漫製作,對後期剪輯比較熟悉。但是以別人的電影剪輯加工成豆腐塊視頻與自己原創拍微電影是兩碼事!前者是投機取巧,後者是精神創作!

樹先生不僅想到了“劣幣驅逐良幣”的市場經濟現象,我是原創者,但是比不上大自然的搬運工。於是,樹先生也慢慢地轉向了悟空問答上來。

悟空問題主要是以文字為主,配以圖片和短視頻。悟空問答採用了智能推薦機智能很好地識別原創與抄襲,最大程度地保護與弘揚了原創。

至於那上百萬流量的視頻搬運工能收益多少,樹先生沒玩過不清楚,但總之心理感覺不爽!


投筆從戎君


這個問題就好像說為什麼別人寫文章就可以出名而我寫了那麼久,為什麼卻一點關注量閱讀量都沒有呢?

這句話10個做自媒體的,我聽過有11個人說過。我聽了就感覺特別好笑,為什麼你怎麼知道別人就跟你一樣,每天寫一篇文章寫兩篇文章你怎麼就知道別人隨便搬點視頻?

你看到的,只是他爆出來的視頻而已。他還有成千上萬的視頻沒有爆出來,而你是看不到的。而且他的視頻是經過深思熟慮,而且做的都是播放量特別高的視頻。

而你的視頻雖然說是原創,但是一點吸引力都沒有一點新意都沒有一點讓別人轉發點讚的慾望都沒有,請問他為什麼有高的點擊量,如果是你,你會去點擊嗎?

所以不要看到別人播放量很高,就感覺別人成功,很容易其實他們付出的那個努力比,你要多得多得多,當然我們也不能看到別人把你視頻我們也去講座,現在各個平臺都鼓勵原創視頻,我們可以去效仿,然後去拍攝。

這樣隨著日積月累我們的視頻也會有爆出來的那一天。


秦緒文1700封情書


因為只有原創是不夠的,就像搬運的人也不是就是搬一下。

一、天時——入駐時間與發佈時間。

在早期紅利時期,這些頭條號因為入駐的早,所以吸引了大量的粉絲,成為大號。這些號的視頻一旦更新就會被推薦給他們的粉絲觀看,轉發傳播。

此外,發佈視頻的時間也有影響。如果不是趕時效的視頻,在大家上下班或者夜晚休閒時間發的視頻,被推送到首頁,和在上班時間發的視頻,肯定是後者有更多的人可以看到。這點每個人從自己的頭條號發佈的視頻閱讀量增加趨勢,就可以看出。

二、地利——被推送的位置,以及你的領域。

頭條號是實行推薦機制的。你的視頻被推薦往何處?被推送給哪些人?都會對你的閱讀量產生影響。而推薦的標準就是你的領域、標題與用戶的喜好。當閱讀量不盡人意時,不妨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你發的視頻是否被推到了合適的地方?機器人會根據你平常的內容領域,用戶的喜好,你的視頻的標題等等將內容推薦給有相關標籤的用戶觀看。因為領域標題等問題,有的原創視頻沒有被推薦到應該去的地方,推薦給感興趣的人,而搬運的人把準了這點。

你的視頻有沒有被推薦至首頁?如果你原創的沒有被推薦到首頁,而搬運的推薦上去,那必然別人的閱讀量更多,

你本身的定位是什麼?你定位的是社會,某天發了個搞笑視頻,和被專注定位搞笑視頻的號搬去播放,肯定後者閱讀量更大

三、人和——有沒有抓住人心

客觀上:有些領域的視頻總是相對更多的人觀看,比如社會類、搞笑類基本上不錯的視頻大家都會觀看。如果你選的是比較冷僻的領域,當然閱讀量相對會低一些。

主觀上,是技術問題。發表的標題與內容上有沒有抓住人心。原創黨一般都很厭惡搬運黨,但不可否認有些搬運的號自有一套方法。他們很多非常的擅長標題黨,一個好的標題常常是成功的一半,同時他們搬運的往往也是質量比較高的視頻,自然比原創的但是質量相對弱的視頻更加受歡迎。

最後,搬運黨常常可以一天快速更新很多視頻,看到新的有意思的就下手搬運,所以互相之間有一個閱讀量比較高,吸引用戶點進來觀看,便會吸引他們點開更多的視頻。

所以原創者想要獲得高的閱讀量,僅僅原創是不夠的,更要了解這個平臺的運作規律,把握用戶的心理,做出好的內容,可以適當的借鑑搬運黨的手段,分析他們的運作,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走出自己的道路來


安生微教育


很多情況下,你眼睛看到的並非全部真實,有些只是很幸運而已。

許多人以為做自媒體搬運一下,就可以了,何必費力原創呢。雖然說很多自媒體都依靠搬運賺了錢,但是絕大多數搬運工還是月入幾百甚至更少的。那些做出成績的確實也很幸運,也有實力的因素,至少他們把搬運的作品經過加工,這樣就可以說是自己的。目前頭條審核不了這麼細緻嚴格。


再來說原創,頭條包括每個平臺都是鼓勵原創的,對於真正的原創都是大力扶持的,你做的原創,目前成績不太好,可能是初期頭條還沒發現你。慢慢積累後,當你申請原創,發現你的是真正的原創作品後,你就會分得一杯羹,佔的權重更大。

你要知道,原創永遠是大道,創意永遠是大眾需要的!我的微信公眾號:夢想視野,就是一直在原創,雖然目前處於發展期,也希望大家都支持一下,畢竟原創不易啊。

原創雖苦,苦中作樂,總有一天也會出彩的!


夢想視野


搬運的,通常都是有質量的、易於傳播的視頻。如果這個視頻質量不好,就傳播不開,搬運工也不會知道它。能看到它,說明它是好視頻。

雖說搬運工讓人不齒,但是想做好,也沒那麼容易的。

而想從頭原創一個優秀視頻,是非常困難的。需要技術、對互聯網的熟悉、對用戶的瞭解,還需要運氣成分。很多知名自媒體,他們做的視頻也未必閱讀一定高。


國史拾遺


瞭解閱讀量,首先要了解頭條運作機制,做原創很難,除非你做熱點原創,就是什麼是熱點詞條就做什麼,但這是原創麼?我的定義原創是自己的東西,自己做出來的東西才叫原創,但正因為原創自己的東西,沒有熱點詞,就沒有推送,沒有推送就沒有閱讀量,光光靠剛發出去那會掛在首頁上的瞬間勉強獲得幾個流量,瞭解了熱點還得了解受眾群體的愛好,沒有一個受眾會在頭條搜 原創視頻 原創文章 搜的只是個人喜好,然後系統根據喜好進行推送,所以這就很大的影響原創視頻或文章的閱讀量,所以還得依靠喜好,熱點詞去做頭條,這嚴重的違背了作者們進入頭條的初心,剛開始堅持自己的路,後來都慢慢的變成了依靠熱點詞條,受眾喜好去做了,進入頭條不僅僅是為了賺點小錢,更重要的是為了自己的喜好!我想問問自媒體運營者,有多少違背了自己的初心,為了賺錢而賺錢?如果原創作者都獲得不到認可,或者關注量,那麼又有多少人會為了自己的喜好倒貼錢去搞原創呢?


丟了魂的鬼


搬運其實大多都會,看到喜歡的錄製一下再剪輯一下,就OK了,但是我們原創,一個幾分鐘的東西要知道要弄多久嗎?像我這樣,我在頭條是做唱歌的,每天發的這首歌,首先學歌加外景錄製,回來導入電腦編輯加工合成,完整快點弄下來一個也不會低於六小時,有些時候錄首歌,就只錄音有些時候都是錄十幾次或更多,才會完成還不算其它,我在頭條音樂走的原創路線,雖然累點,麻煩點,但如果有粉絲朋友喜歡,哪怕這首歌花了我十幾個小時,我也心甘情願!所以不要把搬運的和我們原創比,你們幾百萬點擊,我們才幾十個或幾百個,但我們的付出更多,所有原創也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